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春节的习俗也因地域、民族不同而有所差异。
我的老家在河南汝州,那里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保留下来的春节文化或许也是最原汁原味的。
春节通常从大年三十算起。在此之前,也就是从农历的腊月23日开始,农家就开始为春节忙碌了,有一则民谚生动地记录了这一过程。“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只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富足,一些内容已经变化了,但人们对春节那份期待则是一直不变的。
记得小时候,在除夕这一天,我帮着父亲贴了春联、插了门松,扫干净了院子;母亲则在厨房里继续准备着初一早上祭祀所用的供品。傍晚时分如果出去走走看看的话,就会发现每家每户门上都已经贴上了红纸金字的春联、插上了碧绿清新的门松。那一副副春联写满了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一簇簇门松象征着对健康长寿的祈愿;而大扫除则是要忘记过去一年所有的晦气和不快乐,还因为新年第一天是不能扫院子倒垃圾的,据说那样会“倒掉”一年的财运。晚饭过后,左邻右舍则会集中在空旷的地方,围着用松柏树枝燃起的篝火拉拉家常谈谈希望,这就是熬年。遗憾的是,现在在好多地方,熬年都被围着电视看春晚取代了!
初一这一天,村子里从凌晨三四点钟开始就会陆陆续续地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那是祭祀的鞭炮也是迎新的鞭炮。我起床后,父亲已经做好了新年第一餐------凉粉(用红薯粉做成的像布丁一样的食品,再加以豆腐、猪肉、蔬菜等煮出来的美味)。这顿饭是只有初一这天才有的,和平常的三餐不同,新年第一天从早到晚要吃四顿饭,寓意着丰收和富足。另外,为了表达对辛劳了一年的母亲的感谢,做妈妈的这一天是不用早起做饭的。
吃过了早饭,小孩子们照例要去给爷爷、奶奶等长辈们拜年。这也是小孩子们最为开心的时刻,因为不仅能讨来好吃的好玩的,还能拿到一个个红包------压岁钱。拜完年之后,
小孩子们往往会三五一群地去放鞭炮,而大人们则会抽空去看看耍龙舞狮等庆祝活动。
从初二到初五是走亲戚的时间。外公、外婆、舅舅、姨妈、姑妈等等,这些近亲的长辈,凡是健在的,通常都是要去看望的。所以这两天路上经常是车水马龙,满是走亲戚的人。亲戚间贵在于常走动,越走越亲。中国人重视这种亲情,走亲戚时也往往会精心准备许多丰盛的礼品。同样,小孩子们也能从这些长辈那里得到不少压岁钱。但是,随着中国计划生育的实施,到了我们的下一代,恐怕他们不会有那么多亲戚可走,也不会有那么多红包可拿了吧。
一般来说,过了初五(叫“破五”,要放鞭炮庆祝的),春节就算结束了。在外面工作的人也该陆陆续续返回所在的城市开始工作了。但在农村,春节的气氛会一直持续到元宵,也就是农历正月十五。记得小时侯,到了元宵的晚上,每家每户都会在门墩上摆上用窝窝头作容器的灯盏,小孩子们会提着各种各样的灯笼在村子里游玩,村子里还会有热闹的灯会。这时从高处望下去,只见村子里灯光盏盏,宛如天上星光点点。
春节假期,庙会成为很多人不可或缺的年味载体,承载着人们对于新年的美好期盼。妙水寺庙会以年味、文化厚重之风韵成为很多豫西人的春节“标配”,正月十三举行的春祭更是深受人们的期待。自正月初一开门迎客,妙水寺庙会已成为我们当地新春人气之旺地。
民俗盛宴 品浓浓年味
我小时候的妙水寺庙会以“年味无双”为主题,设置了千年香火、财神迎宾、桃园花市、穿越三国、年味大舞台等几大板块,可谓创意十足,精彩连连!人们步入妙水寺,即可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浓浓年味!
妙水寺庙会素来香火旺盛,人们来到妙水寺的第一件事就是祭拜观音菩萨,祈求今年好运连连!隆重的祭祀仪式之后,人们还可以在妙水寺四处逛一逛,感受传统民俗项目交织出的独特风情。年味大舞台上惊险刺激的高台舞狮表演、呆萌的斗鸡表演引得人们连连叫好;东跨院的桃园花市里,数万朵“桃花”凌寒盛开,吸引众多游客合影留念!
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小吃定能让游客大快朵颐,一饱口福!
