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古代文化常识——職官

作者:王力     来源:古代汉语     时间:2011-03-12
9376

 

我國古代的職官,歷代建置不同,其間因革損益,情況復雜。在這個題目下,我們不能
 
全面敘述歷代官制的發展,只能大致談談幾個重要的問題: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品階勳爵
 
等。
 
1)中央官制

 

戰國時代,各國國君之下分設相將,分掌文武二柄。趙惠文王以藺相如為相,以廉頗爲
 
將,是人所共知的例子。《荀子·王霸》說相是百官之長,所以《戰國策·齊策》說:"
 
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遣使者黄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楚國最高的長官稱
 
爲令尹,次於令尹的是武官上柱國,官號和其他各國不同。
 
秦代皇帝之下設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組成中樞機構。丞相秉承皇帝意旨佐理國
 
政;太尉掌全國軍事;御史大夫是皇帝的秘書長兼管監察。承相官位最高,尊稱爲相國,通
 
稱爲宰相。漢初沿襲秦制,漢武帝以後,丞相地位雖尊,權力卻逐漸縮小。例如霍光以大司
 
馬大將軍領尚書事,輔理國政,其權勢就遠在丞相之上。西漢末丞相改稱大司徒,太尉改稱
 
大司馬,御史大夫改稱大司空(注:大司空是主水土之官,和先前御史大夫的職掌不同。),號稱三公(又稱三司)
 
都是宰相。但到東漢光武帝時,"雖置三公,事歸臺閣"(注:見《後漢書·仲長統傳》。),三公只
 
處理例行公事,臺閣反而成了實際上的宰相府了。
 
所謂臺閣,是指尚書機構尚書臺說的,後世逐漸稱為尚書省(注:晉稱為尚書都省,劉宋稱為尚 
 
書寺,一名尚書省。),首長是尚書令,副職是尚書僕射。魏文帝鑒於東漢尚書臺的權勢太大,把
 
它改為週邊的執行機構,另外設置以中書監、令為首長的中書省,參掌中樞機密。南北朝時
 
皇帝鑒於中書省權勢日大,又設置以侍中為首長的門下省,對中書省加以限制。這樣,就形
 
成了皇朝中央尚書、中書、門下三省分職的制度:中書省取旨,門下省審核,尚書省執行(注: 
 
隋代避用""字,改中書省為內史省,改侍中為納言。在唐高宗、武后和玄宗時,三省名稱曾有幾度改變:尚書省稱中臺,
 
文昌臺;中書省稱西臺,鳳閣,柴微;門下省稱東臺,鸞臺,黃門。),三省首長同為宰相,共議國政。
 
唐代因為唐太宗曾任尚書令,以後此官不再授人,而以左右僕射為宰相。唐高宗以後左
 
右僕射不再參決大政。唐太宗又認為中書令和侍中的官位太高,不輕易授人,常用他官加上
 
"參議朝政""參議得失""參知政事"之類的名義掌宰相之職,高宗以後執行宰相職
 
務的稱為"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宋代簡稱為"同平章事",以"
 
知政事"為副相。
 
宋代中央是中書和樞密院分掌文武二柄,號稱二府。樞密院類似秦代的太尉府,正副首
 
長是樞密使、副使。
 
宰相一詞最早見於《韓非子》
(注:《韓非子·顯學》:"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又,過去文人常用宰輔宰衡等以稱宰相,但都不是正式官號。),但是正式定為官號是在遼代。遼代中樞機構
 
是北、南宰相府,各設左、右宰相。明代廢中書省,皇帝親理國政,以翰林院官員加殿閣大
 
學士銜草擬詔諭。後來大學士逐漸參與大政,成了實際上的宰相,號稱輔臣,首席輔臣有元
 
輔、首輔之稱。清沿明制。到雍正時成立軍機處,大學士就沒有什麼職權了。
 
秦漢時中央的行政長官有:(一)奉常,漢初沿用此稱,後來改稱太常,掌宗廟禮儀。(二)郎中令,漢初沿用此稱,後來改稱光祿勳,管宮廷侍衛。(三)衛尉,漢景帝初一度改稱中
 
