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品读词语的四种方法

作者:陈树元 高志扬     来源:未知     时间:2013-09-11
17283

精当词语是文字作品中的珍珠,绽放光彩,映射全篇。学生品读、玩味文本中精彩的词语,更能深入、丰富地了解文本内涵,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增强语文学习生活的情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四种品读词语的方法。

一、边读边品

品读,就是边读边品,品读互生,品重要,读也重要。尤其是朗读,容易唤醒读者的生活经验,从而增强对文本语言的洞察力。层层体验理解,层层朗读把握,是词语赏析的基本方法。

例子:父亲突然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我的叔叔于勒》

师:“乱子”是什么意思?

生1:“麻烦”的意思。

生2:“乱子”比“麻烦”要严重,是指“祸事、纠纷”。

师:是这样。“大乱子”,是大祸事、大纠纷。大家试着读一读。然后找同学来读这句话。

学生反复朗读。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出大乱子”的着急、害怕的语气;接着进一步指导:在菲利普眼里,究竟出了哪些乱子?

生3:他认为于勒这个贼早晚会回来拖累他们的。

生4:那个公务员可能会和二姐分手。

生5:他对于勒的幻想破灭了,原来买别墅的打算也泡汤了。

师生讨论:作为花花公子的于勒,逼得父母动老本,还大大占用了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遗产,在菲利普眼里,于勒是坏蛋、流氓、无赖,要读出来恨的语气;幻想破灭,还要读出绝望的情绪;读的时候声音要压低,为的是不让女婿听到。

读能够加深理解,理解又帮助如何去读,这就是品读的含义与作用。

二、辨析词义

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是活性的:既可以传达作者的思维和情感,又可以唤醒读者的揣测和想象。品读,要结合语境把握词语的含义。

例子: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苏州园林》

师:“艺术”和“技术”在这里的含义是什么?

生1:艺术是创作,技术是生产;艺术的成果是艺术品,技术的成果是产品。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设计决不雷同,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这是艺术。

生2:艺术是唯一的,充满想象的;技术是可以复制的,是单调的。苏州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这些仅仅靠技术是做不到的。

师:说得很好。苏州园林是一件凝缩着中华民族智慧的艺术品,它是历史文化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其水准之高,正如文章中所言:“决不允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同学们,面对这样的艺术品,谈谈你的感受。

生3:面对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我陶醉其中,我因它而骄傲。

生4:苏州园林是完美的,让我欣赏,让我赞叹!

生5:我们要像敬重历史和先人一样敬重苏州园林。

师:那好,我们用赞叹、景仰的语气来朗读,对“艺术”一词的处理,语速要慢,通过语调的上扬把情感注入到语气里——这就是“重音慢读”。不过要提醒大家,这篇文章的文体是说明文,情感表达要相对内收,不要像读记叙文、诗歌那么张扬。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既读出内在的情感又控制好语气的张度和分寸。

之后,师: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靠的是艺术,根本不用技术。对吗?

生6:不对。从“不仅”一词可以看出来,苏州园林的假山堆叠是有技术含量的。

生7:技术是艺术的基础,完全脱离技术的艺术是不存在的。技术也很重要。

师:对比一下,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艺术”还是“技术”?

生8:强调的是假山堆叠的艺术性。因为这正是苏州园林与其它园林的区别所在,其它园林靠的是技术,缺少的是艺术。

师生讨论:把“艺术”作为全句的第一重音处理, “技术”作为次重音处理,从而产生对比效果。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把握语气处理的文体性、情味性和技巧性的统一。

三、唤醒经验

艺术的欣赏来自欣赏者对艺术的再现和再创造。阅读文本,就要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文本情境产生共鸣,进而激发学生的再创造潜力。

例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春》

师:同学们,你们什么时候“偷偷地”做事?

生1:晚上起来去卫生间,怕响动太大惊醒别人,就偷偷的。

生2:做坏事的时候一般是偷偷的,比如考场作弊。

众笑。师也笑:不过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可不是在做坏事。

生3:做好事有时候也偷偷的。我们班上有同学特意放学晚走关窗户,也是不好意思让同学们知道他做好事吧!

