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读《战争和人》有感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3-12-13
45792
       王火,原籍江苏如东,本名王洪溥,1924年出生于上海,194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文学学士),留校做过助教。1949年为中华全国文协上海分会会员,上海解放在上海总工会筹委会文教部工作。1950年参与筹建劳动出版社任副总编辑创办《工人》半月刊。1953年调北京中华全国总工会,筹办《中国工人》杂志任主编助理兼编委。1961年后在山东做过十几年省属重点中学和出版社方面领导工作。曾任山东省作协常务理事。1983年到成都,任四川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参与筹建四川文艺出版社,为第一任书记兼总编。王火1987年春离休。王火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职称为编审,现为四川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四川出版社工作者协会顾问、四川省出版专业高评委委员。有传略《在编辑与创作两个领域成就显著的王火》列入中宣部编辑的《编辑家列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物》、《中华英才》、《中华儿女》、《中外交流》、《传记人物》、《文艺报》、《文学报》、《新闻出版报》、《四川画报》等数十种报刊介绍过事迹。《世界华人文化名人传略》《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劳模大辞典》等等辞书均有辞条。

       1995年,国务院授予王火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五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了全国劳模表彰会。1995年9月,王火与一批文艺界老战士荣获中国作协向抗战老作家颁发的“以笔为枪,投身抗战”的纪念牌。

       1996年6月,中共四川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颁发荣誉证书授于王火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8年12月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及四川省出版工作协会发出“关于开展向王火同志学习”的通知。

       1993年12月王火曾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缅甸。1997年10月王炎曾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捷克、南斯拉夫、并在贝尔格莱德出席第34届国际作家会议。1998年2月中央电视台在东方之子》栏目播出王火答主持人白岩松问。1999年春王火率大陆作家访台代表团赴台湾做文化交流。

       王火自四十年代中开始创作,在《时速新报》、《文汇报》、《大公报》、《万象》杂志等报刊发表过小说、散文、特写。

       1946年至于948年曾采访过南京大屠杀及审判汉奸。编写出版过上海解放后第一套式从课本,并出版了《工人广播剧选一、二集》《炼钢英雄》、《工人阶级的旗帜》、《苏联专家在新中国》、《怎样办报》《二七大罢工》《从五卅到大革命》《三年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等读物十多种。近600万字作品。

       长篇小说十部:即《战争和人》三部曲,包括《月落乌啼霜满天》(1987年,人民出版社)、《山在虚无缥缈间》(1989年10月,人民出版社)《枫叶荻花秋瑟瑟》(1982年2月人民出版社);《血染春秋——节振国传奇》(1982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外国八路》(1981年12月百花文艺出版社);《浓雾中的火光》(1983年7月,重庆出版社);《雪祭》(1988年11月,重庆出版社);《流萤传奇》(1992年2月,明天出版社);《王冠之迷》(1992年9月华夏出版社);《禅悟》(1993年9月,《峨眉》);《女人夜沙龙》(1996年9月,四川文艺出版社);《霹雳三年》(1999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篇小说二十一部:《赤胆忠心》(即“节振国”)(1957年7月,工人出版社);《白下旧梦》(1983年3期,《收获》);《隐私权》(1990 年11月花城出版社)《边陲军魂》(1985年5月,贵州人民出版社);《潜网上的漩涡》(1985年2期,《收获》);《心上的海潮》(1982年,1期《江南》);《变形记》(1983年1期《幽燕》);《黑色的监狱,白色的梦》(1986年12月,《未来》);《夜雨闻铃肠断声》(收入《心上的海潮》集1985年3月,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夜的悲歌》(1982年,《十月》);《雨的精魂》(1985年2期,《红岩》);《啸傲冰雪》(1992年3期,《红岩》)。

       初看书名,想来也就是一部描述战争的故事,至于具体是什么战争,从作品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背景猜起,隐约觉得是抗日战争,果不其然是。内心有一点失望,说学富五车那是抬举自己了,但也是看了不少关于抗日战争的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但总体是很好的。但是自己觉得描写的内容很多都是差不多的了,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不过是老坛装新酒而已。想来这本也是这样的了。

       然而,物级相反,否极泰来。很多事情总是和想象中的相反。文章开头从景和事下手,对景的描写更加突出“事”,开头是“西安事变”,倒是很出乎我的意外,然后人物开始登场,主角是一名国民党官员,职位还不低,更要紧的是还学识过人,不只是一名法律专家,胸中对诗词那是信手拈来。顿时让我来了兴趣。书中是大事小事都有描述,南京大屠杀,中原大灾荒,重庆大轰炸等大事,也有小事,童家霆养鸽,继母方丽清打麻将,给鸡'洗澡'等等小事,既不缺风俗人情,也不缺社会风口。个人觉得本书有三绝:

