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古代文化常識——姓名

作者:蝈蝈     来源:未知     时间:2011-03-12
9856

 

 
 
 
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姒等都加女旁,這
 
暗示先民曾經經歷過母權社會。後來由於子孫繁衍,一族分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
 
個特殊的稱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例如舊說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後來分為殷、時、來、宋、
 
空同等氏。這樣,姓就成了舊有的族號,氏就成了後起的族號了。《通鑒·外紀》說:"
 
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可見姓和氏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的。
 
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密切聯繫。貴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沒有姓氏。
 
貴族中女子稱姓,男子稱氏,這是因為氏是用來"明貴賤"的,姓是用來"別婚姻"的,二
 
者的作用不同。
 
周王室及其同姓封國如魯晉鄭衛虞虢吳燕等國都是姬姓;異姓封國如齊是姜姓,秦是嬴
 
姓,楚是羋(mǐ)姓,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等。上古同姓不婚,貴族婦女的姓比名更為
 
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區別,則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例如:
 
孟姜 伯姬 仲子 叔姬 季羋
 
出嫁以後如果要加以區別,就採用下列幾種方法:
 
1.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國名或氏。例如:
 
齊姜 晉姬 秦嬴 陳媯 國姜(國,氏。)
 
2.嫁給別國的國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國名。例如:
 
秦姬 芮薑 息媯 江羋
 
3.嫁給別國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例如:
 
趙姬(趙衰妻) 孔姬(孔圉妻)
 
秦姬(秦遄妻) 棠薑(棠公妻;棠,邑名。)
 
4.死後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諡號(注:諡號,下文就要講到。)。例如:
 
武姜(鄭武公妻) 昭姬(齊昭公妻)
 
共姬(宋共公妻)  敬嬴(魯文公妃)
 
文姜(魯桓公妻) 齊歸(魯昭公母)
 
氏的情況比較復雜。諸侯以受封的國名為氏(注:此從舊說。顧炎武《亭林文集》卷
 
一《原姓》篇認為國君無氏,不稱氏,稱國。)。例如:
 
鄭捷(鄭文公) 蔡甲午(蔡莊公)
 
齊環(齊靈公) 宋王臣(宋成公)
 
卿大夫及其後裔則以受封的邑名為氏。例如:
 
屈完 知罃 羊舌赤 解狐或以所居的地名為氏。例如:
 
東門襄仲 北郭佐 南宮敬叔 百里孟明視或以官名為氏。例如:
 
卜偃 祝  司馬牛 樂正克古人還有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例如:
 
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
 
仲孫閱(魯公子慶父之後,慶父字仲)
 
叔孫得臣(魯公子牙之後,牙字叔)
 
季孫肥(魯公子友之後,友字季)
 
莊辛(楚莊王之後)此外還有以技為氏的,如巫陶甄等。
 
關於姓氏,有幾點需要提出來說一說。
 
第一,上古稱呼婦女可以在姓下加""字。例如武姜被稱為薑氏,敬嬴被稱為嬴氏,
 
驪姬被稱為姬氏,等等。
 
第二,在某些情況下,族和氏是同義詞。《春秋成公十四年》:"叔孫僑如如齊逆女"
 
《左傳》說:"稱族,尊君命也。"《春秋》在下文說:"僑如以夫人婦姜氏至自齊",《左
 
傳》說:"舍族,尊夫人也。"這里所謂稱族,舍族,指的是稱叔孫,不稱叔孫,可見族就
 
是氏。《戰國策·秦策》:"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這里的族也就
 
是氏的意思。
 
第三,戰國以後,人們以氏為姓,姓氏逐漸合而為一,漢代則通謂之姓(注:參看顧炎
 
武《日知錄》卷二十三。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十二"姓氏"條則認為"蓋三代以前,
 
