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怡萍,原名丁桂萍,1969年生,是我的汝州老乡和文友,我曾在我主编的《风穴文艺》、《沧桑》、《文艺界》、《鹰城》等报刊编发过她的作品。前些时候,她让她在河南城建学院读书的儿子给我捎来了一册她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洋洋30万言的新著《边走边悟》,全书分《青葱岁月》、《活在当下》、《生为女人》、《指尖温暖》、《社会广角》、《职场生涯》、《屐痕过处》、《人生况味》八辑,图文并茂,装帧精美。我读后深受启发和教育,现将我边读边悟的一点感受写出来,以就教于读者朋友和怡萍女士。
2011年3月12日,我帮桂萍在网易开通了她的博客,并邀请她加入了我任圈主的46个文学艺术圈子。她很快掌握了博客制作技巧,把她的博客打扮得花枝招展,硕果满园。进入她的博客,映入眼帘的是淡雅的空间,优雅的旗袍,浮华尽退,灵秀顿生,如脱世清莲般静幽绽放,心下有一种说不出的欢喜。随即从她质朴的叙述中,我开始静静地品读她的日常点滴,感受着她对生活的真意。进而,便经常在工作之余,在文字中倾听她的心语……
桂萍的文字和生活是平行的。对她来说,文字不是工具或载体,而是现实本身的一部分,所以更具有实感。泱泱都市女子在想什么,她就说什么,她用敏锐的眼睛捕捉都市里的繁华以及繁华暂退后的落寞,从建筑、时装、书籍、宠物,所有的边边角角,得意和尴尬,忧伤与喜悦。她的文字以艺术的方式、在理想的方向上再造了我们的生活,这是对自然的润饰,更是对造化的补缀,读者可以从中感觉到她在写作时其实是把自己投入进去的,不是以灯的方式,而是以镜的方式。
桂萍的散文都是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家庭、朋友、工作、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故而它们几乎时时处处都离不开“我”,时时处处不会忘记表达“我”,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
如她的《旗袍》,细致入微地甚至带着几分自恋地表达了她在枯燥乏味的现代都市文明中所体验到的那一点琐屑的感动和个人品味,文章处处充溢着一种个人情调,如《烛光里的生日》,写朋友们忘了她的生日,她却如何懂得善待自己,独享她认为十分特别的这一天。如《一夜情绪》、《单身女人》、《闺蜜》等等,把自己的一些小情趣小秘密小快乐小孤独用文字表达出来,字里行间不可读出一种隐隐的自我欣赏。她的书里记叙的都是非常点滴的小事,有对童年的回忆,对初恋的记叙,对学生时代的留恋,甚至有对服装的热爱。她在书中反复强调自己的世俗和普通,在书本的后面是个自信的才女,她浪漫挥洒着生活,以世俗来掩盖自己的清高。她还将她的几次情感经历,从恋爱到结婚一五一十娓娓道来,是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式的散文。
桂萍的散文,既是一种富含贵妇人气息的散文,其读者群便多多少少具有或向往同一种“贵妇人”气质,当然,这里所谓的贵妇人,应稍别于世俗泛称,而是确指那些基本能够自食其力,经济有保障,精神世界不甘贫乏并急于寻求认同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女知识分子群。
她的《瑜伽女人圈》介绍她喜欢瑜伽,这些爱好就现在中国国情而言,没有经济基础的人是不可能有的。例如《老公的“低俗智慧”》写得非常有情趣。
