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散文与散话

作者:秩名     来源:艺教网     时间:2010-09-01
31718

      人们觉得散文很容易写。在小学和初中读书时,作文做得通,出校后又有了一些或深或浅的生活经历,有这两项资本,便可执笔写出散文了。恰好我们大地上的千家报纸群正等米下锅,于是一切通畅可读的文字,便以散文的面貌,大量快速地进入了媒体市场。

  散文,不需塑造人物性格,不需讲述完整故事,不需编造起伏跌宕的情节。人们便以为它比小说容易写。散文,不必太考究音韵律,所以它也比诗容易写。但小说可以酣畅地叙事,诗可缠绵地抒情。散文何能?散文的生存空间在何处?散文是小说和诗缝隙间长出来的闲花野草,是夹缝中的艺术。

  艺术,不争天地之大小,以小显大,以少喻多,正是它之所长。半亩一亩的园林,要显示出无边无际的花石世界。鼓上可舞,桌上可舞,绳上可舞,竹竿头上也可翻筋斗。

  散文生长于夹缝中,它的边缘又漫漶、朦胧,摸不着边际,谁都可以和它搭上边,攀上亲,什么样的文字,都可标示为散文。

  许多人误以为散文很容易制造。但要想写出一篇真正好的、耐读的艺术散文,那就需要多方面的长期修养。最根本、最基础的,是文字的修养。而这一点恰恰常被写散文的人们所忽略、所漠视。总以为文字有何难哉,会做作文,会写文件,会写新闻,会写小说,便一定会写散文。有一些发表了许多散文、出过了散文集的散文家,恰好是在这最根本最基础的文字上欠缺修养。

  文字的功能极多,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几乎都需要它。许多人际交流的场合,都需要文字作品介入。散文,它对文字有什么高要求?说来也简单,散文只是要求发挥文字诸多功能中的那么一种功能,艺术功能。

  散文最基本的、也可以说是惟一的材料和工具,就是文字。因此,散文对文字的要求,远远高于小说对文字的要求。

(转帖)小说创作五大膏药

    接下写这份帖子的任务,心下是颇为惭愧的。因为懒人性格的缘故,在下的小说至今仍是一稿未成,不务正业地跑到这里来开班讲学,会不会给人丢臭鸡蛋啊?所以,那个很不幸地把人任务托付给我的大姐,我可不可以把这里改成“怎样撑完十万字而不会让人恶心研讨会”?

    呵呵,说笑而已,那个大姐,你不要用眼光来杀我啦,小妹我这就停止灌水,正式开讲。
大凡爱情小说看多了的美眉,都会友自己提笔创作的冲动,可至今为止当红的小说家还是当年的那几个,每年冒出来的新星也只有那么小猫两三只。在下不是打击众家美女写作兴致的意思,有过写作经验的人应该都知道,出版社有时候不一定轮得到成为你的难题,最要命的是,你发现当初那个在你脑袋里还是美美的故事居然怎么也不肯乖乖地跑到稿纸/电脑上去!
        

    怎么会这样?问苍天无语啊~~~~~~~~~~~~~~~~~~

    是谁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拖出来,打屁屁!怎么美眉们把这条定律去同理证明“熟读小说三百本,不会写书也会掰”就此路不通了呢?真正自己动笔后才明白,原来当初那些看起来很烂的小说其实还是很值得佩服的!起码那些小说家们写十万字就像流川枫拧掉T恤里的汗水一般哗哗哗地顺畅,而我们这群菜鸟呢,挤了半天才一万字不到还是小时,最不幸地是,还常常会像那个白痴樱木花道拧烂T恤一样脑袋秀逗!——天啊,这段情节怎么和下一段情节衔接?糟糕,刚刚想好的精彩对白忘了写了!哎呀,女主角说话的口气怎么像是在唱大戏?妈阿,这里用什么词语形容好?要命,那里……

