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二十一日宗元白。
辱書云欲相師。僕道不篤,業甚淺近,環顧其中,未見可師者。雖常好言論,
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師來蠻夷間[2],乃幸見取[3]。僕自蔔固無
取[4];假令有取,亦不敢為人師。為眾人師且不敢[5],況敢為吾子師乎?
[1]韋中立,潭州刺史韋彪的孫子,元和十四年(公元 819 年)中進士。元和八年,他曾請求柳宗元做
他的老師,這是柳宗元答覆他的信。這封信的前半論師道之衰,表示自己不敢擔當老師的名義。後半著重
闡述自己"文以明道"的文學主張,介紹自己的學習經驗和體會。
[2]柳宗元當時謫居永州,韋中立從長安來找他,所以說"自京師來蠻夷間"。
[3]見取,被〔你〕取法,就是說韋中立要拜柳宗元為師。
[4]自蔔,自己估量。無取,沒有可取之處。
[5]眾人,指普通的人。
|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1]。"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
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
說》[2],因抗顏而為師[3]。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4],而增與為言辭[5]。愈
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6],又挈挈而東[7]。如是者數矣。屈子賦曰:
"邑犬群吠,吠所怪也[8]。"僕往聞庸蜀之南[9],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餘
以為過言。前六七年,僕來南。二年冬[10],幸大雪逾嶺[11],被南越中數州[12]。
數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13],至無雪乃已,然後始信前所聞者。今韓
愈既自以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14]?非獨見病,亦以
病吾子。然雪與日豈有過哉?顧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而誰敢炫怪於
群目[15],以召鬧取怒乎?
[1]見《孟子·離婁上》。
[2]韓愈作《師說》,專論從師之道。
[3]抗,舉。抗顏,毫不客氣的樣子。
[4]指目,手指而目視的意思。牽引,拉拉扯扯。這話是說,眾人看到了韓愈,便指手畫腳,遞眼色,
並互相拉扯示意,以表示對他的輕視。
[5]這是說增添一些言辭來譭謗韓愈。
[6]煮飯都來不及煮熟,表示匆匆忙忙。
[7]挈挈(qiè qiè),孤獨的樣子。
[8]見《楚辭·九章·懷沙》。原文作:"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
[9]往,從前。庸,古國名,在今湖北竹山縣東南。庸蜀,這裹泛指四川。
[10]二年冬,指元和二年冬。
[11]嶺,指五嶺。嶺南一般是不下雪的。
[12]被,覆蓋。南越,泛指今廣東廣西一帶。
[13]蒼黃,同倉皇,張惶失措的樣子。累日,連日。
[14]以,通已,太甚。病,有毛病,不妥。
[15]炫(xuàn),通炫,顯露自己。
僕自謫過以來[1],益少志慮。居南中九年[2],增腳氣病,漸不喜鬧。豈可
使呶呶者早暮咈吾耳[3],騷吾心?則固僵僕煩憒[4],愈不可過矣[5]!平居望外
遭齒舌不少[6],獨欠為人師耳!
[1]謫過,指謫降,貶官。
[2]南中,泛指南方。
[3]呶呶(náo náo),喧鬧不休。咈(fú ),拂逆。
[4]憒(kuì),心亂。
[5]不可過,不能過下去。
|
[6]望外,等於說意外。齒舌,等於說口舌。
抑又聞之,古者重冠禮,將以責成人之道[1],是聖人所尤用心者也[2]。數
百年來,人不復行。近有孫昌胤者,獨發憤行之。既成禮,明日造朝[3],至外廷,
薦笏言於卿士曰[4]:"某子冠畢[5]。"應之者鹹憮然[6]。京兆尹鄭叔則[7],怫
然曳笏卻立[8],曰:"何預我邪[9]?"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鄭尹而快孫子
[10],何哉?獨為所不為也。今之命師者大類此。
[1]責,要求。
[2]尤,最。
[3]造朝,到朝廷去。
[4]薦,插。笏(hù),古代臣子朝見皇帝時所拿的手版。薦笏,把笏插在衣帶中。
[5]某,孫昌胤自稱。
[6]憮(wǔ)然,莫名其妙的樣子。
[7]京兆尹,官名。漢以來,歷代以京城所在州為京兆,京兆尹是其行政長官。唐時以雍州(今陝西長
安縣西北一帶)為京兆。
[8]怫然,不高興的樣子。曳,拖。曳笏,指一手拿著笏而垂下。卻,後退。
[9]等於說與我何干?
