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童趣儿【八十四】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4-09-13
3190

  郭进拴|童趣儿【八十四】


  舅母过来抚摸着我的头说:“别担心,你舅舅会给你扎灯笼的,他要不扎,我就把他扎的这些灯笼烧了。”舅舅手中就像变戏法似的,不一会儿一个纵横交错的灯笼骨架弄好了。 舅舅坐在炕沿上又开始慢吞吞地喝起白糖水来。我壮着胆子,抚摸着灯笼架,猜想着灯笼的样子。舅舅笑着问我:“想学扎灯笼不?”他用力地点点头,舅舅说:“等你再长几岁,大一点儿,舅舅就教你扎灯笼。我眼神儿也不好,等你学会了,就来帮我扎啊。”舅舅小时候患眼疾,左眼不顶用,只靠右眼。但这右眼却成就了舅舅的好手艺。 灯笼骨架弄好了,舅舅领着我去村里的供销社代销点买糊灯笼用的彩纸。午后,白雪覆盖的小村格外安详。舅舅哈着手,一团白气绕着他的脸。我紧跟着舅舅,唯恐落下半步。舅舅回头笑道:“说说吧,想要个啥样儿的灯笼啊?”我不吭声,慢吞吞地跟着舅舅向前走。我想,最好能扎个五星的,要是不成,扎个西瓜灯也行。就怕舅舅说我挑剔,一生气不给扎了,那我可什么都得不到了。舅舅见我不吭气,也就不再问了。舅舅家这个村的供销社代销点不大。还好,供销社代销点果真有彩纸,只是颜色不全,粉的、绿的、黄的、蓝的,少了一种红的。舅舅蹲下身来眯着一只眼瞧着我忐忑的样子,用手刮了一下我的鼻子,又笑了起来。舅舅说:“你这孩子,人小心眼还挺多。舅舅一定给你扎个好灯笼,别胡思乱想了。”往回走时,碰到了一个叫冯大爷的“五保户”。舅舅主动打招呼,还说了一句“明天保准给您送去”的话。那冯大爷咧着嘴笑着,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幸福。跟在舅舅身后走,我不时回头看,见那冯大爷拄着拐棍还站在路边目送着我们呢。 缺了红色的彩纸,舅舅有些坐立不安。他在屋里踅摸来踅摸去,终于找出一瓶红色的水彩来。他铺开一张白纸,开始用小刷子蘸着水彩一下一下地涂抹起来。我想在舅舅面前表现一下,就跃跃欲试找来一只毛笔跟着舅舅涂起来。母亲见状,急忙过来制止,却为时已晚。我的手上、袖子上早已挂上了红。母亲有些生气,用力地拧了一下我的脸,我“哇”地一下哭了起来。舅舅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儿,用身体护住我说:“孩子喜欢,就让他学着涂嘛。这对他今后学艺有好处。”随后,舅舅安慰我说:“不要急,慢慢往上涂。涂好了,我还要给你扎灯笼呢。”于是,我学着舅舅的样子小心地涂起来。就这样,舅舅涂了一张红纸,我也涂了一张红纸。不一会儿,涂好的两张红纸都干了。那色彩就像一团火,把屋子映得亮堂堂的。舅母端来一大碗刚打好的面糊,对舅舅说:“晚上不给你做饭了,你就吃这碗面糊儿吧。”面糊儿是用来糊灯笼的,舅舅当然知道。舅母一直反对舅舅为别人扎灯笼,只不过有母亲在场,舅母只好半开玩笑说说罢了。那碗面糊儿,怎么看怎么像疙瘩汤。我不免添了一下嘴唇。舅舅找来一把小刷子,在面糊碗里轻轻地蘸了一下,就在灯笼架上刷了起来。母亲也动手,帮着舅舅糊起了灯笼来。不一会儿,一盏五颜六色的灯笼呈现在眼前。哎呀,原来是一盏顶部圆形、底部方形、中部突起的“五福灯”啊。“五福灯”上下两端用的都是红纸,而中部是五棱体,分别糊着红、粉、蓝、黄、绿五色彩纸。我以为“五福灯”完工了呢,可舅舅又折叠起一张黄色彩纸,用剪子上下翻舞着。很快,一幅黄色花边和细穗剪成了。母亲还想帮着糊,舅舅却自己动手把黄色花边小心翼翼地粘到灯笼的顶部,将细穗粘到了灯笼的下端。一盏“五福灯”挂在屋中央,整个屋子被渲染得喜气洋洋。 我以为晚饭后舅舅一定会抓紧给我扎灯笼呢。可是,吃饱喝足的舅舅眨着一只眼背着手哼着小曲,在地上开始转悠起来。他一边转悠着,一边不时抬头欣赏着他的作品,一副颇有成就的样子。 舅母问舅舅:“这灯笼你准备送给谁呀?”舅舅回过神儿来,沉吟一会儿才慢慢地说:“我看前院的冯大爷一个人孤单单的,就给他扎了这个‘五福灯’,算是一份心意吧。”舅母愣了一下,张了一下嘴想说些什么,却没有说出来,只仰起头陪着舅舅端详起那盏“五福灯”来。那一瞬间,我分明看见舅母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光。我坐在炕上,拄着下巴瞪大眼睛望着那盏“五福灯”,心想:要是舅舅把这盏“五福灯”送给我那该多好啊!心细的舅母似乎看懂了我的心思,对还在转悠的舅舅说:“人家孩子在盼着你给扎灯笼呢,你就别瞎转悠了。”母亲笑着说:“不急不急,让他舅歇一会儿再说。”舅舅“嗯”了一声,回过头看了我一眼,又继续边转悠边欣赏着他那盏“五福灯”。我真想哭,可又不敢哭,生怕舅舅一生气就放弃已经许诺给我的诺言。看着看着,自己的上下眼皮打起架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梦里,舅舅给我扎了一盏漂亮的灯笼,它忽而大忽而小,形状千变万化,都是我喜欢的。