大夫令,管宮門近衛軍。(四)太僕,管皇帝車馬。(五)廷尉,漢代有時又稱為大理,是最
 
高的法官。(六)典客,漢初沿用此稱,後來又稱大行令、大鴻臚,管理少數民族來朝事宜。
 
(七)宗正,管理皇族事務。(八)治粟內史,漢初沿用此稱,後來又稱大農令、大司農,
 
管租稅賦役。(九)少府,管宮廷總務。以上諸官,後來稱為九卿。九卿之中,廷尉、典客
 
和治粟內史管的是政務,其餘六卿管的是皇帝私人事務。
 
九卿之外,還有掌管京師治安的中尉(後來稱為執金吾),以及掌管營建宮室的將作少
 
府(後來稱為將作大匠),等等。
 
諸卿各有屬官,這里不都列舉,只就郎中令(光祿勳)的屬官大夫和郎稍加說明如下:
 
漢代有太中大夫、中大夫(漢武帝改稱光祿大夫)等。大夫"掌論議""無常事,唯
 
詔命所使",是後世散官的性質(後詳)。
 
郎是皇帝侍衛官的通稱,有議郎、中郎、侍郎、郎中。議郎掌顧問應對,比較特殊。其
 
他諸郎皆"掌守門戶,出充車騎"
 
此外漢武帝又置期門、羽林作為光祿勳的屬官,期門是漢武帝微行時的侍從(注:《漢
 
·百官公卿表》注引服虔說:"與期門下以微行,後遂以為官。"王先謙說:"期諸殿門,
 
故有期門之號。"),羽林是宿衛之官(注:《漢書·百官公卿表》顏師古注:"羽林亦宿衛
 
之官,言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也。一說羽所以為王者羽翼也。"),都是郎的一類,所以
 
有期門郎、羽林郎之稱。
 
附帶說一說漢代的加官,這是本官之外另加的官職。
 
漢代的加官有侍中、給事中、諸吏等。加侍中就能出入宮禁,成為皇帝的親信。加給事
 
中就能掌顧問應對。加諸吏就能對宮廷官員進行監察和彈劾。後世侍中成為門下省的首長(見
 
前),給事中成為門下省的屬官。
 
漢代的加官還有中常侍和散騎等。中常侍在禁中侍奉皇帝(東漢改用宦者),散騎是皇
 
帝的騎從,掌"獻可替否"。曹魏時合稱散騎常侍,備皇帝顧問並掌規諫。南北朝散騎常侍
 
是集書省(皇帝的侍從顧問機構)的首長,後世併入門下省。
 
下麵說到六部。
 
尚書本是九卿中少府的屬官,發展為尚書臺後,事務增多,於是分曹治事,每曹設尚書
 
一人,這是後世中央各部的前身。從東漢到南北朝,部曹尚無定制,隋代始定為吏、民、禮、
 
兵、刑、工六部,屬於尚書省。唐避太宗諱,改民部為戶部。此後歷代相承,作為中央行政
機構的六部制基本未變。#p#副标题#e#
 
六部的職掌大致是:
 
(一)吏部、掌官吏的任免、銓敘、考績、升降等。(二)戶部,掌土地、戶口、賦稅、
 
財政等。(三)禮部,掌典禮、科舉、學校等。(四)兵部,掌全國軍政。(五)刑部,掌刑
 
法、獄訟等。(六)工部,掌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
 
各部的首長稱為尚書,副首長稱為侍郎。部下設司(注:隋唐時每部分為四司,第一司
 
即以本部為名,"佐其長而行政令",其餘三司各以職掌命名。例如唐代吏部,第一司仍稱
 
吏部,其餘三司為司封、司勳、考功。後代部司有所調整,名稱也不盡相同。),司的首長
 
稱為郎中,副首長稱為員外郎。屬官有都事、主事等。
 
六部仿《周禮》六官,列表對照如下:
 
附圖:
 
(注:杜佑《通典》卷二十三《職官》五說:"若參詳古今,徵考職任,則天官大宰當為尚書令,非吏部之任。今吏部之
 
始,宜出夏官之司士。")(注:《周禮·冬官·司空》早亡。後補的《考工記》不足以當《冬官·司空》。)
 
