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我读黄永玉【之三十】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4-03-12
35385
  心智之书,情感之书

  有困惑于为当下中国少年选择怎样的“心智之书”、“情感之书”的吗,选“无愁河”吧。

  “他两岁多,坐在窗台上。”

  开了三卷的“朱雀城”。

  “冇是我要来的;是妈叫我来的……”序子一边哭一边说。

  开了四卷本的“八年”。

  在“朱雀城”中,学习“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将生命于故乡天地中扎根;在“八年”中,学习少年的出发,在对他乡与世界的探索中,怎么长知识,长鉴别力。

  不情愿地离开家,却也不会抱着那点不情愿不放,睁开眼,走路。中日战事爆发在即,父子分手(即成永诀),序子被叔叔带到厦门,进了好学校集美,不到一月即遇日机轰炸,学校内迁安溪。在集美三年,留了五次级,同学该毕业的时候,他还在初一。最后因为打架,学校念他系战区子弟,无处可去,只记过没开除,叔叔建议他换一个环境,离开集美去德化读师范。在德化感受与集美的巨大落差,再因一场误会很快离开,从此开始流浪生涯。与此同时,远在家乡的亲人,贫寒饥饿,母亲带着几个小弟进了难童收容所,父亲孤守清浪滩;以朱雀子弟为主力的一二八师,在嘉兴战役中死伤大半……

  我这样的叙述没意思,处处是障碍,要看黄永玉自己的讲述,有异香与风景。

  集美的一个留级生,平时都干什么呢,读书,泡图书馆,爱老师,爱同学,和校工交朋友(十九路军的老袍泽,“被辜负的义军”,难以回乡的外省人,和序子一样独在异乡为异客),学乐器,画画,自学木刻……

  序子的留级,问题不是出在厌学,是好学,他要自由地学习。国文课太简单,英语代数太难,他不觉得有委屈自己去学的必要。人和人的不同是天生的,有必要都弄成一个模样吗?人和人比是为哪样?

  在自由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脑子,对世界的看法。佻皮的人不少,但一边读书一边佻皮的人不多。所以他不拘一格的个性,得到长辈“守正”的评价。流浪的路上也背着书,凭这读过的书,一路都交到朋友。有人整理过“八年”中黄永玉读书的书单,我就不抄了。学这个、学那个,一辈子就定死了,没有转弯余地,改行等于一贫如洗。序子不希望落得如此下场。虽然动植物考试的分数不高,心里头就是喜欢。他说:“不是为了做科学家的喜欢,是做一个人的喜欢。等于喜欢这个‘全世界’。在学校读书就是学一些如何喜欢‘全世界’的本领。”

  我怎么会不喜欢书呢?我只是不喜欢禁锢。学校是靠规矩打分的。他们不清楚我在图书馆得的益处也是学校的恩泽。

  天下无不是的书。书,都好,看你如何看!

  世人晓得讲卫生,保持身体健康,不过是筋骨的锻炼,经得起人生折磨煎熬的训练,怎么来?

  记住了王伯的话,“心肠要软,骨头要硬。一辈子,靠自己的骨头长肉。”也有好朋友垂怜他,说知心话,“这么远出来,要忍住啊,要经得起忍。”还有,读各种书,接触不同的人,多角度地锻炼自己。

  集美到底是有气度的地方,这个留级生画了一张好画,屈原,展出了:

  一个戴八千度酒瓶底眼镜的高中同学,在画前认真地闻了一分钟,又走到序子面前对胸脯闻了一分钟:“我告诉你,你不要和别人讲,你是个天才!你留一百次级也不怕!你记住我这些话,是我讲的,不是别个讲的……”走了几步又回头说,“记住,我叫沈延奎!”

