523
收藏
分享
《周易》几乎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经典文献,堪称“众经之首”。它是一部实用性较强的古典哲学著作,文中对天地宇宙、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哲学的高度做了阐述,阐明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特别是对伦理道德、思想方法、事物转化、新陈代谢、治军作战、刑事诉讼、婚丧嫁娶、夫妻关系、家庭教育、喜怒哀乐、居家旅行、生老病死,以及革故出新等等,都作了带有普遍规律性的论断,成为把抽象的哲理和活生生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的典范,因此数千年来,被人们推崇备至,奉为至高的经典;而它的大演绎式的形式系统和数理构建,又被人们称作“宇宙代数学”。《周易》中充满着运动的宇宙观,阐发了一分为二、物极必反的运动规律,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连续性和相对独立性,矛盾的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等哲学思想。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其中对天地宇宙,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解释,也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不可能不间杂着唯心主义成分。这些都有待于我们的深入研究。
①《周易》的成书 流行的《周易》一书包括“经”和“传”两部分。“易经”和“易传”都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流传中形成的集体著作。前者发端于殷周之际而成书于西周时代;后者则完成于东周,其内容是对前者的解释和发挥。众所周知,《周易》与占筮有密切关系,而占筮在殷代已相当流行,八卦和六十四卦就是在占筮的基础上形成的。从现今保存的文物中看出,殷代已有契数的卦象,六十四卦的卦名也已存在。《礼记》载:“孔子曰:……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这说明商殷之时已有与《周易》类似的文献。尽管它们的表现形式与《周易》有区别,如《周易》中“乾”在“坤”之前,而孔子去宋国考察殷文化所得之“殷卦书”,“乾”却在“坤”之后,但是《周易》与“殷卦书”在观念和思维方式上毕竟是一脉相承的。“殷卦书”可以看作是《周易》的前身。
筮法卦书经过周人的改造,演变成现在《周易》的模样。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又说:“西伯拘羑里,演《周易》。”有人据此认为史迁断《周易》为周文王所作,其实不符史迁原意。前述两处都使用“演”字,而“演,延也,言蔓延而广也。”(《释名》)。可见史迁是说,周文王对三百八十四爻的推演引伸做过一定工作,并未肯定整个《周易》都是文王所作。从《周易》所涉及的史料来看,它记录了自周兴至西周晚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变故。如:泰卦六五爻和归妹卦六五爻有“帝乙归妹”的话,是指殷王帝乙将女儿嫁给周文王姬昌一事。随卦上六爻:“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这里说的是周文王被殷纣囚于羑里,释放回国后在岐山行祭。升卦卦辞:“南征吉。”可能是指周穆王大举征伐南楚,这是西周中期的事。履卦六三爻辞:“凶。武人为于大君。”孔颖达疏:武人“欲自为于大君”。是说:带兵的人总想凭借自己手中的军事力量,控制西周王朝的大权,这是危险的。从中透露了当时政局不稳的情况,这恰恰是西周晚期的写照。《周易》中的确有许多地方表现出作者为西周王朝的衰败而忧虑忡忡的心情。《易传》作者对于《易经》作者的不安心情深有所察,因此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在《易传》看来,《易经》作者的意图在于,通过危辞提醒当时的统治者,使其惊觉和猛醒,希望他们能够转危为安。另外,从文学语言角度来看,《周易》的卦爻辞主要是散文,也有韵文,文辞形式和写作方法借鉴了民歌。其中有些爻辞与作于西周晚期的《小雅》接近,如明夷卦上九爻辞:“明夷于巨,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中孚卦九二爻辞:“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这些都很像是西周晚期的诗歌。
