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上海艺术剧社 1929年至 1930年 夏 衍 郑伯奇 冯乃超 钱杏邨 《艺术月刊》 《沙仑月刊》 它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戏剧团体,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直接领导的第一个话剧团体。 浅草社 1922 年 至 1925年 林如稷 陈炜谟 陈翔鹤 冯 至 将真和美歌唱给寂寞的人们 《浅草》季刊 《文艺旬刊》 自由诗派 五四时期至 新文化运动初期的白话诗作者也包括早期文研会和创造社的诗人 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该派诗作是对八千年来旧体诗词的反动,是一次彻底的诗体大解放。 太阳社 1928年 至 1930年 蒋光慈 钱杏邨 洪灵菲 孟 超等 要求光明,要求新人生,他们要努力创造出表现社会生活的新文艺 《太阳月刊》 《时代文艺》 《新流月报》 该社积极倡导无产阶革命文学运动,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不无主观和偏颇。曾和创造社一起与鲁迅发生过有关革命文学的论争。 为艺术派 创造社以及具有相似观点或创作倾向的社团与作家 在理论上,不满现实,主张破坏,但出发点却是自我。 要求个民生解放,表现为一种带有为艺术而艺术的浪谩主义倾向。 ①介绍了一些欧美浪漫主义流派作家和作品。②后期,提倡革命文学,对推进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作出了贡献。 中国新诗社 1921年成立 刘延陵朱自清 俞平伯 叶绍钧 《诗》月刊 ①该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较有影响的新诗社团②在中国新文学运动初期团结了一批作者,对初期白话诗的创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现代诗派 30年代初至 戴望舒施蛰存 李金发 打破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要创造一种“用现代的辞藻排列成的”、能够表现“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的情绪”的、“纯然的现代的诗。”(施蛰存语) 《现代》 ①运用暗示和隐喻的方式间接地表现诗人内心的情思;②不是即兴式的、切近地表现感情,往往站在第三者的位置上,对自己的感情进行客观观照并将其转化为意象,使感情的表现更加深刻含蓄;③不合逻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①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诗派是新格律诗的一种反动,在突破以辞害义等方面具有进步意义。②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民族传统,对于浪漫派、古典派和象征派能够谨慎的扬长避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后来经过艾青和七月派诗人们的创作活动,现代派具有散文美的自由诗终于成为诗的一大主流,对新诗和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北京试验剧社 1930年至 陈大悲 李健吾 以实验的精神,提倡现代的戏剧。 ①把单有剧本的文学与单有舞台的演出结合起来,造成一种真正的现代戏剧。②该社在初期戏剧综合艺术实践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弥洒社 1923至 胡山源 钱江春 赵祖康 “无目的无艺术观不讨论不批评而只发表顺灵感所创造的文艺作品。” 《弥洒》月刊 ①崇尚灵感,注重自我和性灵,致力于意境的自然文字的优美笔触的婉转和情致的清丽。②反对造做和作品商品化。 普罗诗社 1930到 多是参加实际斗争的工人和学生 ①“要摧毁资产阶级的虚伪的艺术”②“要使它成为普罗阶级的武器”。③以发扬普罗诗歌造成普罗者的文艺天才为宗旨。 现代评论派 1924年至1928 年底 胡适 陈西滢 王世杰 从文化思想等角度改善人们的观念。 《现代评论》 ①以谈政治为主兼谈文学。②有时宣扬一些资产阶级文艺观。 左翼戏剧家联盟 1929年至1936年 夏衍 郑伯奇 提出建设“新翼戏剧” 《艺术》 《沙仑》 介绍进步的戏剧理论,并组织大道剧社等进行演戏活动从事无产阶级及戏剧的理论和创作实践。 辛酉剧社 1921年 至 1930年 朱穰丞 “专演难剧” 注重表演技巧 爱美和提高话剧艺术水平。 摩登剧社 1929年秋至1830年下半年 左明 阵白尘 郑千里等 《摩登月刊》 推动学校戏剧活动,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 大道剧社 1931年至19332年5月 刘保罗及原艺术剧社、南国社、摩登剧社和学校剧团成员等。 ①积极投入抗日活动,有效地配合了群众性的抗日宣传活动和当时的政治斗争。②开展了工人戏剧活动,为我国的工人戏剧运动作乐开路工作。③培养了大批的进步戏剧工作骨干力量,为后来左翼剧运开辟了大道。 蓝衣剧社 (国统区工人业余剧团的总称) 1931至 上海、北平等地的工人 通过演小戏,反映本厂的斗争,宣传抗日救国,配合当时革命斗争。 小诗派 “五四”时期 周作人 冰心 ①善于通过微小的题材捕捉刹那间的情绪和感触②执着意识的追求,常常具有言简意深的效果。 朝花社 1928.11至1930 鲁迅、柔石 崔真吾 王方仁 许广平等 “介绍东欧、北欧的文学作品,输入外国版画……扶持一点刚健质朴的文艺”。 《朝花》旬刊 《朝花》月刊 《艺苑朝华》 “鲁迅风”杂文派 19391.1至 1941 王任叔 郑振铎 唐 弢 巴 金等 《鲁迅风》 捍卫鲁迅的光辉业绩,继承和发扬鲁迅的战斗精神,以杂文为武器,有力地袭击了当时的论敌。 春雷社 1924年成立 蒋光慈 沈泽民 《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专事提倡革命文学 发表有关革命文学的论文和诗歌创作。 “湖畔”诗派 1922 至 1926 冯雪峰 潘漠华 汪静之 应修人 《湖畔》 《春的歌集》 《支那二月》 ①以爱情诗和抒情诗闻名,在作品中是洋溢着稚趣天然的童心美②风格清新自然天真率直表现了对传统封建世俗大胆反叛的精神 东北作家群 “九、一八”事变后 萧军 萧红 舒群 白朗 萧军《八月的乡村》 萧红的《生死场》 ① 写东北乡土生活表现东北人民抗日生活 ②作品充满了关东粗犷的气息并且表现了人们的所承载的亡国之苦和顽强的反抗精神 台湾青年东忘社 1920.7至 留日的台湾学生 《台湾青年》 对台湾文艺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促进了白话文学的普及 南音社 1932.1至 赖和 郭秋生 叶荣钟 《南鲁》 台湾文艺联盟 1934.11 至 1936.8 杨逵 叶陶夫妇 《台湾文艺》 《台湾新文学》 ①吸引全岛作家建立了一个坚强的精神堡垒②积极地把握台湾现实,具有浓厚的写实义主色彩 台湾文艺协会 1934.7至 《先发部队》 荷花淀派 抗战后期50年代中期 孙 犁 刘绍棠 从维熙 韩映山 房树民等 ①通过日常生活画面显示时代风貌,表现美的人物,美的人生。 ②在现实主义的描写中,洋溢着浪漫主义气息,充满诗情画意。 ③写实和抒情完美结合。④立意高,开掘深,喷发着泥土的芬芳和水乡的清新气息。 对小说的抒情艺术和人人美学风格的独创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诗化小说”的成熟。 山药蛋派 抗战后期至50年代 赵树理 马 烽 西 戎等 ①其作品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大部分描述北方农业生产和北方农村的生活习俗。 ②故事性强,语言通俗易懂. ③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的现实主义艺术原则,反映现实问题。 ①通俗化深得广大群众欢迎,发挥了战斗的作用。 ②创作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为推进文艺的大众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下一篇中国现代文艺运动和论争(斗争)一览表(1917--1949)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