  你成熟了,你是属于成熟这一边的。我们这种人都比较孤立。孤立的成熟,在落后群体眼中显得突出的幼稚。这时刻是个紧要关头,千万不要懈怠,要打起精神。

  有了心智,再谈情感。人在世界上,需要的情感是很多的。现在一说情就是男女之情,男女之情又成爱欲之情,局面越来越窄。“八年”里有很多情感,很重要的一块是师生情(一辈子的神圣,终生供奉的牌位),个个不一样的老师,被这个留级生爱着;再有就是同龄人之间,男孩们的友情,集美的尤贤,蔡金火,林振成,战地服务团的颜渊深,泉州的蔡良,傅升、傅斗、吴长庚,还有比自己小的西鼎、理得……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都不抽象,样样真实不虚,无数生动的细节、相貌充实其间,有温度的谈笑音声,嘈嘈切切,形成悠远广泛的交响。

  并非都是甜。就说尤贤和蔡金火吧,两个集美时期的密友,各有各的好笑,他们还互相讨厌,“他的眼睛,他的眉毛,他的嗓门,我无一不讨厌。世界就那么怪,如果世界真有末日到来那天,我又相信只有他这个讨厌的人不会背弃我们。”就是这样成长!

  女孩子也有几种,年长的洪金匐,黄永玉有一个比喻:“她是序子胸中第一棵带着阳光的、高高的白杨树。每个少年一生都有无数这样温暖的白杨树伴他们长大。”宾菲也年长,但是另一种,她少有的美(“她长着长睫毛,看你的眼神仿佛隔着一条朝晨的雾河”),让序子闪电似的觉醒,“人遇到美,有时是爱,有时是肃穆恭敬。序子一点也不喜欢任何人冒犯这种境界。”陈馨漂亮得像春天,活泼自信,和序子其实像一对金童玉女,但序子心里知道:我还养不起她,她跟着我会受苦……

  战地服务团是抗战时期的一个特殊机构,文化人参与进来,宣传、带动老百姓抗日,成了那一时期很多失学有志青年的流动大学,“跟老百姓长相厮守的日子,紧紧把握住泥土气……”里面一群青年男女,大家朝朝暮暮在一起,加上有个好的领路人,像个大家庭。

  “无愁河”在“朱雀城”时,就让我想到过《红楼梦》,因为都是少有的以这样的规模描写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作品(古典四大名著中只有《红楼梦》是描写日常生活),但两相比较,“红楼”中的日常是残缺的,没有生产性内容,它也是伤感的,“无愁河”呢,则是生生不息、不垢不净的生产劳动与创造。没想到在“八年”中,黄先生借序子之口,自己讲到《红楼梦》了。讲《红楼梦》中的感情。十六七岁的序子,是这样说的:

  “《红楼梦》里面那位宝贝少爷贾宝玉如果活到现在,碰到他我可能要弄他一下。他是颗老鼠屎,放在哪里都是祸害,都是负担,都是厌物。尤其对女孩子伤害性大。女孩子们,我特别提这个‘们’字,女孩子们心头那根线全让他一个人提着。干吗呀他?凭什么呀?”

  “大家说曹雪芹这部书写得好,精、美、细,有本事。不过我总觉得那一圈女孩子太像龚定庵《病梅馆记》中那些梅花树了。虽各有姿态,却是扭曲万分,‘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我不喜欢对女孩子用这种态度。我不喜欢世界是那样的!

  “就那么一窝人,好吃懒做,为一句话、一件小事,怄半天气,鼻涕眼泪闹成一团。一群老小女人围着一个少爷团团转……”

  “我不喜欢对女孩子用这种态度。我不喜欢世界是那样的!”——若世界有一张关于《红楼梦》的意见圆桌,我倒希望这意见能占据一角,与种种耽溺赞美的话在一起,呈现于读者面前,是能启人心智的。有学问的人有时很幼稚。序子说。

  有辨别力,心胸开阔,情感充分发育,又各安其份。少年,该如此为未来做准备,储存知识、眼光、勇气、诚意,还有幽默与佻皮,不然,怎么应对人世,况还有可能扑上来扼住人脖子的恶?

