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謝靈運傳論[1]

作者:王力     来源:古代漢語     时间:2011-03-12
13101

 

 
  
 
 
沈約(公元 441-513),字休文,武康(今浙江德清縣武康鎮)人,曆仕宋、齊、梁三
 
朝,梁武帝時官至尚書令。博通群書,著述很多,有《晉書》《宋書》《齊紀》《四聲譜》等
 
書。他主張作詩必須講求聲律對仗。他和謝脁、王融作詩就努力在這方面下功夫,世稱為"
 
明體"(永明是齊武帝的年號,永明體就是指這一時期詩的風格)。永明體偏重形式,忽視
 
作品的思想內容,助長了當時綺麗柔靡的文風。但是他的聲律論對詩歌的發展也有一定的貢
 
獻。
 
 
 
史臣曰[2]:民稟天地之靈,含五常之德[3],剛柔迭用[4],喜慍分情[5]。夫
志動於中,則歌詠外發[6]。六義所因[7],四始攸系[8],升降謳謠[9],紛披風什
[10]。雖虞夏以前,遺文不睹[11],稟氣懷靈,理無或異[12]。然則歌詠所興,宜
自生民始也。
 
【注釋】
 
[1]謝靈運,南北朝時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襲封祖父謝玄的爵位康樂公,所以後人稱他為謝
 
康樂。他的詩文都很好,特別長於山水詩。他先做永嘉太守,遊山玩水,不理政務。後來做臨川內史,放
 
浪無異過去。被人彈劾,徙廣州。不久,因有人告他謀反,被殺。這篇是附在《宋書·謝靈運傳》後的一
 
段議論文字,《昭明文選》列入"史論"一類。文中共談兩個問題,一是情和文的問題,一是聲律問題,並
 
以此來評論前人的作品。全文以後者為主,因為這在沈約看來是他獨得之秘。
 
[2]史臣曰,史臣即指沈約自己,這是仿《史記》"太史公曰"之例。
 
[3]五常,即五行,指水、火、木、金、土。德,德性,性質。古人說人承受天地的精氣,含有五行的
 
本性,這是古人不科學的說法。
 
[4]剛柔,指人的本性有剛有柔。迭,更替,輪換。
 
[5]慍,怒。情,感情。舊有所謂七情,即喜、怒、哀、懼、愛、惡、欲。
 
[6]志,心意,即思想感情。《毛詩序》:"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歡之不足,故
 
永歌之。"《漢書·藝文志》:"《書》曰:'詩言志,歌詠言'。故哀樂之心感,而歌詠之聲發。"
 
[7]六義,詩有六義,即風、賦、比、興、雅、頌,見《毛詩序》。
 
[8]四始,古來有不同的說法。《史記·孔子世家》:"《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嗚》為《小雅》
 
 
 
《文選》李善注)。
 
[9]余烈,餘業。
 
[10]極,盡。江右,指西晉。東晉建都建業(今南京),稱江左;西晉建都洛陽,故稱江右。
 
[11]中興,衰而復興。西晉亡後,元帝建都建業,東晉建國,故稱中興。
 
[12]玄風,玄學的風氣,指老莊之學。扇,後來寫作煽,熾盛。東晉時士大夫崇尚老莊之學,清談之風
 
很盛。
 
[13]為學,治學。柱下,指老子,老子曾做過周柱下史。博物,多識事物。七篇,指《莊子》內篇七篇。
 
這兩句是說當時人所學習研究的只是老莊之學。
 
[14]義,理。殫,盡。這兩句是說當時人作起詩文來,所談的道理完全是老莊的思想。
 
[15]建武,晉元帝年號,當公元 317 年。暨,到。義熙,晉安帝年號,由公元 405 年至 418 年。
 
[16]綴,《文選》作比。綴響聯辭,指詩文寫作。屬(zhǔ),連接。委,聚積。波屬雲委,比喻作品眾多。
 
[17]寄言,寄託言論。上德,指老子的學說。《老子》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玄珠,
 
指莊子的學說。《莊子·天地》:"黃帝遊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侖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
 