总之,有流年碎影,有生活感悟,洋溢着浪漫主义气息,温婉动人,让人感到真实亲切,她的散文是都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调料,虽然琐碎,但是真实。她的散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读者,尤其是女性,因此也当然地成为了不少女人梳妆台上的消闲之物。
怡萍写小说、写散文,她描风景,记家事,忆朋聚,写心情,娓娓而谈,玲珑精致。文力求简洁,有如泉水叮咚,自成天籁;亦如静水流深,情蕴内里;偶尔溪流险径,陡然提心。世间万物在她的笔下,皆具性情和灵性,人世细小的喜悦在她的文字里,都一派天趣、恬静美好。随着她的妙笔行走,你仿佛回到了热情奔放的青葱岁月,开始体味喜忧参半的当下之旅;找到了魂牵梦萦的最爱,弹拨出心底深处那熟悉的旋律。品读她作为女人的苦与乐,兴趣和爱好,悲悯与关怀,心情及生活,你会觉得自然而真实,淳厚又绵长。就如同在山间偶入农家,主人奉上清茶,不一定名贵,却非常清新,入口时芳香四溢,一股甘味顺着舌尖、舌根、喉管而进入腹中;喝罢,茶香留在齿颊里,久久不散……头脑中立刻涌出两个词:“齿留香”加“‘中原’一点红”。
然而,如果仅仅是文字之好,就流于“表面”文章了。怡萍自然没有张爱玲、林清玄的功力,也没有青年当红作家雪小禅文字之娆美,而我最欣赏和推崇的,是透过她的文字,品读从字里行间中折射出来的浓浓的爱,真真的情,更有一种心则、一种伦理、一种道德、一种家风,以及一种看似柔弱、实则强大的心力。在世风浮躁的今天,能有这样坚守传统美德的女子,实在是不易又不易。
怡萍在《老公的”低俗智慧“》一文中对于爱人,不管是他的粗犷豪放,还是他的简洁明快;不管是他深夜两点起过床、凌晨四点出门做生意,还是为了生意或与朋友喝得大醉,怡萍都在欣赏中接受,在心疼中支持。丈夫“虽然疲惫,却从不叫累”,家里的“角角落落里都充溢着爽朗的笑声”。这些,怡萍都深深地刻在心里。“因为相知,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她用自己的心和充满深情的笔触深深地“感动他对儿女意味深长的期待以及他对整个家庭所做的努力奉献”,而她自己也是一路走,一路修行;一边走,一边感悟。知道“一代无好妻,三代无好子”,所以要做个好妻子。
怡萍对于朋友,她有二十多年如一日的闺蜜,有夜明珠般晶莹剔透千金不换的宝贝朋友。人世间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她的有情、有爱、有牵挂。读她的《闺蜜》一文,你会自然产生“我要是多一个这样的朋友,该有多好啊”的发自内心的呼唤。当然,“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君且随意,我自倾怀。”这都是经得住漫漫岁月中俗事琐事的考验,是天长日久相互往来中培养起来的闺中深情。
怡萍对于自己,追求很简单:一个健康的身体,物质上不贫穷,精神上不贫瘠。未历尽坎坷之人,不足以懂创业;未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悟人生。与每一个普通人一样,怡萍吃过苦,流过泪,有过坎坷,有过心碎,但仍然痴心不改,“夸父追日,演绎出一则悲壮的神话;而我的执着,也一定要渐渐、渐渐地让芝麻开门……”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有何求?重要的是,风雨已经过去,彩虹高高挂起。正如她所说的,“最好的时光,是年轻时经历过,中年时恰又变成了人生的财富,丰盈着自己的人生和阅历。”“人增岁月年华,岁月增人流沙,只有有心人才能看到匆匆流失的指间沙里还有金子在闪着光华”。
