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五十五】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4-08-13
7848

  郭进拴|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五十五】


  姚崇和范仲淹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姚崇祖籍河南陕县,其父去世后,母亲改嫁到一个姓黄的人家,后来姚崇当了宰相,曾问其母:将来百年以后是否与父亲合葬一处,其母回答说:人若有灵,纵隔千里也能相知,人若无灵,即便埋在一起也是枉然。于是后来姚崇就将母亲葬在了万安山下。范仲淹当年就是看了姚崇和他母亲的墓以后受到启发,将自己家族的墓地定在这里的。

  不用叩问历史的门环,不用翻阅发黄的书页,伊川的每寸泥土里,都蕴藏着思念他的深情。说不清伊川人为他开了多少次纪念会了,而“范园”的修建,更说明伊川人民对范仲淹的厚爱。不久的将来,伊川的文学戏剧工作者,还将把他的音容笑貌,展现在电视屏幕和戏曲舞台上,让人们一睹风彩。

  我终于从遥远的历史和海阔天空的思绪中回到了现实,在范园漫步,跟前是一片历史悠久的、引人沉思的土地。清悠悠的伊河水,像往常一样汩汩地流着,范仲淹还活着,他活在伊川人民的心里,伊川人民思念他的深情凝固了,凝固成了一座规模巍然的“范园”。园内一幢幢仿古建筑,飞檐挑角,朱栋曲栏,依势而建,错落有致,精工雕刻的石栏,花砖铺砌的平台,雕刻精美的范仲淹的塑像、国内名家的题诗作画,更为范园增光添彩。一字字,一行行,对先贤的推崇、仰慕和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当我们踏上归途的时候,道旁到处都是繁花似锦的花朵,是啊,春天是最美的季节,伊川县的文朋诗友们,也正在用春风互相传递着文学创作百花争艳的喜讯!

  2018年4月23日上午,我有幸参加了第六届《奔流》作家研修班,亲自聆听了著名作家李佩甫老师的精彩授课。

  他说,今天我想讲的是如何把现实生活转化为文学作品,也就是生活与创作的关系。1978年,我在《奔流》上发了三个短篇小说之后,成了专门的创作员。那时候,我天天想着如何写出一部好的作品,为什么别人能写好,我就是写不好?就在我天天为写不出好故事苦闷的时候,一天我父亲从外面回来以后,给我讲了一个特别精彩的故事,说是从街上听来的。我当时觉得故事太好了,真精彩,然后按捺不住喜悦写了下来,并寄给了《上海文学》,稿子寄出一段时间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上海故事》上的一篇文章,讲述的故事内容和父亲讲给我的那故事一模一样。那时我才发现原来父亲讲给我的故事是别人早已发表过的作品。那时我心里特别忐忑,心想,好家伙,《上海文学》如果采用了我的投稿,我岂不是成了抄袭?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上海文学》并没有采用我的投稿,后来我意识到故事只是故事,如实写下故事本身并不能称为文学创作,生活中的故事必须经过岁月的浸泡,加工,浓缩,修改才有可能转化为文学作品。