[18](qiú ),剛勁。大意是說,這一百年之間,不再看見(無聞)遒麗的文章了。
 
[19]仲文,姓殷,陳郡(今河南淮陽一帶)人。孫,指孫綽,字興公,太原中都(今山西榆次縣)人。
 
許,指許詢,字玄度,高陽人。孫、許都是東晉的玄言詩人。叔原,謝混的字,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
 
人。太元,晉孝武帝年號,由公元 376 年至 396 年。太元之氣,仍指以孫、許為首的玄言詩風。
 
[20]宋氏,指南朝宋(420-479)
 
[21]顏,指顏延之,字延年,臨沂(今山東臨沂縣)人。謝,指謝靈運。《南史·顏延之傳》:"延之、
 
靈運,自潘岳、陸機之後,文士莫及。江右稱潘陸,江左稱顏謝焉。"騰,飛騰。聲,名望。
 
[22]興會,情興所會。摽舉,高舉,昂揚。
 
[23]明密,明白細密。
 
[24]與前代的優秀作家並駕齊驅。方軌,見第三冊 705 頁注[8]
 
[25]垂範,傳下法式。後昆,後代子孫,這裹指後人。
若夫敷衽論心[1],商榷前藻[2],工拙之數,如有可言[3]。夫五色相宣[4],
八音協暢[5],由乎玄黃律呂[6],各適物宜[7]。欲使宮羽相變,低昂互節[8],若
前有浮聲,則後須節響[9]。一簡之內[10],音韻盡殊[11];兩句之中,輕重悉異[12]。
妙達此旨,始可言文。
 
【注釋】
 
[1]衽,裳(下衣)兩旁的襟,用以掩前後幅間的縫隙。敷衽,鋪開衣襟。古人席地而坐,坐時襟要鋪
 
開。《離騷》:"跪敷衽以陳詞兮。"心,指文心。
 
[2]商榷(què),商討。前藻,前人的作品。
 
[3]數,術。如,好像,似乎。
 
[4]五色互相映襯,使彼此顯得更加鮮明。五色,青黃赤白黑,這裹指文學作品的藻飾。宣,顯。
[5]八音合奏,聲音協調流暢。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樂器所奏出的聲音,這裹
 
指文學作品的聲律節奏。
 
[6]玄,黑中帶赤之色。玄黃,泛指顏色。律呂,古代用來確定樂音高低的十二個律管,這裹指律呂所
 
發的聲音。
 
[7]每一樣都安排得當。宜,安,得其所。
 
[8]宮羽,泛指五聲。在這裹宮指平聲,羽指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必須四聲交替,文章才有聲律的
 
美。互節,《文選》作"舛節"。低昂互節,高低的聲音互相調節。
 
[9]切,不浮。《文心雕龍·聲律》說:"凡聲有飛沈",浮聲正是飛,切響正是沈。浮聲可能指平聲,
 
切響可能指仄聲。
 
[10]一簡,指五言詩的一句。《南史·陸厥傳》說沈約以平上去入四聲制韻,"五字之中,音韻各異;
 
兩句之內,角徵不同。"與本文相比,可知"一簡"即等於一句"五字"
 
[11]音韻,指雙聲疊韻。除連綿字外,一句之中不能用雙聲疊韻。例如曹植《贈丁儀、王粲》:"壯哉
 
帝王居,佳麗殊百城"""""雙聲,又:"皇佐揚天惠,四海無交兵"""""疊韻。這
 
是沈約所主張避免的(參照《文鏡秘府論》)。
 
[12]輕重,指聲調的高低。輕重悉異,即五言詩第五字不得與第十字同聲之類。例如《古詩十九首》"西
 
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都是平聲,就犯"上尾"的毛病(參照《文鏡秘府論》)。
至於先士茂制[1],諷高曆賞[2]。子建"函京"之作[3],仲宣"灞岸"之篇
[4],子荊"零雨"之章[5],正長"朔風"之句[6],並直舉胸情,非傍詩史[7]。
正以音律調韻,取高前式[8]。自靈均以來[9],多歷年代,雖文體稍精,而此秘
夫睹[10]。至於高言妙句,音韻天成,皆暗與理合,匪由思至[11]。張、蔡、曹、
王[12],曾無先覺;潘、陸、顏、謝[13],去之彌遠[14]。世之知音者,有以得之,
知此言之非謬[15]。如曰不然,請待來哲[16]。
 