作为女人,怡萍有着丰富细腻的感情和宽厚博大的内心。怡萍自幼便受父亲谆谆教诲,“在父母和兄嫂间发生冲突时,千万不要有所偏向。”这种很少有人亲自感受的纯朴家风和为人处世之道,收获了多年来姑嫂和美,远接高送,父母欣慰,乡邻欣羡,如今深感严父恩,足足让人受用一生。她对儿子、女儿的悉心叮嘱,不仅是母亲的真爱,更是母亲生活经验的口传身授……彼情彼景,如在身边,就在眼前,桩桩小事,记在心头;点点滴滴,日久弥新,直拨人心最软的那根弦,读罢让人动容、动心、又动情。
“茫茫人海里,你遇到了一些人而不是另外一些人,这决定了你在人世间的命运,你的爱和恨,喜与悲,顺遂和挫折,这一些都是因为相遇。”人到中年,怡萍有着很多的感慨:“走过一些路之后,她发现,每朝心灵前进一步,都必须向世俗低头。”与此同时,她又是乐观向上的,“四十岁正年轻,且让我们在生活面前从容与共,和谐并进!”有这样生活态度的人,她的内心是强大的。纵使密雨倾斜,何妨扬眉浅笑,心境从容。
怡萍笔下的职场女人,是“在不断总结中完善了自己,在自我加压中一步步提升”,“用实力来验证能力,靠成绩来赢得尊重”,“更能让女人精神境界升华的,是她知道‘自然界中最大的变化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是慢慢成长,而不是突然爆发,精神的成长亦是如此。’所以她有足够的耐心修行,使自己百练成钢。”“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场灵魂的修炼。如果能够,就让怒放的生命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精彩!”怡萍如是说。
“最平凡的美也一样荡气回肠,荡气回肠也是为了最美的平凡。”怡萍不是在简单地写文,而是在用心去捕捉,用心去感应,用心去记录。通过写,她留住了生活中的诸多滋味,留下许多内心的感受,并以她的独特视角,留住了过往的岁月,留下了女人的情怀。也许是才思敏捷,抑或是勤奋过人,我始终感觉,她的散文创作园地“风景这边独好”。在我的视野里,她“捧着一方山水”“走过四季”:或是《笑微微地说声再见》,《把友情装在心中》,她捡拾起姹紫嫣红的思想之花、智慧之花、艺术之花、生命之花,令春秋陶醉,让文坛动容。
综观怡萍的一百多篇散文,有写景状物之作,也有忆旧怀人之作。在具体的篇章中,无论是牵涉什么内容、选用何种题材、突出怎样的主题,她总是以一颗真善美的心灵去观察生活、对待生活、再现生活,总是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绘景传情、咏物抒怀、感悟人生,因此,她的散文就有了深刻的思想有了丰富的内涵。
在怡萍的笔端,春夏秋冬也罢,雨雪云雾也罢,花鸟虫鱼也罢,日月星辰也罢,万事万物无不蕴含着人生的真谛。以精神的意义和厚重的内涵,赋予文章以昂扬的格调和深刻的主题,使人掩卷沉思,回味无穷。她以一种与世无争的超然境界,一种对生命的感恩之心,从而引发了对生活、对人生的理性思考。这样,文章自然就有了吸引眼球的亮色,更有了沉甸甸的分量和教人向善的力量。
爱情和死亡是文学作品两大永恒的主题。怡萍有不少散文也浓墨重彩地写到了爱情。在她看来,“高山流水,双蝶翩飞”的爱情是美好的、真诚的,是应该用心守候的,爱情天长地久,爱情高于一切。她就是这样用心、用情、用一腔赤诚,诠释了爱情的内在要义,筑造了爱情的童话世界,献上了如泣如诉、荡气回肠的声声恋歌。
也许,每个作家都会写到自己的亲人,怡萍也不例外。她在《如今深感严父恩》、《我的父亲母亲》等一些篇章中,以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个个生动的细节,抒写了可贵的亲情,拨动着读者的心弦。通过她的描绘,我们看到了一个顶风冒雪到校园为女儿送钱以及徘徊在路口歪脖柳下等待女儿回家的慈父的背影,看到了一个总是等孩子们吃饱放碗了自己才肯去刮净锅底充饥的慈母的形象……这些,固然让作者刻骨铭心,又何尝不令读者热泪潸然!