後世以《周禮》六官作為六部尚書的代稱,如戶部尚書稱為大司徒,禮部尚書稱為大宗
 
伯等(注:但是吏部尚書則稱塚宰。又清代以戶部掌漕糧田賦,故又稱戶部尚書為大司農。)。
 
六部成立,諸卿的職權變小,有的卿由於職務併入有關的部司,後來就裁撤了。
 
現在說到中央的監察官和諫官。監察官對百官進行糾彈,諫官對皇帝進行規諫。下面分
 
別敘述。
 
我國古代中央的監察官,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的禦史。禦史是記事之官兼糾察之職,秦
 
漢稱為侍御史,秦以御史大夫為侍御史之長。西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由其助手禦史中丞領
 
導監察彈劾工作。後來成立監察機構禦史臺,以禦史中丞為首長。禦史臺又稱憲臺,後世或
 
稱肅政臺等,所以習慣上把監察官稱為臺官。歷代監察官的首長或為御史大夫,或為禦史中
 
丞等。明清中央監察機構稱為都察院,首長稱為左、右都禦史。歷代管監察的屬官除侍御史
 
外,還有治書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監察禦史等(注:唐避高宗諱,改治書侍御史為持書侍
 
御史,又誤作侍書侍御史。)。
 
前人把臺官和諫官合稱為臺諫。西漢有諫大夫,東漢稱為諫議大夫,是屬於光祿勳的專
 
職諫官。唐代除諫議大夫外,又增設補闕、拾遺,三者各分左右,分屬門下、中書二省。宋
 
代左右補闕改為左右司諫,左右拾遺改為左右正言,後來併入諫院,以左右諫議大夫為首長。
 
隋唐以來,和諫官同居門下省的有給事中,負責審閱各部奏章和封駁中書省所擬的詔旨(有
 
不合者封還駁回),明代給事中負責稽查六部,並兼任前代諫議、補闕、拾遺之職,所以後
 
來俗稱給事中為給諫。清雍正時給事中和禦史同屬都察院,這樣,禦史也就稱為臺諫了。
 
封建皇帝有文學侍從。漢代選文章經術之士待詔金馬門(注:金馬門是漢代未央宮門。
 
未央宮門前有銅馬,故名金馬門。),或供奉辭賦,或講論六藝群書,沒有特定的官號。唐
 
初設翰林院,這是文人和卜醫技術待詔的處所,並不是中央機關。唐玄宗以翰林待詔(後稱
翰林供奉)草擬詔令、應和文章。翰林待詔也是文學侍從的性質。從來另建學士院,入院的
 
稱為翰林學士,專掌皇帝的機密詔令,被認為是"清要顯美"之官。宋代學士院改稱翰林學
 
士院。明清稱為翰林院,但職掌和唐宋有所不同。
 
侍奉皇帝講讀稱為侍讀、侍講。唐代有集賢院侍讀學士等;宋代有翰林侍讀學士、侍講
 
學士等。宋元以來,皇帝和侍讀、侍講學士以及其他高級官員定期在內廷講論經史,稱為經
 
筵。清代主講經筵者稱為經筵講官。
 
古有史官。舊說周代太史掌文史星曆兼管國家圖書。秦漢時太史和太卜、太祝等官歸奉
 
常領導。魏晉南北朝設專職史官,一般稱為著作郎。唐代設史館,以他官兼任史館修撰,由
 
宰相監修國史。宋代史館稱為國史實錄院,有修撰、編修、檢討等官。明代史官併入翰林院,
 
仍沿用過去的官號。
 
我國從古就很重視圖書的收藏和校訂。漢代禦史中丞除作為監察官外,還在蘭臺掌圖籍
 
秘書,其下有蘭臺令史掌校書定字。東漢的秘書監以及後來增設的秘書郎、校書郎都是專管
 
圖書的官員。管理圖書的機構一般稱為秘書省。唐代秘書省一度稱為蘭臺,這是因為蘭臺是
 
漢宮的藏書之處。唐代內廷有收藏經史子集的宏文館和修寫"禦本"的集賢殿書院(注:"
 