       一:人

       无力偿还债务而自杀的褚之班,特务头子叶秋萍,'军人'出生的管仲辉,乐锦涛,特务张洪池,单相思的陈玛荔,留洋‘博士’谢元嵩,黑道大佬杜月笙,继母方丽清,冯玉祥,程涛声,同盟会老人燕翘一家,下江人钱氏夫妇,司机伊二,家庭同学韦峰,金娣,银娣,欧阳素心,舅妈杨秋水,活在父亲回忆中的母亲柳苇,舅舅柳忠华,父亲秘书冯村等等,出场人物之多,让我吃惊,但是每个人物都是各自的立场。或敌或友,作者对人的描述也是不尽其力,文章使用大量的篇幅,有很多的人物经历,心理描写,他人的述说等等,单单那么多人的个性也是够让我理解的了。作者总是能拿捏的很好。不能不让我心生敬佩。

       二:诗词

       本文还真的引经据典,我真不敢相信作者到底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诗句的,唐宋诗词,现代诗词,更难得是还有很多小家的诗词,不同的环境,作者那诗词库中总是能找到对应的诗词。相比我的“6666 , 牛逼,点个赞”,让我无地自容啊。我想啊,民国文人熟读诗书倒是有可能,但是作者的功力这么深厚真的是叹为天人,难道真的是所谓“从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想也不止吧。李清照,杜甫,李白,陆游,还有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以前也曾看过引经据典的作品,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中是歇后语布满全文,让人读来轻快诙谐,又不失严肃。但是如此多的诗词引用,平生第一次遇,醍醐灌顶,眼界大开啊。

       三:景

       本书描述了大半个中国,北至西安,平津,东是上海,南京。南至广州香港,西是云南,四川成都,陪都重庆。各地的名胜古迹,虽不能处处具备,也适宜的出现在了作者笔下,你能感受作者好像去过全国一样,真不知作者哪里了解而来,作者真是“行万里路”吗?不得其解。

       抗战八年,民国风云,童霜威即是官场中人,又岂能从污浊的空气独善其身呢,大事小事要命事,事事都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他也是事事关心。八年中的种种经历,最终让他理清了自己思想。飘乎不定,左右都不拒绝,也都不热情,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最终他也是跨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步。

       儿子家霆,下部的主角。与欧阳素心无终的爱情,以及后来对他倾心的燕寅儿,都是让他可喜又难过。对前者的爱恋和誓言让他只好对后者保持距离,与父亲还有舅舅一起经历的种种都让他明白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最后再时代的洪流下他选择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这部书,三部曲最终在抗日战争胜利下,欧阳素心发疯之后结束,结果可谓有喜有悲,伴随而来的是读者自己的想象,想象人物的最终归宿。童霜威抗战八年历尽艰辛,他的性格也在坎坷中发生着转变。无论是苦难还是释然都是在性格变化中牵动而生。

       家霆虽然同样在战争年代经历了人世沧桑,爱恨离别,但综合遗传因素和后天影响,其性格未发生根本性的动摇,因此家霆的生活动荡但执着、艰苦但积极,最终家霆也找到了自己最满意的精神归宿。

       书中的每一个人性格迥异,也造成了斑斓多彩的人生。

       你应该相信命运,因为性格决定命运。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整部作品结构端庄大气,文字细腻优美,无论是写景还是描述心理活动都传神生动,读来着实享受。

       时间是个好东西,可以抚平伤痕让人继续前行;时间也是个坏东西,让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人生故事褪色湮灭。站在历史的彼岸回望过去的人们,也许只记得最终的结局,那些痛苦屈辱也都凝固成了数字……好在有小说,可以让我们摆脱时空的限制,亲身去体会那段历史,理解历史的选择。没有大国尊严,哪来小民幸福。

       “不忘初心”,说易做难。所以要时时回望过去,历史总是相似的重复,知道我们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才能知兴替、明得失。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战役——多事多难的漫长战役!“人是在苦难中生长起来,但不应当生活在过去,也不应当生活在未来,只应当踏踏实实面对现实。”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那是一个民族危难的战争年代,是一个对手无寸铁的平民来说简直噩梦一般的年代,主人公童霜威作为一个国民党政府内部的一个上层官员,是一个矛盾的人物形象,虽是政府官员,但是骨子里却自诩是一个自命清高的书生;虽然口口声声说对官场已经心灰意冷,但却从未一天不想着能够再次拥有权利。

