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古人經常觀察到的天象是太陽的出沒和月亮的盈虧,所以以晝夜交替的週期為一
"日",以月相變化的週期為一"月"(現代叫做朔望月)。至於"年"的概念,最初大約
是由於莊稼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說文》說:"年,熟穀也。"如果說禾穀成熟的週期意
味著寒來暑往的週期,那就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現代叫做太陽年。以朔望月為單位的
曆法是陰曆,以太陽年為單位的曆法是陽曆。我國古代的曆法不是純陰曆,而是陰陽合曆。
平年十二個月,有六個大月各三十天,六個小月各二十九天(注:這是因為月相變化的週期
在二十九到三十天之間,現代測得是 29.53 日。),全年總共 354 天。但是這個日數少於一
個太陽年。《尚書·堯曲》說:"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實際上四季迴圈的週期約為 3651/4
日,比十二個朔望月的日數約多 111/4 日,積三年就相差一個月以上的時間,所以三年就要
閏一個月,使歷年的平均長度大約等於一個太陽年,並和自然季節大致調和配合。《堯典》
說:"以閏月定四時成歲"(注:注意:《堯典》這里說"歲",不說"年",這是用"歲"表示從今年某一節氣(例
如冬至)到明年同一節氣之間的這一段時間,使之和"年"有分工,"年"表示從今年正月初一到明年正月初一之間的這一段
時間。所以《周禮·春官·大史》說:"正歲年以序事",歲年並舉。),就是這個意思。
古人很重視置閏。《左傳文公六年》說:"閏以正時,時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
於是乎在矣。"三年一閏還不夠,五年要閏兩次,所以《說文》說"五年再閏"。五年閏兩
次又多了些,後來規定十九年共閏七個月。從現有文獻看,殷周時代已經置閏,閏月一般放
在年終,稱為"十三月"。當時置閏尚無定制,有時一年再閏,所以會有"十四月"。春秋
時代就沒有一年再閏的情況了。漢初在九月之後置閏,稱為"後九月",這是因為當時沿襲
秦制,以十月為歲首,以九月為年終的緣故(注:這一點,下文還要談到。)。上古也有年中置閏,
如閏三月、閏六月之類。當閏而不閏叫做"失閏"。如何適當安插閏月,這是古代曆法工作
|
附圖:
歲星由西向東運行,和人們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和順序正好相反,所以歲星紀年法在
實際生活中應用起來並不方便。為此,古代天文占星家便設想出一個假歲星叫做太歲(注:
《漢書·天文志》叫做太歲,《史記·天官書》叫做歲陰,《淮南子·天文訓》叫做太陰。),
讓它和真歲星"背道而馳",這樣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順序相一致,並用它來紀年。根據《漢
書·天文志》所載戰國時代的天象紀錄,某年歲星在星紀,太歲便在析木(寅),這一年就
是"太歲在寅";第二年歲星運行到玄枵,太歲便運行到大火(卯),這一年就是"太歲在
卯",其餘由此類推,如下麵圖所示。此外古人還取了攝提格、單閼等十二個太歲年名作為
"太歲在寅""太歲在卯"等十二個年份的名稱(注:單閼,讀 chányān。)。屈原《離
騷》:"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注:見本書第二冊 549 頁。),一般認為這里的
攝提就是作為太歲年名的攝提格,是說屈原出生於"太歲在寅"之年(注:注意:屈原時代
的"太歲在寅"是反映當時歲星所在的相應的方位的,人們可以把《離騷》裏的攝提(格)
翻譯為寅年,但不能理解為後世干支紀年法裏的寅年,干支紀年法裏的子丑寅卯只是一套抽
象的次序符號,和太歲所在、歲星所在沒有關係。又,朱熹《楚辭集注》說:"攝提,星名;