上述情况不仅表明《周易》应该说成书于西周末年,而且表明《周易》的思想和构成资料,融汇了西周及西周以前大量的文化精萃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周易》无疑是西周文化的结晶。
②《周易》的大意 我们分两部分大致介绍。
首先,关于“周”、“易”、“卦”、“爻”。古人向神灵卜问吉凶的方法,有龟卜和占筮。筮用蓍草,按一定法式推算出数目,求得某种卦象,依据卦辞、爻辞推测所问事情的后果。《周易》主要还是一部占卜之书,其中“易”字,有说为“简易”之义;也有说为“变易”之义,意为以揲蓍数目之变,推求问事之变,借以释疑。“易”前“周”字,有说指周代人的筮法;也有说指周遍之易,即探求普遍的变易法则。《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指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和爻辞,“传”则是对“经”的解说。《易经》的卦象指卦的图象,由阳爻“—”和阴爻“■”两种爻象按每卦六画排列组合而成,共六十四种卦象。卦中六画的排列从下到上,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位序,阳爻称九,阴爻称六,爻象共三百八十四。解说卦象的辞句称为卦辞,系于卦象之下,解说爻象的辞句称为爻辞。例如,■卦象,其卦名为乾,卦辞为“元亨,利贞”。六画皆为阳爻,均称九,下数第一画为初九,其爻辞为“潜龙勿用”;余为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诸位,各爻均系有爻辞。卦辞共六十四条,爻辞三百八十四条,加上乾卦“用九”,坤卦“用六”,总称为筮辞,共四百五十条。卦辞和爻辞的内容大致有三类:一是讲自然现象的变化,用来比拟人事,如大过卦九五爻辞说:“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二是讲社会人事的得失,如渐卦九三爻辞说:“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三是判断吉凶的辞句,如坤卦卦辞说:“元亨,利牝马之贞”。据研究,卦、爻辞反映了奴隶制的社会情况。
其次,关于“八卦”。所谓八卦,就是由阴“■”和阳“—”两种符号,按三个一组排列组合而成的八组符号的集合。八个符号组分别象征天、地、火、水、风、雷、山、泽八种自然事物,相应赋予乾、坤、离、坎、巽、震、艮、兑八个卦名。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八卦有两种:伏羲八卦和文王八卦。如下做以简单介绍。
关于伏羲八卦。古人认为,八卦是传说中的伏羲氏画的。说伏羲氏上取象于天,下取法于地,观察鸟兽印在地上的足迹和各地顺应自然天理而呈现的不同物象,近的取法于人身,远的取法于万物,归纳出八个符号而构成八卦。其实是否伏羲氏所画,难以确考。乃是伏羲八卦次序图,堪称天地万物起源的学说。这个图形的理论基础是阴阳相生,其“生”的意思是生长。古人对万物的生长,认为都是像地上生长草木一样,从下向上长,先有下面后有上面,顺序生长。开天劈地之前,也就是西方哲学家所说地球形成之前,为“太极”,表示天地尚未分开,宇宙万物浑然一体,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与西方的星云学说,天地演化学说中的“以太”有相似之处。然后,一分为二,天地浑一的元气分成阴阳“两仪”,构成对立统一关系,体现着宇宙间的相反相成、相辅相成。如生物的雌雄对立统一,互为条件繁衍生息;上与下的相对存在等等。继续由一分为二生长,由“两仪”生出“四象”:两仪中的阳分成太阳、少阴;两仪中的阴分成太阴、少阳。这就是根据阴阳相生的理论,即阴阳对立,又阳能生阴,阴能生阳,包含了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和阴阳各自自身的对立统一。再按一分为二,阴阳相生的原则生下去,由“四象”生出“八卦”:太阳生乾、兑;少阴生离、震;少阳生巽、坎;太阴生艮、坤。这个图表明,每卦所含阴阳的多少和位置各不相同。如乾卦,从“阳”到“太阳”再到“乾”都是阳,是纯阳。坤卦,从“阴”到“太阴”再到“坤”都是阴,是纯阴。其他各卦阴阳相互交错,阴阳的多少和位置则各不相同。把它用符号表示出来,以一长横“—”代表阳,以两短横“─ ─”代表阴,于是得到:一乾■,二兑■,三离■,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这就是伏羲八卦的次序和符号,其中含有很深的哲理。
