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古代文化常識——衣飾

作者:王力     来源:古代漢語     时间:2011-03-12
11588

 

衣有廣狹二義。廣義的衣指一切蔽體的織品,包括頭衣、脛衣、足衣等。狹義的衣指身
 
上所穿的;當衣和裳並舉的時候,就只指上衣而言。下面分別敘述。
 
上古的頭衣主要有冠冕弁三種。
 
冠是貴族男子所戴的"帽子",但是它的樣式和用途與後世所謂的帽子不同。《說文》
 
說:"冠,絭也,所以絭發。"(絭 juàn,束縛。)古人蓄長髮(注:《左傳哀公七年》說
 
吳人"斷髮文身",《左傳哀公十一年》說"吳發短",《史記·越世家》也說越人"文身斷
 
",可剪短頭髮在上古被認為是所謂"蠻夷"的風俗。至於剃光頭,那是一種相當重的刑
 
罰,叫做髡。),用發笄綰住髮髻後再用冠束住。據說早先的冠只有冠梁,冠梁不很寬,有
 
褶子,兩端連在冠圈上,戴起來冠梁像一根弧形的帶子,從前到後覆在頭髮上。由此可以想
 
見,上古的冠並不像後世的帽子那樣把頭頂全部蓋住。冠圈兩旁有纓,這是兩根小絲帶,可
 
以在頷下打結。《史記·滑稽列傳》記載:"淳於髠仰天大笑,冠纓索絕。"纓和緌(ruí   )
是同義詞。區別開來說,緌是結餘下垂的部分,有裝飾的作用。
 
古代冠不止一種,質料和顏色也不盡相同。秦漢以後,冠梁逐漸加寬,和冠圈連成覆杯
 
的樣子。冠的名目和形制也愈益復雜化了。
 
冠又是冕和弁的總名。冕,黑色,是一種最尊貴的禮冠。最初天子諸侯大夫在祭祀時都
 
戴冕,所以後來有"冠冕堂皇"這個成語。"冠冕"又可以用作仕宦的代稱,它又被用來比
 
"居於首位"。冕的形制和一般的冠不同。冕上面是一幅長方形的版,叫延(延),下麵
 
戴在頭上。延的前沿掛著一串串的小圓玉,叫做旒。據說天子十二旒(注:一說皇帝的冕前
 
後各有十二旒。),諸侯以下旒數各有等差。後來只有帝王可以戴冕,所以"冕旒"可以用
 
作帝王的代稱。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萬國衣冠拜冕旒。"
 
弁也是一種比較尊貴的冠,有爵弁,有皮弁。爵弁據說就是沒有旒的冕。皮弁是用白鹿
 
皮做的,尖頂,類似後世的瓜皮帽。鹿皮各個縫合的地方,綴有一行行閃閃發光的小玉石,
 
看上去像星星一樣,所以《詩經·衛風·淇奧》說:"會弁如星。"
 
冕弁加在髮髻上時都要橫插一根較長的笄(不同於發笄),笄穿過髮髻,把冕弁別在髻
 
上。然後在笄的一端系上一根小絲帶,從頷下繞過,再系到笄的另一端。這根帶子不叫纓而
 
叫紘(hó ng),此外,笄的兩端各用一條名叫紞(dǎn)的絲繩垂下一顆玉來,名叫瑱(zhèn)
 
因為兩瑱正當左右兩耳,所以一名充耳,又叫塞耳。《詩經·衛風·淇奧》說:"充耳琇瑩"
 
就是指瑱說的。
 
附帶說一說,古時貴族才能戴冠乘車,車有車蓋,所以古人以"冠蓋"為貴人的代稱。
 
"冠蓋"又指仕宦的冠服和車蓋,所以也用作仕宦的代稱。
 
庶人的頭衣和統治階級不同。他們不但沒有財力制置冠弁,而且統治階級還不讓他們有
 
戴冠弁的權利。《釋名·釋首飾》:"士冠,庶人巾。"可見庶人只能戴巾。《玉篇》:"巾,
 
佩巾也,本以拭物,後人著之于頭。"可見庶人的巾大約就是勞動時擦汗的布,一物兩用,
 
也可以當作帽子裹在頭上。直到漢代,頭巾仍用於庶人和隱士。
 
(zé ),就是包發的巾。蔡邕《獨斷》:"幘者,古之卑賤執事不冠者之所服也。"
 
