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曲律

作者:王力     来源:古代漢語     时间:2011-03-14
15882

 

 
 
 
曲和詞都是配合音樂的長短句,它們的名稱有時候是相混的:唐人所謂曲,是後代所謂
 
 
的曲調,例如正宮端正好不同於仙呂端正好(注:二者句法相同,但是正宮端正好專用於套
 
數,仙呂宮端正好專用作楔子。前者不可增句,後者可以增句。),雙調水仙子不同於黃鐘
 
水仙子和商調水仙子。
 
上文說過,套數是由兩個以上同一宮調的曲子聯綴起來的。但是,在雜劇的套數裏有時
 
候可以借宮,即借用屬於其他宮調的曲調入套。例如王實甫《西廂記》長亭折用的是正宮的
 
端正好、滾繡球、叨叨令、脫布衫、小梁州等,此外還借用了中呂宮的上小樓、滿庭芳、快
 
活三、朝天子、四邊靜,以及般涉調的耍孩兒和煞。借宮並不是隨意的,大約宮調相近然後
 
可以借。但是散曲的套數則不借宮。
 
附帶說一說"帶過曲"。有些曲調,彼此之間的音律恰恰銜接而且好聽,所以在套數裏
 
它們經常連起來用,例如正宮端正好後面常接滾繡球,脫布衫後面常接小梁州,中呂宮快活
 
三後面常接朝天子,等等。仿此,小令裏也就有了一種"帶過曲"的形式,即作者填完一調,
 
如果意有未盡,可以再選一兩個宮調相同而音律恰能銜接的曲調繼續填寫(中間空一個字)。
 
常見的帶過曲有正宮的脫布衫帶小梁州,雙調的水仙子帶折桂令,雁兒落帶得勝令,南呂的
 
罵玉郎帶感皇恩、採茶歌,等等。
 
(二)曲韻
 
曲韻和詞韻不同。詞韻大致依照詩韻,曲韻則另有韻部。
 
元曲作家是根據當時的實際語音用韻的。元人周德清根據當時的北曲寫成了《中原音韻》
 
一書。《中原音韻》的價值很高,因為它反映了當時北方的實際語音系統。現在我們拿元曲
 
來比對,一般是和《中原音韻》相吻合的。
 
《中原音韻》把"平水韻"的一百零六韻歸併為十九個韻部:
 
1.東鐘 2.江陽 3.支思 4.齊微
 
5.魚模 6.皆來 7.真文 8.寒山
 
9.桓歡 10.先天 11.蕭豪  12.歌戈
 
13.家麻 14.車遮 15.庚青 16.尤侯
 
17.侵尋 18.監鹹 19.廉織(注:各韻常用字見附錄《中原音韻常用字表》。)
 
北曲最顯著的特點是沒有入聲,原來的入聲字分別歸到平上去三聲去了;又因為曲韻是
 
平上去三聲通押的,所以不另立上去兩聲的韻目。這兩點下文還要談到。
 
在本單元所選的作品中,張小山雙調水仙子《譏時》用的是東鐘韻,王實甫《西廂記》
 
長亭折用的是齊微韻,張養浩中呂山坡羊《潼關懷古》用的是魚模韻,睢景臣般涉調哨遍《高
 
祖還鄉》也是魚模韻,鐘嗣成南呂罵玉郎帶感皇恩採茶歌《四時佳興(春)》用的是真文韻,
 
張可久中呂賣花聲《懷古》用的是寒山韻,馬致遠越調天淨沙《秋思》用的是家麻韻,張養
 
浩雙調雁兒落帶得勝令《退隱》也是家麻韻,馬致遠雙調夜行船《秋思》用的是車遮韻,白
 
朴中呂陽春曲《題情》用的是廉纖韻。
 
元代北方語音系統和今天普通話音系統已經相當接近,但是有些字的讀音和今天普通話
#p#副标题#e#
還是不同的,特別是某些古人聲字(見下文)。試以馬致遠雙調夜行船套數裏的喬木查一曲
 
為例:
 