清代以来,每年正月十三,妙水寺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春祭。春祭时,四面八方的人们自发来到妙水寺,除参加祭拜活动外,还要举行舞龙、舞狮、擂排鼓、踩高跷等民间社火表演。
按照我们豫西风俗,春节不单指大年初一,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都被视为节日,这是一个过程,俗称“春节期间”。从腊月初八开始,人们便准备过年了。腊月二十三以后,春节进入倒计时,这期间的重要日子都有儿歌相伴。譬如腊八,童谣为:“腊八,腊八,小孩要炮,姑娘要花。”从这天起,大人小孩就有了过年的意识,俗语“吃罢腊八饭,就把年下办”就是这个意思。
这时,大人哄孩子念的歌谣是:“孩儿孩儿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孩儿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孩子们一听说要杀猪过年,都很兴奋,便不哭不闹了,等着过年。歌中的“孩儿”,亦可换成被哄孩儿的名字,这样一来,大孩子哄小孩子时唱的这首歌,也就变成了童谣。腊八节还有一首童谣,是针对牛马的:“决(骂的意思)一千,骂一万,熬到腊八吃顿饭。”意思是说,平时牛马干活,总有偷懒耍滑的时候,主人平时再怎么打它、骂它、讨厌它,但到了腊八这一天,牛马等牲畜照例要放假一天,不让它干活,让它也吃点儿粥。我记得那时即便是在生产队的牲口圈,这一天人们也会盛碗粥倒到牲口槽里。
还有一首童谣,是针对树木的:大人会让小孩子在院中果树上抹些腊八粥,以期来年花繁果丰。小孩一边往树上抹粥,一边背诵:“树呀树呀吃腊八(粥),吃了腊八(粥)结疙瘩(累累果实)。疙瘩结得索啦啦,别人摇,摇不下;俺一摇,刷啦啦(果实下落的声音)。”
到了腊月二十三,人们要唱另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剃憨瓜;二十九,装香炉;年三十,贴对子;大年初一,撅屁股作揖。”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但这首儿歌不单说此节,而是把准备过春节的任务虑算一遍,因过了小年就该过大年,每一天都有新活动。
小孩子喜欢恶作剧,对儿歌中“骂人”的事情特别感兴趣,关于节前理发(俗称“剃头”)有一首童谣:“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憨瓜;二十九,剃信球。”意思是说,过年需早做准备,剃头太晚,形同痴憨。同时,小孩对与自身有关的儿歌感兴趣。大年初一早上,太阳没有出来时,大人们会让平时不长个子的小孩唱一首歌,唱时旁边不能有人,还需抱紧一棵大椿树:“椿树椿树你姓王,你长粗来我长长,你长粗来做檩子,我长长来穿衣裳。”有些小孩唱错了,搞成了“椿树椿树你姓王,我长粗来你长长”,唱错了便很沮丧,回家告诉大人,大人就吓唬说:“看你,唱错了,来年甭想长个子了!”
可是小孩很快就把这事儿忘了,又唱起其他儿歌:“大年初一把门(儿)开,我把财神请进来。驴驮金,马驮银,骡子驮个摇钱树,麒麟驮着聚宝盆。”此类属于吉祥儿歌,是用来添喜庆的:“大年初一放鞭炮,穿花衣,戴新帽,看那热闹不热闹!”还有增添热闹气氛的儿歌:“小娃子拍手笑,新年说来就来了;滴哩哩,两响炮,炸开还起两丈高。初一吃哩真不少,初二、初三真热闹,家里亲戚都来到,新女婿,骑着马,新媳妇,坐着轿……”“备案子,剁馅子,蒸包子,包饺子。蒸完了,包完了,欢欢喜喜过年了。东来的狗,西来的狗,咱俩对着拍拍手。”
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初十都有儿歌,俗称《新年十日歌》。当唱到正月初七时,歌词是这样的:“年初七,人生日,早饭吃罢把秤提。称了我,又称你,哥哥称了六十斤,弟弟称了四十七。弟弟有点儿不服气,开口就向哥哥说,明年我要多吃肉,长成大个儿超过你!”
到了元宵节,儿歌就更多了,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单说一首新搜集来的老歌《踏麦青》:“正月十五正月正,正月十六踏麦青。踏了麦青不腰痛。踏麦青,踏了麦青不腿痛。”为啥要踏麦青呢?因为过了元宵节,已彻底过完“年下”,作为农人,应该关注稼穑了,这是把注意力往农业生产上引导,而且有必要把来年重要的日子都说一遍:“正月一,唱大戏,小孩子,心欢喜;二月二,吉祥日,龙抬头,炒豆粒。三月三,齐上山,大风筝,飞上天。四月四,好天气,清明到,插柳枝。五月五,过端午,咚咚锵,除五毒。六月六,蒸馒头,白又大,圆溜溜。七月七,乞巧日,牛郎笑,织女喜。八月八,搬西瓜,迎中秋,乐万家。九月九,喝好酒,度重阳,庆丰收。十月十,穿新衣,套上车,赶大集……”
