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关于打造鹰城作家群的调研与思考【二十三】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3-12-08
52165

       王艳萍,1955年生,河南郏县人,作品入选《中国儿歌大系》、教育部统编教材《语文素养核心读本》等70多种读本,著有《长翅膀的小榆钱》等六本诗集。其中《我家有个小丫丫》出版社已第四次印刷,《长翅膀的小榆钱》入选2016年河南省农家书屋,连续四届在中宣部主办的童谣大赛中获奖。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一首经典儿歌,能唤起无数的美好回忆,引起人们内心童性的共鸣,这就是儿歌的魅力。

       王艳萍,河南省儿歌创作的佼佼者。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去聆听她对儿歌创作的执着、对孩子们的挚爱之心。

       郭旭峰:王老师您好。大家都知道您是郏县人劳局一名退休干部,先前的职业似乎和儿童文学不沾边,但近十年、尤其最近几年,您的大量儿歌作品在国内外报刊、杂志发表并获得各级荣誉奖励,是什么让您走上儿歌创作之路?

       王艳萍: 2007年8月做了一次手术,三个疗程的化疗的确令人痛苦不堪,身体极度虚弱,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身体逐渐好转,就在我认真思索如何度过今后的生活时,我的小外孙女丫丫(贾钤和)出生了。正是这个小生命,给我带来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郭旭峰:您还记得您的第一首儿歌作品吗?是什么时间写出来的?

       王艳萍:我记得非常清楚:第一首儿歌的题目是《我家有个小丫丫》,写于2008年春天,春暖花开,我外孙女丫丫刚几个月,也像小花儿一样娇嫩可爱。

       郭旭峰:这么说来,您的笔名“丫丫的姥姥”就是那个时候有的?                        

       王艳萍:是呀,感觉很幸福。

       郭旭峰:这些年文学创作不景气,尤其儿歌创作处于后继乏人,您却在退休之后逆流而上,由最初的给自家孙辈写,到有意识地为众多孩子们写,是什么支撑您一直走到现在?您有过怎样的心理历程?

       王艳萍:凭着对儿歌的痴迷,对孩子真挚的爱。在写作过程中,再大的困难只是瞬间的停顿,不负重前行、不抵近心灵深处,所有的艺术都显得苍白。总之,我的人生之途和艺术之旅交叉前行,且相互激励。

       郭旭峰:您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儿歌作家要具备什么样的准备?您的创作灵感一般从哪里来?

       王艳萍:首先要爱孩子,不但爱自己的孩子,也要爱别人的孩子,心存善念,爱天地自然,爱动物植物,以童眼观察生活,以童身体验生活,以童心感悟生活,以童趣反映生活。 我的创作灵感是来自我可爱的小丫丫和众多孩子们,有空我会经常去幼儿园,去儿童聚集的场所,近距离地接触儿童,观察了解儿童的思想和语言,这些纯真可爱的孩子们是我创作的不竭源泉。

       郭旭峰:就国内目前儿歌创作的人员数量、作品水平来看来,当下儿歌创作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王艳萍:创作儿歌的人数很多,作品众多,但精品却少,知晓度、传唱度不高。

       郭旭峰:从一个儿歌作家的角度来看,您觉得儿歌(或是童谣)的灵魂是什么?也就是说拿什么来吸引日益活泼爱动的孩子们?

       王艳萍:我觉得童趣是儿歌的灵魂。一首有童趣的好儿歌,使孩子们在阅读、聆听的同时感受儿歌的音乐美和内在美,在愉悦中受到教育,感染小读者,传递真善美的正能量。儿歌要新颖,贴近生活,有时代感,语言更要具有时代特点,让孩子们在阅读时有亲近感,这样儿歌才会广泛流传,孩子们才会喜爱。

       郭旭峰:请您谈一谈儿歌对儿童成长的意义好吗?

       王艳萍:儿歌,是人生最早的文学启蒙,是最初的精神营养。一首好的儿歌,既能陪伴我们成长,又能陪伴我们教儿育女。儿歌内容健康向上,琅琅上口,生动形象,孩子们易懂易记。它内涵深刻,充分发挥童谣育人的作用。它以事蕴徳,以境融礼,孩子们在阅读背诵中汲取营养,滋润心田,学会感恩,懂得分享,以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饱含着深刻的教育和启发意义,对儿童立身、立德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郭旭峰:最后我提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站在您的角度,您想对众多的家长和孩子们说些什么?