    轰!脑袋当机~~~~~~~~~~~~~~~~~~~

    档案查找:席绢,左晴雯,于晴,绿痕,言研,洛炜……哦,原来她们是这样写的阿,好,那我借鉴一下好了,写写写写写写写~~~~~~~~~~~~写,才两万字阿?可是又写不下去了怎么办?那就先翻翻自己已经写好的部分吧——咦?怎么会这么眼熟?这这这~~~~~~~~~~~是我写的吗?怎么好像席绢语录、于晴宝典、绿痕提要阿?然后先导如今中国愿创漫画界因为模仿成风而被人骂到臭头…………
嘟~~~~~~~~~~~~再度当机

    好吧,让我们暂时把文稿纸丢到一边,先试着把上面几个常见问题解决掉。

    一,情节衔接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会出现,大多是因为你的初期准备不够的缘故,基本上会看这篇东东的人都是一书未成的菜鸟,所以基于你既不是百科全书编者,也不是天生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天才,在你写小说之前,最好做好以下几项准备:
        

    1,背景资料 把你准备写的故事的时代背景及社会背景事先找齐,并且尽量看熟。如果你准备写的是校园小说也就罢了,但很不巧的,若是你写的小说时空背景有史籍可查,而你这个作者却没有去查过的话,那么就会很容易出糗了——千万别写出唐朝美女春睡醒来把散开的衣襟扣上扣子的情节来啊,要知道,扣子这种东西是一直到明清以后才出现的玩意儿。如果你嫌到图书馆找资料太费时费力的话,网络这种东东是很好的工具哟。当然,也有聪明的小没没大声对我喊:“大姐,我的故事背景是超时空超社会的幻想世界啦,不需要查资料的,全凭我的想象就可以啦。”ok,我承认,这样做的确是方便不少,但是常常会导致的悲剧下场就是——因为没有时代社会的亲切感与熟悉感而让人觉得空洞无稽。

    2,故事纲要 这个部分可能关系到一定的文字驾驭问题——把你想要写的故事主线整理出来,分成十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情节控制在一万字左右。除非你是那种只写我爱你爱我就能把人感动得一塌糊涂的风花雪月文字高手,否则最好还是加几条副线吧,不然你的故事很容易平淡乏味的让人想浑浑欲睡!绿痕写的系列套书之所以引人入胜让人读了欲罢不能,主要就是因为情节性强。她在男女主人公的情爱纠葛外常常会穿插国仇家恨、幕后黑手、搞笑反角来当副线,然后再把那一只只黑手发展成下一本书的主线人物,让那些曾是主角的人物退居二线充当配角,让人读来相印成趣,这也是系列套书常常毕单行本小说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当然附带一提,定好情节后及主副线后,记得前后在推敲一遍以保持故事情节内容的前后一致,不要出现自相矛盾的漏洞。 #p#分页标题#e#

    3,角色设定 这部分工作最好和上面的工作同时进行,因为角色的身世性格往往会决定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故事的情节发展亦 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尽量不要让笔下的人物做出天方夜谭般违背自身性格的行为,那会给读者在瞎掰的感觉。角色的自身设定最好丰满一些,尤其是男女主角的设定,越是完整,故事情节就越容易发展,人物的设定一般根据其时代社会背景以及自身身世决定性格,作者要时刻提醒自己的不仅是人物该怎么做,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会这样做。容貌倒是其次,只要能符合人物性格、情节发展,主角们不一定要个个都是人间绝色、潘安再世。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把人物设定的太过符号化——不是好人,就是坏人,好人就一定天真善良到底,坏人就一定一世为非作歹,那是给小朋友看的卡通片,基本上这世上没有什么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有矛盾纷争发生,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弱点和利益出发点。

    角色设定的次序一般是先决定主角,然后在定主要配角、次要配角,最后才是路人甲乙丙丁。通常主角与故事情节要互相配合,配角要为主角和情节服务,尽量不要让配角过于抢眼,以致踏入“好情节看主角,好人物看配角”的怪圈。自己偏爱的或者比较完美的配角,原则上能杀的就杀,能流放的就流放,总之一旦完成任务最好及早下台一鞠躬,不要留在台上和主角抢戏份(实在喜欢的话,另外在为他/她写本书就是了)。

