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西湾的古戏楼名气很大。我从童年、少年、青年到中年时代,都在这里看过戏。记得那年戏正唱到高潮,汽灯却突然灭了。管事的冯汉三舅舅赶快把汽灯取下来,用手电筒照着给汽灯打气。过了一会儿,汽灯又坏了,怎么也修不好,只好点亮了两只老鳖灯,挂在舞台两边,坚持把戏唱完。
鳌头西湾村观音堂,位于汝州市区西北七十里许,临汝镇关庙村西湾自然村。鳌头系关庙之旧时名称,因该村西北方有一山头,酷似鳌头,故而得名。清代时鳌头村曾分为鳌头村上庄,鳌头村东湾,鳌头村西湾三个较大的居住区,亦有二三聚居者,散之他处。建国后,鳌头村易名为关庙村,现关庙行政村下辖有关庙、窑湾、上庄、西街、西湾、西湾新村、阁底、寨上等八个自然村,17个村民组,总人口约五千余人。
鳌头地处于汝州、汝阳、伊川三县交界处,其地多山,村庄周边的连珠山、长龙山、抱玉山、马鞍山、应封山、白云山等山峰层叠蜿蜒,巍峨雄壮,风景绮丽。
清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山川》卷一 记载:“连珠山,在登封、洛阳、汝州、伊阳四界之间,一名娘娘山,一名霸陵山,一名四不管山,山巅浮屠高十余丈,州西七十五里。”
清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山川》卷一 记载:“长龙山,在连珠山前,蓼花村北,州西七十三里。”
清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山川》卷一 记载:“抱玉山,在马鞍山东,鳌头村北,州西七十五里。州人张申《重阳后一日登高诗》:“节后登高兴尚赊,朗行抱玉趂余霞。丹枫未坠三秋叶,黄菊猶开九日花。此际行吟由自在,不知送酒又谁家。扶筇信步归来晚,帽落非关学孟嘉。””
清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山川》卷一 记载:“马鞍山,在连珠山东,州西七十五里。”
清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山川》卷一 记载:“应封山,在马鞍山前,州西七十五里。”
清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山川》卷一 记载:“白云山,在抱玉、马鞍二山之南,山麓有妙水寺,州西六十五里,采访补。”
清人冯凌霄在撰写《观音堂剙建陪庭拜殿暨叠址铺路工告竣碑记》中,曾如下描述鳌头村及观音堂之周边景致。“闻之俚句云,“长龙戏水汝阳边,万丈白云天下传。包玉金灯时出现,浮屠耸著五珠颠。”之数山者,俱环鳌邑而戏状也。其包玉诸峰,严壑尤美,望之突然而特立者,鱼头石也;屹然而耸歭者,凤嘴岗也;由岗西下渐见水势潺缓,而泄出於栲栲圈之中者,凉水泉也;水从麓转二三里许,烟凝树合,犬吠鸡鸣相闻而达乎郭外者,鳌头村也。麓尽水环,翚飞鸟革,竹苞松茂,巩固异常,居然镇乎其间者,则有观音大士、文殊天尊、普贤真人三圣之行宫与众圣之行庭,而即予族之家福堂也。”
西湾观音堂系鳌头冯氏家族之家庙福堂也,何为福堂,即福德聚集之地。鳌头冯氏家族,因无古本家乘传世,故其家史不详,然而通过查阅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可知,鳌头冯氏一族可谓人才辈出,历代均有名人贤士载列其中。
清道光《直隶汝州全志·人物·孝子》卷六记载:“冯维清,生员,住鳌头里。幼有声于庠,后以亲老多疾遂辍举子业,专侍养,孝行著乡曲。并能睦族,胞叔遗二子,皆壮年相继殂。妇寡子幼,清引为己任,奉嫂抚诸侄成立,郡人称孝友焉。卒之日,公立碑村南,以旌之。”
清道光《直隶汝州全志·人物·义士》卷六记载:“冯吉,住鳌头里,监生。性至孝,亲病衣不解带者月余。村中旧有三教堂,吉尝率众输资改建庙宇,以妥神像,而移佛像于妙水寺,志在崇正学也。村东湾关帝庙,旧有地亩为他庙侵去,吉劝里众量力捐资,得钱七十余缗,互相经理。迄今三十载,除每年供香火外,已置公地六十余亩,本拟置地二顷立义塾,乃志未遂而殁,里人惜之。”
清道光《直隶汝州全志·人物·耆德》卷六记载:“冯守伦,字敦五,住鳌头村,庠生。学问淹贯,授徒多成名,居家尤以孝友闻,士林重之,寿八十有二。”
西湾观音堂建筑群,在建筑布局上不同于传统建筑一般坐北朝南的朝向,而是坐南朝北,现有大殿三间,拜殿三间,戏楼三间,远观整组古建筑,因“古朴”而给人以庄严、幽远的厚重之感。庙中现存古碑两块,分别为乾隆三十二年,张施仁所撰《鳌头西湾重修观音堂记》,光绪三十一年,冯凌霄所撰《观音堂剙建陪庭拜殿暨叠址铺路工告竣碑记》。碑文大意为,该观音堂肇建自明代,明末曾毁于兵火,清代冯氏家族成员,在观音堂东开矿采煤后,获利甚丰,于是撤旧建新,对观音堂进行重修。清光绪二十三年,“报赛之余,父老往往以之为憾者,则陪庭宜修,拜殿宜创也。”冯氏族人遂各捐已资,募化众善,鸠工庀材,在大殿前创修拜殿三楹。然而连年凶荒,无力兴工,直至光绪三十一年,新修的拜殿陪庭方才工程告竣。期间共花费白银十八两五钱,铜钱三十七千文,使用车工一百三十四个,每工三百文,使用人工二百一十二个,每工一百文。
观音堂古戏楼位于大殿和拜殿的正前方,座北面南,砖木结构硬山顶,面阔6.86米,台口高3.3米,台基高1.7米,总进深4.9米,其创修时间不详,推测应建于清后期。村人郭进拴所撰的《鳌头村志》序言中,就曾谈及鳌头村的戏曲和古戏楼。“我们鳌头村是远近闻名的“戏窝子”,过去上庄有豫剧团,窑湾有曲剧班,西街有越调班,西湾有豫剧团,寨上有豫剧团,每到节假日,几个剧团唱对台戏,至今上庄、西湾还留有古戏楼。我小时候常常在这几个戏楼看戏。西湾我舅舅是个戏迷,常常他穿着戏装在台上唱,我站在台下看他唱,唱完再一块又说又笑着回家。”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