  我开心地举着那盏会变的灯笼跑着,唱着,那些小伙伴们也跟着我一路跳着,笑着。夜空上,到处飞舞着多彩明亮的灯笼。  大公鸡打第三次鸣时,我醒了。哎呀,原来是一场梦。我有些失望,揉揉双眼,那盏“五福灯”还挂在屋中央呢。再往地桌上看,一盏红彤彤的“红五星”正朝着我微笑呢。我兴奋得一咕噜从被窝里跳了起来。啊,这就是我日夜盼望的“红五星”。我想象着“红五星”安放蜡烛后红彤彤的样子,高兴得真想唱那首《红星歌》。舅母告诉我,这盏红五星,是舅舅趁我熟睡时,独自披着棉袄在灯下扎成的。舅母劝舅舅先睡觉,等白天时再扎。舅舅说:“我少睡一宿觉没啥大不了的,能给孩子一份惊喜,比啥都强!”舅舅说过,答应人家的事情就要兑现,不能让人失望。舅舅还说过,越简单的事情,越要用心去做。“红五星”看似简单,但是它每一个角的尺寸都要整齐,都要一致。稍微不注意,很容易出现五个角不对等,看着也就不周正了。在寒冷的冬夜里,舅舅不顾视力和身体上的疲倦,来不及喝一口白糖水,在扎好灯笼架后,又赶紧糊上由我染成的大红纸。昏暗的灯下,舅舅是那样地严谨,那样地仔细。 灯笼扎了一盏又一盏,岁月转了一圈又一圈。走进商场里,各式各样的灯笼鲜艳华丽,玲珑细致。而我却怎么也产生不出什么兴趣来。在我看来,只有舅舅扎的灯笼才最精美最珍贵。  真的,舅舅给我扎的那盏“红五星”就像一团火,一直在我心中点燃着,照耀着我从暗淡的冬夜走向明媚的春天。传统民俗灯笼是集民间传统工艺的大成,结合了竹编、糊纸、书画和彩绘等技艺,不可不谓神奇。

  后来,我们全家都学会了扎灯笼,就连我上学的学费和书杂费也是靠全家扎灯笼一分一分集攒的。我们全家整夜不睡,扎到天亮,再挑到集上卖了。 我记得我们家扎灯笼共分六部走: 第一步:开竹。竹子是制作灯笼框架的主要材料,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我们会挑两三米长的干竹,竹竿要直、厚身是两大标准。 其实,开竹亦很讲究,顺着竹纹下刀乃基本原理,为避免竹竿分叉裂枝,下刀的速度不宜太快,应左右微微晃动刀背缓缓直落。如此一来,六条宽约一厘米多、大小匀称的竹篾便随大小的顺次一一得以削成。待竹篾削好后,别忘了去掉内里的竹节,毕竟这些不起眼但硬邦邦的竹节影响到接下来折篾的效果。第二步:折篾。实际上,竹篾的长短,是由所做灯笼的大小来定的。为了使折篾长短相宜,每对折一次动用尺子量一次是道必不可少的工序。此外,折篾时用的是一股巧劲,用力小了成不了形,用力大了无异于“谋杀”。折出四段长度一致的竹篾后,可大致按一个框形予以组合,接口处用砂纸蘸上浆糊粘住即可,是为灯笼框架的粗坯。其余的,均按此法操作。  第三步:扎架。把折好的一干竹篾(粗坯)拼扎起来,制成灯笼骨架,是整道工序里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通过灯笼上下台座的凹槽,利用适中的间距,可以将两个竹篾(粗坯)按圆形连接起来,各个接口同样用砂纸捆住。其余的,均按这种交叉相织的方法操作。 第四步:勾图。绘图是一门基本功,须依靠经验的积累,功力不够是做不出来的。在我看来,民俗灯笼的图案、色彩选择相当丰富,诸如传统、喜庆、和谐、热闹、吉祥、想象等景致均可用手描绘,以之增添灯笼的活力以及韵味。往往,我们先是用铅笔白描,勾勒雏形,如此一来,即使绘画过程中有误笔也可及时修改。完成这道工序后,紧跟着的是绘图、书法、上色。  第五步:糊纸。这道工序考究的是平铺的功力,力求图纸与框架达到浑然合一的效果。 第六步:上饰。想想看,假若只有一个光秃秃的灯笼头摆出来,会好看吗?为了使灯笼的形象更为饱满,我们在灯笼头下面做一些装饰(镶边)的文章是必要的,这也是画龙点睛所在。譬如彩带、仿绫纸、垂苏等,均为不错的上饰选择。惟有如此,灯笼观之赏之方才悦目。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童趣儿【八十三】

下一篇郭进拴|童趣儿【八十五】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