"是繕寫給皇帝看的。),設學士、直學士、修撰、校理等官,並有校書郎、正字等,從
 
事圖書的管理、修撰和校訂。宋代把收藏圖書和編修國史的單位合稱為館閣:館指昭文館、
 
史館和集賢院,閣指秘閣和龍圖、天章等閣(注:秘閣收藏真本書和古字畫。龍圖、天章等
 
十一閣分藏宋太宗、真宗諸帝的"禦書""禦制文集"等。)。明代館閣之職併入翰林院,
 
所以翰林院也就稱為館閣了。
 
宋代龍圖、天章諸閣各置學士、直學士和待制,其職掌是備皇帝顧問、參與論議或校訂
 
圖書。後來這類閣學士成了朝臣外補(外調)時的"加恩兼職",並不擔任上述職務。宋代
 
又有殿學士,這是授予舊相、輔臣的"職名",有觀文殿大學士、學士,資政殿大學士、學
 
士,端明殿學士。這類殿學士和閣學士都是表示優寵的虛銜。
 
古代有博士、助教等官。秦漢時博士掌通古今、備顧問。漢文帝時,《論語》、《孝經》、
 
《孟子》、《爾雅》皆立博士,漢武帝設五經博士並置博士弟子學習經術。漢代博士是太常的
 
屬官,所以有太常博士之稱,以聰明威重者一人為博士祭酒(注:祭酒的本義是在大饗宴時
 
以年老賓客一人舉酒祭祀地神,引申為對同輩或同官中年高望重者的尊稱,後用為官名,如
 
國子祭酒等。)。魏晉以後歷代所設的太常博士只是禮官的性質,和作為教官的國子博士、
 
太學博士等職掌不同。晉代以博士為國子學和太學的教官(注:國子學是高級官員子弟的學
 
校,太學是一般官員和庶民俊秀子弟的學校。),並設助教作為博士的副職,後代沿置,直
 
到明清中央教育機構國子監還有博士和助教。北魏以後地方教官一度也稱為博士、助教。附
 
帶說一說教授。宋代府州開始設教授,負責教誨所屬生員。明清府學設教授,州學設學正,
 
縣學設教諭,各以訓導作為副職。至於地方最高的教育行政長官,宋代各路一度設過提舉學
 
事司,這是清代各省提督學政的前身。
最後談談武官。
 
春秋時已有將軍稱號。戰國有大將軍,後來又有左右前後將軍,秦漢沿置。漢代還有驃
 
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地位都很高。此外還有臨時設置的將軍,例如對匈奴作戰則置
 
祁連將軍,對大宛作戰則置貳師將軍等。漢代略次於將軍的是校尉,各依職掌命名。例如掌
 
騎士的稱為屯騎校尉,掌西域屯兵的稱為戊己校尉等。魏晉以後,將軍和校尉名目繁多,其
 
中不少是虛銜,如雲麾將軍、振威校尉等,這里不細說。#p#副标题#e#
(2)地方官制
春秋時的地方行政單位有邑縣。邑縣的長官,魯衛稱宰,晉稱大夫,楚稱令尹。戰國時
 
