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曹 操
曹操(公元 155-220),字孟德,沛國譙(qiáo,今安徽亳縣)人。漢獻帝建安初年,
拜大將軍及丞相,後又封為魏王。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帝。他是東漢末年的大政治家、軍
事家,也是一位傑出的詩人。他在詩歌的創作上,擺脫了古典詩歌的束縛,從民間文學吸取
營養,寫出了語言質樸、民歌化的五言詩,並創作了一些四言詩,打破了《詩經》以來四言
詩衰落的局面,被稱為復興四言詩的作家。現存他的詩歌二十多首,有近人黃節的注本。
步出夏門行[1]
觀滄海[2]
東臨碣石[3],以觀滄海。水何澹澹[4],山島竦峙[5]。樹木藂生,百草豐茂[6]。
秋風蕭瑟[7],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粲爛[8],若出其裏[9]。幸
甚至哉,歌以詠志[10]。
[1]《步出夏門行》,一名《隴西行》,屬古樂府《相和歌辭·瑟調曲》,曹操是借舊調舊題來寫時事。全
篇由五部分組成,開頭是"豔",即序曲,下面有《觀滄海》、《冬十月》、《土不同》、《龜雖壽》四解(解
相當於章)。各解的內容都可以獨立。這裏只選了《觀滄海》。
[2]滄,通蒼。滄海,海水青蒼色,所以叫滄海。這首詩是建安十二年(公元 207 年)曹操遠征烏桓(部
落名,當時散居在今河北、山西二省之北)經過碣石山時所寫的,把登高望海所見的初秋自然景色特別是
大海的壯闊真實地描繪出來。
|
[3]碣石,山名,原在今河北樂亭縣西南,後世沈陷到海裏。
[4]澹澹(dàn dàn),水波搖動的樣子。
[5]竦,通聳。竦峙(zhì),高高地立著。
[6]藂,同叢。這兩句寫島上的景物。
[7]蕭瑟,參看《哀江南賦序》注,見第三冊 1162 頁注[3]。
[8]星漢,天河。
[8]從"日月"到"其裏",寫滄海的廣闊浩大。
[10]從"幸甚"到"詠志",是配合樂曲時所加的,和正文無關。海,峙,茂,起,裏,志,押韻。
|
上一篇古詩十九首
下一篇燕歌行[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