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40年的《乡音》,伴我走过人生风雨!
几十年来,我不管走到哪里,爱搞阵地,爱办刊物。
当年在农村劳动时,我就牵头成立了《坷垃》文学社,利用黑板报、墙报、油印小报发表我们的作品;1980年到临汝镇文化站工作后,我又牵头成立了临汝镇农民笔会中心,创办了全国第一家轮转机套红印刷的乡级小报《乡音》报;1985年我借调到洛阳地委《豫西报》任《伏牛》文学副刊首任责任编辑,编发了数十个文学专版,其中编发的两期临汝县文学作品专版,集中发表了陈建国、周爱玲等十几位临汝县业余作者的处女作;1986年到临汝县文联工作后,先后编辑出版了《风穴文艺》《沧桑》杂志,协助汝州市种鸡场创办了《汝鸡快讯》《现代企业报》,每期都有文学作品专版;2000年我调到平顶山市文联工作以来,先后任编辑、副主编、主编、执行主编编辑出版了《新城·增刊》《华夏风情·观音文化》《大香山》《尧山》《鹰城》《文艺界》《河南报告文学》等报刊,并创建了《中华网络作家协会》《中华文学艺术圈》《奔流》《东方艺术》《智慧之泉》等网络文学艺术博客圈,创建了《智泉流韵》微信文学平台,发现和培养了大批文学新秀。
1984年,时任临汝县临汝镇乡文化专干的我,挑头成立了临汝县临汝镇乡农民笔会中心。在1984年8月10日召开的成立大会上,著名作家姚雪垠被我们聘为名誉主席,乡党委副书记王丙义当选为主席,乡党委宣传委员李仁义,乡政府副乡长王革命和我当选为副主席,我同时兼任秘书长。成立大会上决定创办全国第一家乡级报纸《乡音》,由我任主编。我通过写信、打电话、当面请求等形式,聘请姚雪垠、何南丁、张有德、苏金伞、刘茵、杜道恒、徐慎、王新义、王亚东、李长华、许桂声、衡江明、贾来、张宗政、王维周等为《乡音》顾问,还三番五次登门拜访,让这些名家题词、作文,以提高《乡音》报的知名度。
1984年9月,《乡音》创刊号出版,报头的“乡音”二字由著名作家、时任湖北省文联主席姚雪垠亲笔题写,同时还在第一版发表了姚雪垠老先生的题词:“生活,学习,练好笔墨,为社会主义服务。——祝《乡音》创刊。一九八四年八月 姚雪垠”。第一版还刊登了时任河南省文联副主席、著名诗人苏金伞的题词:“给农民以翅膀,给农民以基地,给农民以快乐——祝《乡音》创刊 苏金伞 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日”。
《发刊词》的题目是《《乡音》——农民的知音》,提出“把《乡音》办到农民心坎上”,这就是我们的宗旨!“农家用汗水浇灌的金秋,将给《乡音》增光添彩;《乡音》也将播放农民欢乐的歌声,绘下农家小院甜美的笑靥。”“她将为您‘’求知、求富、求乐”修桥铺路,她将为您自学成才创造条件。”创刊号上还发表了中共临汝县委宣传部、河南省文联主席何南丁、中国作家协会河南分会副主席张有德、《当代》副主编刘茵、《专业户报》主编杜道恒、中国作家协会河南分会理事徐慎、《河南日报》文艺处编辑李长华、河南人民出版社文艺处副处长王亚东、《洛神》主编许桂声发来的贺信、贺词。其中临汝籍著名作家徐慎在《月是故乡明——致《乡音》》一文中写道:“故乡临汝镇要创办《乡音》小报,消息传来,令人振奋。省报有之,县报有之,乡报还不多见。而今,我的家乡却自己办起报纸,真是捷足先登,敢为人先啊!光从这一点看,他们就具有改革和创新的精神。”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