       王艳萍:“忠厚传家久,读书济世长”。没有书香的人生是灰色的,幼儿、中小学生正处在听、读的黄金时代,阅读关乎孩子知识增长,精神成长,关乎孩子的境界与修养,我希望每位父母少玩一会儿电脑、微信,少打麻将,多挤点时间跟孩子们一起阅读,让幼小的生命开始触摸文明的灵魂,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滋养一生,愿每个孩子都能在书香的陪伴中健康快乐成长。

       郭旭峰: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您春天创作丰收,身体安康,家庭幸福。

       “青青大别山,猎猎红旗展。山山埋忠骨,岭岭铸忠魂……”近日,在信阳市新县大别山干部学院举行的2021大别山再出发走进大别山学党史主题启动仪式上,列宁小学的孩子用清亮的声音朗诵童谣《大别山精神代代传》,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首童谣是郏县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会员王艳萍对大别山的献礼。今年清明节,王艳萍到信阳大别山区调研采风,走进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和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被“人口不足10万人的新县,有近5.5万人为革命牺牲”的历史震撼。她含着眼泪听完讲解,回家后又查阅大量资料,创作出《大别山精神代代传》。整首童谣不足200字,讲述了“军政委吴焕先、大将军徐海东、女英雄晏春山”等大别山区革命前辈的故事,勉励孩子们牢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大别山有太多革命故事值得讲了。”王艳萍说,随后她又创作了“大别山的刘胡兰”肖国清等12个英雄故事,汇编入《童心向党:唱着童谣学党史》一书,计划在今年七一建党节前出版。

       这本新童谣是王艳萍献给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礼物,收录了100首新创作的党史题材童谣。“你拍一,我拍一,红船起航南湖里。你拍二,我拍二,鲜红党旗高举起……”王艳萍把党史融入朗朗上口的短句中,让孩子们在传唱中接受教育。“现在很多儿童崇拜明星,不知道革命英雄。我要把红色基因种到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

  王艳萍今年66岁,从郏县人社局退休,几十年笔耕不辍。在外孙女出生后,为致力于3到12岁儿童的学习教育,她出版了《我家有个小丫丫》《快乐成长新童谣》《长翅膀的小榆钱》《唱儿歌》《念童谣》《郏县民间歌谣选编》6本诗集,多部作品入选幼儿读本、教材,先后在11个国家发表作品,连续四届在全国优秀童谣大赛中获奖,连续五届在河南省优秀童谣大赛中获特等奖和一等奖。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圣野这样评价王艳萍:“儿歌作者以身教,以言教。她的诲人不倦的歌谣,就是让新生一代健康成长的奶水。”

       我的好朋友张振营先生专程给我送来了他新近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时光里的印痕》,我读后久久放不下,心里有话,欲一吐为快。


       张振营,男,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河南经济日报》任记者,现供职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政协。著有散文集《心泉》、领导科学文集《魅力官场》、随笔集《幸福读本》、散文集《时光里的印痕》等著作。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没有生活也就没有文学创作。振营先生在《时光里的印痕》一书中的乡土散文,不是简单的描摹故土,也不是简约的表露作者成长的路途,更不是轻描淡写以凸显故土的可人。对于此,矛盾先生早就说过,我以为单有了特殊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像看一幅异域的图画,虽能够引起我们的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心的厌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一个只具有游历家的眼光的作者,往往只能给我们的前者,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方能把后者作为主要的而给予我们。因为生活或者工作的原因,因此我们经常有感怀我们的故土,我们固守的精神家园。乡土散文在经历了历史的洗礼之后,如今站在新时期的舞台,它更闪耀着洁白的光亮。


       振营先生的乡土散文,原始自然的生活气息是乡土的重要构件。他在写作的过程中,以情动人。乡土既然是一种情节,就或多或少具有乡音乡情。情是散文的核心,没有情,散文便如失去了脊梁。其情真,才是散文的活的魂灵,而其主题的开掘也才在此得到升华。所给予读者的感受才是心的呐喊,是心灵在现实社会中的亲切呼吁。正如周冠群所说:“散文主题的深,是指一定的感情认识达到对事物的独特而又本质的把握,而非浮泛地停步于事物之外;广指一定的感情认识既是个别性又具有普遍性,从而达到既有‘空诸所有’,又‘包诸所有’的地步,具有颇大的覆盖面。深不仅表现在主题因素上,而且还体现主题与其他外在因素的紧密联系上。”由此可以看出,乡土散文的创作不是作者自我感官意识的流泻,而是情致的表露,是作者对生活的精确把握,对故土情节的深切领悟。


