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犖確行徑微[2],黃昏到寺蝙蝠飛。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支子肥
[3]。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饑[4]。
夜深靜臥百蟲絕[5],清月出嶺光入扉。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6]。
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7]。當流赤足蹋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人生
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鞿[8]?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9]!
[1]這首詩可能作於貞元十七年(公元 801 年)。這年七月二十二日,韓愈曾與朋友到洛水釣魚,夜宿洛
北惠林寺。這時韓愈在政治上很不得意,因而詩中流露出憤懣的情緒。
[2]犖(luò)確,疊韻連綿字,險峻不平的樣子。
[3]支子,即梔子,一本即作梔子,植物名。這裏指梔子的果實,可以入藥,又可以作染料用。
[4]糲,糙米。疏糲,等於說粗糲。
[5]百蟲絕,各種蟲子都停止了鳴叫。
[6]出入,指出入山谷。煙霏,等於說煙雲。
[7]櫪,通櫟,一本即作"櫟",樹名。
[8]局束,同局趣、局促,參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局趣"注,見第三冊 742 頁注〔17〕。鞿(j
ī),馬口上的韁繩,這裏用如動詞,指管束。
[9]《論語·公冶長》:"歸與!歸與!吾党之小子狂簡。"《論語·述而》:"二三子以我為隱乎?"
歸,即用"歸與"之意,指歸隱。微,飛,肥,稀,饑,扉,霏,圍,衣,鞿,歸,押韻(十二字屬微韻,
只有"饑"屬支韻,因"饑""饑"常通用,而"饑"在微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