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六十二】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4-08-19
17950

  郭进拴|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六十二】


  对教育事业曹植甫一腔热情,爱国救国他更是一点也不含糊。 民国二十三年(即1934年)冬,国民党第19路军第60师从开封调至五里川、朱阳关一带驻防,阻击红军第25军北上抗日。春节期间,60师师长陈沛为鼓舞士气,收买拉拢群众,从外地请来一个剧团,在朱阳关小学院内开联欢晚会,曹植甫写一副对联,贴在舞台明柱上:"舞台即是世界,世界便是舞台,演员在演大家,大家都是演员。"并直言不讳面斥陈沛说:"常言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今日寇侵华,步步进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贵军不在前线抗日,却来后方同室操戈,攻打红军,不知师长对此有何评论?" 一通斥责让陈师长面红耳赤,支支吾吾辩解:"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敝人是身不由己,旨意难违……"不等他说完,曹就气愤质问:"那么天意、民意、世情、国情能违吗?岂不知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民心更不可违。" 更让人感动的是,1946年夏天,内战爆发,李先念率领一支队伍从中原突围后进入伏牛山区。由于当地群众不了解情况,看到大批军队进驻,纷纷躲避逃离。造成队伍粮草奇缺,很多战士甚至饿死在行军途中。 这时,曹植甫的一位学生贺老汉提出:曹植甫是这里最德高望重的人,只要他站出来说句话,大家都会听的。部队首长当即派人前去探访,并邀请他到军部一叙。时年77岁高龄的曹植甫看完信后,不顾年迈,当夜即赴军中与其商量筹粮备战之事。 第二天,他便召集当地各界人士,召开地方人士座谈会,当场发表当时足以让他掉脑袋的"赤色宣传",号召群众支持中原军区部队。在他的振臂高呼下,不过数月时间,就筹来150多万公斤粮食,帮助部队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1958年10月,曹植甫先生在家乡去世。

  曹靖华(1897~1987) ,原名曹联亚,1897年8月11日出生于卢氏县五里川镇路沟口村。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毅然剪去辫子,考入县立高等小学。1916年,考入开封省立第二中学。1919年的早春二月,“五四”运动前奏的阵风吹拂得古老开封年轻了。省立第二中学师生的思想象春风一样欢快活跃。此时的曹联亚自改名为曹靖华。伟大的“五四”运动传到开封,青年学生立即行动起来,声援北京学生的正义斗争,曹靖华是河南省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五四”运动后,曹靖华发起组织了开封第二中学“青年学会”,常与安徽芜湖五中的蒋侠僧(蒋光慈)和北京“少年学会”的赵世炎联系。他还同几位爱好文学的同学一起自筹经费,于1920年元旦创办《青年》半月刊。曹靖华既是《青年》的主编,也是主要撰稿人,发表有《青年与新年》、《女学生监狱》等文章、新诗十余篇。《青年》每期印数四、五千份,共出版7期,在省内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20年春,曹靖华和屠亚超二人被推选为河南省学生代表,赴上海出席全国第一届学生联合会,在会上认识了留日学生代表李达和另一代表张静庐,受到了共产主义思想的更大启发。

  1920年夏,曹靖华到上海泰东图书局当校对。不久进入设在渔阳里六号的外国语学社学习。1921年元月上旬,经蒋光慈介绍,靖华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与任弼时、肖劲光、刘少奇、罗亦农等为同学。教师杨明斋,主要讲《共产党宣言》. 1921年3月,曹靖华赴苏联进入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该校是第三国际举办的培养东方各民族革命干部的大学校。学生来自东方各国,中国的留学生有20多人,被编为中国留学生班,学生有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曹靖华等。在莫斯科,曹靖华结识了瞿秋白。瞿秋白当时是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特派员的身份前往莫斯科的,主要任务是考察苏联十月革命后的实况。

  瞿秋白告诉曹靖华,是李大钊同志想方设法把他们20多人选派到苏联来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各种革命人才和各方面的干部。苏联革命胜利了,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中国人民还正在同敌人做殊死斗争,需要苏联的经验,需要苏联的书,尤其像《母亲》这样的书。普罗米修斯是一位传说中从上帝那里把天火偷取到人间的英雄,中国留学生也是来偷取天火的,这天火就是苏联的革命经验,就是革命的宝书。中国的奴隶已经要起义了,他们正在等待着武器弹药,让我们作个给起义的奴隶们偷送天火的人吧。在瞿秋白的引导下,曹靖华开始了新的人生,并为之奉献了一生。

  1923年,曹靖华回国。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红楼图书馆二楼的办公室里接见了他。而后安排曹靖华暂到北大俄语系做旁听生,一边学习,一边在学生中开展革命工作。

  曹靖华在北大学习期间,结识了鲁迅先生。1923年,瞿秋白也由莫斯科回到了北京。因此,瞿秋白、鲁迅、曹靖华3人经常在一起商讨工作,谈论文学,成了二十世纪著名的文坛三友。就在1923年6月4日,曹靖华的处女作三幕长剧《恐怖之夜》在当时颇负盛名的北京《晨报副刊》上发表了。同年,曹靖华翻译的第一部作品-俄国作家契诃夫的话剧《蠢货》在瞿秋白主编的《新青年》季刊上发表了。从此,曹靖华踏上了文学与翻译的漫漫征程,以笔为刀枪,进行战斗。

  1924年,曹靖华参加了中国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未名社》的筹备会议。不久,《未名社》正式成立。全社成员有韦素园、曹靖华、李霁野、台静农、韦丛芜。导师鲁迅。1925年春,曹靖华奉李大钊所派到河南开封国民二军给苏联顾问团当翻译。国民军二军军长胡景翼,亲自接见了俄语翻译官曹靖华。渐渐地,曹靖华与苏联军事顾问团的瓦西里耶夫(汉语名为王希礼)成为好朋友。为了帮助王希礼把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翻译成俄文,曹靖华在短短时间内给鲁迅写了4封信,鲁迅回了4封信,还给俄译本写了一篇序言、一篇自传,寄了一张近期照片。不久,王希礼翻译的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俄文本正式出版。1926年初,国民二军在河南失败,曹靖华于枪炮声中在开封夷门脱险,回到了北京。

  曹靖华到北京后,李大钊又召见了他,委派他到广州国民政府担任苏联高级军事顾问加仑将军的翻译,以沟通加仑将军和蒋介石之间的联系。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六十一】

下一篇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六十三】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