人的幘是黑色或青色的,庶人既不許戴冠,只許戴巾幘,在頭衣的制度上就有深刻的階級內
 
容。所以秦稱人民為黔首(黔,黑色),漢稱僕隸為蒼頭(蒼,青色),都是從頭衣上區別的
 
(依陶宗儀《輟耕錄》說)。
 
幘有壓發定冠的作用,所以後來貴族也戴幘,那是幘上再加冠。這種幘,前面高些,後
 
面低些,中間露出頭髮。現在戲臺上王侯將相冠下也都有幘,免冠後就露出幘來了。此外還
 
有一種比較正式的幘,即幘之有屋(帽頂)者。戴這種幘可以不再戴冠。幘本覆額,戴幘而
 
露出前額,古人叫做岸幘(岸是顯露的意思),這表示灑脫不拘禮節。《晉書·謝奕傳》:"
 
幘笑詠,無異常日。"
 
帽,據說是沒有冠冕以前的頭衣,《荀子·哀公》篇:"哀公問舜冠於孔子""孔子
 
對曰:古之王者有務而拘領者矣",楊倞注:"務讀為冒",意思是說務就是帽。《說文》
說, 是小兒及蠻夷的頭衣, 是古帽字。但是上古文獻中很少談及帽。魏晉以前漢人所戴的
 
帽只是一種便帽,《世說新語·任誕》篇說,謝尚"脫幘著帽""酣飲於桓子野家",可
 
見當時的帽還是一種便帽。後來帽成為正式的頭衣,杜甫《飲中八仙歌》說,張旭"脫帽露
 
頂王公前",脫帽沒有禮貌,可見戴帽就有禮貌了。
 
上文說過,古代衣裳並舉時,衣只指上衣。下衣叫做裳。《詩經·邶風·綠衣》說:"
 
衣黃裳",《詩經·齊風·東方未明》說:"顛倒衣裳。"但是裳並不是褲而是裙(注:古
 
代男女都著裙,見下文。)。《說文》說:"常(裳),下裙(裙)也。"衣裳連在一起的叫
 
做深衣。
 
古人衣襟向右掩(右衽)用絛系結,然後在腰間束帶。《論語·憲問》"微管仲,吾其
 
被髮左衽矣"(注:見本書第一冊 194 頁。),可見在衽不是中原的習俗(注:上古斂死者
 
才左衽。)。帶有兩種:一種是絲織的大帶,一種是皮做的革帶。大帶是用來束衣的,叫做
 
紳,紳又特指束餘下垂的部分。古人常說"?
 
",意思是把上朝時所執的手版(笏)插在帶間(注:笏是古代君臣朝見時所執的狹長的
 
板子,用玉、象牙或竹子制的,用來指畫或在上面記事。?
 
紳又作縉紳,薦紳。《史記·五帝本紀》:"薦紳先生難言之。")。這樣,"?
 