关于文王八卦。历史上把伏羲八卦叫做“先天八卦”,文王八卦叫做“后天八卦”。它们之间在八卦的次序和方位上有所不同,但主要意思都是相同的。文王八卦的方位图,为后人所沿用。
八卦符号所象征的自然事物(即卦象)是:
乾■,象征天、君。阳覆盖万物,如君王主宰世界。
坤■,象征地。蕴藏万物。
震■,象征雷。阳气在下,向上鼓动而生雷。
巽■,象征风。阴气在下,向上鼓动而生风。
坎■,象征水、雨。阳在阴中,外柔内刚,如雨水滋润万物。
离■,象征日、火。阳在外,阴在其中,如太阳、如火烤晒万物。
艮■,象征山。阳气在上阻压阴气,如山阻挡万物。
兑■,象征泽、悦。阴在上,使万物受到恩泽而喜悦。
《说卦传》把文王八卦总结为“出震成艮”:天帝出于震,到巽则万物出齐,到离万物生成明显易见,到坤天帝把万物成长结实的任务交给地,到兑万物成熟而皆大欢喜,到乾阴阳、昼夜、冷暖交替发生争斗,到坎万物劳累而休息,到艮万物生息一年告成。对这一周而复始的运动变化进一步解释是:天地万物都从震开始,震就是东方。巽就是东南方,齐是万物生齐,彼此区分开来。离是光明的意思,万物清晰可见。因为离在南方,圣人坐北朝南,听取天下政事,就是面向光明治理天下。坤是地,万物都由其养育,所以天帝把抚育万物的任务才交给地。兑在西方,是秋天,万物结实而成熟,所以皆大欢喜,告祭天帝。战于乾,是因为乾在西北,日落西北,秋去冬来,阴阳相侵。坎是水,在北方,主劳累,万物收藏,所以到坎万物停息。艮在东北,万物完成一生的变化,将要重新开始新的一轮,所以说成艮。由于《周易》在古代不是一部单纯理论著作,而是一部指导社会生活实际的实用卦书,所以先秦诸子又把文王八卦所象征的事物分类作了解说。为了方便读者,现将诸家说法综合列表。
③《周易》的哲学思想 《周易》中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尽管在文辞上它大多不是哲学的直白,但是我们透过它的形式结构和基本内容,却可以分析和把握住它的哲学思想,如朴素的辩证法、唯物论及唯心论成分等。
首先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具体来讲:
对立观念。《周易》以“阴”和“阳”为最基本的对立方面组成八卦,显现出天与地、雷与风、水与火、山与泽四对矛盾。在重卦里,又进一步演变为三十二对矛盾,如泰与否、损与益、既济与未济等,俗称正反卦。六十四卦都是按正反两卦的对立形式排列而成,重卦中,一部分卦还有上(外)卦与下(内)卦的对立关系,例如既济卦(■)是水在火上,上下卦之间构成一对矛盾。另一部分卦,上下卦之间虽然没有明显的矛盾关系,但卦象同实际事物的关系是反常的,也构成一种矛盾。例如尖卦(■)是泽在天上,本来泽与天不是矛盾关系,但天外有泽的卦象同实际情况是矛盾的,意味着不正常。因此在卦爻辞中连连发出“有厉”、“不利”、“不胜”、“终有凶”的警告。此外,在占卦中还有卜问的事情(如能否出征?)同所得的卦意之间的矛盾,如果正巧遇到夬卦,卦辞说“不利即戎”,统治者就视为出兵的禁忌。古人在占卦时经常采用双卦占法,连续算两卦以比较初卦与变卦(即前卦与后卦)的关系,目的也是为了寻找两卦中的矛盾关系来辩疑,推断可能产生什么结果。可见《周易》是把矛盾对立关系看成是普遍存在的关系。
联系观念。对立面相互联系、彼此交感,这是《周易》最重视的矛盾性质。它初步把阴阳对立的关系划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对立中呈现交感的关系,一种是对立中完全排斥的关系。认为前者有利(吉),后者不利(凶)。例如,泰卦(■)的象是地在天上,按照天地分布的常态应该是天在地上,卦象中天地易位,阳气要上升,阴气要下降,就发生交感、吸引、转化。其卦辞说这是“小往大来”(天阳为大、地阴为小),阴阳贯通,象征着顺利通达。为什么天地易位就会发生交感呢?其爻辞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阴阳对立使天地经常处于运动之中,天地离开了原来的位置,还要返回去,阴阳二气就发生了交流、吸引、交合,被认为是有利于万物的生化。相反地对立中没有交感,只是一味地排斥,那就要出问题。比如和泰卦相对的否卦(■),它的卦象是天在地上,天地各处原位,按照阳气上升、阴气下降的特性,卦象中的天地出现了隔绝、分离、相斥的趋势。天地不能交感,阴阳不能贯通,不利于万物的生化,因此象征着不顺利。但到阴阳的排斥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会向它的反面转化。否卦发展到最后就会转化为泰卦,不顺利又转化为顺利。它的上九爻辞说“倾(颠倒)否,先否后喜”,这就是所谓“否极泰来”的转化观念。