隨斗柄以指十二辰者也。"這是另外一種解釋。);孟陬指夏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
的干支。這樣說來,屈原的生辰恰巧是寅年寅月寅日。
附圖:
下面列表說明攝提格、單閼等十二個太歲年名和太歲所在、歲星所在的對應關係:
附圖:
大概在西漢年間,曆家又取了閼逢、旃蒙等十個名稱,叫做歲陽,依次和上述十二個太
歲年名相配(配法和前述六十甲子相同),組合成為六十個年名,以閼逢攝提格為第一年,
旃蒙單閼為第二年,其餘由此類推,六十年周而復始。《史記·曆書·曆術甲子篇》自太初
元年(公元前 104 年)始,就用這些年名紀年。《爾雅·釋天》載有十個歲陽和十幹對應,
列表如下(注:歲陽名稱也根據《爾雅·釋天》。《淮南子·天文訓》與此基本相同。《史記·
曆書》所見十個歲陽的名稱和順序是:焉逢、端蒙、遊兆、彊梧、徒維、祝犁、商橫、昭陽、
橫艾、尚章。和《爾雅》有出入。):
附圖:
上文說過,十二個太歲年名和十二辰對應。為便於查閱,再作簡表如下:
附圖:
所以如果用干支來更代,閼逢攝提格可以稱為甲寅年,旃蒙單閼可以稱為乙卯年,等等。
這些年名創制之初是為了反映歲星逐年所在的方位的,但是後來發現歲星並不是每年整走一
個星次,用它們來紀年並不能反映逐年的實際天象,所以就廢而改用六十甲子紀年了。後世
有人使用這些古年名紀年,那是根據當年的干支來對照的。例如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一百
七十六《陳紀》十下注曰:"起閼逢執徐,盡著雍涒灘,凡五年",是說從甲辰到戊申共五
|
年。清初作家朱彝尊在《謁孔林賦》裏寫道:"粵以屠維作噩之年,我來自東,至於仙源",
其實是說在己酉年。他的《曝書亭集》裏的古今詩系年,也用這些年名。我們閱讀古書,應
該知道這種情況。
干支紀年法一般認為興自東漢(注:有人認為在漢朝初年就開始用干支紀年,到了東漢
元和二年(公元 85 年)才用政府命令的形式,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六十甲子周而復始,
到現在沒有中斷。由此可以向上逆推,知道上古某年是什麼干支。一般歷史年表所記的西漢
以前的逐年干支,是後人逆推附加上去的,這一點應該注意。
關於紀年法我們就說到這里。
最後談談"三正(zhēng)"的問題。
春秋戰國時代有所謂夏曆、殷曆和周曆,三者主要的區別在於歲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又
叫做三正。周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曆的十一月)為歲首,殷曆以建丑之月(即
夏曆的十二月)為歲首,夏曆以建寅之月(即後世通常所說的陰曆正月)為歲首。周曆比殷
曆早一個月,比夏曆早兩個月。由於三正歲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就隨之而異。下表以月建
為綱,說明三正之間月份和季節的對應:
附圖:
夏殷週三正是春秋戰國時代不同地區所使用的不同的曆日制度,我們閱讀先秦古籍有必
要了解三正的差異,因為先秦古籍所據以紀時的曆日制度並不統一。舉例來說,《春秋》和
《孟子》多用周曆(注:《孟子·離婁下》:"歲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輿梁成,民未病涉也。"
阮元以為此用夏曆,但是這一點學者間有爭論。),《楚辭》和《呂氏春秋》用夏曆。《詩經》
要看具體詩篇,例如《小雅·四月》用夏曆(注:所以原詩說"四月維夏,六月徂暑","秋
日淒淒,百卉具腓","冬日烈烈,飄風發發"。),《豳風·七月》就是夏曆和周曆並用(注:
此詩凡言"七月"等處是夏曆,"一之日"等處是周曆。)。《春秋成公八年》說"二月無
冰",史官把這一罕見的現象載入史冊,顯而易見,這是指周曆二月即夏曆十二月而言;如
果是夏曆二月,則已經"東風解凍",無冰應是正常現象,無需大書特書了。又如《春秋莊