       乡土气息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深刻感受作者内心对家园的浓情厚谊,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唯一性,而且读者在阅读时也往往因为这样的或那样的情愫与作者在心结上生成共鸣。在乡土的园地里,这种气息只属于振营自己,而振营先生所传达的主观的感受,却正是读者和社会的需求。通过对振营先生乡土散文创作题材的研读,我觉得他的作品有如下几种体例:


       (一)抒怀故土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尤其体现在我们出生成长的农村。描写故土的振营先生就出生在郏县农村,因此他在描写故土时,其情感才最深沉最热烈。新时期以来,党和政府都高度重视对农村的建设和改革。曾提出“三农建设”的指导方针,明确的指出了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中央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使停滞的闭塞的农村开始在新时期新领导人的指示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振营先生对故土的这种变化,在心理情节上,是一种矛盾的综合。一方面,他寄希望通过党和政府的变革,使贫穷落后的农村有长足的发展,希望故土的农民能够在新农村建设的春风中,沐浴新的生活新的气象。另一方面,他却是不愿意改革破坏农村的自然的环境。这其中的感情是复杂的,中国人在心理上都有一种乡土情怀,既是民族的根。在他们所生活的故土,有他们成长的痕迹。所以他们希望保留着传统,保留乡村固有的山山水水。所以才有他们内心的痛苦,才有一种莫名的怅惘。


       振营先生在这方面是不容忽视的,其笔下的乡土情結,是他创作的动力。如他在《流光逸影》一辑中收入的《乡村的味道》、《瓦房的记忆》、《留在心里的故乡》、《牛车屐痕》、《电影队来了》、《失去的“大块地”》、《红薯·红薯》等作品,乡情浓郁,发人深思。他愿意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去。那里是他的根据地,虽然他常常东征西征,北伐南伐,但他终于没有成为一个流寇主义者。故乡的物土给他以浑厚,拙朴;他的作品大多以故乡为背景来展现豫西农民的淳朴生活及其在改革开放中农民生活和思想的变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由此他也成为乡土散文的代表作家。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故乡给他童年生活带去的快乐和乡村中所发生的点点事情,就像一幅水彩画般清晰。及至在后来的工作中,他还很清晰的感受到故乡的热情和自己童年的天真稚嫩。而在改革的春风中,老屋被推倒,近乎大剧幕拉开前深沉而雄浑的交响,撼人心魂!在烟尘中摇晃,轻腾,碎裂;瓦片和砖片,像无数绚烂的蝴蝶,向四面飘散,然后缓缓降落下来…在这里,我们也就可以清楚的感受出作者对故乡深沉的爱。故土,是振营先生生命的根,这也就是振营先生的寻根情,和八十年代兴起的寻根文学思潮是相互沟通的。


        (二)追忆童年往事

       童年对于每一个作家都是不可忘却的,这里面是作品“真”和“情”外泄的源流。乡土散文中,在作家的作品中,我们往往可以通过他自我的描述,而重新去丈量一个作家,去加深对作家的理解。童年是乡土散文创作中,容量最丰富的题材。在这里,作者可以在照观现实生活的影子中,去发现生活的缺陷,而在自己所成长的记忆中,唤醒那些童年的趣事,进而促使自己对乡土乡情的怀念。振营先生这类作品的描写是最丰富的,而且其取材也是五彩缤纷,他从不同角度,不同思维中发现童年的可贵,发现生活中的美。作家对童年生活的描绘,我觉得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繁重的一种换位思考,从而在那些洋溢着笑声与歌声的动态影像里对现实进行对比,形成了一种相对的静。在这些琐碎的童年生活的光影里,我们可以透过作者灵巧的笔,去发现隐现的生活。当然这中间最可捕捉的是作者在童年生活中故土的一些景致,一些好玩的游戏。


       在艺术上,作家在对乡土散文的描写上,都采用传统的倒叙,以一些现实生活中不愉悦的事件为题,进而对自己的童年,对自己的故土产生思念,产生爱。也寄托着作者自我的精神,即是对家,对童年的依恋,形成了一种家园精神。而在这些描述里,往往会在事件发生的高潮中,出现一个或者两个老人对自己的慈爱,对我们幼小的生活提供一些我们琢磨不定的话,也就是佛家所谓的“禅语”。其意象高原空灵,也反射出作者的审美观念,即在具体生活中发现童年的价值。有位作家说过这样的话:“美是具体的。艺术形象是具体的。即便是所谓‘抽象美’,也常常得以‘具体’作为支架。这是因为生活本身是具体的,人也是具体的。生活的本质,人的思想性格,总是隐含在现象之中,…没有具体可感性,也就没有社会生活,没有人的思想性格,也就没有艺术形象。”所以,作家所对童年往事的追忆,不是虚幻的,而是凭借自己脑海的记忆而进行的具象描写。