此外,如既济卦(■)是水在上火在下,水性润下,火性炎上,水上与火下的情势必然引起动荡,所以既济这一卦表示事情的顺利,有前途。与此相反,未济卦(■)是火在上水在下,这样就不会引起上下的相交,所以未济这一卦意味着事情的不成功,既济意味着事情的成功。阴阳对立中只要有交感,就会吉利顺当;没有交感而只是排斥,就会不吉利,甚或凶险——这一辩证的思想贯串着整个的《周易》。另外还有一种卦,如表现天火关系的同人卦(■)与大有卦(■),天山关系的遁卦(■)与大畜卦(■),山火关系的旅卦(■)与贲卦(■)等等,也大多是不很吉利的卦。其原因在于:这些卦的上下卦都是阳性的,它们的关系是相斥而不是交感的;由于阳气过盛,反而会向衰弱方面转化。在六十四卦中,阳卦十六,阴卦十六,阴阳卦三十二,除去上下卦是单一形式的八卦以外,交感的卦和相斥的卦基本上各占一半(也有例外)。这说明《周易》是把交感和相斥作为矛盾关系的两种特性和两种基本形式来看待的。从矛盾的特性来说,交感的观点反映了对立面互相渗透、互相依存的关系;相斥的观点反映了对立面互相排斥、互相分离的关系。简约而粗糙地反映出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观点。从矛盾的形式来说,交感的观点表示了非对抗性的矛盾;相斥的观点表示了对抗性的矛盾。不过,所有这些观点都是以简单的、原始的、朴素的、自发的和神秘的形式表现出来,既缺乏科学的根据,又没有形成理论。所以我们只能把它看成是关于矛盾特性与矛盾形式的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因素。
发展观念。发展变化的观念也是贯串在《周易》中的一个基本方面。《周易》认为在世界上没有东西不在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本身又有其阶段性。因此,对每一卦的每一爻都作出一般原则性的说明,认为事物刚开始时变化的迹象还不显著,继续发展下去变化就深刻化和剧烈化了,发展到最后阶段超过了它最适宜发展的阶段,它就带来了相反的结果。以乾卦(■)为例:
初九(第一爻):潜龙勿用;
九二(第二爻):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第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第四爻):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第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第六爻):亢龙有悔。
这里用龙的出现、变化说明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共同规律。龙是一种能飞腾变化的神物,它象征统冶者。这是图腾崇拜遗留下来的传统宗教观念。在这一卦里,主要在于以龙为例,说明一切事物有进就有退,有得就有失,有顺利就有不顺利。事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招致相反的结果,过渡到它的对立面。具体点说,《周易》把乾卦中的阳爻比做龙,象征刚健的阳气。第一爻是“潜龙”,阳气初升;第二爻“见龙在田”,阳气出现在地面;第五爻“飞龙在天”,阳气正盛,力量最为充沛;第六爻“亢龙有悔”,阳气过盛就要变衰,于是乾卦就要向坤卦(■)转化。坤卦的发展变化也是一样,其第一爻“履霜,坚冰至”,表示阴气始动,而到第六爻“龙战于野”,阳气出战了,说明阴气也由盛而衰了。《周易》中大多数卦的第一爻和第六爻所系的爻辞,往往包含着“变起于微”、“物极必反”的观点,朴素地反映了渐变发展为突变的思想。另外还有“吉”、“凶”互变,比如由凶变吉的事例:“先否后喜”(否上九),“先号啕而后笑”(同人九五),“枯杨生稊”、“枯杨生华”(大过九二、九五)等等;由吉变凶的事例:“过涉灭顶”(大过上六),“先笑后号啕”(旅上九),“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明夷上六),“不宁方来,后夫凶”(比卦辞)等等。那么,发展变化有没有规律性呢?《周易》把卦的发展变化看成是有规律的,阴阳两爻按六个一组排列组合成六十四卦的体系,共有三百八十四个爻变,每一占又把前后两卦联系起来,爻变就更多了,卦就是在这个数的序列中周转、运动、变化的。在古人看来,这是一个足以表示天地间无穷变化的极为奇妙而神秘的体系。至于说用排列组合数学能否揭示宇宙的全部规律,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是否都服从这一数学规律,那是另外一回事。而《周易》在整个世界人类还处于文明不发达的古代,对解释宇宙规律能做出这样的尝试,这不能不说是当时人类智慧发展的高度体现。