还有:“正月里,正月正,赶着鸭娃儿闹花灯;二月里,龙抬头,赶着鸭娃儿顺街游;三月里,三月三,赶着鸭娃儿下河滩;四月里,四月八,赶着鸭娃儿摘黄瓜;五月里,五月五,赶着鸭娃儿过端午;六月里,天气热,赶着鸭娃儿树凉儿歇;七月里,秋风凉,赶着鸭娃儿缝衣裳;八月里,八月八,荞麦开花白花花;九月里,九月九,赶着鸭娃儿饮好酒;十月里,十月一,赶着鸭娃儿烧寒衣;寒衣儿送到大门外,赶着鸭娃儿从(重)回来。”
这些儿歌都非常好记,不但教会儿童记住各种节日,还提醒大人在什么日子干什么事情。
在我的老家鳌头一带,正月十五出嫁的姑娘是禁忌回娘家看灯的以外,还忌祭灶,正月初一回娘家。因为女不祭灶,所以祭灶日亦不叫闺女回娘家。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始,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嫁到夫家便是夫家的人了。大年伊始,阖家团圆,自然不便回娘家去。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日,恐媳妇回娘家举家不团圆。所以一般都是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十六回娘家。以便照顾到婚姻双方的团圆喜庆。回门时日的禁忌,是要让新妇遵守往来之序,不该回门时一定不能回门,否则会有凶事发生;该回门时,一定要回门,否则,也会有凶事发生。一般结婚三日时,新郎新娘要回门看望二老,但是当晚必须在日落前返回夫家,因为新婚不能空新房。河南林县一带,新妇三天回门时要顺着迎亲的那条道走,所谓“三天不走两条路”。彝族新妇回门时忌在路上与新郎交谈,两人像陌生的路人一样。这与其不落夫家习俗有关。汉族回门时小两口总是亲亲热热,有说有笑的。民间有“回娘家”的小调流行。新婚夫妇回门带的礼物,都是成双成对的,忌单数。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有些新妇,受迷信思想影响,直到一百二十天(四个月)后才能归宁,还有的要三年以后才能回家。浙江一些地方有女子命犯所谓“破娘家”的,这样的女子,不可在家中上轿,出嫁时由男家接女出门,女穿破衣,扮作讨饭模样,在庙宇中换装上轿,谓之“借嫁”,女家父母亲属必须避匿,一切由夫家照应。婚后一百二十天,才可归宁。否则,娘家定会破败或遭受不幸。还有所谓命犯“离窠”(夫妻离散)及“回头禄”(遭天火)的,都要在四个月后,甚至三年后才能回家。
一般新婚满一个月之后,姻亲间便可自由往来。回门时,新娘可住在娘家。住的天数颇有讲究。河南一些地区有几日去的住几天的习俗。俗语云:“八对八,两头发”,“九对九,两头有”。就是说初八日归宁的就可在娘家住八天,初九日归宁的就可在娘家住九天。这样,最多的时日是住个对月。如果是按这样住的,对男、女两家都是吉利的,否则便不好。不过,也有忌住八天之说,所谓:“住七不住八,住八穷娘家。”这一禁忌的形成一般是出于嫁出去的闺女不易在娘家多住的思想考虑。其中有感情的限制、道义的制约,也有经济的压力和生产的需求,是多种因素促成了这一习俗的约定。
如果新郎和新娘一起回娘家,那么,他们在娘家的住宿也有不同的禁忌。在汉族和满族中都有新婚夫妇回娘家忌同房的习俗。满族准许姑爷住在西炕,别的客人一律不许住在西炕。但姑娘和姑爷是不能住在一起的,据说新婚夫妇在娘家同房会使娘家家道衰落。这也是性行为不洁、会亵渎神明的观念导致的。民间常以为,男女间的事,女方总是吃亏的。出于这种考虑,女家心理方面总有一点受压抑的感觉。再说,娘家、婆家不归一个血统,怎么能在娘家室内为婆家提供传宗接代的场所呢?假如真的是在娘家怀了孕的,岂不将娘家的“人势”、“财势”带到婆家去了吗?娘家一定会因此而衰落的。所以是绝对禁忌小两口儿在娘家同房的,这是这一风俗下的思想观念。但是,同是在汉族,也有许多地方是不忌讳新婚夫妇在娘家同床共枕的。有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俗还会并存于同一县境之内,例如在河南林县这两种风俗就同时存在。
新妇回门后,身份已经变了,是人家的人了,因而娘家也时常“防着她”。鄂伦春族出嫁的女儿回到娘家,禁忌刷锅。否则,娘家的财运会被她刷跑的。河南修武县也有类似的禁忌。当地民间忌讳出门的姑娘摸、拿娘家的勺和火柱。说是“摸勺不死公公,死婆婆”,“拿火柱不死公公,死女婿”。还忌讳拿娘家的刀、剪,禁忌逮娘家的狗等等。说是:“恐怕日后割断娘家的关系,咬断路。”总之是生尽百法,防止出嫁的姑娘再动用或者拿走娘家的东西,如果出嫁后再拿娘家的东西,并且因此而发生了口角、争执,那势必会影响男女两家的关系的,但是,严加防范毕竟不是好办法,怎么才能让她自觉地不拿呢?于是就用“死公公”、“死女婿”的咒语来吓唬她,以警戒之。
新妇归宁,忌把在婆家遇到的不顺心事一一说给娘家人听,又忌回到婆家,再把娘家的事不分轻重地都倒给婆家人听。这样“学舌”的结果常常会引起事端,影响男女两家的关系,新妇也会落一个“饶舌婆”的名声。因而俗间有“会当媳妇两头瞒,不会当媳妇两头传”的谚语。这在新妇处理男女两家关系方面也确实是很有实用价值的经验。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