【注釋】
 
[1]先士,前代的文士。茂制,好的作品。
 
[2]諷高,諷誦的人都以為高妙。曆賞,歷代辭人共同欣賞。
 
[3]曹植《贈丁儀、王粲》詩:"從軍度函谷,驅馬過西京。"
 
[4]王粲《七哀詩》:"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
 
[5]子荊,孫楚的字。孫楚是孫綽的祖父。他的《征西官屬送於陟陽候作》詩中有"晨風飄歧路,零雨
 
被秋草"之句。
 
[6]正長,王瓚的字。王瓚,義陽(今河南信陽一帶)人。他的《雜詩》中有"朔風動秋草,邊馬有歸
 
"之句。
 
[7]傍,依靠。詩史,指別人的詩句和史實(歷史典故)。
 
[8]比起前人作詩的法度來,取得更高的成就。式,法度。
 
[9]靈均,屈原的字。
[10]稍精,漸精。此秘,指聲律方面的道理,沈約認為這是他獨得之秘。
 
[11]理,也指聲律方面的道理。匪由思至,不是自覺地經過思考達到的。
 
[12]張蔡曹王,指張衡、蔡邕、曹植、王粲。
 
[13]潘陸顏謝,指潘岳、陸機、陸雲、顏延之、謝靈運。
 
[14]去,離。之,指聲律的美。
 
[15]《文選》作"此言非謬"
 
[16]來哲,將來的明智之人。
[14]嗣響,指能繼續平子之作的作品。""字和""字相應。
 
[15]建安,漢獻帝年號(公元 196-220),當時曹操執政。
 
[16]基命,等於說始受命,指建安末曹丕做了皇帝。基,始。
 
[17]三祖,曹操是魏太祖,曹丕是魏高祖,曹叡是魏烈祖。陳王,指曹植。植字子建,封為陳王。
 
[18]這是說曹氏諸人具有文學的才華。盛藻,豐盛的辭藻。
 
[19]甫,開始。緯,織物的橫線,這裹用如動詞,等於說組織。這兩句是說根據思想感情來組織文辭,
 
用文辭來潤飾內容,也就是思想內容與形式並重。
 
[20]工,巧,擅長。形似之言,指描寫物態之文。
 
[21]二班,指班彪、班固父子。情理之說,指抒情說理之文。
 
[22]仲宣,王粲的字。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氣質,指材性。
 
[23](biāo)能,表現出才能。擅美,獨具優點。
 
[24]源,用如動詞,等於說推尋。飆(biāo),暴風。飆流,略等於上文的"風流",這裹指漢魏四百餘
 
年的詩賦創作。
 
[25]風騷,指國風(《詩經》)、離騷。
 
[26]賞好,欣賞愛好。
 
[27]意,指內容。制,指體裁。詭,異,不同。
降及元康[1],潘陸特秀[2],律異班賈[3],體變曹王[4]。縟旨星稠[5],繁文
綺合[6],綴平臺之逸響[7],采南皮之高韻[8]。遺風餘烈[9],事極江右[10]。在晉
中興[11],玄風獨扇[12],為學窮於柱下,博物止乎七篇[13]。馳騁文辭,義殫乎
此[14]。自建武暨於義熙[15],曆載將百。雖綴響聯辭,波屬雲委[16];莫不寄言
上德,托意玄珠[17],遒麗之辭,無聞焉爾[18]。仲文始革孫、許之風,叔源大
變太元之氣[19]。爰逮宋氏[20],顏謝騰聲[21],靈運之興會摽舉[22],延年之體
裁明密[23],並方軌前秀[24],垂範後昆[25]。
 
【注釋】
 
[1]元康,晉惠帝年號,由公元 291 年至 299 年。
 
[2]潘,指潘岳,字安仁。陸,指陸機、陸雲。
 
[3]律,指詩文的聲律。班賈,指班固、賈誼。
 
[4]體,指詩文的體裁。曹王,指曹植、王粲。
 
[5]縟,繁復雜。旨,指作品的思想。星稠,像星辰一樣稠密。
 
[6]文,指作品的文采,即指辭藻。綺,有花紋的絲織物。合,和。綺合,像綺一樣組織得那麼協調。
 
[7]綴,聯接,這裹指繼續。平臺,西漢梁孝王在睢陽(今河南商邱縣)修建宮室,築復道,從王宮到
 
城東北的平臺,招攬四方才士。司馬相如也曾客游於梁,和諸文人一起住了幾年,並著《子虛賦》。逸響,
 
指司馬相如的文章。逸,高超。
 
[8]南皮,今河北南皮縣,魏文帝為五官中郎將時,曾與諸文士遊於此。高韻,指應瑒、徐幹的文章(依
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攸,所。
 