公七年》說"秋,大水,無麥苗",這也指周曆,周曆秋季相當於夏曆五六月,晚收的麥子
和"五稼之苗"有可能被大水所"漂殺";如果是夏曆秋季,就很難索解了。由此可知《孟
子·梁惠王上》所說的"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也是用周曆,周曆七八月相當於夏曆五
六月,其時正是禾苗需要雨水的時候。根據同樣的理由,我們相信《孟子·滕文公上》所說
的"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的秋陽是指夏曆五六月的炎日(注:見本書第一冊 306 頁。)。
在《春秋》和《左傳》裏,同一歷史事實,《春秋》經文和《左傳》所記的時月每有出入,
甚至同屬《左傳》所記,而時月也互有異同,這可以從三正的差異中求得解釋(注:文字錯
亂又當別論。)。例如《春秋隱公六年》說"冬,宋人取長葛",《左傳》記載為"秋,宋人
取長葛"(注:杜預想調和經傳記時上的矛盾,解釋說:"秋取,冬乃告也。"又說:"今
冬乘長葛無備而取之",則自相矛盾。其實從周曆夏曆的差異上來解釋就很自然。);《春秋
|
僖公五年》說"春,晉侯殺其世子申生",《左傳》記此事於僖公四年十二月。可見《左傳》
所依據的史料有的是用夏曆。
在戰國秦漢之間有所謂"三正論",認為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
輪流更改正朔,說什麼"王者始起"要"改正朔""易服色"等等以表示"受命於天"。當
然這並不可信。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改以建亥之月(即夏曆的十月)為歲首,但是夏正比較
適合農事季節,所以並不稱十月為正月,不改正月(秦人叫端月)為四月,春夏秋冬和月份
的搭配,完全和夏正相同。漢初沿襲秦制。《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載漢武帝元光五年(公
元前 130 年)十月殺灌夫,十二月晦殺魏其,接著說:"其春,武安侯病,專呼服謝罪。使
巫視鬼者視之,見魏其、灌夫共守,欲殺之。"(注:見本書本冊 744 頁。)司馬遷不說"明
春",而說"其春",就是因為當時以十月為歲首,當年的春天在當年的十二月之後的緣故。
漢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 104 年)改用太初曆,以建寅之月為歲首,此後大約二千年間,除
王莽和魏明帝時一度改用殷正,唐武后和肅宗時一度改用周正外,一般都是用的夏正。
附帶談談一些節日。
由於風俗習慣的關係,一年有許多節日。下面把一些主要節日按月加以敘述。
元旦 這是正月初一日。
人日 這是正月初七日。據傳說,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
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按即杜甫):"人日題詩寄草堂。"
上元(元月元宵) 正月十五日。舊俗以元夜張燈為戲,所以又叫燈節。朱淑貞《生查
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社日 農家祭社祈年的日子,立春後第五個戊日(在春分前後)。杜甫《遭田夫泥飲美嚴
中丞》:"田翁逼社日,邀我嘗春酒",王駕《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
歸。"這是春社。又,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為秋社,在秋分前後。
寒食 清明前二日。《荊楚歲時記》說,冬至後一百五日,謂之寒食,禁火三日。因此,
有人以"一百五"為寒食的代稱。溫庭筠《寒食節日寄楚望》詩:"時當一百五。"但依照
舊法推算,清明前二日不一定是一百五日,有時是一百六日。所以元稹《連昌宮詞》說:"初
過寒食一百六,店舍無煙宮樹綠。"