想秦宮漢闕
 
都做了衰草牛羊野(注:加浪線的是襯字,後同。下文有專題討論襯字。)
 
不恁麼漁樵無話說
 
縱荒墳橫斷碑
 
不辯龍蛇
 
這首曲子以"闕野說蛇"四字為韻,其中的""字和""字,如果依今天普通話的
 
讀法,就不押韻了(注:當時""字讀近 xuě音,""字讀近 xié 音,近似今天長沙
 
話的讀法。)
 
關於曲的用韻,有幾點需要提出來說一說。
 
第一,曲韻以平仄通押為常規,平仄不通押反而比較少見。上文所引的喬木查就是平仄
 
通押的例子。所謂平仄通押,實際上是平上去三聲通押,因為入聲已經歸併到平上去三聲去
 
了。試看《西廂記》長亭折裏的脫布衫:
 
下西風黃葉紛飛
 
染寒煙衰草萋迷
 
酒席上斜簽著坐的
 
蹙愁眉死臨侵地
 
這里""""是平聲,""是入聲作上聲,""是去聲。平上去三聲通押的情
 
況是很明顯的。
 
第二,無論小令或套數,曲韻都是一韻到底,中間不換韻的。因此,在雜劇中,每一折
 
就只押一個韻部。這一點很容易了解,不必舉例。
 
第三,詩(尤其是近體詩)和詞都忌重韻,曲不忌重韻。所謂重韻,就是在一首曲子裏
 
出現相同的韻腳字。睢景臣哨遍葉"故,俗,夫,付,輿,故,蘆,戶",《西廂記》長亭
 
折裏的快活三葉"食,泥,泥,味",都是重韻的例子(注:重疊語不算重韻,例如"興,
 
百姓苦;亡,百姓苦"(張養浩山坡羊)。)。
 
第四,曲可以有贅韻的情況。所謂贅韻,是不必用韻的地方用韻。我們試比較《西廂記》
 
長亭折借自般涉調的幾首煞曲,這首用韻的地方,正是另幾首不用韻的地方,這樣,贅韻就
 
容易看出來了。為節省篇幅,這里姑舉五煞四煞來比較:
 
五煞 四煞
 
到京師服水土(不用韻) 這憂愁訴與誰(贅韻)
 
趁程途節飲食 相思只自知
 
順時自保揣身體 老天不管人憔悴
 
荒村雨露宜眠早(不用韻) 淚添九曲黃河溢(贅韻)
野店風霜要起遲 恨壓三峰華嶽低
 
鞍馬秋風裏 到晚來悶把西樓倚
 
最難調護 見了些夕陽古道
 
最要扶持 衰柳長堤
 
(三)曲字的四聲問題
 
元代北方的聲調是新的四聲,即陰平聲、陽平聲、上聲和去聲。
 
《中原音韻》把平聲分為陰平和陽平,這和今天普通話是相一致的。
 
《中原音韻》又把中古的一部分上聲字如"動,是,似,戶,聚,在,倍,近,但,限,
 
道,坐,靜,並,後,右"等等歸併到去聲,這和今天普通話也是相一致的。
 
入聲字的問題比較復雜。《中原音韻》雖把古代的入聲字歸併到平上去三聲,但是具體
 
的字歸併到哪一聲,和今天普通話並不完全一致。譬如說,"入聲作上聲"的字特別多,入
 
聲歸陰平的卻沒有。試以馬致遠雙調夜行船套數裏的古人聲韻腳字為例:
 
蝶,穴,傑,折,別,竭,絕,是入聲作平聲;
 
闕,說,鐵,雪,拙,缺,貼,歇,徹,血,節,是入聲作上聲;
 