  他接着说,最近,我的又一部长篇小说《平原客》面世了,这部长篇小说用了我十年的生活积累。十年前,我看报纸的时候看到了一篇长篇报道:一个副省长的杀妻案,我当时就记住了那个故事。有一次,我去找一个在看守所工作的同学玩,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一名看守人员在特殊情况下用烟头烫伤了一个犯人的脸,这个故事我也记了下来。有一年,我到新疆采风,在喀纳斯湖,我买了一条白色纯羊绒围巾,围巾非常漂亮,我印象特别深刻。还有一年,我在省文联的一位朋友的孩子爱上了网络游戏,我和他半夜挨个网吧去寻找孩子。这些事情都在我的脑海里沉淀下来,并且都成为了《平原客》中的细节。生活中,自己感受体验的东西,成百上千的个人的生活细节,逐渐融进要思想的方向去,听到的看到的,有意无意的向自己的方向调动的时候,往同一个方向努力的时候,在日夜的浸泡中,会逐渐朝自己的方向走。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不一定有用,但在某一个契机,经过脑海的浸泡就变成了作品中的细节,对于作家来说,没有什么生活是白费的,今天没有用上的生活经历,明天会有用,这部作品没有用上的生活细节,另外一部作品会用上,作品不等同于生活,但作品来源于生活。生活面越宽越好,什么时候能用是要看契机的。经过十年生活的积累,我打算开始写一部长篇,之前我写过草,这一次我想写花。我把花卉适合生长的地点选在了我虚构的一个地方-----梅岭,其实也就是许昌的鄢陵。这个是我熟悉的地方,另外,这里也是南花北迁的中转站。在我寻找花匠,花卉经纪人了解养花过程的时候,一个偶然的契机我知道了十年前我看到的那个副省长杀妻案的主人公就是当地人。我当时就想了解是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土壤才培养出了那样的人,最后结出了这样的果实。也就是说,我的这部长篇是从一篇新闻报道幻化而来的。确定了写作方向之后,我开始考虑我想使用的语言进行的情绪和语言进行的感觉。有一次染发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头发白的时候没有声音,我突然就抓住了语言的感觉:麦子黄的时候是没有声音的,头发白的时候也没有声音。我把自己十年中对生活的理解,对生活的认识,记住的故事,记住的一些人全部砸入了这部作品。一个人的生活储备,生活空间,写作情绪都会影响到作品的风格,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作家对生活认识的深度,广度,理解,语言进行方式、结构方式。语言行进方式,结构方式代表着你的思维方式,对生活的理解大于生活的本身。我今天把创作《平原客》的过程贡献出来给大家借鉴,总的来说就是作家怎么认识,怎么理解,怎么写作生活中的故事,这是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但是又不是生活本原,是服从于你作品创作旨意的。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有自己独特的真实的看法,你是怎么看的,需要作家个人来完成。写小说就得一个接一个的讲故事,但是无论多么精彩的故事,它永远是故事。写作的语言十分重要,文学语言不是语言本身,语言风格的形成跟一个作家的认知水平有极大的关系,一件事的表达代表着作家本人的认知方式和态度。语言不是写明白的问题,而是写准确的问题,表达出别人不曾表达出来的东西。首先是准确,其次才是精彩。能称为创作的语言必然是独一无二的,语言文字千变万化的排兵布阵形成了作品的独特性,好的文字会烫你的眼睛,好的作品会烫你的眼睛,而文学作品的上限,我认为就是如此。我把我五十年对平原生活的理解砸进了《生命册》。我们谈小说当然绕不开人物的塑造,我认为首先这个人物的选取,首先就是熟悉,熟悉不是认识他,了解他,人物的塑造有一个浸泡过程,是浓缩过得,经作家的手修饰过的,把人物进行浓缩加工,有时候甚至是各个不同的人的经历经过作家长时间的在脑海里的浸泡加工到一个人的身上。但是不需要的无论多么好都加不上,必须服从于你所需要塑造得人物形象,服务于整篇作品的写作走向。生命册基本上是我五十多年对平原的理解,下功夫最大的,准备时间最长的一部作品。是我对我们平原地区全面的阶段性的认识。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你能表达准确精彩的东西,这很重要。对于作家来说,阅读同生活一样重要,今天也有学员提到了怎么读、读什么的问题。我觉得吃进去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国文学要读,外国文学也要读,每一届诺奖出来,我都会去买来读一读。因为,作家必须要了解当代文学的标尺在哪里,诺贝尔文学作品是世界文学阶段性的标尺,人类思考的标尺在那里,不一定要模仿,可以借鉴学习,然后再端出来自己的一本菜。诺贝尔文学奖让我们知道标尺在哪里,潮头在哪里,得诺奖的那些作家们在思考什么。

  李佩甫老师最后说,如果站在写作的角度来谈阅读,那就看看《当代》《收获》《人民文学》《十月》等等这些国内大刊的头题,看看你与这些头题文章的差别,如果你觉得你也能写出来这样的文章,甚至能写的更好,那尽管去投稿。其他的书,你喜欢的话,无论是什么内容,都要看。好的文字就是灯,可以使人少犯错误。

  值得庆幸的是,李佩甫老师在课间亲笔将我带去的《平原客》《羊的门》《城的灯》《生命册》四本书签上了他那力透纸背的字。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李佩甫继“平原三部曲”《羊的门》《城的灯》《生命册》之后,又推出了以平原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新作《平原客》,如果说之前李佩甫关注的多是底层老百姓的命运,这一次他将笔触对准了当代官场生活,他说是对这块特定地域“精英人士”的一种关照。

  从《羊的门》《城的灯》《生命册》,到《平原客》,李佩甫的小说经历了一系列不动声色的内在变化,《平原客》既是他抒写“平原”的续篇,也是他对“平原”精神生态嬗变的一种研究。“过去,我写底层人物比较多,关注的多是底层老百姓的命运,而《平原客》应该说是对这块特定地域‘精英人士’的一种关照”。李佩甫说,之所以对一批“潮头人物”发生兴趣并进行研究,因为这些人大多也是从社会生活的底层冲杀出来的,时代给了“机遇”,他们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变化,成了官场人物、亿万富豪,还有号称“天下第一审”的破案高手、穷凶极恶的杀人犯等,“我经常说把人物当成植物来写,我想说的是:‘植物’在发芽的时候,都是向着阳光的,可长起来就不一样了,它们为什么长成了这个样?”

  李佩甫说,《平原客》的故事是在平原上的一个村庄里“拾”来的,当时他跟友人在村长家吃饭,说起来这个故事。后来这个线头就一直在他脑海里泡着,泡了整整十年。李佩甫一直在等待一个契机,或者说是切入的方式。多年后,他在研究当代人的精神生态、尤其是多元化时期人们的精神嬗变过程中,积累了方方面面的生活素材,直到三年前,他才找到了“花客”这个“切口”,开始《平原客》的写作。

  李佩甫透露,为起书名他考虑了一年,并有过多次反复。说到“平原客”,它典出于战国时期,平原君门客三千,现在,“精英”们至少不应该再是传统的“鸡鸣狗盗”之徒了吧?而在平原,“客”是一种尊称,“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人海茫茫,车流滚滚,人们被各种欲望挟裹着,谁又不是‘客’呢?”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五十四】

下一篇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五十六】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