       振营在《娘的水饺》中,以水饺为意象,而以我们的思想的跳跃为支点,写出了童年中孩子们在贫困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欢娱。《偷瓜记》、《吃桌》却是以另一种视角去描写童年的纯真和烂漫。


       (三)追忆故土饮食

       振营先生在《说说吃喝》、《老爹送来的芝麻叶》、《娘的水饺》、《炸油馍》、《三乚郎庙问茶》、《吃桌》等作品中,集中描写了故乡的饮食文化。作家的特质就在于捕捉生活的气息,饮食当然也不例外。在新时期乡土创作中,对故乡饮食的描写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中国是一个饮食大国,天南海北的食品当然也就汗牛充栋了。作家所生活的故土,毫不例外也是食物的发源地,而在这些美味的食品中,作家对食品是最有见地并赋予它们于食品之外的文化。使食品不仅具有吃的功效,而最大的作用在于宣传故土的饮食文化。在这些散发着乡土农作物气息的作品中,题材的广泛性,使得饮食散文在新时期有了自己特殊的地位。它不仅是对故土特有的饮食起宣传作用,更多的是将这种饮食放在文化的视野里,审视其美。并且对这些食品的历史文化源流发掘开来,使得读者在欣赏之余还能够获得知识的积累。在创作上以沉淀心田的酿熟了的童少之忆,作为游子眷恋故土的一种精神慰安,便成为乡土散文作家最喜爱御用的一种惬意的艺术手段。振营的《吃桌》是描写吃的极品。在他的这篇关于饮食关于吃的散文里,给予我们的不仅是对食品的了解,对他故乡郏县的了解,更多的是让我们在浅显的文字中所看到的他对吃的研究,对写作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在这里,还体现出道家的无为,以一种平凡的心去描述乡村中极平凡的食品。如排骨、酥肉、甜米、红肉等一些生活中极朴实的食品,但是他却能够让文化的面纱覆盖其间,从而使笔下的食品跃然纸上都富有了灵性。他的《炸油馍》却让我们在他的笔下看见了一个经济萧条,生活贫穷的时代,而油馍却陪伴他度过了那如许年代,在文章结尾处,作者不无感慨的说:“现在农村炸油馍也没有什么时间限制了,想吃就炸,串亲戚也不再拿油馍了,其他好吃的东西多得是。可是我们再也吃不出过去油馍的滋味了,因为那时的油馍里包含着浓浓的情味。”振营以忆叙的回眸视界,借故土的食品表达游子对故土的那种难以割舍且日夜萦绕与思想意识深处的乡思、乡愁和乡情。


       (四)畅说故土的民俗风情

       振营在他的乡土散文创作中,融汇了大量反映故土纯洁民风民情的作品。民风民情的描写,不仅为乡土散文创作提供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散文题材,而且正是这样的散文题材,为新时期的乡土文学创造了朴质的泥土气息。在这些以天南海北为基础的汇聚各民族特色的作品里,无不飘散着浓烈的乡土气息。民俗是淳朴的,民风是醇厚的。因此,作家在这些散发着时代气息的文字中间畅所欲言,流露作者对故乡因这种民俗民风的存在而自豪的心境。在这些作品中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东西南北的汇集,使作品总体上呈现出丰富的变幻,又体现出在和谐社会中人们对民俗文化的思考。


       振营的《走近塔尔寺》、《临沣寨遐想》、《游黄河三峡》、《感受马街书会》、《千手观音之谜》等作品,极具文化价值,也是最能够生动反映新时期乡土散文的特色的。这些景观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景观而使其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更具有浓郁的乡土民俗气息。他笔下的中原汉子粗犷、耿直、豪放。在这些作品中,又不时凸现中原的苍凉和奔放,使得乡土中流露出浑厚辽阔、意境悠远的感觉。


       (五)思念故土亲人

       人在社会成长中,总会在特定的时刻萌生对某人的思念。这种怀恋是单纯的,是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而这些回忆的画面,却是作家心中的意念,是乡土散文中人性的讴歌。在这些文章里,亲人是没有什么界限的,大凡是作家认识的或者在记忆中停留过身影的,都是其亲人。而这纵多的亲人在作家的视野里,不是杂乱无章的散乱的,而是一个整体。作家能够在描写时信手拈来而不滞于物的局限。


