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詩經——周南

作者:王力     来源:未知     时间:2010-11-13
15619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周代詩歌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類。
 
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十五部
 
分,合稱十五國風(簡稱國風),共一百六十篇。大部分是民間歌謠,小部分是貴族作品。
 
雅分大雅、小雅,共一百零五篇。小雅,大部分是貴族的作品,小部分是民間歌謠。大
 
雅則全是貴族的作品,其中有敘事詩,有祭祀詩。
 
頌有周頌、魯頌、商頌,共四十篇。周頌產生於西周前半期,魯頌大約是紀元前七世紀
 
魯國的詩,商頌大約是紀元前八、七世紀宋國的詩。這些詩多半是西周、魯國和宋國的最高
 
統治者用於宗朝祭祀的樂歌,也都是貴族的作品。
 
《詩經》產生的時代,上自西周初期(西元前十一世紀),下至春秋中期(西元前六世
 
紀),共約五百多年。除極少數是西周作品外,大部分是東周時代的作品。它所包括的時期
 
是如此之長,題材又十分廣泛,所以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各個方面,如複雜的社會生活和階級
 
鬥爭,人民大衆的思想和感情等,具有很強的現實主義精神。
 
《詩經》不僅在我國文學史上有極重要的地位,就是在漢語發展史上的地位也是非常重
 
要的。它反映了周初到春秋中葉文學語言的真實面貌,具有豐富的詞彙,尤其在研究上古音
 
韻方面,它是極為重要的資料。
 
《詩經》的""字是漢儒加上去的,先秦只稱為詩,不稱詩經。《詩經》經秦火後,
 
至漢復傳,傳詩者共有四家,即齊、魯、韓、毛。齊人轅固所傳的叫齊詩,魯人申培所傳的
 
叫魯詩,燕人韓嬰所傳的叫韓詩,魯人毛亨所傳的叫毛詩。四家解詩,多有不同。自東漢鄭
 
玄為毛傳(原名詁訓傳,傳音 zhuàn)作箋後,學毛詩的漸多,以後其他三家逐漸衰廢,
 
而且先後亡佚了。現在的《詩經》就是毛亨所傳的。
 
歷代的《詩經》注本和研究《詩經》的著作很多,通行的較好的注本有:《毛詩正義》
 
(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詩集傳》(宋朱熹著),《詩毛氏傳疏》(清陳奐著),
 
《毛詩傳箋通釋》(清馬瑞辰著)。歷代的解詩者為時代所限,解釋《詩經》,不盡符合《詩
 
經》的原意,甚至作了一些歪曲。因此,我們讀這些注本時,必須抱審慎的態度,對古人的
 
解說,既不可迷信,也不應一筆抹煞。
 
  

 

                                                              (周南)[1]

 

 

關關雎鳩[2],在河之洲[3]。窈窕淑女[4],君子好逑[5]。
參差荇菜[6],左右流之[7]。窈窕淑女,寤寐求之[8]。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9]。悠哉悠哉[10],輾轉反側[11]。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12]。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13]。窈窕淑女,鐘鼓樂之[14]。
 
