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诗经》里的套语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     时间:2011-02-25
11923

  古今咸认,诗三百有袭用诗句、意匠的现象 ,这为帕里-劳德理论的移植提供了用武之地。王靖献的《钟鼓集》即以三百篇为研究对象,为指明其性质,该书扉页上标有副题曰“《诗经》作为口头创作传统里的套语诗歌”;书名取用《诗经》首篇《关雎》中“钟鼓”一语,则是希冀现代读者能像诗中主角及其同代人那样阅读这些诗歌,并获得新的乐趣。
  该书第二、三两章集中讨论套语,论者针对新的研究对象,对《诗经》套语重新做了界定:
  套语是不少于三个字的一组词语,它们组成语意连贯的单位,重复出现在一首或数首诗内,并在同样的韵律条件下表达一个特定的思想。17
  他所划定的“套语”是下面六种诗句:
  (一)数首诗中重复出现的诗句,如 “悠悠我思”( 《秦风·渭阳》、《邶风·终风》、《邶风·雄雉》和《郑风·子衿》)、“既见君子”(《小雅·页弁》、《周南·汝坟》、《小雅·菁菁者莪》、《秦风·车邻》、《小雅·蓼萧》、《唐风·扬之水》、《郑风·风雨》、《小雅·出车》和《小雅·隰桑》)、“翰飞戾天”(《小雅·小宛》和《小雅·四月》);
  (二)一首诗中重复出现的诗句,如“赠之以芍药”(《郑风·溱洧》)、“滔滔不归”(《豳风·东山》);
  (三)语义相同而字数不一(因配合韵律)的整体重现的诗句,如“我心伤悲兮”(按:论者于上文已提及此句出现在《桧风·素冠》中)和“我心伤悲”(按:论者于上文已提及此句出现在《召南·草虫》、《小雅·鹿鸣》、《小雅·四牡》和《小雅·杕杜》中)、“之子归”(《召南·江有汜》)和“之子于归”(《周南·汉广》、《周南·桃夭》、《召南·鹊巢》、《邶风·燕燕》和《豳风·东山》);
  (四)只有感叹词发生变化的诗句,如“乃如之人兮”(《邶风·日月》)和“乃如之人也”(《庸风·蝃蝀》 ),或者只有修饰语发生变化的诗句,如“其叶湑湑”(《唐风·杕杜》)和“其叶湑兮”(《小雅·裳裳者华》和《小雅·车舝》)、“卉木萋萋”( 《小雅·出车》 ) 和 “卉木萋止”(《小雅·杕杜》)、“女心伤止”和“女心悲止”(《小雅·杕杜》);
  (五)义近而字不同的诗句,如“忧心殷殷”(《大雅·桑柔》和《小雅·正月》)和“忧心殷殷”(《邶风·北门》)、“其叶菁菁”(《唐风·杕杜》)和“其叶青青”(《小雅·苕之华》 )、“我遘之子”(《豳风·伐柯》)和“我觏之子”(《小雅·裳裳者华》);
  (六)义同而字不同的诗句,如“麀鹿”(《大雅·韩奕》)和“麀鹿”(《小雅·吉日》)、“云何其盱”(《小雅·何人斯》)和“云何其忧”(《唐风·扬之水》)、“食我农人”(《小雅·甫田》)和“食我农夫”(《豳风·七月》)。
  所有这些套语由于占了一个诗句的长短,因此被称作“整句套语”(the whole-verse formulas);它们又都是根据语义原则而定义的,因此也称作“语义套语”(semantic formulas)。
  另一类叫作“句法套语”(syntactic formulas),此即劳德所谓的“套语语句”(formulaic expression)18,是一种带有其他口述文学特点的体系。论者说,“句法套语”是——
  一组诗句,它们在韵律和语义上通常关联不多,但在形式上因其两种因素的相对位置一致而有所关联,即一种因素是固定不变的词组,另一种因素是通常为满足叶韵型式而发生变化的词语或词组。19
  三百篇里的诗句,行韵方式有所不同,其“句法套语”也就具有不同的形式。有的韵脚在句末,如“之子于垣”(《小雅·鸿雁》第二章)、“之子于归”(《周南·汉广》第二、三章等)、“之子于钓”(《小雅·采绿》第三章);有的是在句末感叹词之前,如“之子还兮”、“之子茂兮”、“之子昌兮”(《齐风·还》第一、二、三章);还有的变化因素与不变因素彼此相间,其可变因素为韵脚,并具有语义价值,如“载渴载饥”(《小雅·采薇》第六章)、“载起载行”(《小雅·沔水》第二章)、“载玄载黄”《豳风·七月》第三章)。
  如果口吟诗人一次接连使用几个套语,这时便会形成“套语团”(clusters of formulas,劳德所用术语),如《小雅·出车》里的“春日迟迟”、“仓庚喈喈”和“采蘩祁祁”诸句,它们表达一种“还归”的愿望。
  上述关于《诗经》套语种类的分辨,是帕里- 劳德理论的初步应用,接着论者试图进而解决一些颇为棘手的问题。首先是确定三百篇的创作方式,即确定它是否为套语作品。他的研究以统计为基础,他对三百篇各类诗的套语分布和百分比情况做了如下比较:
  表1    《诗经》套语分析
 类别诗句数目整句套语数目百分比
国风260869426.6
小雅232653222.8
大雅161620912.9
颂7349613.1
