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非连续诗学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     时间:2011-02-25
12510

  高、梅二人在谈到“孤立句法”时所引休姆的意见是:
  在散文中正像在代数中一样,具体事物是通过按照规则运行的符号或数码体现出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具体事物根本没有形象可睹。……人们只是在这一过程结束时,才把X和Y换成实在的事物。而诗歌至少在一个方面可视为正努力避免散文的这一特点。这就是说,它并不是数码语言,而是产生视觉效果的具体语言。它接纳诉诸肉体感觉的直觉语言。它总是力图攫住你,使你不断看到实物,使你避免沿着抽象过程而滑行。它选择鲜明的形容词和比喻,这倒不是因为要追新逐异,而我们又厌倦于陈词滥调,而是因为陈词滥调并不传达实物,并且要变成抽象数码。……在诗歌中,意象不仅仅是装饰,而是直觉语言的本质。诗歌是一个步行者,带你在地上旅行,散文则是一辆火车,把你送到目的地。
  ——《沉思集》
  他们指出,休姆认为在散文中,句法把众多的词语连结成为一个越来越复杂的复合体,其内在关联因而变得十分重要,而它们与具体事物的联系却正好相反。由于受句法的驱使,读者匆促读了一字又一字,一句又一句,阅读过程遂变成了一种理性过程。诗重直觉,而非理性。其使命即是通过可见的具体意象,通过悠悠缓缓的步调,而使读者不断地看到实物。因此,句法缺乏诗歌性质。10
  在诗歌中,任何词语组合都不可能没有句法,换句话说,没有句法亦是一种句法。因此,我们可以把“句法缺乏诗性”的断言改作如下的陈述:诗歌应该采用特殊句法,打破意象间正常的逻辑关联,使之呈现出孤立状态。这也正是高、梅二人名之为“孤立句法”的缘由。在一篇中西诗歌比较的文章里,余宝琳解释说:
  古代汉语本身的若干特点也有助于诗歌功能的发挥。在此,名词没有性、数、格的屈折变化(inflections),动词也没有数和时态的屈折变化……。这些特点,再加上细部结构所必备的连接成分的省略,创造了一种仅仅依赖词序和语境的孤立句法,一种使意象无所依傍的性质得以强化的句法。11
  余氏试图在中西对比的基础上概括中诗诗语的特点,应该说她涉及到了问题的主要方面,不过就孤立句法形成的语法条件而言,还应该做些补充说明。高、梅二人认为孤立句法的形成有三个条件:一是非连续,即诗句里只有名词或名词短语前后连属,而无其他成分,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二是歧义,12 即一句内同时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法结构,如贾至句“白云明月吊湘娥”(人们不知究竟是“白云”还是“明月”在“吊湘娥”);三是词语错置,即诗句内正常语序被打乱,或在其中插入其他成分,如杜甫名句“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这些句法结构阻碍了诗句的内在流动,有利于单纯意象的形成。13 我们认为 ,上述前两个条件归根到底仍然不外是省略语法成分所致;他们的贡献在于:指明前两者的语法关系依次因一少一多而暧昧不明,使讨论更加细腻;并且指出词语错置亦可形成孤立句法,亦使讨论有所拓展。程纪贤也做了一些探讨,除相同的意见外,他还认为动词句的以虚代实(即以虚词代动词,如“老年仍道路,迟日复山川”等)可以削弱语法关系。14
  现在,我们把汉学家有关的意见做一归纳。关于孤立句法形成的条件,他们认为有如下数项:
  (一)词语无屈折变化(汉语固有特点;语法关系变弱)
  (二)省略(名词之外的各种词类均可省略,甚至动词;或是固有特点,或是有意为之;语法关系变弱,词语结合方式或单一、或游移不定);
  (三)倒置或穿插(语法关系变弱,词语结合方式复杂化);
  (四)以虚代实(省略动词,以虚词代之;语法关系变弱);
  (五)并置或对仗(使孤立句法得以强化)。
  在西方诗歌的衬托之下,中国诗歌的这种句法最为奇特,因此,也最为引人注目、最常惹人评说。汉学家通常或明或暗地把这种句法及其相关现象视为“非连续诗学”(the poetics of discontinuity),并且对此做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关于非连续诗学产生何种艺术效果的讨论,尤为多见,下面是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非连续诗学的艺术效果之一:人与自然密切关联
  中诗通常一面写人事,一面写景物,由于省略、倒装等手法的运用,诗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程纪贤说,中诗尽可能地省略各种人称代词,以获得这样一种诗歌语言:即把行为主体置放在与客观存在、与外在事物的特殊联系之中,从而使得外在因素内在化。试看李端的《感兴》和王维的《鹿柴》。15 李诗末二句省略代词,这显然是为了使隐者与宇宙因素认同;“高人”日常的闲逛也被描绘成了宇宙的运行。同样,在王诗前两句中,诗人自我认同的是“空山”;在第三句,诗人则是深透森林的余晖。诗中的“见”,意味着启悟和与事物本质的沟通。中诗也常常省略介词,诗人宁可单说“空山”,而不说“在空山里”;说“春眠”,而不说“当春眠时”。介词的省略使这些潜在的实体有可能充当主语,而且这种省略与代词省略一起,创造了一种可逆转的语言,其中主客、内外两者互相补充,互相映衬。中诗还常常省略比喻词(如“如”、“似”),这种省略也不仅仅出于用字简省的考虑,而是因为“硬性”地使比喻词前后的成分结合,可以在其间创造一种既有张力又有联络的关系。而且,如果在比况人生时用倒装法,读者就难以确定孰为主体,孰为客体,人生世事和自然变化也就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例如,在李白《送友人》一诗中,自然并不是外在的陪衬,而是一幕剧的扣人心弦的组成部分。第三联“浮云”、“落日”、“游子”、“故人”四者基于内在的必然关联而组织在一起,显示出人生戏剧与自然戏剧不可分割。16