有郡有縣。郡的長官為守,掌軍事為主;縣的長官為令,掌民政為主。後來以郡領縣,形成
 
郡縣二級的地方行政單位。
 
秦漢萬戶以上的縣,長官稱令;不及萬戶的縣,長官稱長。縣丞助理縣政,縣尉掌管治
 
安。隋唐縣的長官統稱令。宋代派中央官員出掌縣政則稱為"知某某縣事",簡稱知縣。明
 
清沿用知縣之稱,元代則稱為縣尹。歷代縣有諸曹掾史,各有不同職掌。
 
秦漢縣以上的行政單位是郡。秦代郡的行政長官是郡守,掌軍事的是尉,掌監察的是監
 
禦史,簡稱為監。郡丞是郡守的佐貳。漢代郡守改稱太守,後因兼領軍事,所以有郡將之稱。
 
郡的屬官除諸曹外還有督郵、主簿等。督郵舉察屬縣官吏的功罪善惡,並督治地方豪強姦惡,
 
主簿主管文書簿籍(注:督郵職權很重,唐以後始廢。古代官署一般都設主簿,宋以後縣的
 
主簿和丞尉同為縣令(知縣)的助理。)。漢代和郡平行的還有"",這是皇帝子弟的封
 
地,設官初仿中央,吳楚七國之亂後加以裁削,由中央派相處理行政(注:魏晉南北朝改稱
 
內史。)。相和太守相當,都是二千石的官(注:漢制以俸祿多少作為職官等級的標誌,二
 
千石的官月俸 120 斛。),所以漢代往往用二千石作為"郡國守相"的代稱。
 
漢武帝時全國分為十幾個監察區,稱為州或部,每州置刺史一人(後或稱為牧)監察所
 
屬郡國。京師所在的州置司隸校尉,略如刺史。刺史有別駕從事史、治中從事史等屬官。別
 
駕隨刺史出巡,治中"主眾曹文書"(注:杜佑《通典》卷三十二《職官》十四說:"治中
 
從事史一人,居中治事,主眾曹文書,漢制也。")。東漢戰爭頻仍,刺史或州牧都掌兵權。
 
魏晉南北朝刺史多帶將軍稱號,並允許成立軍府,自置僚屬,權勢很大(注:不加將軍稱號
 
的稱為單車刺史,多由庶姓充任。又,晉代郡守也多加將軍稱號。)。這樣,刺史就有兩套
 
屬官,一套是屬於監察系統的別駕、治中等,一套是屬於軍事系統的長史、司馬、參軍等。
 
隋唐縣以上的行政單位是州或郡。稱州時長官是刺史,稱郡時長官是太守(注:首都或陪都 
 
所在的州稱為府,有尹、少尹等官。),刺史實際上等於太守。古人把刺史或太守稱為使君,柳宗元為
 
永州刺史韋公寫了《永州韋使君新堂記》,文章最後說"編以為二千石楷法",這里二千石
 
是襲用漢代郡國守相的稱呼,其實是指當時州的行政長官刺史說的。刺史既然成了行政長
官,那麼前代刺史的兩套屬官的稱號也就參用為行政系統的官號了(注:《舊唐書·高宗紀》載貞觀
 
二十三年(公元 649 年)七月改諸州治中為司馬,別駕為長史。)。了解了這一點,就會知道隋唐州郡的司馬
 
其實是不掌武事的。
 
唐代中央對地方的監察起初是派員出巡各州,稱為黜陟使(有權罷免或擢升地方官吏)。
 
後來全國分為若干道,每道派京官一人巡察所屬州縣,先後稱為巡察使、按察使、採訪處置
 
使、觀察使。唐代又每聚邊境數州為一鎮,設節度使,兼度支、營田、觀察等使,總攬一方
 
軍政、民政、財政和監察大權。觀察使、節度使有判官、掌書記、推官等屬官。節度使初設
 
於邊防重鎮,後來內地普遍設置,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宋代廢藩鎮制度,節度使只是優寵
 
將帥大臣和宗室勳戚的虛銜。另分全國為若干路,各路設轉運使等官,掌一路財賦等事。
 
宋代縣以上的行政單位是州,州政由中央派員前往管理,稱為"知某州軍州事"""
 
指地方軍隊,""指民政),簡稱知州。州有通判,號稱監州官,不似後世一般的副職。
 
州的屬官有判官管行政,有推官管司法。和州平行的還有府、軍、監,設官和州大致相同。
 
宋代沒有太守,刺史也是虛銜。歐陽修知滁州時寫《醉翁亭記》提到太守,寫《豐樂亭
 
記》提到刺史,都是沿用前代的舊稱。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機構是行中書省,體制類似中央,也有丞相、參知政事等官。明初沿
 