"就成了仕宦的代稱,而"紳士"的意義也由此發展而來。革帶叫做鞶(pán),這是用來
 
懸佩玉飾等物的。
 
古人非常珍視玉。玉器不但用於祭祀、外交和社交等方面,而且用於服飾。《禮記·裨濉匪
 
擔骸肮胖  穎嘏逵瘛保 炙擔骸熬 遊薰剩 癲蝗ド懟保 杉 逵袷槍笞搴芸粗氐囊率
 
巍>菟道穹 辛教紫嗤 呐逵瘢  淖笥腋髖逡惶住C刻著逵穸加盟可 盜 擰I隙聳且
 
幻痘蔚撓窠戌瘢ê猓  竦牧蕉爍饜 乓幻棟朐殘蔚撓窠需  屑渥河辛狡 瘢 凶鯊
 
r(yǔ),兩璜之間懸著一枚玉叫做沖牙。走起路來沖牙和兩璜相觸,發出鏗鏘悅耳的聲
 
音。《詩經·鄭風·女曰雞鳴》說:"雜佩以贈之",據舊注,"雜佩"就是這套佩玉。此
 
外,古書上還常常談到佩環、佩玦(玦 jué 是有缺口的佩環)。婦女也有環佩。
 
裘和袍是禦寒的衣服。《詩經·檜風·羔裘》說:"羔裘如膏,日出有曜",《詩經·
 
·都人士》說:"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可見古人穿裘,毛是向外的,否則不容易看見
 
裘毛的色澤。在行禮或接見賓客時,裘上加一件罩衣,叫做裼(xí   )衣,否則被認為不敬。
 
裼衣和裘,顏色要相配,所以《論語·鄉黨》說:"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
 
平常家居,裘上不加裼衣。庶人穿犬羊之裘,也不加裼衣。
 
袍是長襖,據說裏面鋪的是亂麻(緼)(注:現在單袍也叫袍,上古沒有這種說法。一
 
說袍裏面鋪的新綿和舊絮。)。一般說來,窮到穿不起裘的人才穿袍。《論語·子罕》:"
 
敝緼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可見穿袍穿裘有貧富的差別。漢以後有絳
 
紗袍、皂紗袍,袍成了朝服了。
 
袞,這是天子和最高級的官吏的禮服。據說袞上繡有蜷曲形的龍。後代所謂"龍袍"
是袞的遺制。
 
上古時代還不懂得種棉花。所謂"",所謂"綿",都只是絲棉(注:依《廣韻》,
 
精的叫綿,精的叫絮。其實上古一般都叫絮。)。因此,上古所謂布並不是棉織品,而是麻
 
織品或葛織品。帛則是絲織品的總稱。布與帛也形成了低級衣服與高級衣服的對比,貧賤的
 
人穿不起絲織品,只能穿麻織品,所以"布衣"成了庶人的代稱。最粗劣的一種衣服稱為
 
"",這是用粗毛編織的,所以貧苦的人被稱為"褐夫"。《孟子·滕文公上》說,許行
 
之徒"皆衣褐,捆屨織席以為食"(注:見本書第一冊 300 頁。),這是說過著勞動人民的
 
生活。揚雄《解嘲》說:"或釋褐而傅"(注:見本書第四冊 1244 頁。),這是說脫掉粗劣
 
的衣服做大官去了。後世科舉新進士及第授官,也沿稱"釋褐"
 