滅,月,葉,是入聲作去聲。
 
其中有些字和普通話的聲調相同,有些字卻不相同。因此我們如果要確切地知道某一入
 
聲字在元曲裏作某聲,還要查《中原音韻》,單憑普通話是不能推知的。
 
曲字的平仄比詩詞嚴。周德清《中原音韻》作詞十法曾經講到在某些情況下平聲要分陰
 
陽,仄聲要分上去。但是,我們在曲譜裏看不出陰平陽平有很大的差別,沒有什麼地方是規
 
定必須用陰平或陽平的。上聲去聲的分別有時候的確很嚴,尤其是用於韻腳的時候。
 
上文說過,曲韻以平仄通押為常規。這不是說每個韻腳都是可平可仄的,什麼地方押平,
 
什麼地方押仄,取決於曲調的規定。值得注意的是上聲和去聲的對立。上聲和去聲雖然同屬
 
於仄聲,但是在元曲裏上聲韻比較接近平聲韻,所以該用上聲韻的地方偶然可以用平聲韻,
 
該用平聲韻的地方偶然可以用上聲韻;去聲韻的獨立性很強,該用去聲韻的地方不但不可以
 
用平聲韻,甚至不可以用上聲韻。試比較下列兩首山坡羊的用韻:
 
張養浩山坡羊 張小山山坡羊
 
峰巒如聚(去) 劉伶不戒(去)
 
波濤如怒(去) 靈均休怪(去)
 
山河表裏潼關路(去) 沿村沽酒尋常債(去)
 
望西都(平) 看梅開(平)
 
意踟躕(平) 過橋來(平)
 
傷心秦漢經行處(去) 青旗正在疏籬外(去)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上) 醉和古人安在哉(平)
 
興(平) 窄(入聲作上聲)
百姓苦(上) 不勾節(平)
 
亡(平) 哎(平)
 
百姓苦(上) 我再買(上)
 
這兩首曲子在該用去聲韻的地方都用去聲韻,而不用上聲韻;在該用上聲韻的地方偶然
 
可以用平聲韻,在該用平聲韻的地方偶然可以用上聲韻(注:當以張養浩的山坡羊為正軌。),
 
但是不用去聲韻。可見上聲和去聲的界限是很清楚的。
 
周德清《中原音韻》作詞十法指出,有些曲調,最後一句不但平仄是固定的,甚至其中
 
某字該用上聲,某字該用去聲,也是有講究的。舉例來說,落梅風、上小樓、夜行船、賣花
 
聲等曲的末句是仄平平、仄平平去,正宮等調的尾聲的末句是仄仄平平去平上,等等。周氏
 
認為,像端正好、朝天子、快活三等曲的末句是仄仄平平去,如果最後一個字改用上聲,就
 
屬第二著(次好)了;慶宣和的末句是去上,改用去平就屬第二著,但是切不可用上平,諸
 
如此類。
 
周德清所講的有的是格律,有的是技巧,不可一概而論。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一
 
句最後兩個字都是仄聲,曲律則要求避免重復:句末是上聲,則其上一字要求去聲;句末是
 
去聲,則其上一字要求上聲。下列各句最後兩個仄聲字是去上:
 
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淨沙)
 
想秦宮漢闕。(馬致遠喬木查)
 
(闕,入聲作上聲。)
 
不恁麼漁樵無話說。(馬致遠喬木查)
 
(說,入聲作上聲。)
 
比司馬青衫更濕。(王實甫西廂記長亭折耍孩兒)
 
(濕,入聲作上聲。)
 
下列兩句最後兩個仄聲字是上去:
 
眾人施禮數。(睢景臣般涉調哨遍套數三煞)
 
你與俺崔相國,做女婿。(王實甫西廂記長亭折上小樓麼篇)
 
有時候甚至句中連用的兩個仄聲字也回避聲調上的重復,這里不細說了。
 
但是,有些地方是只論平仄,仄聲之中不細分上去的。例如水仙子、喬木查等曲的末句
 
是仄仄平平,陽春曲(喜春來)、滿庭芳、小梁州等曲的末句是仄仄仄平平,天淨沙的末句
 
是平平仄仄平平,採茶歌等曲的末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等等。
 
曲句的平仄格式有的和律詩很不相同。下面舉幾種常見的七字句為例(加浪線的是襯
 
字)。
 
(1)仄平平、 仄平平。例如:
 
下西風黃葉紛飛。(王實甫西廂記長亭折脫布衫)
 
