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古代文化常识——科舉

作者:王力     来源:古代汉语     时间:2011-03-12
11490

 

古有鄉舉裏選之說。《周禮·地官·鄉大夫》講到三年舉行一次"大比",以考查鄉人
 
"德行道藝",選拔賢能的人才。《禮記·王制》提到"鄉論秀士",經過逐級選拔,有
 
所謂俊士、進士等名稱。《禮記·射義》還提到諸侯貢士於天子。這些說法雖然不能證明先
 
秦確有貢舉制度,但是後世科舉制度上的一些做法和用語,有的是從這里來的。
 
漢代為了選拔統治人才,有察舉的制度。漢高祖下過求賢詔,漢文帝也曾下詔察舉賢良
 
方正直言極諫之士,漢武帝又詔令天下察舉孝廉和茂材。茂材就是秀才(優秀的人才),據
 
說後因避東漢光武帝諱才改稱茂才的(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張守節《正義》引應劭
 
云:"避光武改茂才也。")。漢昭帝以後,舉士包括多方面的人才。東漢承襲舊制。一般
 
說來,西漢以舉賢良為盛,東漢以舉孝廉為盛。但是東漢桓帝靈帝以後,"舉秀才,不知書;
 
察孝廉,父別居"(注:見《抱樸子·審舉》篇。秀才本應賢良,而連字都不認得;孝廉本
應孝廉,而察舉的卻是輿父不同居的不孝之子。)。可見當時的察舉已經很濫了。
 
漢代被薦舉的吏民經過皇帝"策問"後按等第高下授官。有所謂"對策""射策"
 
"對策"是將政事或經義方面的問題寫在簡策上發給應舉者作答;"射策"則類似抽籤考
 
試,由應舉者用矢投射簡策,並解釋射中的簡策上的疑難問題(注:見《漢書·蕭望之傳》
 
顏師古注,《唐摭言》卷一。但是《文心雕龍·議對》篇說,射策是"言中理准,譬射侯中
 
",這是對射策的另一種解釋。)。後來"策問"的形式定型化了,所以後世把它看成為
 
一種文體,蕭統《文選》稱之為""(注:《文選》著錄了王融、任昉所擬的策秀才文共
 
十三首。)。"對策"也被認為是一種文體,簡稱為"",劉勰《文心雕龍·議對》篇說
 
""的別禮。漢代董仲舒的對賢良策,是這種文體的名篇。至於"射策",後來則成了
 
一個典故,杜甫《醉歌行》說:"只今年才十六七,射策君門期第一",就是在應舉考試的
 
意義上運用這個典故的。
 
魏晉以後,地方察舉孝廉、秀才的制度基本未廢。所以李密《陳情表》說:"前太守臣
 
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注:見本書本冊 922 頁。)魏晉南北朝有所謂
 
九品官人法,各州郡都設中正官負責品評當地人物的高低,分為上上、上中直到下下九品。
 
這種制度本來是為了品評人才的優劣,以便選人授官,但是後來由於擔任中正的都是"著姓
 
土族",人物品評全被豪門貴族所操縱,"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九品實際上成了門
 
第高低的標誌了。
 
隋廢九品中正,設進士、明經二科取士。唐承隋制,並增設明法、明字、明算諸科,而
 
以進士、明經二科為主。進士科重文辭,明經科重經術。唐高宗武則天以後,進士科最為社
 
會所重,參加進士科考試被認為是致身通顯的重要途徑。進士科以考詩賦為主,此外還考時
 
務策等。詩賦的題目和用韻都有一定的規定。詩多用五言六韻(近代變為五言八韻),有一
 
定的程式,一般稱為試帖詩。本書第十三單元文選所選的韓愈《學諸進士作精衛銜石填海》
 
一詩,就是這種體載的作品。
 
唐代取士由地方舉送中央考試,稱為鄉貢。被舉送應試的人通稱為舉人。唐人常說"
 
進士",例如韓愈《諱辯》說:"愈與李賀書,勸賀舉進士",意思是應舉參加進士科的考
 
試,這種人在唐代就稱為進士。韓愈《送孟秀才序》說:"京師之進士以千數,其人靡所不
 
",就是指當時應舉參加進士科考試的人說的。唐初設有秀才科,不久卽廢,但是唐人後
 
來仍通稱應進士科考◎◎ٛ 第一名稱為狀頭或狀元。同榜的人在長安慈恩寺雁塔題名,稱為
 
題名會。宴會於曲江亭子,稱為曲江會。又遍遊名園,以同榜少年二人為"探花使",探采
 
名花。
 
唐人進士及第後尚未授官稱為前進士,還要參加吏部"博學宏詞""拔萃"的考選,
 
取中後才授予官職(注:《新唐書·選舉志》:"選未滿而試文三篇謂之宏詞,試判三條謂之
 
拔萃,中者卽授官。")。韓愈《柳子厚墓誌銘》說,柳宗元"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
 
士第""其後以博學宏詞授集賢殿正字"(注:見本書本冊 1021 頁。)白居易進士及第

 