[10]非,意動用法,以鄭尹的話為非。快,意動用法,以孫子的行冠禮為快。
吾子行厚而辭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1]。雖僕敢為師,亦何所增
加也?假而以僕年先吾子,聞道著書之日不後,誠欲往來言所聞,則僕固願悉陳
中所得者[2]。吾子苟自擇之,取某事去某事則可矣。若定是非以教吾子,僕材不
足,而又畏前所陳者,其為不敢也決矣!吾子前所欲見吾文,既悉以陳之。非以
耀明於子,聊欲以觀子氣色,誠好惡何如也[3]。今書來,言者皆大過[4]。吾子
誠非佞譽誣諛之徒,直見愛甚故然耳[5]。
[1]恢恢然,寬廣的樣子,這裹指氣魄宏大。
[2]中,指心中。
[3](hào),喜歡。惡(wù),討厭。
[4]大過,太過分。
[5]直,只不過。
始吾幼且少,為文章,以辭為工[1]。及長,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為炳
炳烺烺[2],務采色[3],誇聲音[4],而以為能也。凡吾所陳,皆自謂近道,而不
知道之果近乎遠乎?吾子好道而可吾文[5],或者其於道不遠矣。故吾每為文章,
未嘗敢以輕心掉之[6],懼其剽而不留也[7];未嘗敢以怠心易之[8],懼其弛而不
嚴也[9];未嘗敢以昏氣出之[10],懼其昧沒而雜也[11];未嘗敢以矜氣作之[12],
懼其偃蹇而驕也[13]。抑之欲其奧[14],揚之欲其明[15]。疏之欲其通[16],廉之
|
欲其節[17]。激而發之欲其清[18],固而存之欲其重[19]。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
[20]。本之《書》以求其質[21];本之《詩》以求其恒[22];本之《禮》以求其宜
[23];本之《春秋》以求其斷[24];本之《易》以求其動[25]。此吾所以取道之原
也。參之谷梁氏以厲其氣[26];參之孟荀以暢其支[27];參之莊老以肆其端[28];
參之《國語》以博其趣[29];參之《離騷》以致其幽[30];參之太史以著其潔[31]。
此吾所以旁推交通[32],而以為之文也。
[1]辭,文辭。工,巧。柳宗元早年喜歡寫駢體文。這裹是說他早年以為講究文辭就能把文章寫好。
[2]炳炳,明亮的樣子。烺烺(lǎng lǎng),意同炳炳。炳炳烺烺,等於說漂亮,形式上好看。
[3]采色,指華麗的辭藻。
[4]聲音,指文章的聲韻。
[5]可,意動用法,認為可以,認為還不錯。
[6]輕心,輕率之心。掉,大搖大擺,指放縱,隨便。後代成語有"掉以輕心"。
[7]剽(piào),輕而易動。
[8]怠,不嚴肅。易,簡率。
[9]弛,鬆弛。嚴,謹嚴。
[10]昏氣,指不清醒的頭腦。
[11]昧沒,不明朗的樣子。
[12]矜氣,驕氣。
[13]偃蹇,驕傲的樣子。
[14]抑,抑制,指不盡情發揮。奧,深奧,這裹指含蓄。
[15]揚,發揚,這裹指發揮。從"抑之"到"欲其明",是說既要含蓄,又要明快。
[16]疏,疏通。通,通暢。
[17]廉,等於說收斂,指刪削繁冗。從"疏之"到"欲其節",是說既要暢達,又要簡潔。
[18]激,使水激起浪花,比喻揚去污濁。
[19]固,凝聚。存,保存。從"激而發之"到"欲其重",是說既要不俗氣,又要不輕浮。
[20]羽翼,等於說輔助。道,指聖人之道。即上文所謂文以明道。
[21]書,《尚書》。質,樸實。柳宗元認為《尚書》的優點是樸實。
[22]詩,《詩經》。恒,常,久。柳宗元認為《詩經》有永恆的情理。
[23]禮,《周禮》,《儀禮》,《禮記》。宜,合理。柳宗元認為《禮》的優點是合理。
[24]斷,判斷,指有褒有貶,能判斷是非。
[25]易,《周易》。動,有變化,有發展。《周易》由六爻推演為六十四卦,而"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
(繫辭上),所以柳宗元認為它有"動"的優點。
[26]厲,磨,這裹有"加強"的意思。氣,文氣。柳宗元認為《谷梁傳》的文氣是值得學習的。
[27]支,枝,這裹指文章的條理。柳宗元認為《孟子》《荀子》的文章是暢達的。
|
[28]肆,放縱。莊子曾說他的文章是"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見天下篇),所以柳宗元這樣說。
[29]博,大,這裹用如動詞,使動用法。趣,情味。柳宗元認為《國語》的文章富有情味。
[30]致,窮盡。幽,隱微。柳宗元認為《離騷》文意隱微。
[31]太史,指司馬遷著的《史記》。著(zhù),彰明,使動用法。柳宗元認為《史記》的文章是精煉的。
[32]《谷梁》以下,不是經,而是子史,所以只說"參之",只說"旁推交通"。柳宗元的意思是:道
理從五經來,而文章作法則可以向子史學習。
凡若此者,果是邪?非邪?有取乎?抑其無取乎?吾子幸觀焉,擇焉,有餘
以告焉[1]。苟亟來以廣是道[2],子不有得焉,則我得矣[3]。又何以師云爾哉?
取其實而去其名,無招越蜀吠怪,而為外廷所笑,則幸矣。宗元白。
[1]餘,指閒暇。
[2]亟(qì),屢次。亟來,常來。
[3]大意是你不因我的幫助而有所得,我卻因你的幫助而有所得。這是客氣話。
|
上一篇愚溪詩序[1]
下一篇段太尉逸事狀[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