清明 就是清明節。古人常常把清明和寒食聯繫起來。杜牧《清明》詩:"清明時節雨
紛紛。"
花朝 二月十二日為花朝,又叫百花生日。
上巳 原定為三月上旬的一個巳日(所以叫上巳),舊俗以此日臨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
但是自曹魏以後,把節日固定為三月三日。後來變成了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杜甫《麗
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浴佛節 傳說四月初八日是釋迦牟尼的生日。《荊楚歲時記》說,荊楚以四月八日諸寺香
湯浴佛,共作龍華會。《洛陽伽藍記·法云寺》:"四月初八日,京師士女多至河間寺。"
|
端午(端陽) 五月初五日。《荊楚歲時記》說,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江,人們在這一天競
渡,表示要拯救屈原。(後來又把船做成龍形,叫龍舟競渡。)關於端午節的傳說很多。唐
代以後,端午節被規定為大節日,常有賞賜。杜甫《端午日賜衣》:"端午被恩榮。"
伏日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叫初伏,第四個庚日叫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叫終伏(末伏),
總稱為三伏。據說伏是隱伏避盛暑的意思(注:此據《史·記秦本紀》"二年初伏"張守節
正義。)。伏日祭祀,所以也是一個大節日。一般所謂伏日,大約指的是初伏。楊惲《報孫
會宗書》:"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炰羔,鬥酒自勞。"
七夕 七月七日。《荊楚歲時記》說,七月初七日的晚間是牽牛織女聚會之夜,人家婦女
結采縷穿七孔針,陳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杜牧《七夕》詩:"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
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中元 七月十五日(注: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
後代只有上元中元成為節日。)。佛教傳說:目連的母親墮入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烈
火,目連求救於佛,佛為他說盂蘭盆經,叫他在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注:孟蘭盆,
梵語,是倒懸的意義。作盂蘭盆,指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養育之恩。)。後代把中元看成鬼
節,有施餓鬼等等迷信行為。
中秋 八月十五日。人們以為這時的月亮最亮,所以是賞月的佳節。蘇軾《水調歌頭》
(中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重陽(重九,九日) 九月初九日。古人以為九是陽數,日月都逢九,所以稱為重陽。
古人在這一天有登高飲酒的習慣。據《續齊諧記》所載,費長房對汝南桓景說,九月九日汝
南有大災難,帶茱萸囊登山飲菊花酒可以免禍。這是一般人認為重九登高的來源,但不一定
可靠(注:《風土記》以為此日折茱萸插頭,以辟惡氣,而禦初寒,與此也不相同。)。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冬至 就是冬至節。冬至前一日稱為小至。古人把冬至看成是節氣的起點(注:《史記·
律書》:"氣始於冬至,周而復始。"),從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長起來,叫做"冬至一陽生