       在猴脑宴上的那段描写,简直是传神之笔。唯利是图的商人身上所散发着的铜臭气息,所谓的上层社会的虚伪做派,以及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都让童霜威产生了深深的厌恶,就像初尝猴脑的味道一样,让童霜威作呕。 

       他将那口猴肉吐在和知将军(日方的劝降代表)身上,这样的描写实在是大快人心,读到此处,我不由得会心一笑,感觉解气了好多,随着那口猴肉的吐出,也标志着童霜威骨子里那种自命清高的书生气息也一并抛去,一起撒向万恶的侵略者,而后的童霜威才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积极的抗日派。历史是人来书写创造的,人也是历史的一部分。八年抗战历史,以童氏父子两代人的经历得以体现。

       人没有追求光明正义的志向,如行尸走肉,只剩躯壳。做一个正直的人,是这本书想要给我们的一个价值观念。童霜威态度的转变,行动的转变,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精神的转变,不断在告诉我们:为了心中的理想和正义而奋力前行是多么快乐而满足的事!

       “让生命在坚石上撞击出火花来,获得新的元素:坚韧!”生命很长,乐观总是与悲观同在,失望总是与希望并存。生活的教育使童家霆懂得:在不幸面前是不能屈服的,屈服,意味着败亡。我们都是年轻人,年轻意味着激情,意味着活力,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要经历从未经历过的喜悦和苦难,此谓成长。

       战争的残酷不仅仅于生灵涂炭,更在于摧残人心。死容易,活着难。战争毁了多少美好,因为战争,有美好的生命逝去,所幸精神永生,“生如春花般灿烂,死去秋枫般壮丽。”却也有美好的精神逝去,像一颗花在生命流徙的岁月中凋萎。山在虚无缥缈间,她说过:“我画的是我想追求的东西,也许是和平?是幸福?是爱?……总之,是最最美好的东西。”往日的阳光而理想的笑脸,到最后只剩下一尊无生命的躯壳。战争,让那么美好的理想和爱化作灰烬与泡影。

       俱往矣,过去的已成记忆,但真情却永存于心,“你应当像一座大山,顶天立地,打击不倒也遮掩不住,永远郁郁葱葱。”不相忘,不相负,怀念当存于心,爱其,知其,悲痛与苦难不应成为拖累,而应是为动力。

       “明镜所以察行,往古所以知今。”未来未可知,人应当为记忆而活,回忆过往,就知当下该如何做,如何活了。是为理想,是为精神,是为爱。

       ——真情大爱,往往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言之凿凿,终归片面。是为记。读了这部书,只觉得如今的生活太安逸了,虽说社会上生存,每个人的生活压力大,至少我们可以选择,可当时的人们,是那么的生不由己。书中关于从上海逃难到重庆和家霆从桂林逃回重庆深受感动,官员和将领的玩忽职守只能让百姓和普通士兵受苦受难,生命在战争面前是多么渺小,易于逝世。

       或许社会总是由普通人组成,可普通人也必须承担被毁灭的命运。尽管上层人士有权有势,可最终能远离战争的能有几人,只是他们日子滋润是牺牲普通百姓而已。书中的腐败和特务真的是太可怕了,无时不在,阴魂不散。

       童霜威从战争中转向进步,他是幸运的。童家霆的欧阳失去了,可自己却成熟起来,找到今后的路,也是幸运的。可千千万万的百姓中总有人是不幸的。读完整部,只能说珍惜当下,知足常乐。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战争是人发起的,然而人却又反受其害的。八年抗战,从童霜威、童家霆父子的经历侧面印证了人与战争的关系。人类如同飞蛾,天性向往光明,所有黑暗的残暴见不得人的屠戮都将在光明中化为灰烬,人生是追逐光明的旅程,然而这趟旅程艰辛险恶且无比漫长,当黑暗铺天盖地无边无际时,你是否会灰心沮丧,当黑暗来势汹汹血腥顽固时,你是否会因胆怯而改变初衷,当寻找光明需要丢弃现有的安稳富足生活,你是否会退缩继而委身于黑暗。比起生灵涂炭,心灵的死亡才是战争最大的残忍。战争起时,活着成了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有尊严的激情的活着不被允许,人们的选择五花八门。比起儿子自然而然的理想养成,童霜威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清高狷介,学识修养地位让他不愿意轻易放下一切投身到寻找光明的路途中,所以他反复、纠结、稍显懦弱,但是光明之火从未在他心里熄灭,当所有束缚都被挣脱,他的光明之旅义无反顾致死不休。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我读《秦腔》

下一篇葛水平和《河水带走两岸》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