    所有的角色都搞定后,最好可以排一张人物关系发展表,与故事大纲参照对比一下,看看有无矛盾之处。

    ok,作好了以上几个步骤,你就可以开始动笔写小说了。

    二、情节遗漏问题 这个是常常会让准作家们捶胸顿足的心痛问题,很多自认精彩浪漫的情节对白明明刚才还在脑袋瓜力转悠的,过了一会儿就不知不觉漏写了。事后突然想起来,只得像抓狂一样狂改情节。这还算是幸运的,若真是忘光光了倒也罢了,偏偏豆腐脑里明明记得有那么一段超级经典完美的情节对白存在过,可就是想不来那段东东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只得在桌前痛苦无比的猛抓头发。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借一段孙大圣的经典台词:“曾经有一个完美的灵感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知道忘记了才后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对那个灵感说三个字——记下来,如果一点加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马上!”

    再提个小小的建议,即使故事大纲已经敲定,在写每个章节之前,可以在立个小提纲,把要写的细节按前后顺序简要排好,这样写起来会比较得心应手。


    三、对白流畅问题 这个……你平常说话用的应该是中文吧?多观察留心身边不同身份性格的人的说话特点就可以了。另外记住,书面语和口头语的组词句法规律不同,写对白的时候除了要把握好人物的自身特点外,还要留心不要把书面语的特点带到对白中去,那样就会变成人们通常所说的“文艺腔”。有个小诀窍是,把对白中想要写的长句尽量拆成短句,这样就会比较符合口头语的特点。

    四、遣词造句问题 有没有遇见过这种问题,脑海理由很清晰的想要表达的内容,但就是找不到适当的词句来表达?这个问题俗称“脑筋短路”,又名“脑堵塞”,基本上…………是因为文字功力不够深厚的关系。这种毛病有两个诱发因素:

    1,写作练习太少,对词句的遣用不够熟练。

    2,看的书太少,缺乏文字积累。前者只要多写就可以了,熟能生巧嘛,但前提是要搞定后者先。要写出优美的语句,光看爱情小说是不够的,最好多看一点世界名著和优秀散文,以增加自己的文学素养。若想要尝试古代题材的,应多看一点明清的白话小说以及古代诗词。


    五、情节雷同问题 这个毛病几乎初学写作的菜鸟都会犯,而且近期似乎有些作家们也有这种毛病,“古代的男人们,因为争一个女子,各拔随身的刀剑;现代的男子,为争一个女子,各抽银行的支票。”这几乎成了多数爱情小说的不变铁律。有时作者因为自己是当局者而没有意识到,但作为旁观者的读者就很容易发现有似曾相识的迹象。对画漫画的人来说,画风相似还可以用情节不同来补救,但对写小说的人来说,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没有人想看两本相似或者一本看起来像几本小说拼凑版的小说的!而且比较麻烦的是,这种冒并不太容易纠正,因为人的思考模式一旦形成规律就很难在短期内强行改印变,因此如果不想被人骂抄袭的话,最好留心一点时事新闻,丰富的、经常更新的资讯是保证新鲜灵感产生的不二法门。

    好啦,如果你克服了以上五个毛病,那么就准备好无比的勇气、耐心和毅力吧!——十万个字也,平均一个字5秒的话,那么需要140个小时才能写完,也就是说,你需要整整六天不吃不喝不睡不说话不作其他事情日以继夜摇笔不停才能完成一篇小说,但——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各位美眉,你们知道一本小说的诞生需要多少心血努力了吧?

