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定点换景法:描绘景物的精妙视角转换

作者:王翔     来源:《奔流·小作家》编辑部     时间:2024-08-27
4916

  在写作中,尤其是景物描写时,运用恰当的手法能够极大地增强文章的画面感和感染力。定点换景法,作为一种高效且富有表现力的写作技巧,深受中小学生及文学爱好者的喜爱。本文将通过中小学生作文比赛中的优秀作品案例,详细介绍定点换景法的运用,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写作中的效果。

  一、定点换景法详解

  定义:定点换景法是指在描写景物时,选定一个固定的观察点,通过改变观察的角度或方位,依次展现景物不同侧面或远近、高低、左右等视角变化下的景象,从而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立体、有层次感。

  关键要素

  选好观察点:这是运用定点换景法的基础,观察点的选择应根据景物特征和写作目的来确定,确保能够全面、多角度地展现景物之美。

  明确观察角度:在描写过程中,要清晰地交代观察的角度和方位变化,让读者能够跟随作者的笔触,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景物的变化。

  遵循一定顺序:按照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由低到高、从左到右或从右至左等顺序进行描写,使景物呈现有序、连贯的视觉效果。

  二、举例说明

  案例一:校园晨光

  “清晨,我站在教学楼的顶层,眺望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片翠绿的操场,晨露微光中,跑道显得格外清新;接着,我的目光缓缓下移,穿过操场,看见了那些错落有致的教学楼,它们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庄重而温馨;再向远处望去,是学校的后花园,晨雾缭绕中,花草树木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一般。这一刻,我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感受着校园独有的宁静与美好。”

  分析:在这个例子中,作者选择了教学楼的顶层作为观察点,通过由近及远、由下到上的顺序,依次描绘了操场、教学楼和后花园等景物,展现了校园晨光的多层次美感。

  案例二:山间秋色

  “我站在山巅之上,俯瞰着脚下这片五彩斑斓的山谷。首先吸引我注意的是那片金黄的树林,它们仿佛是大自然最得意的作品,在秋风中摇曳生姿;接着,我的目光顺着山谷延伸,看到了那条蜿蜒曲折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倒映着两岸的秋色,更添了几分灵动;最后,我的视线转向远方,那层层叠叠的山峦,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更加雄伟壮丽。这一刻,我仿佛融入了这无边的秋色之中,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洗涤。”

  分析:在这个例子中,作者同样选择了山巅作为观察点,但采用了由近及远、由下到上再及远的顺序,生动地描绘了山间秋色的丰富层次和壮丽景色,让读者仿佛也随着作者的笔触,进行了一场心灵的旅行。

  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定点换景法不仅能够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立体,还能够引导读者跟随作者的视角,一步步走进景物之中,感受其独特魅力。因此,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定点换景法,无疑会大大提升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作文征稿全息作文网首页点击【中小学生作文比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探索写作新视角:定景换点法在作文中的应用

下一篇想知道如何让作文景物描写更出彩?日内变化法来帮你!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