襲元制,後改稱承宣佈政使司,簡稱布政司,但習慣仍稱為"",長官為左右布政使,掌
 
一省之政。明代有戰事時,派朝臣出巡地方,處理軍務,稱為巡撫。遇有軍事問題牽連幾省,
 
巡撫不能解決時,則派總督處理。總督巡撫都是臨時差使,不算正式地方官。清代總督巡撫
 
才成為固定的"封疆大吏",巡撫是省級的最高長官,總督則總攬一省或兩三省的軍民要
 
政。這樣,布政使就只管財政和人事,成了督撫的下屬了。
 
明清一省分為數道,道下有府有州。府州的長官稱為知府、知州。其佐貳,府有同知、
 
通判等,州有州同(同知)、州判等。有兩種州:直隸州略等於府;散州隸屬於府,和縣相
 
當。
#p#副标题#e#
(3)品階勳爵
--古代把職官分為若干等級,通稱為品。漢代以祿石多寡作為官位元高低的標誌,
 
例如九卿是中二千石,刺史太守之類是二千石,縣令是千石到六百石,祿石不同,月俸收入
 
不同。曹魏時職官分為九品,一品最高,九品最低。隋唐時九品又分正從,自正四品起,每
 
品又分上下二階,共有三十級。明清加以簡化,九品只各分正從,共十八級。隋唐時九品以
 
內的職官稱為流內,九品以外的職官稱為流外。流外官經過考銓轉授流內官,唐代稱為入流。
 
清代不列入九品之內的官稱為未入流。
 
--隋代把有職務的官稱為職事官,沒有職務的官稱為散官。唐代把前代散官官號加
 
以整理和補充,並從新規定品級,作為標誌官員身份級別的稱號,稱為階,通稱為階官。例
如文官階是:從一品稱開府儀同三司,正二品稱特進,從二品稱光祿大夫,等等。六品以下
 
的文官階稱郎,例如正六品上稱朝議郎,正六品下稱承議郎,等等。唐代又採取前代各種將
 
軍和校尉的官號作為武官階,這里不再敘述。後來宋元明清都有階官,只是名稱和品級不盡
 
相同而已。
 
唐宋時一個人在某一時期的階官品級和當時所任的職事官的品級不一定相同。階官高於
 
職事官,則在職事官上加""字,階官低於職事官,則在職事官上加""字,階官比職
 
事官低二品則加""字。
 
--唐代又採取前代某些散官官號略加補充作為酬賞軍功的勳號,稱為勳,通稱為勳
 
官。有上柱國、柱國、上護軍、護軍、輕車都尉、驍騎尉等等,共十二級。後代沿襲唐制,
 
只是品級略有不同。明代有文勳武勳,武官勳號和前代基本相同,文官勳號除"柱國"外還
 
有正治卿、資治尹之類。清代勳和爵就合而為一了。
 
--舊說周代封爵有公侯伯子男五等。漢代封爵實際上只有王侯二等。皇子封王,相
 
當於先秦的諸侯,所以通稱諸侯王。漢初異姓也封王,後來"非劉氏不王",異姓受封者通
 
稱列侯。漢武帝以後,諸侯王得在王國境內分封庶子為侯,也是列侯性質(稱為王子侯)。
 
漢代列侯食邑一般是縣,有的是鄉、亭,視所食戶數多寡而定,所以後來有鄉侯、亭侯之稱。
 
三國以後,歷代封爵制度不盡相同,但是同姓封王基本一致,異姓則一般封為公侯伯子男
 
(注:異姓也有封王的,例如楊堅(隋文帝)初仕北周,封隨公,後來封為隨王。李淵(唐
 
高祖)初仕隋,封唐公,後來封為唐王。唐代郭子儀有軍功,封為汾陽王。)。晉宋以後,
 
爵號加"開國"字樣以示尊貴,例如樂安郡開國公,曲阜縣開國子,稱為開國爵。不加"
 
"的稱為散爵。封地雖說有郡有縣,但是後來都成了虛名,宋代所謂食邑若干戶,食實封
 
若干戶,並不表示實際的賦稅收入。明清皇室封爵和異姓封爵不同,這里不再細說了。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王力,来源:古代汉语,来源地址:)

上一篇古代文化常識——地理

下一篇古代文化常识——科舉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