  写作技巧在写作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写作技巧是实现作者写作意图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作者的写作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写作意图。所谓的写作意图,就是指作者打算在文章或作品中表达什么样的生活和思想内容,以及通过这种表达达到什么目的。而要使这一写作意图圆满实现,就必须依靠写作技巧。

    第二,写作技巧是构成文学作品艺术性的内在因素。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即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或表达思想感情所达到的完美程度。这种艺术性的取得,决定于作者的世界观、创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在具体的作品中,艺术性表现在作家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意境我典型形象,从而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虽不同于形式美,但它更多地体现在与内容和谐统一的艺术形式之中,而艺术形式的完美创造,则依靠写作技巧。#p#分页标题#e#


                            什么是写作技巧的操作训练

    (一)师法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丰富多采的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材料,而且为我们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关于写作形式与写作技巧的深刻启示。例如,巧合与悬念,往往是某些生活事件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固有形式或“手法”;对比与映衬,常常是构成大自然优美景观及“艺术”美感的重要因素和“手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人生和自然的规律中寓含着曲折美、变化美、节奏美;“蝉鸣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常见的景象中包含着动与静相反相成的艺术辨证法则……因此,我们学习写作技巧,必须首先向生活学习。只有勤于观察生活,深入体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写作技巧真正得到提高。

(二)阅读、借鉴

    即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章(以及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凡优秀的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程度都较高,其写作技巧往往是娴熟而又富于创造性。多读优秀的文章,在注意思想内容的同时,注意其写作技巧,看作者是运用哪些来表现思想内容,实现写作意图的,并且分析这些写作手法的具体运用情况及其所取得的写作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应结合实际(写作者自身的思想和艺术修养的实际与题材和表现对象的实际)进一步思考,看哪些手法可以“拿来”,经过改造为我所用。这样,久而久之,潜移默化,自己的写作技巧,自然会有所提高。

(三)经常练笔

    这是具有本质意义的技巧“操作训练”。清人唐彪写道:“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作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沈虹野云:‘文章硬涩由于不熟,不熟由于不多做。’信哉言乎!”多写才能熟,熟才能生巧,这是不可更易的规律,任何企图改变或超越这一规律的人,永远也掌握不了写作技巧,永远也写不出好文章。只有经常写,反复写,才可能在写作者身上固定下一个写作技巧的“概括化系统”,一个“自动化的”写作“行动方式”。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懂得那些语言艺术大师们为什么谆谆劝诫“我们大家都应该写、写、写,写得尽量多”了。

    写作技巧的掌握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技能”阶段,一是“熟练”阶段。“技能”阶段,是无法之中求有法,能过观察、体验、多读、多写,学习并掌握了一些写作的基本手法,且能将它们运用于写作实践。这是掌握写作技巧的第一阶段。“熟练”阶段,是有法之中求变化。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而掌握了包括写作的辨证艺术在内的多种写作手法,并能将它们纯熟自如、富于创造性地运用于写作实践。这是掌握写作技巧的第二阶段。古人说:“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规矩也。”识得“活法”,并能运用“活法”是掌握写作技巧第二阶段的重要标志。

    掌握写作技巧,对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否定写作技巧在写作中的客观作用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也不能把技巧绝对化,走到唯技巧论的极端。因为,决定文章价值的主要因素,还是内容,脱离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文章的审美价值乃至艺术性,也就不复存在了。这一点,尤其应该引起初学写作者的重视。 

        

    怎么会这样?问苍天无语啊~~~~~~~~~~~~~~~~~~

    是谁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拖出来,打屁屁!怎么美眉们把这条定律去同理证明“熟读小说三百本,不会写书也会掰”就此路不通了呢?真正自己动笔后才明白,原来当初那些看起来很烂的小说其实还是很值得佩服的!起码那些小说家们写十万字就像流川枫拧掉T恤里的汗水一般哗哗哗地顺畅,而我们这群菜鸟呢,挤了半天才一万字不到还是小时,最不幸地是,还常常会像那个白痴樱木花道拧烂T恤一样脑袋秀逗!——天啊,这段情节怎么和下一段情节衔接?糟糕,刚刚想好的精彩对白忘了写了!哎呀,女主角说话的口气怎么像是在唱大戏?妈阿,这里用什么词语形容好?要命,那里……