姓與氏分;漢魏以後,姓與氏合"。),並且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就都能有姓了。
 
第四,後世有非漢族的復姓。例如長孫、萬俟、宇文、慕容、賀蘭、獨孤、拓跋、尉遲、
 
呼延、禿髮、乞伏、僕固、哥舒,等等。
 
古人有名有字。舊說上古嬰兒出生三月後由父親命名。男子二十歲成人舉行冠禮(結髮
 
加冠)時取字,女子十五歲許嫁舉行笄禮(結髮加笄)時取字。名和字有意義上的聯繫。例
 
如屈原,名平,字原。(《爾雅·釋地》:"廣平曰原。")又如顏回,字子淵。(《說文》:"淵,
 
回水也。"回是旋轉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同義詞,例如宰予,字子我;樊須,字子遲。
 
(須和遲都有待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反義詞,例如曾點,字晰。(說文:"點,小黑也。"
 
引申為汙的意思。又:"晰,人色白也。")有時候我們看不出名和字的聯繫,這主要是因
 
為語義變遷的緣故。
 
周代貴族男子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後面加""""字表示性別,
#p#副标题#e#
這樣構成男子字的全稱。例如:
 
伯禽父 仲山甫 仲尼父 叔興父有時候省去""(甫)字,例如:
 
伯禽 仲尼 叔向 季路有時候省去排行,例如:
 
禽父 尼父 羽父有時候以排行為字,例如管夷吾字仲,范睢字叔,魯公子友字季,不
 
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周代貴族女子字的前面加姓,姓的前面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後面加""
 
""字表示性別,這樣構成女子字的全稱。例如孟妊車母(注:見《鑄公簠》。),中姞
 
義母(注:見《仲姞匜》,中即仲字。),等等。有時候省去""字,例如季姬牙(注:見
 
《魯大宰原父盤》。);有時候省去排行,例如姬原母(注:見《應侯簋》。);有時候單稱"
 
""某女",例如壽母(注:見《魯生鼎》。),帛女(注:見《帛女鬲》。)。但是最常
 
見的是在姓上冠以排行,例如孟姜、叔姬、季羋,等等(見前)。
 
春秋時男子取字最普通的方式是在字的前面加上""字,這是因為""是男子的尊
 
稱。例如:
 
子產(公孫僑) 子犯(狐偃) 子胥(伍員)
 
子淵(顏回) 子有(冉求) 子夏(卜商)
 
子我(宰予) 子貢(端木賜)這個""字常常省去,直接稱顏淵、冉有、宰我,等
 
等。
 
附帶說一說,古人名字連著說的時候,通常是先稱字,後稱名。例如孟明(字)視(名)、
 
孔父(字)嘉(名)、叔梁(字)紇(名),等等。
 
古人尊對卑稱名,卑自稱也稱名;對平輩或尊輩則稱字(注:稱字不是最尊敬的方式,
 
最尊敬的方式是不稱名也不稱字。例如孔子,在《論語》二十篇中只有《子張》篇稱孔子為
 
仲尼。)。試以《論語》為例。孔子自稱為丘,這是謙稱。孔子對弟子稱名,例如:
 
求,爾何如?(論語·先進)
 
赤,爾何如?(同上)弟子自稱也稱名,例如:
 
由也為之,比及三年,¼¼(論語·先進)
 
求也為之,比及三年,¼¼(同上)弟子當著老師稱呼其他弟子也稱名,例如:
 
夫子何哂由也?(論語·先進)記錄《論語》的人對孔門弟子一般都稱字,例如:
 
顏淵、季路侍。(論語·公冶長)
 
子路、曾晰、冉有、公西華侍坐。(論語·先進)只有對曾子稱子不稱字,對有若也有
 
一次稱子不稱字,所以有人推想《論語》是曾子和有若的門人所記的。直到後代稱名、稱字
 
基本上還是依照這個標準。
 
後人通常用兩個字為字,例如諸葛亮字孔明,陸機字士衡,鮑照字明遠,等等。除名和
 
字外,還有別號(別字)。別號和名不一定有意義上的聯繫。這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
 
是三個字以上的別號,例如葛洪自號抱朴子,陶潛自號五柳先生,蘇軾自號東坡居士;第二
類是兩個字的別號,例如王安石字介甫,別號半山,陸遊字務觀,別號放翁。兩個字的別號
 