#p#副标题#e#

後,因為取中"拔萃",所以授秘書省校書郎。韓愈雖然進士及第,但是由於應吏部考選未
 
中,未能得官。為此,韓愈以"前鄉貢進士"的名義三次上書宰相求仕。
 
以上所說的進士、明經等科通常每年都舉行考試。此外唐代還有所謂制舉,這是由皇帝
 
特詔舉行的考試,據說是要選拔特殊的人才。無論取中進士、明經等科與否,都可以應制舉。
 
考期不固定,科目由皇帝臨時決定,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文辭
 
秀逸科,風雅古調科,等等,前後不下百十種。這些稱為制科。唐代博學宏科本來也是制科,
 
開元十九年(公元 731 年)以後改為吏部選人的科目,每年舉行考試(見上文)(注:參看
 
徐松《登科記考》凡例、卷五、卷七。)。宋代制舉恢復博學鴻詞科,直到清代還有博學鴻
 
詞科。
 
宋代最初也以進士、明經等科取士。宋神宗時王安石建議廢明經等科,只保留進士科。
 
進士科不考詩賦而改試經義,此外仍考論策(後來也間或兼考詩賦)。禮部考試合格後,再
 
由皇帝殿試覆審,然後分五甲(五等)放榜,授予官職。
 
明清兩代的科舉制度大致相同。下面只就清代的科舉制度加以簡單的敘述。
 
清人為了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童試,參加童試的人稱為儒童或童
 
生,錄取"入學"後稱為生員(注:清代有府學、州學和縣學,統稱為儒學。儒學和孔廟在
 
一起,稱為學宮。生員"入學"後卽受教官(教授、學正、教諭、訓導)的管教。清初生員
 
尚在學宮肄業,有月課和季考,後來變成有名無實了。),又稱為庠生,俗稱秀才。這是"
 
"的起點。
 
生員分為三種:成績最好的是廩生,有一定名額,由公家發給糧食;其次是增生,也有
 
一定名額;新"入學"的稱為附生(注:廩生是廩膳生員的簡稱,明初生員每人每月皆由公
 
家給糧食,所以稱為廩生。後來名額增廣,在增廣名額中的生員稱為增廣生員,簡稱增生,
 
增生不廩糧。明代府學縣學之外還有附學生員,簡稱為附生,清代沿用明代的舊稱。)。每
 
年由學政考試,按成績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1)鄉試,(2)會試,(3)殿試。
 
鄉試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又稱為大比。由於是在秋季舉行,所以又稱為秋
 
闈。參加鄉試的是秀才(庠生),但是秀才在參加鄉試之前先要通過本省學政巡迴舉行的科
 
考,成績優良的才能選送參加鄉試(注:由捐納而取得監生(國子監生員)資格的(所謂例
 
監),也可以參加鄉試。)。鄉試取中後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所以會試又稱為禮闈,又稱為春闈。參加會試
 
的是舉人,取中後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會試後一般要舉行覆試。
 
以上各種考試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試帖詩等。八股文題目出自四書五經,略仿宋代的經
 
義,但是措辭要用古人口氣,所謂代聖賢立言。結構有一定的程式,字數有一定的限制,句
 
法要求排偶,又稱為八比文、時文、時藝、制藝。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
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
 
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餘諸進士再參加朝考,考論詔奏議詩
 
賦,選擅長文學書法的為庶起士,其餘分別授主事(各部職員)、知縣等(注:實際上,要
 
獲得主事、知縣等職,還須經過候選、候補,有終身不得官者。)。庶起士在翰林院內特設
 
的教習館(亦名庶常館)肄業三年期滿後舉行"散館"考試,成績優良的分別授翰林院編修、
 
翰林院檢討(注:原來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編修、原來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檢討。),其餘
 
分發各部任主事,或分發到各省任知縣。
 
附帶說一說貢生。清代有歲貢、恩貢、拔貢、副貢。每一年或兩三年由地方選送年資長
 
久的廩生入國子監肄業的,稱為歲貢。逢國家慶典進貢的生員,稱為恩貢。每三年各省學政
 
就本省生員擇優保送國子監的,稱為優貢。每十二年各省學政考選本省生員擇優保送中央參
 
加朝考合格的稱為拔貢。鄉試取入副榜直接送往國子監的稱為副貢。
 
科舉還有武科一類。唐朝武則天時代就開始有武舉了,後代相沿,直到清代還有武科考
 
試,這里不細說了。
 
科舉是封建時代最高統治階級收買士人為之服務的一種手段,漢代的察舉也是同樣的性
 
質。封建皇帝並不隱諱這一點。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 196 年)下詔說:"賢士大夫有肯從
 
我遊者,吾能尊顯之。"(注:見《漢書·高帝紀》。)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 106 年)
 
下詔說:"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禦之而已。"(注:見《漢書·武帝紀》。跅(tuō)
 
弛,放任無檢束。)《唐摭言》記載唐太宗"嘗私幸端門,見新進士綴行而出,喜曰:'天下
 
英雄入吾彀中矣'"(注:見《唐摭言》卷一《述進士上篇》。)知識份子熱衷於功名利祿
 
者,把科舉當作入仕的途徑,因此也就甘心受人收買和籠絡,雖老死於科場亦無所恨。--
 
"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注:見《唐摭言》卷一《散序進士》。),一千多年
 
以前,早就有人揭露了科舉制度的實質了。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王力,来源:古代汉语,来源地址:)

上一篇古代文化常识——職官

下一篇論積貯疏[1]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