上古時代,男女服裝的差別似乎不很大。直到中古,男女服裝也還不是嚴格分開的。試
 
""""為例(注:襦,短襖(依段玉裁說)。)。樂府詩《陌上桑》:"緗綺為上裙
 
(裙),紫綺為上襦",這里""""是婦女的服裝。但是《莊子·外物》:"未解裙
 
",並非專指婦女。《南史·張譏傳》載梁武帝以裙襦賜給張譏,可見男人也是穿著裙襦
 
的。只有袿(guī)被解釋為婦女的上衣(注:見《釋名·釋衣服》。今天的褂字大約是絓字
 
的音變。)。這大概是可信的。宋玉《神女賦》:"被袿裳",曹植《洛神賦》:"揚輕袿之
 
綺靡",可以為證。唐宋以後,婦女著裙之風大盛,男以袍為常服,女以裙為常服。
 
上古有裳無褲。上古文獻中有個絝字,又寫作袴,按字音說,也就是後代的褲字。但是
 
上古所說的褲(絝),並不等於今天所謂褲。《說文》:"絝,脛衣也。"可見當時所說的袴,
 
很像今天的套褲(注:依段玉裁說。王國維《觀堂集林》卷二十二《胡服考》認為"袴與今
 
時褲制無異"。),所不同者,它不是套在褲子外面的。袴的作用是禦寒。《太平御覽》引《列
 
士傳》:"馮援(馮諼)經冬無袴,面有饑色",又引《高士傳》:"孫略冬日見貧士,脫袴
 
遺之"都可為證。
 
有襠的褲子叫褌(kūn),又寫作 。《釋名·釋衣服》說:"褌,貫也,貫兩腳,上系腰
 
中也。"此外有一種褌,類似後世的短褲叉,形似犢鼻,叫犢鼻褌(注:錢大聽《十駕齊養
 
新錄》卷四"犢鼻褌"條說, 無襠者謂之 ,突犢聲相近,重言為犢鼻,單言為突,後人加
 
衣旁作 。這是另一種解釋。),穿起來便於勞動操作。《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說,司馬相
 
如在臨邛"身自著犢鼻褌",和奴婢們一起洗滌食具。
 
古人用一塊布斜裹在小腿上,叫邪幅或幅(逼)。《左傳·桓公二年》:"帶裳幅舄",《詩
 
·小雅·采菽》:"邪幅在下。"鄭玄注:"邪幅,如今行縢也;逼束其脛,自足至膝,
 
故曰'在下'"上古的邪幅如同漢代的行縢,相當於後世的裹腿。
 
上古的鞋叫屨,有麻屨、葛屨等。據說葛屨是夏天穿的,冬天穿皮屨。一般的屨是用麻
 
繩編成的。編時要邊編邊砸,使之結實,所以《孟子·滕文公上》說"捆屨織席"(注:見
 
本書第一冊 300 頁。)。
 
(xì)是屨的別名。區別開來說,單底叫屨,復底叫舄。《方言》說,屨中有木者叫復

 

舄,可以走到泥地裏去,不怕泥濕。
 
履字本是動詞,是踐的意思。《詩經·魏風·葛屨》說:"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國以後履字漸漸用為名詞。《荀子·正名》:"粗(粗)布之衣,粗紃(xú n,鞋帶)之履,而
 
可以養體",《史記·留侯世家》:"孺子,下取履。"
 
古人的草鞋叫蹤(躧、屣 xǐ)(注:《說文》說,躧是舞履,字亦作蹝、屣。),又叫
 
屩(蹻 jué )。《孟子·盡心上》:"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蹤也",敝蹤就是破草鞋。《史記·
 
卿列傳》說虞卿"躡蹻簷簦說趙孝成王"(注:簷,當作擔。),就是穿著草鞋,掮著長柄
 
笠(相當於後世的雨傘)去遊說趙孝成王。
 
屐是木頭鞋。屐和舄不同。舄的底下只襯一塊薄板,甚至只是復底,而屐底下是厚板,
 
而且前後有齒。《宋書·謝靈運傳》記載,謝靈運常著木屐,上山則去前齒,下山則去後齒。
 
可見屐是有齒的。戰國時代就開始有屐。《莊子·天下》篇提到墨子之徒"以跂蹻為服"
 
跂就是屐字。但不知當時的屐有沒有齒。
 
古書上用皮屨、革舄、革履、韋履等詞來指用皮做的鞋子。皮鞋比較貴重,一般人穿不
 
起。《說文》:"鞮,革履也,胡人履連脛謂之絡鞮(dī)"絡鞮就是後代所謂靴,可見靴
 
是由少數民族傳入的。
 
鞋字古作鞋。《說文》:"鞋,生革鞮也",可見鞋是鞮的一種。後來鞋字變成了鞋類的
 
總稱,所以有麻鞋、草鞋、芒鞋、絲鞋等。
 
最後說一說襪(襪)。《說文》說襪是足衣。大約是用皮做的,所以又寫作襪。古人以跣
 
足為至敬,登席必須脫襪。《左傳·哀公二十五年》:"褚師聲子襪而登席",這是對人君無
 
禮。襪字後來又寫作 ,這暗示襪的質料改變了。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王力,来源:古代漢語,来源地址:)

上一篇古代文化常識——飲食

下一篇古代文化常識——什物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