    轰!脑袋当机~~~~~~~~~~~~~~~~~~~

    档案查找:席绢,左晴雯,于晴,绿痕,言研,洛炜……哦,原来她们是这样写的阿,好,那我借鉴一下好了,写写写写写写写~~~~~~~~~~~~写,才两万字阿?可是又写不下去了怎么办?那就先翻翻自己已经写好的部分吧——咦?怎么会这么眼熟?这这这~~~~~~~~~~~是我写的吗?怎么好像席绢语录、于晴宝典、绿痕提要阿?然后先导如今中国愿创漫画界因为模仿成风而被人骂到臭头…………
嘟~~~~~~~~~~~~再度当机

    好吧,让我们暂时把文稿纸丢到一边,先试着把上面几个常见问题解决掉。

    一,情节衔接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会出现,大多是因为你的初期准备不够的缘故,基本上会看这篇东东的人都是一书未成的菜鸟,所以基于你既不是百科全书编者,也不是天生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天才,在你写小说之前,最好做好以下几项准备:
        

    1,背景资料 把你准备写的故事的时代背景及社会背景事先找齐,并且尽量看熟。如果你准备写的是校园小说也就罢了,但很不巧的,若是你写的小说时空背景有史籍可查,而你这个作者却没有去查过的话,那么就会很容易出糗了——千万别写出唐朝美女春睡醒来把散开的衣襟扣上扣子的情节来啊,要知道,扣子这种东西是一直到明清以后才出现的玩意儿。如果你嫌到图书馆找资料太费时费力的话,网络这种东东是很好的工具哟。当然,也有聪明的小没没大声对我喊:“大姐,我的故事背景是超时空超社会的幻想世界啦,不需要查资料的,全凭我的想象就可以啦。”ok,我承认,这样做的确是方便不少,但是常常会导致的悲剧下场就是——因为没有时代社会的亲切感与熟悉感而让人觉得空洞无稽。 #p#分页标题#e#

    2,故事纲要 这个部分可能关系到一定的文字驾驭问题——把你想要写的故事主线整理出来,分成十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情节控制在一万字左右。除非你是那种只写我爱你爱我就能把人感动得一塌糊涂的风花雪月文字高手,否则最好还是加几条副线吧,不然你的故事很容易平淡乏味的让人想浑浑欲睡!绿痕写的系列套书之所以引人入胜让人读了欲罢不能,主要就是因为情节性强。她在男女主人公的情爱纠葛外常常会穿插国仇家恨、幕后黑手、搞笑反角来当副线,然后再把那一只只黑手发展成下一本书的主线人物,让那些曾是主角的人物退居二线充当配角,让人读来相印成趣,这也是系列套书常常毕单行本小说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当然附带一提,定好情节后及主副线后,记得前后在推敲一遍以保持故事情节内容的前后一致,不要出现自相矛盾的漏洞。

    3,角色设定 这部分工作最好和上面的工作同时进行,因为角色的身世性格往往会决定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故事的情节发展亦 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尽量不要让笔下的人物做出天方夜谭般违背自身性格的行为,那会给读者在瞎掰的感觉。角色的自身设定最好丰满一些,尤其是男女主角的设定,越是完整,故事情节就越容易发展,人物的设定一般根据其时代社会背景以及自身身世决定性格,作者要时刻提醒自己的不仅是人物该怎么做,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会这样做。容貌倒是其次,只要能符合人物性格、情节发展,主角们不一定要个个都是人间绝色、潘安再世。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把人物设定的太过符号化——不是好人,就是坏人,好人就一定天真善良到底,坏人就一定一世为非作歹,那是给小朋友看的卡通片,基本上这世上没有什么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有矛盾纷争发生,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弱点和利益出发点。

    角色设定的次序一般是先决定主角,然后在定主要配角、次要配角,最后才是路人甲乙丙丁。通常主角与故事情节要互相配合,配角要为主角和情节服务,尽量不要让配角过于抢眼,以致踏入“好情节看主角,好人物看配角”的怪圈。自己偏爱的或者比较完美的配角,原则上能杀的就杀,能流放的就流放,总之一旦完成任务最好及早下台一鞠躬,不要留在台上和主角抢戏份(实在喜欢的话,另外在为他/她写本书就是了)。