  他分析说,《诗经》诗句总数为 7284,整句套语的总数为 1531,套语所占比率为21%。如果连句法套语也统计在内,那么套语的比率将会大大增加。西方有的学者认为,套语占全诗的20%,即可视为口头创作(达根《<罗兰之歌>:套语风格与诗歌技巧》),因此他说,即使就21%的比率而言,《诗经》乃口头创作的性质也可确认不疑。不过,《国风》和《小雅》的套语比率虽然很高,但这两类诗歌并非全部都是即兴的口头之作。其中有文人创作的例子,如《小雅·节南山》和《小雅·巷伯》,前者中作者自称“家父”,后者中作者自称“孟子”。这两首诗套语化程度尽管都相当高,却明显不是即席吟咏的产物。在套语比率最低的《大雅》中,有两首作者自称“吉甫”的诗——《崧高》和《 民》,它们的套语密度却与《节南山》和《巷伯》相似。而且,上述四首文人之作的套语化程度,并不低于口头创作。这种现象说明,在口头创作和书面创作之间存在着一个“过渡时期”。其间“文人作诗尚不知造语措词需要创新,因而往往利用职业歌手口头语言中的套语化词句。‘家父’、‘吉甫’和基涅武甫,显然就属于这类诗人。”20 他们的创作方式是“写”,还是“唱”,这四首诗没有言明,只是用了一个暧昧的字眼儿“作”;而且他们的作品既可称 作“诵”,又可称作“诗”。不过,在《诗经》中,“诗”和“歌”似乎已经获得了各自独立的含义:“矢诗不多,维以遂歌。”(《大雅·卷阿》)“诗”指对题材的语言表达,“歌”指唱“诗”的行为。出现“作歌”字样的诗比出现“作诗”字样的诗,套语化程度更高,《小雅·四牡》即是明显的例子。含有作者名字的那四首,用“诗”字而不用“歌”字,说明它们都是书面创作,但也接受了套语创作的影响。《小雅·巷伯》在结构上也极为特殊,四章章四句,一章六句,一章八句,不象是按照固定曲调而运用套语的即兴之作。所谓“过渡时期”,是指口头创作和书面创作共存并在的时期,有外证支持这一假设。据《汉书·食货志》称:“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天子。”为了适合宫廷音乐和礼仪的特殊需要,许多采来的民歌又重新进行加工。在民间创作和文人加工之间,存在着一个“传播”过程,过渡时期即与这传播过程有关,时间大约在西周末期。21
  其次,论者试图说明各类诗歌创作年代的先后。在这个问题上,加拿大学者多布森曾经提出一个假说,认为三百篇的创作有个连续发展的顺序,即由《颂》 而《大雅》而《小雅》而《国风》,并且认为这种发展也是“从散文向诗歌过渡”的结果。22王氏不同意这一看法,他又做了两种统计,以为驳论的证据。一种是关于《颂》诗:
  表2   《颂》诗套语分析
类别诗句数目整句套语数目百分比
周颂3375115.1
鲁颂2434116.8
商颂154 42.6
  另一种是关于整个诗集中诗句的重叠与复沓,因为他认为这种现象是歌谣体作品的重要特征:
  表3   各类诗歌中诗句的重复现象
类别诗句数目 整句重复数目百分比
国风260828210.8
小雅232627111.6
大雅16161116.8
周颂33772.07
鲁颂2432911.9
商颂15421.3
  他说,从上面的两种统计中可以看出,在历代视之为民歌的《国风》中,诗句的重复并非密度最大。《国风》占第三位,排在《鲁颂》和《小雅》之后。多布森所谓从风格学和语言学的角度而确定的发展顺序,是靠不住的。而从表1 和表2 来看,《商颂》在风格上远远不同于《周颂》和《鲁颂》;有人认为它是年代较晚的宋国作品,套语比率分析为此提供了一个内证。《鲁颂》和《周颂》相比,前者的套语比率与后者接近,它们均处于《大雅》和《小雅》之间;而前者的诗句重复比率最高,后者的则大大下降,仅仅高于《商颂》。这种变化是《周颂》远较《鲁颂》为早的证据。王氏还认为,闻一多关于《国风》早于《小雅》的设想,同多布森相反的主张一样,也是站不住脚的。从两者共同使用的句法套语来看,彼此间存在着微妙的影响,应该说两类诗歌几乎为同一时代的作品。
  《钟鼓集》第三章是套语分析的实例,选诗六首,逐一剖析,讨论更趋细腻。限于篇幅,我们只介绍关于《齐风·南山》的讨论,窥一斑而知全豹。该诗云: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葛屦五两,冠 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之,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为了证明该诗的套语性质,王氏找到了相同词句所在的篇章。例如:
  第四句:参照《齐风·敝笱》第一、二、三章,《周南·桃夭》第一、二、三章,《周南·汉广》第二、三章,《召南·鹊巢》第一、二、三章,《邶风·燕燕》第一、二、三章,《豳风·东山》第四章,《召南·江有汜》第一、二、三章。
  第二十句:参照《豳风·伐柯》第一章,《小雅·湛露》第一章,《邶风·旄丘》第三章,《大雅·荡》第七章,《大雅·桑柔》第十章。
  他在交代了传统笺注所指明的《南山》的历史背景(刺齐襄公淫其妹)之后,着重说明了“葛屦五两”的含义。他说,“葛屦”是某种植物的粗纤维所制成的鞋,在《诗经》中出现凡三次(还有《魏风·葛屦》、《小雅·大东》),其完整结构是“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文姜出嫁正是在桓公三年“九月肃霜”之时,一位贵妇新娘为何只带五双粗而薄的“葛鞋”?据《周礼》所载,象文姜这样的王公宠女应该夏穿“葛屦”,冬穿“素皮屦”。许多评家说它们是婚配的象征,亦不确,因为没有任何文献载明只有“葛屦”用于婚礼。“葛屦五两”一句显然缺乏现实性,而描述之非写实性正是套语化口述创作的特点之一。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来源地址:)

上一篇帕里-劳德理论

下一篇《诗经》里的套式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