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染指”词条载:“春秋时,郑灵公请大臣们吃甲鱼,故意不给子公吃,子公很生气,就伸指向盛甲鱼的鼎里蘸上点汤,尝尝滋味走了(见于《左传•宣公四年》)。”词典引用的文献有失准确。《左传》染指者为“公子宋”,《现代汉语词典》说的“子公”,出自《史记•郑世家》,《史记》和《左传》的人名不同。
接下来说《左传》的“染指”故事。楚国人献给郑灵公一只大甲鱼,公子宋和子家要进见郑灵公。公子宋的食指忽然动了起来,他伸手给子家看,说:“以往我出现这种情况,一定尝到新奇的美味。”等到他俩被召进去以后,正赶上厨师将要分割那只大甲鱼,两人见了互相笑起来。郑灵公问他们为什么发笑,子家就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告诉了灵公。等到把炖好的大甲鱼分给大夫们吃的时候,也把公子宋叫过来,但偏偏不给他吃。公子宋很恼火,把手指蘸进鼎里(染指于鼎),放到嘴里尝了尝味道,然后大摇大摆退了出来。郑灵公发怒了,要杀死公子宋。这就是“染指”一词的由来。
郑灵公宴请卿大夫吃甲鱼,公子宋在大庭广众之下跟郑灵公较劲,郑灵公跟公子宋耍威风,两人公开过招儿,都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是两人在政治上的较量。在此之前,公子宋和子家早有预谋,一直想干掉灵公,可能灵公也有所察觉,因此导致“染指事件”。此事过后不久,公子宋和子家杀了灵公。
再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一个细节。故事里说,公子宋的食指忽然动了起来,他伸手给子家看,说:“以往我出现这种情况,一定尝到新奇的美味。”等到他俩被召进去以后,正赶上厨师将要分割那只大甲鱼,两人见了互相笑了起来。那么,为什么公子宋一想到异味美食他的食指就抖动?
先秦时进餐有一套礼仪习俗,比如,什么菜放左边,什么菜放右边,调料放什么位置,主食放什么位置,怎么个吃法,都有具体规定。虽然有箸、匕、勺等餐具,但用手抓仍是主要的进餐方式,当时的礼仪习俗还规定了进餐之前和过程中的“泽手”。估计古人长时间用手抓食物形成条件反射,公子宋一想到好吃的东西食指就抖动,这是条件反射的结果。
上一篇古汉语中的借代
下一篇常见的对联修辞手法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