    所有的角色都搞定后,最好可以排一张人物关系发展表,与故事大纲参照对比一下,看看有无矛盾之处。

    ok,作好了以上几个步骤,你就可以开始动笔写小说了。

    二、情节遗漏问题 这个是常常会让准作家们捶胸顿足的心痛问题,很多自认精彩浪漫的情节对白明明刚才还在脑袋瓜力转悠的,过了一会儿就不知不觉漏写了。事后突然想起来,只得像抓狂一样狂改情节。这还算是幸运的,若真是忘光光了倒也罢了,偏偏豆腐脑里明明记得有那么一段超级经典完美的情节对白存在过,可就是想不来那段东东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只得在桌前痛苦无比的猛抓头发。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借一段孙大圣的经典台词:“曾经有一个完美的灵感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知道忘记了才后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对那个灵感说三个字——记下来,如果一点加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马上!”

    再提个小小的建议,即使故事大纲已经敲定,在写每个章节之前,可以在立个小提纲,把要写的细节按前后顺序简要排好,这样写起来会比较得心应手。


    三、对白流畅问题 这个……你平常说话用的应该是中文吧?多观察留心身边不同身份性格的人的说话特点就可以了。另外记住,书面语和口头语的组词句法规律不同,写对白的时候除了要把握好人物的自身特点外,还要留心不要把书面语的特点带到对白中去,那样就会变成人们通常所说的“文艺腔”。有个小诀窍是,把对白中想要写的长句尽量拆成短句,这样就会比较符合口头语的特点。

    四、遣词造句问题 有没有遇见过这种问题,脑海理由很清晰的想要表达的内容,但就是找不到适当的词句来表达?这个问题俗称“脑筋短路”,又名“脑堵塞”,基本上…………是因为文字功力不够深厚的关系。这种毛病有两个诱发因素:

    1,写作练习太少,对词句的遣用不够熟练。

    2,看的书太少,缺乏文字积累。前者只要多写就可以了,熟能生巧嘛,但前提是要搞定后者先。要写出优美的语句,光看爱情小说是不够的,最好多看一点世界名著和优秀散文,以增加自己的文学素养。若想要尝试古代题材的,应多看一点明清的白话小说以及古代诗词。


    五、情节雷同问题 这个毛病几乎初学写作的菜鸟都会犯,而且近期似乎有些作家们也有这种毛病,“古代的男人们,因为争一个女子,各拔随身的刀剑;现代的男子,为争一个女子,各抽银行的支票。”这几乎成了多数爱情小说的不变铁律。有时作者因为自己是当局者而没有意识到,但作为旁观者的读者就很容易发现有似曾相识的迹象。对画漫画的人来说,画风相似还可以用情节不同来补救,但对写小说的人来说,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没有人想看两本相似或者一本看起来像几本小说拼凑版的小说的!而且比较麻烦的是,这种冒并不太容易纠正,因为人的思考模式一旦形成规律就很难在短期内强行改印变,因此如果不想被人骂抄袭的话,最好留心一点时事新闻,丰富的、经常更新的资讯是保证新鲜灵感产生的不二法门。

    好啦,如果你克服了以上五个毛病,那么就准备好无比的勇气、耐心和毅力吧!——十万个字也,平均一个字5秒的话,那么需要140个小时才能写完,也就是说,你需要整整六天不吃不喝不睡不说话不作其他事情日以继夜摇笔不停才能完成一篇小说,但——这是不可能的。 #p#分页标题#e#
    所以各位美眉,你们知道一本小说的诞生需要多少心血努力了吧?