(注:《史記·律書》:"日冬至,則一陰下藏,一陽上舒。")"。古人又認為:冬天來了,
春天就要跟著到來。杜甫《小至》詩:"冬至陽生春又來。"
臘日 臘是祭名。《說文》:"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可見漢代的臘日是冬至後第三個
戌日。但是《荊楚歲時記》以十二月初八日為臘日,並說村人擊細腰鼓,作金剛力士以逐疫。
十二月初八日是一般的解釋,到今天還有"臘八粥"的風俗。杜甫《臘日》詩:"臘日常年
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又《詠懷古跡》(其四):"歲時伏臘走村翁。"
除夕 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除是除舊佈新的意思。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所以
那天晚上叫"除夕"。蘇軾《守歲》詩:"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上述這些節日,不是一個時代的,而是許多時代積累下來的。
|
(三)樂律
古人把宮商角徵羽稱為五聲或五音,大致相當於現代音樂簡譜上的
1(do)2(re)3(mi)5(sol)6(la)。從宮到羽,按照音的高低排列起來,形成一個五聲音階,宮商角徵
羽就是五聲音階上的五個音級:
宮 商 角 徵 羽
1 2 3 5 6
後來再加上變宮、變徵,稱為七音。變宮、變徵大致和現代簡譜上的 7(ti)和
4(fis)相當(注:《淮南子·天文訓》把變宮叫做和,變徵叫做繆。後世變宮又叫做閏。
我國傳統音樂沒有和 4(fa)相當的音,變徵大致和
4(fis)近似。),這樣就形成一個七聲音階:
宮 商 角 變徵 徵 羽 變宮
1 2 3 4 5 6 7
作為音級,宮商角徵羽等音只有相對音高,沒有絕對音高。這就是說它們的音高是隨著
調子轉移的。但是相鄰兩音的距離卻固定不變,只要第一級音的音高確定了,其他各級的音
高也就都確定了。古人通常以宮作為音階的起點,《淮南子·原道訓》說:"故音者,宮立
而五音形矣。"宮的音高確定了,全部五聲音階各級的音高也就都確定了。七聲音階的情況
也是這樣。
古書上常常把五聲或五音和六律並舉。《呂氏春秋·察傳》篇說:"夔於是正六律,和
五聲"(注:見本書第二冊 403 頁。),《孟子·離婁上》說:"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
正五音。"可見律和音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律,本來指用來定音的竹管(注:蔡邕《月令章
句》:"截竹為管謂之律。"《國語·周語下》:"律以平聲。"後世律管改為銅制。又,古
人也用鐘弦定音,故有所謂管律、鐘律和絃律。),舊說古人用十二個長度不同的律管,吹
出十二個高度不同的標準音,以確定樂音的高低,因此這十二個標準音也就叫做十二律。十
二律各有固定的音高和特定的名稱,和現代西樂對照,大致相當於 C#CD#D¼¼G#GA#
AB 等十二個固定的音。從低到高排列起來,依次為:
1.黃鐘 2.大呂 3.太簇 4.夾鐘 5.姑洗 6.中呂
C #C D #D E F
7.蕤賓 8.林鐘 9.夷則 10.南呂 11.無射 12.應鐘
#F G #G A #A B
(注:這樣對照,只是為了便於了解,不是說上古的黃鐘就等於現代的 C,上古黃鐘的絕對音高尚待研究。其餘各音和今
樂也不一一相等。黃鐘、夾鐘、林鐘、應鐘的鐘字又作鐘;太簇又作太蔟、太族、大族、大蔟、泰簇、泰族;中呂又作仲呂;
姑洗的洗,讀 xiǎn;無射又作亡射,射,讀 yì。)
十二律分為陰陽兩類:奇數六律為陽律,叫做六律;偶數六律為陰律,叫做六呂。合稱
為律呂。古書上所說的"六律",通常是包舉陰陽各六的十二律說的。
|
律管的長度是固定的。長管發音低,短管發音高。蔡邕《月令章句》說:"黃鐘之管長