系统观念。《周易》以其六十四卦象和卦爻辞构成一个相当完整的系统,具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卦象的设计和某些卦爻辞显示出,《周易》已经具有以圜道为特征的整体系统观念,而且对于系统运动的规律性也有了最初的了解。对此,我们从三方面给以介绍。
第一,整体性把握。《周易》的整体性把握的观点,鲜明体现在它的医学思想中。艮卦卦辞说:“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意思是说:如果只注意到人体之背部,而没有照顾到全身,那就像走进一户庭院却没有看见主人一样。全身为整体,脊背是局部。主人为一个家庭的灵魂,会见主人是进入庭院的目的,进入庭院只不过是会见主人所须采取的手段和步骤。所以,用走进庭院不见主人来比喻只顾局部不获整体,包含着重视整体,将整体视为事物之本质和主旨的思想。这句卦辞与我们现在常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相近。《周易》的整体观点在卦象和六十四卦的编排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序卦”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周易》以代表天地的乾坤二卦起始,将象征万事万物的其余六十二卦置于其后,分明显示出要把握宇宙整体的意向。无论六十四卦抑或每一别卦,特别是卦象,都是整体性结构,必须从整体上去理解,才能抓住其实质。“系辞上”说:“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止,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这里所说的广大远备,其实不光是肯定六十四卦概括了万事万物,同时也是赞誉《周易》做到了从整体上认识世界,因而抓住了一切事物的本质,对天下事作出了满意的解释。
第二,建构关系与结构。在《周易》中,八卦和六十四卦图形代表了大千世界的动态之象和复杂多变的整个宇宙过程,然而它们不过是由阳爻(—)和阴爻(─ ─)这样两个十分简单的符号所组成。阴阳二爻之所以能发挥如此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周易》充分利用了一切事物都具有特定关系与结构的原理。书中通过一定数量(三和六)阴阳爻的错综关系,表示各种不同的事物,如用三根阳爻表示“乾”;三根阴爻表示“坤”;上面两根阴爻下面一根阳爻表示“震”;下面两根阴爻上面一根阳爻表示“艮”;中间一根阳爻,上下各一根阴爻表示“坎”。“震”、“艮”和“坎”虽然都是二阴一阳,但由于排列次序不同,阴阳爻所处的关系各异,于是形成了不同的结构和卦象,成为不同事物的象征。“兑”、“离”、“巽”也是根据同样道理而显示出它们的差别。
八经卦和六十四别卦都是以关系和结构为基础的,而且最基本的是阴阳对立统一。损卦六三爻辞说:“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过去一般仅从字面或象数上解释,其实这两句话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将其引申开来,意谓事物总要结成对子存在,总是以对立统一的方式向前运动。《周易》这一思想更是巧妙地贯串于爻和卦的安排之中,表现在阴爻(─ ─)和阳爻(—)所代表的事物及其关系上,表现在乾卦和坤卦、上(内、表、彼)卦和下(内、里、己)卦、成对耦相邻之二卦(“非覆即变”)等等的矛盾关系上。另外,除了阴阳对立统一作为始基结构以外,在六十四卦象和《周易》的论述中,主要有两种结构模式,一是构成别卦的六爻结构,一是八卦组成的八卦结构。
六爻结构由六根爻叠次排列而成。上三爻和下三爻分别组成上下二经卦,成为从属六爻系统的两个系统。六爻之间和上下卦之间形成稳定的结构关系。《周易》认为六爻结构中的位次具有重要意义,它说:“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初爻为事物之始,上爻为事物之终。初爻之时,事物如何发展尚难于看出,到了上爻,既见结果,固然可判断全局,但要想全面细致地了解其发展过程,辨别刚柔错杂的性质和是非真假,就非得依靠中爻,即二、三、四、五爻不可。关于八卦结构,“说卦”分析道:“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絜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依据这段论述,可制成八卦方位结构图。其简略表达可据上述。