                谈谈灵感

   在起草之前和起草中间,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现象, 这就是灵感。在起草之前产生的灵感,可以称为整体结构灵感, 是产生文章整体的契机。而在起草中间产生的灵感,不断涌现, 可以称为部分灵感,或灵机、灵气等,是形成文章实体的生机。不论是起草作品,还是起草论文,都要有灵感的参与,否则必定流于平庸。 还可以说,只要是创造性的操作,必定产生灵感。

    灵感,是最高级生命刹那间独创性极强的表现, 它是在人脑意识层面积聚大量信息并有潜意识中隐信息随时涌出的可能之后,往往在巨大的情绪高涨的推动下, 或者在理性约束力大大减少的情况下,由于一个途径不一的关键信息的加入, 所有信息迅速沟通形成一种创造性有机体。 古今中外, 人们对灵感这一神秘现象进行了探究。我国古代称为“兴会”、“机遇”、“感兴”、 “灵机”、“神遇”和“顿悟”等。灵感的特点是稍纵即逝。 灵感是建立在思维势态和大量信息的必然性上的偶然性,正如梦一般, 难以再现。作者必须在灵感出现时,快速地记录下来。

    产生灵感的关键信息,途径不一,大致可以分为:

    A.外界信息。伟大的古典物理学家牛顿散步中苦苦思索, 只因一个苹果的落地,茅塞顿开,豁然贯通,发现了万有引力。列夫.托尔斯泰看到路边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牛蒡, 联想到一个民族英雄,于是写出了中篇小说《哈吉.穆拉特》。唐代杜牧的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其中可以看出诗人看到夕阳这一信息后抖然联想到大唐帝国的没落, 写出了这首意象雄浑的小诗。

    B.思维信息。在苦思冥索中, 潜意识的大海里突然跃出一个信息,使已有的多种信息一下子沟通,形成一个创造性整体。 大科学家阿基米德绞尽脑汁,苦求多时,但在洗澡时却忽然来了灵感, 高兴得不顾一切地冲上街道大喊。柯岩一直想写一首怀念周总理的诗,感情十分真挚,但却苦于构思平常,“突然, 我想到我们的民族有一个为逝者喊魂的习俗……”于是,《周总理,你在那里? 》这一反映全国人民心声的绝唱诞生了。论文、 哲理诗的写作往往更多地出现这一类信息,造成顿悟型灵感。

    C.启迪信息。 郭沫若说他创作是“先看大家之作”,目的是得一点“暗示”,促进“兴趣”。 他还坦率地说:“我有一个秘诀,就是多看作品,用人家的构思,套自己的生活。”欣赏郭诗, 多方比较,明显可以看出他向歌德、 泰戈尔和惠特曼借鉴摹仿或者说从中提取启迪信息。许多作者还从别的艺术意象中找启迪信息。诗人白居易从音乐中获得灵感,写出《琵琶行》。杜甫、 苏轼等写了很多题画诗。文章摹仿、艺术意象等都能成为启迪信息产生的来源。

    D.自由信息。 自由信息来自于作者头脑中的潜意识, 与思维信息不同的是它是在意识放松控制或受到麻庳时出现的。 酒类麻醉品使用后,诗人往往出口成章,下笔千言。李白自称“斗酒诗百篇”。睡梦中,意识的制约性几近于零,潜意识十分自由, 但却仍能生发出符合一定理性的作品灵感。 许多作者都有类似梦中写作的体验。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梦中忽得佳句,醒后立即记录, 因有客人打扰仅仅写下数十行。但是, 记录下的诗句却成为《忽必烈传》一诗中的精华。西方现化派中的超现实主义特别强调自由信息及其形成的灵感,创作方法主张“自动书写”, 认为写作应当是绝对无意识的,最好是记述梦境和幻觉。

    产生灵感的信息主要是以上四种。

    无灵感时勿宁不写;灵感是天然,才智是人工, 人工决不能胜过天然。但要注意的是,灵感不会凭空发生,一般要有思考的前提。因此,没有灵感但有写作愿望时,应当深入思索或者动笔起草, 以引发灵感。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秩名,来源:艺教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我怎样谢散文(二)

下一篇名家谈散文写作系列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