  人与自然结交的极致是人在自然中的消隐。刘若愚认为,某些词语的省略的结果是“……与西方众多以自我为中心、以尘世为依归的诗歌相比,中国诗歌常常有一种无关个人、融于宇宙的性质。”17 但叶维廉进一步发挥说 ,中国诗人“以其最纯粹的形式描述客物,而不被理智和主观性所污染”,也就是说,他们从不“把自我的观点强加于现象之上”。有些学者不同意这种看法。余宝琳认为,中国诗人展示给我们看的,不是“事物”,而是他们个人对事物的觉察。就主体没有露面的王维诗《鸟鸣涧》和《鹿柴》而言,两首诗相参照,“空山”一词就会给人以释家信念的印象,诗人之消隐正是他自我表现的一种独特方式。18 在我们看来 ,不管诗人是有意让物象以原样演出,还是在以独特方式表现自己,人称代词的省略毕竟透露出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联。
  (二)非连续诗学的艺术效果之二:主体间性
  如果一首诗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其间就可能出现建立在“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上的关联。程纪贤说,杜甫《又呈吴郎》一诗里有三个人物:诗人(我)、“吴郎”(你)和“妇人”(她)。通过省略代词,诗人试图创造一种“主体间的”觉识,在此“他者”从未被置于对立的位置。他始终于另外两个人物认同,仿佛同时有多种视角观察事物。全诗展示了一个人物内心的议论,其中故事和话语一直混淆难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句也是一例。第二句因主语省略而有两解:“他在哪里思念月下之楼”和“她在哪里的月下之楼里默默思念”。诗人有意这样写,因为分别的恋人于此夜此时正在相思。19
  (三)非连续诗学的艺术效果之三:一词多解
  一词多解即是“歧义”,关于它的理论基础、范例类型和艺术效果等问题,我们在下文再做介绍(参见第七章第三节)。
  (四)非连续诗学的艺术效果之四:诗歌时间的交错与永恒
  时态及其相关词语的省略,以及不同时间的并置或对仗,往往造成时间不定指的效果。有人强调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交错与叠合。程纪贤说,李商隐擅长兼写当下的时间和引起的时间。例如《马嵬二首》之二“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句,虽然写时间的流逝,但这是一种浑然无分的时间,宵夜只是一缕单调的回响,而且让人感觉不到白昼的到来。20 有人则强调诗歌时间的永恒性 。刘若愚以马致远小令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为例分析说:“在此,诗人描写景色宛如打开一轴中国画,读者的注意力随之由一个景物移到了另一个景物;不过,动词的省略创造了一种静态感,仿佛这些景物从时间里被攫住后,又被永久地凝固下来,它们与济慈使之不朽的古希腊之瓮上的那些形象十分相似。”21
  (五)非连续诗学的艺术效果之五:名词意象的一般性
  一般认为,中诗单纯意象间的并置连接使它们显得具体可感,鲜明生动,但高友工和梅祖麟认为,近体诗名词意象有倾向描述性质的特点。他们说,在“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之二)句中,“黄金”的“黄”和“白雪”的“白”只是强调被修饰名词的性质,而当这些名词再去修饰其他名词时,它们便突出了本身的性质,如“金殿”、“雪峰”。一些附加“色”、“声”的词,如“山色”、“柳色”、“泉声”、“蝉声”等,其后缀也给了修饰成分以可见、可闻的性质。还有一些由并列名词组成的意象,有的壮美,如“日月”、“关山”,有的秀美,如“鱼鸟”、“蒲柳”。这些意象大多诉诸视觉。并列的复合名词(如“天地”、“江湖”)有较强的一般性,而代表物类且无修饰的原型名词(archetypal nouns)也可产生同样的效果。例如在王维的《鸟鸣涧》中,就用了一些这样的名词,诗中写由“人”、“鸟”、“花”、“山”等组成的世界,体现着诗人自然而又素朴的风格。总之,原型名词以及其他倾向性质而非实物的名词(两者均是产生一般性的根源)的运用,使整个近体诗弥漫着“梦一般的抽象”和“无所不在的朦胧”(温姆塞特语)。22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来源地址:)

上一篇三种句法结构

下一篇理性思维和神话思维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