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童趣儿【一百零四】
【郭进拴原创】 白云山
我是喝着清冽甘醇的白云山泉水长大的!白云山是我心中的山,我对她有着深深的情,厚厚的意……
白云山位于河南省汝州古城西北约六十里处。当你尚未身临其境时,决不会知道她的妙处,只有游览了,才能体会到。她虽然没有桂林山石的巧妙奇异,没有华山群峰的挺拔险峻,没有庐山森林的蓊郁幽深,没有峨眉庙宇的雄伟壮观,但她却有着别处没有的独特的魅力。
先说她的名字,就来得蹊跷。白云山,是因为山上有悠悠的白云才取了这么个优雅的称号的。
记得小时候,我和奶奶一块到白云山下的妙水寺赶庙会,奶奶指着山顶上那轻纱白缎般的云儿告诉我: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咱这里一连三年滴雨未下,方园几百里井河干涸,饿得皮包骨头的庄稼人跪在日头地下,向老天爷祈雨。三天头上,有一朵白云遮住了祈雨的人群,只听”咔嚓”一声炸雷响过,大雨猛浇了下来,只下得沟满河平。后来一遇天旱,人们就到原来祈雨的地方烧香磕头,每次都先有一片白云遮顶,然后落场透墒雨。这一年,天又旱了,从远处飘来一片白云,近了,变成一个花骨朵样的大闺女。那闺女像是村里多年前跳崖死去的妙云,她从头上拔下一枚玉簪,照人们跪下祈雨的地方一划,地下就流出了一股清泉。她对着清泉照了照自己的影子,就倒下变成了一座山,以后人们就把这架山叫做“白云山”,把山下的清泉叫做“妙水泉”。还在泉旁修了寺院,叫“妙水寺”。寺里还塑了白云老母像,供人们瞻仰供奉。人们都说妙云姑娘升天后,成了白云仙子,她不忍看着父老乡亲忍饥挨饿受熬煎,就显了神灵,化成了妙水泉、白云山,为百姓降福消灾。相传这妙水寺里的清泉,神力无比。人们饮了会变得年轻漂亮。庄稼人有了妙水,更是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吃穿不愁。
听了奶奶讲的故事,我更加热爱生我养我的白云山。后来渐渐长大了,我接过了父亲的放羊鞭,在白云山上牧羊。那时的白云山多美呀!万千婆娑的绿树杂花为她穿上了绚丽的衣衫,阳光给她披上了金色的大氅,白云赠给她素洁的披肩,我在她的怀抱中戏耍、弦歌、赏景……每逢雨后新晴,艳阳把飞瀑映成了七色虹霓,那溟蒙弥漫的烟雾,给这些迷人的景物又披上了一层素纱,使白云山奇秀中略带一点神秘,妩媚中稍添几分羞涩,愈加显得楚楚动人。记得当时我还写下了“团团牛羊云中走,阵阵牧歌水中流”的诗句呢!白云山的一草一木,一泉一石,白云山的缕缕白云,声声鸟啼,白云山每一个淳朴厚道的父老乡亲,每一个聪慧灵秀的兄弟姐妹,都给了我无穷无尽的激情和灵感。于是,我饱蘸山乡明丽的色彩,迈着歪歪扭扭的步子,学着去歌颂新的事物,歌颂山乡人美妙的心灵。终于,我走出了白云山那弯弯曲曲的山间小径,进了镇,进了城……
当我重新回到白云山,已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金秋时节。我随着参加白云山笔会的文朋诗友们,刚刚踏进这迷人的境地,就看见白杨在招手,绿柳在舞袖,就连故乡的柿林也在向我点头。啊!故乡,白云山,我回来了!浓重的乡情紧紧缠绕着我的心,不顾一切,我一头扑进了白云山母亲那温暖的怀抱。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