生4:有时候在家里看电视就偷偷的,把声音开得很小,怕我妈发现。

师:“偷偷地”就是悄悄的、小心的,就是做事不想让别人知道。那么读的时候应该怎么读?

部分学生齐说:“重音轻读”!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轻读的情味化。之后,师: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小草为什么偷偷的?联系大家刚才的发言说一说。

生5:春天刚刚来到,小草在人们不注意的时候发芽生长,偷偷地钻出来,给人们一个惊喜。

生6:我觉得小草也怕被发现吧!因为她太娇嫩了,不想别人打扰她。

生7:小草怕冬天没有走远,所以偷偷地出来看看。

生8:小草等了一个冬天,越是等得久,越是小心,“偷偷地”也有这个意思。

师:小草的心情真是复杂。大家带着复杂的心情去读这一句话。不同的感情,“偷偷地”则要读出不同的味道。

学生用不同语气朗读,并配以相应的表情和动作:1.惊喜的语气。2.娇嫩、怕别人发现的语气。3.小心的、看看冬天有没有走远的语气。

师:如果你是小草,偷偷地钻出来之后,会说什么样的话?

生9:啊!好一个美丽的春天!

生10:我终于摆脱冬天的囚禁了!

生11:一切都睡醒了:风、山、水、太阳、花还有春天的人们!

生12:我要在春天好好地展示自己的风采!

师:那大家带着欢喜、幸福、有活力的情绪再读这一句话,重音处理的应该哪些词语?学生答:偷偷地、嫩嫩的、绿绿的、一大片、满是的。

学生反复朗读,并配以相应的手势动作。

这样,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在文本的情境中进行再创造地去品读,以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四、联系背景

文本是不能孤立于历史时空而存在的,文本表达的世界是在时代背景中构建而成的。联系文本的写作背景品读,能够让学生更精确、更丰富地把握文本的内涵。

例子: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

师:我们重点品味两个词语:浅浅的、大陆。余光中是一位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诗人,他身居台湾与大陆人为地长期隔绝,他有着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因而,他的乡愁诗有着以往任何时代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作者的 “邮票”、“船票”、“坟墓”的经历全部发生在大陆。大陆是他的家,是他最美丽的祖国。可是,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归……同学们,诗中提到海峡是“浅浅的”,怎么理解?

生1:浅浅的海峡,并不能作为两岸隔绝的理由。诗人的意思是:海峡啊海峡,这么浅,我为什么不能回家去呢?

生2:浅浅的海峡,深深的乡愁,这里暗含着一个对比。

生3:这浅浅的海峡让诗人心碎,让诗人的乡愁得不到缓解。

生4:我觉得诗人在责怪一些人,责怪那些把海峡作为天堑让两岸隔绝的人。

生5:浅浅的,不正是蕴含着作者的希望吗?有一天,他会乘船回到家乡来的!

师:大家读这一节诗,体会诗人通过“浅浅的”这一词语传达的丰富情感。

教师指导学生分别带着如下情感去读该诗:1.真挚、深沉的愁绪。2.心碎的却充满期待情感。3.自信的、满是希望的情怀。

师: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诗人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我们仿佛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面朝家乡、祖国的方向痛不欲生地跪在大海边,用嘶哑的声音大喊:“母——亲!”同学们,我们要把这一声呼喊与诗中的“大陆”一词重叠,诗人既是在呼唤“大陆”,同时也是在呼唤“母亲”。正是因为这一重叠,《乡愁》的艺术成就则达到了罕见的高度。读的时候要体会这一点。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将“大陆”读成一种呼唤,如同对母亲的呼唤一样,品味其中蕴含的思乡和爱国情怀。

其实,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品读词语的四种方法往往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为用的。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陈树元 高志扬,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普通话声调训练

下一篇现代汉语虚词的使用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