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诗语中的歧义现象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     时间:2011-02-25
12668

  “歧义”的英文是 “ambiguity”,现在有“暧昧”、“模棱”、“含混”、“多义”、“复义”等多种译名。它作为特定的批评术语,首见于英国学者燕卜荪的著作《七种歧义类型》(伦敦,1930)。此书曾经再版,但这一术语一直未得到严格的界定;在第三版(1961)中,燕氏称“歧义”是:
  词语的任何细微差别;无论多细微,它总能给读者对同一语言片断所作的反应,提供选择的余地。
  诗歌作品的词语,在这一理论的观照之下,展示出了往往被人忽略的意蕴。他所总结的七种类型是:
  (一)一个细节以几种方式同时生效;
  (二)两个或两个以上可选择的意义融而为一;
  (三)同时给出两个明显毫无联系的意义;
  (四)可选择的意义结合起来而使作家的复杂心态清晰可辨;
  (五)作家在写作中发现事先未曾觉察的念头,而呈现出的混淆;
  (六)陈述矛盾或枝蔓,读者不得不寻找种种解释;
  (七)出现了标志作家思想不一致的矛盾。
  这是些基本类型,其下还有细类,因篇幅所限,兹不赘述。
  中国诗歌句法松散,燕氏歧义说很容易派上用场。在中诗西译时,这种特点往往使译者临纸踌躇。例如,杨力宇在译苏轼《大秦寺》颔联“忽逢孤塔迥,独向乱山明”时说,根据上下文,第四句应有三种译法:(一)我孤独地面对明亮的山;(二)这座塔孤零零地面对明亮的山;(三)这座塔孤零零地在山上闪光。可见言者与塔,均可充当诗句的主语,但如果译成英文,就只能选择一种译法。21 上述例子——不管译者是否有明确认识——虽不言歧义,而歧义在焉。
  当然,也有人明确指出诗语暧昧之所在。在《梅花与宫女》一书中,傅汉思讲到了如下几种情况:
  (一)象声词造成的歧义,如《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句中的“唧唧”二字,既暗示织机的响声,又暗示木兰的叹息。
  (二)写物关情而造成的歧义,如李煜《乌夜啼》,从总体上看是上阕写景,下阕写情,而在“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句中的“无奈”一词,则可以同时指花、指人。
  (三)涉及不同语意层次而造成的歧义,如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我辈复登临”句。广义地讲,此句指人事代谢,演成古今,此时轮到诗人这一辈;狭义地讲,此句指诗人及其同游者像前人那样,此时无非在游览名胜。
  (四)一词多解而造成的歧义,如孟浩然《万山潭作》“游女昔解佩,……求之不可得”中的“之”字,可指游女,可指游女的佩戴物,也可兼指两者。双关语造成的歧义也属于这一类,如“藕丝”(按谐音则可解作“求偶之思”)。
  (五)诗歌意象因功能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如卢照邻《长安古意》第七至十四句中的意象——游丝、花树、啼鸟、戏蝶和崇楼画阁,既是组成壮丽景色的可见之物,又是诗中的象征,代表永无休止地游宴歌舞、寻欢作乐。22
  词语的歧义大半来自文本语境的烘托、修饰,有时因携带典故或文化背景的意蕴而产生歧解。就整个一篇作品而言,由于特殊技巧的运用(如省略主语、通篇用隐喻语言等),它也会产生暧昧性。例如方秀杰说,姜夔《疏影》一词,完全压抑着主观感情的发抒,致使读者对全词的含义有可能提出多种解释。传统批评家在暧昧难明的诗词面前,亟于猎取其中的寓意,于是王昭君这个典故便引出了一个勉强的比拟:她北嫁匈奴,终老荒陲,恰似北宋末代皇帝被金人俘掠北去。但该词上片将梅拟人,喻为美妇,其花又如昭君转世,林顺夫因而认为这是一首怀旧之作——诗人在回忆一位女子。方秀杰另有见解,她认为这首词并非怀旧,而是以隐喻性诗语抒发笼总的感受:上片写孤寂与幽独,下片哀叹韶光易逝。23
  研究歧义决不限于在语言层次被动地寻找多种歧解,它完全可以涉足于较深的层次,主动地透视匠心所在,乃至艺术本质。英国学者威尼弗雷德·诺沃特尼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
  “‘歧义’这个词……使整个一代读者都深切体会到了语言有多面性的事实”,而且,正是由于这一“多面性”与有关艺术本质和功能的理论问题有所联系,这个词现在又与诸如矛盾心理(ambivalence)、张力、悖论、反讽等概念结了缘,也与爱好运用隐喻和象征(借以避免或摆脱明确断言)结了缘。当代批评家有人把“想象”界定为“正视或构想矛盾心理和歧义的能力”,并且认为,“矛盾心理,在可驾驭、可连属的替换物共同呈现的意义上,是伟大艺术的先决条件。24
  在悖论、反讽和张力所指明的较大的诗歌结构中,总有两种含义不同而互相匹敌的因素一并出现,因此也不无歧义的踪迹,尽管批评家在此的兴趣,不是静止地罗列各种意蕴,而是指说它们或者冲突或者衬托的动态平衡。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来源地址:)

上一篇个性与非个性

下一篇诗意悖论与悖论诗学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