[9]升降,指歌唱,唱時聲音有高有低。謳,歌。謠,不用樂器伴奏的歌。
 
[10]紛披,雙聲連綿字,等於說繽紛,繁盛的樣子。風,指國風。什,指雅頌,因雅頌十篇為一什。
 
[11]虞夏以前,未見有遺文(遺詩)留傳下來。偽古文《尚書·虞書·益稷謨》:"帝庸(乃)作歌。"
 
又偽古文《尚書·夏書》有《五子之歌》。
 
[12]李善注《文選》作"理或無異"。以"理無或異"為是。無或異,沒有什麼不同。這是說,雖然遠
 
古沒有詩歌傳下來,只要是稟氣懷靈的人,志動於中,就一定要歌詠外發,和遠古沒有什麼差異。
周室既衰,風流彌著[1]。屈平、宋玉導清源於前[2],賈誼、相如振芳塵於
後[3]。英辭潤金石[4],高義薄雲天[5]。自茲以降,情志愈廣。王褒、劉向、揚、
班、崔、蔡之徒[6],異軌同奔[7],遞相師祖[8]。雖清辭麗曲[9],時發乎篇,而
蕪音累氣[10],固亦多矣。若夫平子豔發[11],文以情變[12],絕唱高蹤[13],久
無嗣響[14]。至於建安[15],曹氏基命[16],三祖陳王[17],咸蓄盛藻[18]。甫乃以
情緯文,以文被質[19]。自漢至魏,四百餘年,辭人才子,文體三變:相如工為
形似之言[20],二班長於情理之說[21],子建仲宣以氣質為體[22]。並摽能擅美
[23],獨映當時。是以一世之士,各相慕習。源其飆流所始[24],莫不同祖風騷[25];
徒以賞好異情[26],故意制相詭[27]。
 
【注釋】
 
[1]這是說到了西週末季,王室無道,人們作詩(以諷刺王室)的風氣盛起來了。風流,指作詩的風氣。
 
[2]屈平,即屈原。導清源,比喻開闢了好的先路。
 
[3]相如,即司馬相如。振,舉。芳塵,等於說美好的名聲。振芳塵,指創作上取得巨大的成就。
 
[4]英辭,華美的文辭。潤金石,使金石增光生色。金,指鐘鼎之類。石,指碑碣之類。古人頌功、紀
 
事、寓戒之文,常刻在金石之上,以垂久遠。
 
[5]高義,表現於作品中的作者的高潔的思想。薄,迫近。
 
[6]王褒,字子淵。劉向,字子政。揚,指揚雄,字子雲。班,指班固。崔,指崔駰(yīn),字亭伯。
 
蔡,指蔡邕。這幾個人都是漢代的辭賦家。
 
[7]異軌,等於說不同的道路。同奔,一齊向前賓士。這是說所取的道路雖然不同,卻共同努力於創作。
 
[8]遞,順次,一個接一個地。師祖,等於說效法。這句是說王、劉、揚、班、崔、蔡等人一個接一個
 
地以前人為師祖。
 
[9]曲,樂曲,曲調。這裹指文章的聲韻。
 
[10]蕪音,蕪雜之音。累氣,累贅的言辭。
 
[11]平子,張衡的字。張衡,東漢西鄂(今河南南陽一帶)人,是我國古代有名的科學家和文學家。他
 
作《兩京賦》,構思十年乃成。豔發,指文章漂亮有文彩。
 
[12]情,思想感情。這是說文章隨著思想感情不同而變化。
 
[13]絕唱,等於說絕調,指無人能及的文章。高蹤,等於說高的造詣。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王力,来源:古代漢語,来源地址:)

上一篇古書的句讀

下一篇答謝中書書[1]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