九寸(注:這是晚周的尺度,一尺長約二十三釐米。),孔徑三分,圍九分。其餘皆稍短(漸短),唯大小
無增減。"十二律管的長度有一定的數的比例:以黃鐘為准,將黃鐘管長三分減一,得六寸,
就是林鐘的管長;林鐘管長三分增一,得八寸,就是太簇的管長;太簇管長三分減一,得
51/3 寸,就是南呂的管長;南呂管長三分增一,得 71/9 寸,就是姑洗的管長(注:尺寸依照
《禮記·月令》鄭玄注。);以下的次序是應鐘、蕤賓、大呂、夷則、夾鐘、無射、中呂。除由應
鐘到蕤賓,由蕤賓到大呂都是三分增一外(注:《漢書·律曆志》說:"參分蕤賓損一,下生大呂。"其說非是。
應以《淮南子》、《禮記·月令》鄭注及後漢書·律曆志》為准。參看王光祈《中國音樂史》上冊,22-38 頁。),其餘都是
先三分減一,後三分增一。這就是十二律相生的三分損益法。十二個律管的長度有一定的比
例,這意味著十二個標準音的音高有一定的比例。
現在說到樂調。
上文說過,古人通常以宮作為音階的第一級音。其實商角徵羽也都可以作為第一級音。
《管子·地員》篇有一段描寫五聲的文字,其中所列的五聲順序是徵羽宮商角,這就是以徵
為第一級音的五聲音階:
徵 羽 宮 商 角
5 6 1 2 3
音階的第一級音不同,意味著調式的不同:以宮為音階起點的是宮調式,意思是以宮作
為樂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於核心地位的主音;以徵為音階起點的是徵調式,意思是以徵作為
樂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於核心地位的主音;其餘由此類推。這樣,五聲音階就可以有五種主
音不同的調式。根據同樣的道理,七聲音階可以有七種主音不同的調式。《孟子·梁惠王下》:
"'為我作君臣相說之樂。'蓋徵招、角招是也。"招就是韶(舞樂),徵招、角招就是徵調式
舞樂和角調式舞樂。《史記·刺客列傳》載:"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
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羽聲慷慨,士皆
瞋目,發盡上指冠。"這里所說的變徵之聲就是變徵調式,羽聲就是羽調式。以上的記載表
明,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色彩,產生不同的音樂效果。
但是上文說過,宮商角徵羽等音只有相對音高,沒有絕對音高。在實際音樂中,它們的
音高要用律來確定。試以宮調式為例。用黃鐘所定的宮音(黃鐘為宮),就比用大呂所定的
宮音(大呂為宮)要低。前者叫做黃鐘宮,後者叫做大呂宮(注:古書上有時候說"奏黃鐘"
"歌大呂"等等,雖只提律名,實際上指的是黃鐘宮、大呂宮等等。)。宮音既定,其他各
音用哪幾個律,也就隨之而定。例如:
黃 鐘 宮
黃 大 太 夾 姑 中 蕤 林 夷 南 無 應
鐘 呂 簇 鐘 洗 呂 賓 鐘 則 呂 射 鐘
宮 商 角 徵 羽
|
大 呂 宮
黃 大 太 夾 姑 中 蕤 林 夷 南 無 應
鐘 呂 簇 鐘 洗 呂 賓 鐘 則 呂 射 鐘
宮 商 角 徵 羽
理論上十二律都可以用來確定宮的音高,這樣就可能有十二種不同音高的宮調式。商角
徵羽各調式仿此,也可以各有十二種不同音高的調式。總起來說,五聲音階的五種調式,用
十二律定音,可各得十二"調",因此古人有所謂六十"調"之說。所以《淮南子·原道訓》
說:"五音之數不過五,而五音之變不可勝聽也。"根據同樣的道理,七聲音階的七種調式,
用十二律定音,可得八十四"調"。了解到這一點,那麼古書上所說的"黃鐘為宮,大呂為
角,太簇為徵,應鐘為羽"這一類的話就不難懂了(注:見《周禮·春官·大司樂》。),所指的不過
是不同音高的不同調式而已。
有一點需要注意:無論六十"調"或八十四"調",都只是理論上有這樣多的可能組
合,在實際音樂中不見得全都用到。例如隋唐燕樂只用二十八宮調(注:前人把以宮為主音的調式稱
之為宮,以其他各聲為主音的調式統稱之為調,例如八十四調可以分稱為十二宮七十二調,也可以合稱為八十四宮調。隋唐燕