和字在應用上沒有什麼顯著的區別,甚至不大稱字,反而以稱號為常(如陸放翁)。三個字
 
以上的別號有時候也可以壓縮為兩個字,例如蘇東坡。
 
後來有人以為稱字稱號還不夠尊敬,於是稱官爵,稱地望(出生地或住地),例如杜甫
 
被稱為杜工部,王安石被稱為王臨川。
 
此外,唐代詩文還常常見到以排行相稱,或以排行和官職連稱,例如白居易被稱為白二
 
十二,李紳被稱為李二十侍郎。唐代女子也有被稱為廿幾娘的。這種排行是按照同曾祖兄弟
 
的長幼次序來排算的,並不是同父所生的兄弟排行,這是值得注意的。
 
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
 
褒貶善惡,稱為諡或諡號。據說諡號是死者生前事蹟和品德的概括,其實,這往往是虛偽的,
 
不符合事實的。但是一個人有了諡,就等於在名字之外又多了一個別名了。
 
諡法是給予諡號的標準。諡號是固定的一些字,這些字被賦予特定的涵義,用來指稱死
 
者的美德、惡德等。諡號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1.表揚的,例如:
 
經緯天地曰文 布義行剛曰景
 
威強睿德曰武 柔質慈民曰惠
 
聖聞周達曰昭 聖善聞周曰宣
 
行義悅民曰元 安民立政曰成
 
布綱治紀曰平 照臨四方曰明
 
辟土服遠曰桓 聰明睿知曰獻
 
溫柔好樂曰康 布德執義曰穆
 
2.批評的,例如:
 
亂而不損曰靈(注:""是無道昏君的諡號,所謂"亂而不損",只是帶著隱諱的
 
說法。晉靈公不君,所以諡為靈公。) 好內遠禮曰煬
 
殺戮無辜曰厲
 
3.同情的,例如:
 
恭仁短折曰哀 在國遭憂曰湣
 
慈仁短折曰懷上古諡號多用一個字,也有用兩三個字的,例如:
 
周平王 鄭武公 齊桓公
 
秦穆公 魏安厘王 趙孝成王
 
貞惠文子後世諡號除皇帝外,大多用兩個字,例如:
 
宣成侯(霍光) 忠武侯(諸葛亮) 文忠公(歐陽修)
 
武穆王(嶽飛)
 
此外還有私諡,這是有名望的學者死後其親友門人所加的諡號。例如東漢時陳實死後,
#p#副标题#e#
海內赴吊者三萬餘人,諡為文范先生;晉代陶淵明死後,顏延年為他作誄,諡為靖節徵士;
 
宋代張載死後,門人諡為明誠夫子。
 
封建皇帝在諡號前面還有廟號。從漢代起,每個朝代的第一個皇帝一般稱為太祖、高祖
 
或世祖,以後的嗣君則稱為太宗、世宗等等(注:嗣君也有稱世祖、太祖的,這有別的原因,
 
這里沒有必要敘述。又,漢代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的,要"有功""有德"的才被稱為
 
""""。南北朝時稱""已濫,到唐代就無帝不""了。)。舉例來說,漢高祖
 
的全號是太祖高皇帝,漢文帝的全號是太宗孝文皇帝(注:漢惠帝以後一律加一個""字,
 
算是諡號的一部分。),漢武帝的全號是世宗孝武皇帝,魏文帝的全號是世祖文皇帝,隋文
 
帝的全號是高祖文皇帝,等等。
 
從唐代起,皇帝還有尊號,這是生前奉上的(注:尊號起於唐武后中宗之世。見司馬光
 
《司馬文正集》二十六,《請不受尊號劄子》。)。例如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公元 739 年)
 
受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宋太祖乾德元年(公元 963 年)受尊號為應天廣運仁聖文武至
 
德皇帝。尊號可以上好幾次,都是尊崇褒美之詞,實際上是阿諛奉承(注:帝后也有尊號,
 
後來稱為徽號。例如清代同治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為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曰慈禧。徽號可以
 