  “做一个中国人首先要活得端正,头脑清楚。”

  05

  书后有真人

  福建的生活,黄永玉早年有两篇文章涉及过,一记集美中学的李尚大,一记与弘一法师的奇缘。看“八年”的时候存了期待,看他怎么再写这两个人,会写得更好,更差?还是直接抄进去?意外的是,李尚大的故事略写了,而弘一法师,展开详写,比原来的又上一台阶。

  不止见一面,见了三面,撒泼,谈艺,深鞠躬,唱歌……弘一收摄人心、静静的感化之力,少年的惭愧心,黄永玉写得好:“他眼前是一条蛇,要当着老和尚的面把前些天和今天所作所为像一层皮那样蜕去。最好蜕得干干净净。”插图也好,一个少年手持玉兰跟在弘一背后走,两个背影,庄严与谦恭,序子连脚跟都是柔顺的。90多岁的黄先生,写到这一段,竟是低到尘埃里。

  这部自传性小说,里面多是真人。李尚大是真的(现是印尼富商,还是哈哈笑的大胖子),弘一是真的,张乐平、李桦、陈庭诗是真的,蒋经国也是真的……无数泯灭在时间长河中的人,也是真的。

  它们是真的歌!要不然,七十多年了,我这段老木头怎么还能一字不漏地唱它呢?

  这是一部书后有真人的书。是,不仅是书中,还有书后。

  “朱雀城”十二年,相应陈渠珍的湘西自治,这个对沈从文有终生人格影响、让黄永玉永难忘怀的陈渠珍,是“朱雀城”背后的那个真人(参见拙作《你是谁,你来自哪里?》,收入《沿着无愁河到凤凰》,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八年”呢,我以为后面也有一个真人,那就是陈嘉庚。

  创建集美学校的陈嘉庚,被师生恭称“校主”。在安溪看过一次纪念集美内迁展,有一张师生为建校三十周年、“校主”七十寿辰举办庆贺大会的集体照,那是1943年,陈嘉庚因积极组织南侨抗日,遭日军定点搜捕、轰炸,化妆隐身潜逃,之后有年未有音讯,日军宣布陈已死亡。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集美师生坚信校主还活着,为他贺寿。这是怎样的信与爱。

  他为家乡创办的集美学校,外乡人张序子在里面读了三年,虽然年年留级,但留下彩色的梦,终生的爱。《八年》上卷50万字,大部分描写这里的生活,老师同学。

  “无愁河”是书后有真人的书,就是说,黄永玉在成长与写作的过程中,他的内心坐标里是有这样一些人的,这些有真实功业的志士仁人,非单纯文章之辈。他们的头脑、胸怀、人格,给人真的骨血。

  新凤霞讲齐白石教她画桃子,“心里要有实物”,这话好,是真经。很多事,都如此。

  读了“八年”,值得再读《南侨回忆录》。超大规模的兴学办学之外,陈嘉庚还组织率领南洋华侨在经济上帮助政府维持币制平衡,为抗战做出全国性贡献,他去世后四个抬棺人里一个是周恩来。他怎么可能只是一个地方性贤人?

  06

  斑驳的底色,温暖的低音

  “无愁河”的单纯,有斑驳的底色,黄永玉一生经历之杂,罕有其匹;尤其是对一个“低音世界”的呈现,有他独到的领会。

  刚从德化师范出来时,序子曾在一个“蓬壶”汽车站帮人搬点货物行李混日子。黄昏时,陪几个老头子喝茶。

  他们第一天就把序子当熟人,当成年人,不分彼此讲话,出出入入,温温暖暖,没出激情,眼睛不看人,管自己轻轻发声,管他谁是谁和谁。

  序子在老头堆里喝茶,老头子讲话用喉腔轻轻沟通,混在温暖的低音里,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很是舒服,懂不懂就不要紧了。这世界安静不错,混得下去。

  写得很美。可不要忘了,这是流浪的开始。一个15岁的孩子,一无所有独自面对世界了,能没有恓惶?对未来的判断就靠直觉了——老头儿喉腔说话的低音。这里用得上黄引用过的谭嗣同诗句:“绝无图画处,时有好江山。”