染寒煙衰草萋迷。(玉實甫西廂記長亭折脫布衫)
(2)仄平平、仄平平去。例如:
 
急罰盞夜闌燈滅。(馬致遠夜行船)
 
(急,入聲作上聲;罰,入聲作平聲;盞,宜平(注:在元曲中,上聲常常代替平聲。);
 
滅,入聲作去聲。)
 
無多時好天良夜。(馬致遠落梅風)
 
(無,宜仄。)
 
卻元來此別離情更增十倍。(王實甫西廂記長亭折上小樓)
 
(別,入聲作上聲;十,入聲作平聲。)
 
(3) 平仄平平去上(末字或作平)。例如:
 
看錢奴硬將心似鐵。(馬致遠落梅風)
 
(鐵,入聲作上聲。)
 
古來丈夫天下多。(馬謙齊寨兒令)
 
(四)襯 
 
曲句可用襯字,這是曲律的特點。襯字是在規定的字數之外所加添的字,或者加在句首,
 
或者加在句中,但是不能加在句尾。加在句首的,可以是實字,也可以是虛字;加在句中的,
 
以虛字最為常見,但不限於虛字。襯字不拘平仄,不拘多少(注:一句之中,襯字可以多至
 
一二十字,以六七字最為常見。),一般的情況是:小令襯字少,套數襯字多,散曲襯字少,
 
劇曲襯字多。前面所引的張養浩山坡羊"宮闕萬間都做了土",是小令用襯字的例子。套數
 
用襯字,現在只舉睢景臣《高祖還鄉》裏的兩支煞曲為例:
 
二煞
 
你須身姓劉,
 
你妻須姓呂。
 
把你兩家兒根腳從頭數。
 
你本身做亭長耽幾盞酒,
 
你丈人教村學讀幾卷書。
 
曾在俺莊東住
 
也曾與我喂牛切草,
 
拽壩扶鋤。
 
一煞
 
春采了桑,
 
冬借了俺粟。
 
零支了米麥無重數。
 
換田契強秤了麻三秤,
 
還酒債偷量了豆幾斛。
#p#副标题#e#
有甚胡突處,
 
明標著冊曆,
 
見放著文書。
 
顯而易見,由於用襯字,元曲就更加口語化了,這是和宋詞很不相同的一點。
 
劇曲用襯字,現在只舉王實甫《西廂記》長亭折裏的叨叨令為例:
 
叨叨令
 
見安排著車兒馬兒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氣,
 
有甚麼心情花兒靨兒打扮的嬌嬌滴滴的媚,
 
準備著被兒枕兒則索昏昏沈沈的睡,
 
從今後衫兒袖兒都揾濕重重疊疊的淚。
 
兀的不悶殺人也麼哥?
 
久已後書兒信兒索與我恓恓惶惶的寄。
 
這首曲子的襯字有兩點值得注意:第一,有些襯字是疊字的第二個字,如熬煎嬌滴等等;
 
第二,在五六兩句的末尾用"也麼哥"(或作也波哥),這是叨叨令的定格,有人認為這也
 
算一種襯字,但是它有音無義,只是由於唱腔上的需要才加上的,不能和一般的襯字相提並
 
論。類似這樣的襯字,元曲裏還有"也麼天""也摩挲",此外還有"也波""也那"
 
類,但不一定都用在句尾。
 
有一種情況和襯字不同,就是不少曲調的句字可以增損。襯字是正字以外的字,句字增
 
損則是曲句和正字本身的增損,這有如詞的"又一體",曲譜上稱為不同的格。清人李玄玉
 
編訂的《北詞廣正譜》,羅列了同一曲調的各種變格,稱為第一格、第二格,等等,可以參
 
看。變格之多,可以說明古人作曲有一定的靈活性。
 
區別正字和襯字,是研究曲律的課題之一,因為這關係到對元曲句讀、句法和平仄的了
 
解。基本的方法是就同一曲調的作品進行字句上的分析和比較。先選一首最單純的曲子作為
 
考察的对象,弄清它的句讀、句法、平仄和襯字(如果有襯字的話)(注:可參看李玄玉的
 
《北詞廣正譜》和近人吳梅的《南北詞簡譜》,其中襯字是用小字寫的。),然後再以這首曲
 
子的格律為尺規,去考察同一曲調的其他作品。但是這種方法不是絕對的,因為曲律不是刻
 
板的東西,而用來作為尺規的曲子又可能有變格,拿它來衡量其他作品的字句,有可能得出
 
不同的結論,這是應該估計到的。
 
 
 