每逢慶典累加,所以那拉氏的徽號積累有慈禧等十六個字。)。也有死後上尊號的,例如唐
 
高宗死後,到天寶十三載(公元 754 年)上尊號為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這種死後所加的尊
 
號也可以說是諡號,這樣,諡號的字數就加多了。唐以前對歿世的皇帝簡稱諡號(如漢武帝、
 
隋煬帝),不稱廟號;唐以後由於諡號加長,不便稱呼,所以改稱廟號(如唐玄宗、宋太祖)。
 
年號,是封建皇帝紀年的名號。年號是從漢武帝開始有的,漢武帝即位的一年(公元前
 
140 年)稱為建元元年,第二年稱為建元二年,等等。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稱為"改元"
 
同一皇帝在位時也可以改元,例如漢武帝曾經改元為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
 
天漢、太始、征和(注:有人說征和當作延和,形近而誤。)等。明清兩代的皇帝基本上不
 
改元,因此有可能用年號來稱謂皇帝,例如明世宗被稱為嘉靖皇帝,清高宗被稱為乾隆皇帝,
 
等等。
 
最後簡單地談談避諱的問題。
 
所謂避諱就是不直稱君主或尊長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長的名字相同的字面,則用改
 
字、缺筆等辦法來回避,其結果往往造成語文上的若干混亂。試舉一些例子:
 
漢高祖名邦,""改為""。《論語·微子》"何必去父母之邦",漢石經殘碑作
 
"何必去父母之國"
 
漢文帝名恒,""改為""。恒山被改為常山。
 
唐太宗名世民,""改為""或改為""""改為"""三世"稱為"
 
",《世本》改稱《系本》,柳宗元《捕蛇者說》把"民風"寫成"人風"
 
唐高宗名治,""改為"理,"或改為""""。韓愈《送李願歸盤穀序》把
 
"治亂不知"寫成"理亂不知",李賢把《後漢書·曹褒傳》"治慶氏禮"改成"持慶氏
",把《後漢書·王符傳》"治國之日舒以長"改成"化國之日舒以長"
 
清聖祖(康熙)名玄燁,""改為""""改為""。我們讀清人著作或清
 
刻的古書時應該注意,許多地方本來應該是玄字的,如玄鳥、玄武、玄黃等,都寫成了元。
 
以上是避君諱的例子。此外,文人還避家諱。例如:
 
淮南王安的父親名長,""改為""。《老子》"長短相形",《淮南子·齊俗訓》
 
引改為"短修相形"
 
蘇軾的祖父名序,蘇洵文章改"""",蘇軾為人作序又改用""字。
 
上古不諱嫌名。所謂嫌名是指和君主或尊長的名字音同或音近似的字。例如漢和帝名
 
肇,""""同音,由於不諱嫌名,所以不改變"京兆"字。三國以後漸漸避嫌名了,
 
隋文帝的父親名忠,因為""""同音,所以連帶避""字,""改為"",官
 
"中書"改為"內史",就是諱嫌名的例子。
 
由於避諱,甚至改變別人的名或姓。漢文帝名恒,春秋時的田恒被改稱田常;漢景帝名
 
啟,微子啟被改稱微子開;漢武帝名徹,蒯徹被改稱蒯通;漢明帝名莊,莊助被改稱嚴助。
 
劉知幾著《史通》,後人因避唐玄宗李隆基諱(基幾同音),改為劉子玄所著(子玄是劉知幾
 
的字)。到了清代,為了避清聖祖諱,又恢復劉知幾著,但是當提到劉子玄的時候,則改稱
 
劉子元。地名官名等也有不少由於避諱而改變的,這里不一一舉例了。
 
以上說的是避諱改字。至於避諱缺筆,則是到唐代才有的。例如避唐太宗李世民諱,
 
""字作"";避宋真宗趙恒諱,""字作"";避清世宗諱,""字作" "
 
避清宣宗諱,""字作"";避孔子諱,""字作"",等等。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蝈蝈,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陳情表[1]

下一篇古代文化常識——禮俗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