第三,呈现全息系统。《周易》原本是占筮之书。“筮,数也。”(《左传》)占筮的方法主要依靠数的分配和排列。阴爻称六,阳爻称九,六和九即来源于筮数。“系辞上”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筮法认为,天地阴阳与数有确定性的对应关系,即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所以万事万物可以用数来表示。天地阴阳的推演变化,可以转换成奇数和偶数的关系。反过来,数量的奇偶关系也能够转换成天地间的阴阳之象。而筮法所应用的“大衍之数”,正与天地阴阳相符,因此在行筮过程中,对大衍之数“分二”、“挂一”、“揲四”、“归奇于扐”所获得的一系列筮数,可以按奇阳偶阴规则依次转换成刚柔六爻的卦象,以表示天地万物的运动。在《周易》看来,筮数的获得,正是天启的显示。所以说:“参天两地而依数”,“极数知来之谓占”。由此可见,筮数、卦象、卦爻辞包含着相同的信息,是同一信息内容的三种不同表达形式。筮数和爻象可看作两种人工信息码,筮数的依次获得是一种编码过程,即将某种信息以规定的数字码表示出来。从筮数到卦象,再到卦爻辞,是对信息码的层层译解。
《周易》认为自身已将宇宙的全部道理和变化囊括到六十四卦之中,所以它说:“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意谓六十四卦贮存了关于宇宙的全部信息,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信息库。“《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这个信息库放在那里,自己不会思想,不会说话行动,但是通过一定的检索方法,即可从中找到你所需要的有关世界变化的信息。检索方法不只一种,除了各种不同的筮法,通过筮数的奇偶变化作为检索途径之外,也可根据“序卦”对六十四卦次序的论述,编制成按照内容进行分类的检索方法。由于内容极为丰富,《周易》既可作为筮书,也可作为百科全书使用,其卦象还是一套以符号和图象表达义理的独立系统。因此可以针对不同的用途,编制不同的检索方法。“系辞下”说:“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可见,《周易》的六十四卦既可看作一个信息变换系统,同时又是一个关于宇宙和人事变化的信息贮存系统。由于六十四卦的特殊结构,再加上后人的义理阐发,它已成为一个有趣的全息系统。它以卦爻这种特殊方式,反映了宇宙的全息特性,这在世界思想史和认识史上也是一大奇迹,一大成就。
其次,《周易》中还表现着朴素的唯物论思想。这主要是它那种观物取象的主张。《周易》从人们生活经常接触的自然界中选取了八种东西作为说明世界上其他更多东西的根基。它们是天、地、雷、火、风、泽、水、山。在这八种自然物当中,天地又是总根源,天地为父母,产生雷、火、风、泽、水、山六个子女。这是一种十分朴素的万物生成的唯物论观念。《周易》认为自然界也跟人和动物一样,由两性(阴阳)产生的。“系辞”说“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所谓“近取诸身”,即是指男女两性的差别,“远取诸物”是指人类以外的昼夜、寒暑、牝牡、生死等等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周易》从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抽象出阴、阳两个基本范畴,它对后来的哲学、科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阳代表积极、进取、刚强、阳性等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阴代表消极、退守、柔弱、阴性这些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世界就是在两种对抗性的物质势力(阴阳)运动推移之下孳生着、发展着。