詞;元人所謂詞,又是後代所謂曲(注:例如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韻》講到"作詞十法"
 
他所說的詞,其實就是曲。此外,曲又有詞餘、樂府等別稱。)。我們這里所說的曲,指元
 
曲而言。
 
曲有北曲南曲的分別。在這一節通論裏,我們只敘述北曲的曲律,不涉及南曲的問題。
 
北曲有雜劇和散曲的分別。雜劇是一種帶科(動作)白(道白)的歌劇,其中的唱詞是
 
劇中人唱的(往往是主角一人唱);散曲不是戲劇,沒有科白,它和詞的性質相近。
 
散曲有小令和套數兩種形式。小令等於一首單調的詞,套數則是由兩個以上的同一宮調
 
的曲子按照一定規則聯綴起來的套曲。雜劇只有套數,沒有小令,一個套數稱為一折,全劇
 
通常分為四折,有時候再加上一個楔子。
 
關於曲律,我們準備談四個問題:(一)曲調和宮調,(二)曲韻,(三)曲字的四聲問
 
題,(四)襯字。
 
(一)曲調、宮調
 
詞有詞調,曲也有曲調。曲調的名稱(又叫"曲牌")有的和詞相同,如秦樓月(憶秦
 
娥)、風入松、點絳唇、念奴嬌等;有的和詞同名而異實,如搗練子、賣花聲、滿庭芳、哨
 
遍等;但是絕大多數的調名是和詞不同的,如山坡羊、水仙子、落梅風、撥不斷、耍孩兒、
 
叨叨令、脫布衫、小梁州等等。曲一般都是單調,不像詞有雙調、三疊或四疊。作曲的人如
 
果意有未盡,可以把前調重復一遍,再寫麼(yāo)篇。麼篇的字句有時候比前調稍有增損。
 
曲調的選用是有一定的限制性的。有些曲調只用於小令,如山坡羊等;有些曲調只用於
 
套數,如滾繡球等;有些曲調小令和套數都能用,如天淨沙、叨叨令、落梅風之類。
 
每一種曲調都屬於一定的宮調。北曲共有六宮十一調,它們大致是十七種不同的調式
 
(注:參看古漢語通論(十九)古代文化常識(一)樂律部分。):
 
六宮:1.  2.中呂宮 3.  4.南呂宮
 
5.仙呂宮 6.黃鐘宮
 
十一調:1.大石調 2. 調 3.小石調 4.歇指調
 
5. 調 6. 調 7.般涉調 8.高平調
 
9. 調 10. 調 11.商角調
 
元代雜劇實際上只用九個宮調,即五宮四調。五宮是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
 
黃鐘宮,四調是大石調、雙調、商調、越調,合稱九宮。
 
不同的宮調有不同的"聲情"。前人對各種宮調的"聲情"作過一些分析,譬如說,黃
 
鐘宮富貴纏綿,正宮惆悵雄壯,南呂宮感歎傷悲,大石調風流醞藉,小石調旖旎嫵媚,雙調
 
健捷激嫋等等(注:詳見周德清《中原音韻》。)。這些說法不一定都很具體確切,但是可以
 
作為我們了解各種宮調特點的參考。
 
上文說過,每種曲調都屬於一定的宮調。例如山坡羊屬中呂,天淨沙屬越調,夜行船屬
 
雙調,哨遍屬般涉調,等等。有些曲調,調名相同,但是屬於不同的宮調,應該了解為不同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王力,来源:古代漢語,来源地址:)

上一篇雜劇——《西廂記》節選[1]

下一篇诗韵 常用字表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