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1857—1909),字铁云,江苏丹徒人。他对“西学”很有兴趣,研究过数学、医学、水利等。先后在河南巡抚吴大澄、山东巡抚张曜处做过幕宾,因治河有功,官至知府。八国联军入京时,他曾从俄军处贱价购买太仓粮转卖给居民,后来被劾私售仓粟,谪徒新疆而死。
刘鹗对于封建社会残败的局势感到悲哀和绝望,但又想挽救这种局面于万一。他积极向清廷提出“扶衰振敝”的主张,建议筑路开矿,在“彼之利在一时,而我之利在百世”的借口下,认为“国无素蓄,不如任欧人开之”(《与罗振玉书》)这说明他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洋务派的立场上想挽救当时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
《老残游记》共二十回,署名洪都百炼生作。它写一个摇串铃的江湖医生老残在游历途中的所见、所闻、所为,反映了晚清的某些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见解和他的一些反动的政治主张。全书以玉贤、刚弼两个酷吏的暴政为主要内容,写出了现实的黑暗,这是作品的意义的部分。在晚清动荡的局面下,封建王朝已临末日,人民的反抗怒潮如火如荼,此起彼伏,当时统治阶级非常倚重那些镇压群众反抗的“清官”来维持残局,而刘鹗却比较深刻地揭露了他们的罪恶。他说:
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不要钱,何所不可?则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吾人亲目所见,不知凡几矣。
作品中玉贤和刚弼两个“清官”,实际是残忍与刚愎的典型。曹州知府玉贤的“路不拾遗”的政声是建立在对无辜人民的残酷屠杀上,一年来用站笼站死的有二千多人,站不死的还用板子活活打死。而被称为“瘟刚”的刚弼,自命不要钱,实际则滥用严刑,屈杀好人,只求自己邀功,不顾百姓死活。作者通过一首诗,表达了他对这种罪恶行为的愤慨。
得失沦肌髓,因之急事功。冤埋城阙暗,血染顶珠红。处处鸺鶹雨,山山虎豹风。杀民如杀贼,太守是元戎!
由于作者站在封建统治阶级洋务派的立场上来观察问题,作品就表现了明显的反动倾向。在第一回里,刘鹗以隐喻方式表现了他的政治见解。他把国家比作在惊涛骇浪中颠簸的一只帆船。船上有四种人,第一种是掌舵的、管帆的,也就是暗指清廷的统治集团。在老残看来这些“驾驶”的人并没有错,他们所缺的只是一个方针,因此只要送一个罗盘给他们就行了。第二种人是管理的水手,指当时中下层官吏。作品写他们正在搜括乘客的钱财,是作者批判的对象。第三种人是演说的,实际是指孙中山领导下的革命党。作者肆意歪曲他们,并鼓励人们把他们抛下海去。第四种人是乘客,也就是老百姓。作者骂他们中赞成革命的人为不懂事,被人“利用”;而竭力赞扬那些认识不清或反对革命的人为老成持重。这里作者的反动立场是非常清楚的。刘鹗还通过为他所大力赞赏的黄龙子来大骂“北拳南革”,说革命党是“乱党”、“妖妇”,说义和团是“疫鼠”、“害马”。小说塑造了两个仁慈的好官庄宫保和白子寿,在他们身上寄托了刘鹗的政治理想。作者笔下的庄宫保是个爱才若渴、举贤授能,能关心人民痛苦的封疆大臣。白子寿是个耿介清廉,明察秋毫的“青天大老爷”。显然,这样的好官是没有现实根据的,因此形象本身缺乏动人力量,显得苍白无力。
《老残游记》在艺术上有一定成就,他对事物的描写比较细腻,文笔生动。白妞的美妙歌声,桃花山的月夜,黄河冰岸上雪月交辉的景致,特别是大明湖、千佛山明丽如画的景色,对读者都有吸引力。
……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大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现在正是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的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垫子。
在人物描写上,两个“清官”的形象比较生动。此外,作品中还出现了长段的心理描写,这在我国已往的小说中是少有的。但小说的情节缺少提炼,结构松散,人物之间和情节之间还缺乏内在联系。
除了上述作品外,这时期还有大批改良主义性质的小说,它们内容很复杂,但思想水平都不高,艺术上也粗糙。其中较好的作品有《官场维新记》、《苦社会》等。《官场维新记》全书共十六回,无名氏作,是一部暴露清廷官场腐朽的小说。作品通过袁伯珍这个官场人物,揭露了当时官僚们假冒维新之名以图升官发财之实的可耻行为。《苦社会》共四十八回,无名氏作,写阮道甫、鲁克园、李心纯三人迫于生活,出国谋生。通过他们的遭遇,反映了华工华商在美国的悲惨生活,它是一部华工华商的血泪史。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蝈蝈,来源:中国近代文学史,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