  有欣赏序子的老人家,给他木刻以指导:要刻人,刻过日子的中国人。序子怕没有忘记。这些过日子的普通人,不仅是艺术表现的对象,更是滋养过他生命的低音和泉眼。

  “八年”中有文化名人、大人物,更多的是无名百姓。中国百姓过的是怎样的日子,支持着这个世界运转,哺育众生的,究竟是怎样根本的力量?低一些,再低一些,去听。

  弘一那一段,“八年”中的再现之所以比原来散文更厚实精彩,除了对弘一更细致的刻画,还因为旁边多了个难童西鼎。原来集美校工的儿子,妈在生他的时候就死了,现在爹也死了,集美把他放到百原寺教养营,等到读书年龄了再收回去。遇到以前在集美认识的序子,这小讨饭就贴过来了。“天要冷了,你没有衣服怎么办?”“管它怎么办!”序子心里笑,比自己还行。“天下事难不倒我,除了弄钱。”序子相信,这是真的。他会蜷在被窝里不食不动像野兽冬眠一样熬过去,或是躲在大厨房灶眼旁边不扰人的地方窝着。他从小跟爸爸就是这么仰仗自己活下来的,他受过蔑视也不太看得起羞辱,谈不上任何方面的关注而活得逍遥自在。

  西鼎是那个报信说“老和尚总是问起你”,和附身下来叫醒序子“那个老和尚死了”的孩子。也是陪着序子画玉兰,一动不动,鼻涕在鼻孔里进进出出,发出远远火车启动声音的孩子。“序子几次为这声音停住笔,见西鼎那张老实诚恳好不容易洗干净的扁脸偎在旁边,觉得空气很是宁馨。”

  做猎枪认识的铁匠宣七,曾经在土匪窝里混了十几年,手艺巧。被保安队剿的时候,他说自己是做枪的,从来不开枪,算不得土匪,说自己地雷做得特别好,但就是不做,免得炸伤政府自己的抗日军队。“你看,你们一路上山都没有踩到地雷吧?”后来就被放了。序子觉得他像朱雀人,“一辈子不会上当,不会受欺侮,不会饿肚子。终生硬朗朗地活到死为止。他也没说怕死,没说不愿死,没说喜欢死。死来了,他就跟着走了。”

  散落在各处的文化人,要说往往有点“落伍”的色彩,前清举人,怪癖的藏书家,把祖传的老龙眼树园子改成剧场支持抗战的陈先生,法国留学回来的赵夕,不跟潮流,回家乡从容度日,成为了年轻人的中心……一个个精彩、孤独的文化努力,“有一两个知音就足够养老了!”

  看完书看看天,觉得很久没有听到世界的低音了……

  07

  你要走,不要停下来

  除了这些,“八年”还有给予人的东西吗?有。

  你怎么老是留级?你以后怎么办?我要是这样怕早就慌死了。

  你一个湖南小孩子,怎么一个人在我们福建走,以后怎么打算?不慌?

  我真为你未来的漫长日子担心,如何是好?

  刚坐上理发店的椅子,空袭警报来了,他挣脱理发匠的笑(“你一脸的泡沫,跑什么”)跑,等飞机轰炸走了,看到理发店的残墙和墙上的肠子……跟随一个壮丁营从福建到江西,活生生的地狱……

  序子是这样走过来的。跟着他一路走下来,知道得着一个东西了,那就是作者雨露般的无畏布施。

  你要走,不要停下来,走就是目的。

  他就是身负希望,以不停歇的行走寻找希望的人。这一百年变化太快,有个说法,高速发展的时代也像一场战乱,每天都在和和美美地妻离子散,和平时期,也有各种看不见的伤口。

  看这行走的人,如何降服恐惧不安的心呢?

  种种困顿危险,都面对,经受,并且还爱着。为虾姑奔丧,照拂小混蛋西鼎,为朋友杀人(老天借他的手惩罚了恶人,而没有让他的手带上血),卷起自己的被子给要出门的木刻家悄悄送去……

  苦难光临,能跑就跑,跑不掉就熬。朱雀人从来就是这样。如果我碰到坏家伙对仗,一对一不干。我比他们贵重,起码一对十。这机会需要有一点点等待和韧性的按捺。

  不是因为会功夫才无畏,不是因为有钱才布施,是因为平等深厚的爱,因为对这爱贵重的认知,才能无畏施一切吧。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我读黄永玉【之二十五】

下一篇我读黄永玉【之二十九】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