樂所用的二十八宮調包括七宮二十一調。)
,南宋詞曲音樂只用七宮十二調,元代北曲只用六宮十一調,
明清以來南曲只用五宮八調。常用的只有九種,即五宮四調,通稱為"九宮":
五宮:正宮 中呂宮 南呂宮 仙呂宮 黃鐘宮
四調:大石調(又作大食調) 雙調 商調 越調
(注:這里所列的"調"的名稱是傳統慣用的俗名。和上古的"調"對照,大致是:
正宮--黃鐘宮 中呂宮--夾鐘宮 南呂宮--林鐘宮
仙呂宮--夷則宮 黃鐘宮--無射宮 大石調--黃鐘商
雙調--夾鐘商 商調--夷則商 越調--無射商)
古書上又常常提到八音。《尚書·舜典》說:"八音克諧",《周禮·春官·大司樂》說:
"文之以五聲,播之以八音。"所謂八音,是指上古的八類樂器,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依
《周禮·春官·大師》鄭玄注,金指鐘鎛(bó ),石指磬,土指塤(xūn),革指鼓鞀(tǎo),
絲指琴瑟,木指柷敔(zhù yǔ),匏指笙,竹指管簫。由此可見八音和五聲、七音是不同性
質的。
我國樂律,歷代有不少變更,這里沒有必要加以敘述。
我國音樂有悠久的歷史,我國樂律知識在二千多年以前就已經非常精微,這是值得我們
自豪的。但是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古人對樂律的理解還有不正確的一面,我們學習古代樂
律,對這一點也應該有所了解。
古人把宮商角徵羽五聲和四季、五方、五行相配。如果以四季為綱排起表來,它們之間
的配合關係是:
四季 春 夏 季夏 秋 冬
|
這種配合關係,可舉兩條舊注來說明。《禮記·月令》鄭玄注:"春氣和,則角聲調",
所以角配春。《呂氏春秋·孟春紀》高誘注:"角,木也;位在東方",所以角配木,配東。
其餘由此類推。顯而易見,這樣解釋是沒有科學根據的。但是古人對於五聲和四季、五方、
五行的具體配合既然有了一種傳統的了解,那麼古典作家的作品在寫到某個季節時連帶寫到
和這個季節相配的音名和方位,就完全可以理解了。歐陽修《秋聲賦》之所以說"商聲主西
方之音",就是因為古人以秋季、商音和西方相配的緣故。
歐陽修《秋聲賦》接著還說:"夷則為七月之律。"夷則和七月的聯繫要從十二律和十
二月的配合來說明。在上古時代,人們把樂律和曆法聯繫起來,依照《禮記·月令》,一年
十二月正好和十二律相適應:
孟春之月,律中太簇;
仲春之月,律中夾鐘;
季春之月,律中姑洗;
孟夏之月,律中中呂;
仲夏之月,律中蕤賓;
季夏之月,律中林鐘;
孟秋之月,律中夷則;
仲秋之月,律中南呂;
季秋之月,律中無射;
孟冬之月,律中應鐘;
仲冬之月,律中黃鐘;
季冬之月,律中大呂。
所謂"律中",據《禮記·月令》鄭玄注就是"律應","律應"的徵驗則憑"吹灰"。
吹灰是古人候氣的方法,據說是用葭莩的灰塞在律管裏,某個月份到了,和它相應的律管裏
的葭灰就飛動起來了。歐陽修《秋聲賦》"夷則為七月之律",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的。這
種方法當然是不科學的,但是也成了典故。陶潛《自祭文》說:"歲惟丁卯,律中無射,天
寒夜長,風氣蕭索",(注:見本書第四冊。)是指季秋九月。杜甫《小至》:"吹葭六琯動
飛灰",(注:琯,玉制的律管。前人說這里的"六琯"包舉六律六呂十二個管,其實是指
黃鐘管。詩人為了和上句"刺繡五紋添弱線"的"五紋"相對,所以說"六琯"。詩歌用詞
靈活,不可拘泥。)小至是冬至的前一天,仲冬之月,律中黃鐘,詩人的意思是說"冬至到
了,律中黃鐘,黃鐘管的葭灰飛動了。"韓愈《憶昨行》:"憶昨夾鐘之呂初吹灰",意思
是說"想起了二月的時候",因為仲春之月律中夾鐘。
|
由於古人把十二律和十二月相配,後世作家常喜歡用十二律的名稱代表時令月份。例如
曹丕《與吳質書》:"方今蕤賓紀時,景風扇物",就是指仲夏五月說的。
關於古代樂律,我們就說到這里。
|
上一篇古代文化常識——天文
下一篇古代文化常識——地理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