在《周易》的“易传”中所提出的唯物论思想更加丰富,几乎成为一种思想体系,而这个体系的具体内容是包括天道、地道和人道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普遍规律,至于它的表现形式则是全面地利用了“易经”的框架结构。它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既然“易经”的框架结构是对客观外界的一种象征和反映,那么它所表现的包括天道、地道和人道的普遍规律就不在它的框架结构本身,而在不依赖于它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外界。在这条唯物论思想的指导下,“易传”不是以“易经”的框架结构为基础来推演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普遍规律,而是从直接观察自然和社会现象出发来研究它们的普遍规律,因此“易传”最有名的说法是:“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认为存在于天地之间的只有各种各样实在的物质。这也是“易传”贯彻唯物论思想所确定的基础和前提,并由此出发,围绕着天地万物是怎样生成和运动发展的规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易传”直接论述天地生成万物的过程,把天地归结为生成万物的实体。它说:
“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天地相遇,品物成章也”;“天地节而四时成”;“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究竟天地是怎样生成万物呢?“易传”认为是由于天地中的阴阳二气交互感应的结果。它说:
“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刚柔者,立本者也”;“乾之大始,坤作成物”。
“易传”从“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的命题出发,探讨万物生成的规律问题,最后概括出了一条总的原则,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然后又根据这条总的原则去说明其他一些哲学问题,从而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这个体系是根据一条唯物论的思路一步一步展开的。首先,“易传”把“易经”的框架结构看作是一个反映客观外界的体系,然后就撇开它,直接以客观外界为对象,解释万物生成变化的规律。它利用了传统的阴阳学说,从观察认识客观外界本身来总结出这个规律。但是,当“易传”把这个规律纳入“易经”的框架结构之中,借用宗教巫术的形式来表现时,却产生了严重的混乱,离开了唯物论的思路,而滑到唯心论思路上去了。这时它又不把“易经”的框架结构看作反映客观外界的体系,而看作先验的体系。这种自相矛盾的情形在古代哲学中是经常并存于同一个哲学体系中。
在《周易》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当中,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带给它的许多糟粕。《周易》相信“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大有上九)。西周统治者的天命观,使《周易》中的朴素辩证法蒙上一层厚厚的神秘主义的污垢。这种唯心论世界观,使其中朴素唯物论因素和朴素辩证法观念却为非科学的占筮活动服务了。因此,《周易》的矛盾观并不彻底,存在一种单纯追求调和的倾向。它的发展观也不彻底,存在一种忽视超越、崇尚循环的倾向。这些消极的思想因素,在后来的反辩证法思潮中,如在从孔丘到思孟的“中庸之道”、庄周的相对主义、邹衍的“五德始终”论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最重要的是,《周易》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和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对后代中国古典哲学的发展,无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易》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十七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读到《周易》后赞叹不已,认为它是人类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数学上“二进制”的思想,这是一个惊人的贡献。目前,“易学热”不仅在中国出现,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呈发展趋势。
下一篇《太极图》的由来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