怡萍的散文不仅有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在艺术上个性鲜明,品位很高,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唯美”。这种唯美的艺术追求,突出表现在每一篇都彰显着诗情画意,每一篇都给人余音绕梁、品味不尽的艺术享受,而这种形式上的唯美,与作品宣扬真善美的思想内容是有机统一的。具体分析起来,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色:
独特的视角。应该说,怡萍不是人云亦云的。她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捡拾朵朵鲜花,以独特的眼光、独到的见解,赋予其独有的审美价值,编织成花团锦簇的艺术世界。她在雪花飞舞的寒冬,不是瑟瑟发抖、满腹牢骚,而是以乐观的态度催生奇思妙想,这种非同寻常的视角,一下子就使文章有了深度和新意,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同样是在冬天,她面对一剪梅花,不是像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们那样赞美它傲立雪中的风骨,而是独具慧眼,发现了它“只有一个方向,在爱的路上,朝圣般地执著。
全新的结构。不知怡萍是不是丹青妙手,但品味她的散文,确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其独创的结构方法是一个重要因素。她的散文的结构,可以称之为“组画式”,也就是编上序号,将文章分为若干片段,每个片段就是一幅相对独立的图画,但片段之间表现形式统一、内在联系紧密,组合起来,不仅可以完整地表达文章的主题,而且可以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空灵的意境。怡萍的散文具有诗歌一般的意境。她偏爱月亮、雪花、梅花、杨柳等意象,这些意象是高雅的、洁净的,也是清亮的、迷人的,这本身就有利于营建一种空灵隽永的意境。作者的想象能力极强,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甚至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自然的一切充满了人类的灵性,如《青花瓷》、《毛衣情结》、《云想衣裳花想容》等文章,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她在运用这些意象的时候,施之以不同的色调,赋予其独特的象征,进行着有序的铺排,展开着反复的咏叹,加之注重留白,用墨不求过实过满,因而每一个字句都能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和咀嚼的甜头,每一个篇章都能有田园牧歌式的恬静和空灵。
典雅的文风。表现在审美意趣上,就是既有王维的清淡,又有苏轼的释然;既有南唐后主的哀婉,又有易安居士的忧郁。表现在语言上,就是清新而含蓄。怡萍注重从古今诗文中汲取营养,时而像汉赋一样注重铺排,时而像唐诗宋词一样炼字成金,时而像琼瑶小说一般激情飞扬。她爱用长句,而恰是这些长句平添了清清浅浅的意蕴;也爱用问句,而正是这些问句传达了委婉别致的情感。她对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娴熟的,尤其是善于使用排比、比喻、对偶、设问、反问等辞格,这就使得她的文章有了引人入胜的文采和动人心弦的魅力。
怡萍的散文创作从文学史的角度来审视,也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她的作品,给传统的散文注入了太多的诗歌元素,是对散文写作的一种突破,不妨可以称之为“诗散文”;但它又绝对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散文诗,因为,她的作品至少在篇幅上、容量上比散文诗要长了许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开创了长篇散文诗的先河。除此而外,怡萍从来不写那些容易在网络上流行的低俗文字,她以纯文学作品抢占了网络文学阵地,这对于两者的健康发展都提供了有益的范例。
正如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汝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汝州市政协常委陈凝所写的那样:
怡萍,如同她的名字一样,婉约精致,韵味十足。她家的台布一年更换一次,风格不一,从不重复。每年春节,她最喜用盆景和鲜花装扮出年味,绿盈盈喜洋洋一副精心的随意。她家茶几上的那个烟灰缸,是个小花篮造型,黄色的花朵缠绕在玲珑的提手上,晶莹剔透,煞是可爱,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后拿起把玩,更让人不忍心把烟灰投落其中,仿佛那样做就玷污了这个小精灵,于是就会忍住了抽烟的冲动。在女主人精心布置的大客厅里无论品茗论道,还是笑谈古今,你都会如沐春风,身心通泰。
就如同期待着好人应该有好的前途、好的归宿一样,我也一直期待着怡萍的文字全部成书。虽然知道她一直在写,但是,文字,还是希望它们落在纸上的踏实,古朴。就像一个人,有着非比寻常的才艺,必得对外示人,才能平添一份风骨和韵致。又或者是盆里的花终于根植于大地,才能更自由更舒服地生长。更何况,她的隐忍与坚强、思想和阅历、修养与态度,不仅对她自己的人生之路,而且对于旅途劳顿、迷茫困惑且无所适从之人,相信一定有着不同寻常的借鉴和参照意义。
心无杂念地写你的东西吧,怡萍!岁月是这样静好,现世是这样安稳,手中的笔不可让它荒废了,那样就对不起你的才情了。根植于血脉中的兴趣是你的动力,岁月的沉淀和思想的升华是你的资本,写吧。把许久以来你一直想写,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动笔写的那些念想、那些心事,好好写写吧,有序幕,有开端,有高潮,有结局。不为缅怀,不为纠结,只为感恩并惜福。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读史铁生《我与地坛》有感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