[韻部]鳩、洲、逑,幽部。流、求,幽部。得、服、側,職部。采、友,之部。芼,宵部,樂,藥部,
 
宵藥合韻。
 
[1]關雎,篇名。《詩經》每篇都用第一句裏的幾個字(一般是兩個字)作為篇名。周南,西周初期,周
 
公旦住東都洛邑(在今河南洛陽東北),統治東方諸侯。周南當是在周公統治下的南方(今洛陽以南直到湖
 
北)的詩歌。《關雎》是一首情歌,寫一個男子思慕一位女子,並設法去追求她。
 
[2]關關,鳥的和鳴聲。雎(jū)鳩,一種水鳥。
 
[3]洲,水中的陸地。這里以在小洲上叫的雎鳩引出下文兩句話,這種表達方法叫做興(xìng)。興用一
 
種事物引出自己想要說的事物,兩種事物之間有一定的聯繫,但在解釋時,不能牽強附會。
 
[4]窈窕(yǎo    tiǎo),美好的樣子。淑,品德好。
 
[5](qiú ),配偶。
 
[6]參差(cēn cī),長短不齊。荇(xìng),一種水草,可以吃。
 
[7]向左邊右邊尋找。流,順水之流而取(依朱熹說)。
 
[8](wù),睡醒。寐(mèi),睡著了。
 
[9]服,想。思服,想念。
 
[10](yōu),思(依毛傳)。
 
[11]輾轉,轉動。反側,翻來覆去。
 
[12]琴瑟,都是古代的樂器。琴有五弦或七弦,瑟有二十五弦。友,親愛。這是說用琴瑟作樂來表達愛
 
她之意。
 
[13](mào),選擇。
 
[14]用鐘鼓奏樂來使她快樂。
                                         卷 (周南)[1]
采采卷耳[2],不盈頃筐[3]。嗟我懷人[4],寘彼周行[5]。
陟彼崔嵬[6],我馬虺隤[7]。我姑酌彼金罍[8],維以不永懷[9]。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10]。我姑酌彼兕觥[11],維以不永傷[12]。
陟彼砠矣[13],我馬瘏矣[14]。我僕痡矣[15],云何籲矣[16]!
[1]這首詩寫一個采卷耳的婦女懷念她遠行在外的愛人,想像他在外的各種情況。
 
[2]采采,采了又采。卷耳,又名苓耳,一種菊科植物,嫩苗可以吃。
 
[3]盈,滿。頃筐,斜口筐子,後高前低。
 
[4](juē),嘆詞。懷,想念。
 
[5]寘,放。彼,指示代詞,那。周行(háng),大道(依朱熹說)。
 
[6]這句以下都是婦人想像她愛人在外的情況。陟(zhì),登。崔嵬(wé i),高山。
 
[7]我,婦人設想的她愛人的自稱。以下幾個""同。虺隤(huī tuí   ),病。
 
[8]姑,姑且。酌,斟酒喝。罍(lé i),盛酒器。這是說從金罍裏舀酒喝。
 
[9]維,句首語氣詞。以,介詞,它的賓語省略了,這里是"藉此"的意思。永,長。懷,想念。
 
[10]玄黃,病。
 
[11](gōng),飲酒器。兕(sì)觥,用兕角做的觥。
 
[12]永傷,長久的憂思。
 
[13](jū),有土的石山。
 
[14](tú ),病。
 
[15](pū),病。
 
[16]我多麼憂愁啊!云,語氣詞。籲(xū),憂愁。
 
[韻部]筐、行,陽部。嵬、隤、罍、懷,微部。岡、黃、觥、傷,陽部。砠、瘏、痡、籲,魚部。
 
 
                                       桃 (周南)[1]
桃之夭夭[2],灼灼其華[3]。之子於歸[4],宜其室家[5]。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6]。之子於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7]。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1]這是一篇祝賀女子出嫁的輕快活潑的短詩。詩人熱情地讚美新娘,並祝她婚後生活幸福。
 
[2]夭夭(yāoyāo),少壯的樣子。
 
[3]灼灼(zhuó zhuó ),花盛的樣子,形容桃花火一般地紅豔。華,同花。
 
[4]之,這,指示代詞。子,指女子。于,動詞詞頭。歸,出嫁。後世就用"于歸"指出嫁。
 
[5]能使夫妻關係和諧,家庭和美。宜,和順,用如動詞,使動用法。室家,泛指夫妻。《左傳桓公十八
 
年》:"男有室,女有家。"下文"家室""家人"同義。
 
[6]有,形容詞詞頭。蕡(fé n),果實多的樣子。實,果實。
 
[7]蓁蓁(zhēnzhēn),樹葉繁盛的樣子。
 
[韻部]華、家,魚部。實、室,質部。蓁、人,真部。
                                                    
                                            
                                  

                                                         芣苢(周南)[1]

 

采采芣苢[2],薄言采之[3]。采采芣苢,薄言有之[4]。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5]。采采芣苢,薄言捋之[6]。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7]。采采芣苢,薄言襭之[8]。
 
[1]這是一篇反映勞動的詩歌,是婦女們採集芣苢時唱的。詩中刻畫了采芣苢的勞動過程,洋溢著飽滿
 
的勞動熱情。
 
[2]采采,茂盛鮮明的樣子。芣苢(fú yǐ),植物名,就是車前,可以吃。
 
[3]薄言,都是動詞詞頭。
 
[4]有,取得。
 
[5](duō),拾取。
 
[6](luō),成把地順著莖采下。
 
[7](jié ),手提著衣襟兜著。
 
[8](xié ),把衣襟掖在帶間兜著。
 
[韻部]采、有,之部。掇、捋,月部。袺、襭,質部。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王力,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常用詞(五)

下一篇连绵词大全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