       振营笔下的人物是各有千秋的。他们或者在某一方面对作者影响巨大,或者在某一行为方式上引起了作者的注意,并使得这些印象在笔端的流露中更加形象化和艺术化。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在思想上并没有很高的要求,只是在艺术手法上,通过几个点的描写,然后进行线面的勾勒,使得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是丰满的,而且也能够使读者感受作家内心这种掩映的对亲人的爱,对故乡的爱。时代的进步,也使作者在写作中无意识的加强了现在与过去的对照,从而更加鲜明的是读者感受亲人在故土的点点滴滴。如振营的《母亲的照片》,作者借对母亲的爱,进而上升到对故乡的爱和祖国的爱。在作品的结尾他这样写到:“她在世的时候就总是静静地听我说话,到了天国她还会静静地听。母亲,您是在听吧?”他的《父亲》从人性最伟大的爱入手,讲述父爱的宽厚博大,进而在自己的成长旅途中,带着父爱去哺育着自己的孩子,体现了三代家庭之间祥和的爱。他的《地主女儿彩娥》、《瞎叔》、《我奶》、《顶立哥》等许多作品也深刻的揭示出作者对故土亲人的眷顾之情。


       (六)怀念故土艺人

       乡村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这里不仅有朴实的居民,而且还有许多能工巧匠。正是这些艺人,才为平淡的乡村生活平添了精彩,也给平日冷寂的山村送来了久违的热闹。艺人在乡土散文中,是十分繁多而又形象生动的。他们做的一切事情都是艺术的再现,都具有美的价值,但是他们在生活中,在走乡串户中,其目的只是予人方便,予己平凡的生活增添色彩。他们在乡土的行走,是有季节之分的,所以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作家在童年的影子中才会觉得他们的到来对于自己的生活是一段弥足珍贵的记忆。


       振营在《谢幕的戏台》、《消失的匠人》、《感受马街书会》中对他们进行描写时,是采取一种褒扬的态度,是赞颂的。是他们的出现才使得乡村有另外的生机,而在历史的进行中,这种艺人渐渐的流逝,作家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是深深的同情,对他们的命运给予了关怀和怜悯。而这些默默无闻的艺人,为乡村为居民的生活捎去的不仅是便利,更多的是快乐。振营对乡村中的艺人进行了集中而深入的描写,使他们在文字中呈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美。


       乡土散文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都市文明迹象的反思,是对原始自然风味的回味。在振营的作品中,一幅幅静的写生,使乡村的景象跃然我们心尖,这些静的图象在读者的视野中渐渐流动,形成流动的美。它来来去去,我们盼望再度看到它,是因为我们一般地能够较为容易地生动的回忆“动作”,即是振营独创的乡土意象,已超过了单纯的形式和色彩,形成了一种“魅惑之美”,更能够萌发读者内心强烈的感官机能。乡土散文中洋溢的乡土气息与作者的心领神会是休戚相连的。


       乡土作为一个恒久的话题,作家在反复论争的结果中,看到了它长足的一面,却忽视了乡土散文尽管在很多地方是有其自己的长处,但是在整个社会时局中,乡土散文的力度是不够的,较之小说的社会作用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原因呢,我觉得应该从乡土散文的创作目的来看。乡土是作家在内心对自己家乡的一种回忆,但是这种回忆是抽象的,他没有具体的时间分段,只有模糊的概念,在作家的记述中,只用童年这样的字眼。乡土散文的创作目的在现时是很明显的,是为了抒怀自己的故土,从而唤起作者深深的乡土情结。


       改革开放,三农政策,新农村建设。作为乡土的一分子,在面对这些政策时应该有一种慧眼识英雄的机缘。生活是散文的故乡,所以没有确切的生活,怎么能够有深动的文章呢,新时期散文多元化发展又如何行进呢?文心雕龙里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即是说文章以风格为主宰,风格或清或浊由于气质,不是勉强所能达到的。因此乡土散文的创作也要尽量从人文的角度出发,表现乡土的风格和气韵。


       乡土散文在关注乡土生活的同时,多是写乡土给自己人生的成长所带来的官能感受,是一种情致的叙述。新时期乡土散文更应该与时俱进,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去对乡土文化作一次审视。时代对乡土文学的发展不是挑战,而是机遇。时代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乡土文学萎缩,恰恰相反,这会给乡土文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乡土散文创作是真和诚的关系问题。作家的责任则是对时下的一些尖锐的乡村问题在文字中体现出来,引起社会共鸣,以达到更好解决问题的目的。我觉得,作家应该多从农村生活入手,在展现新农村人民的精神风貌的同时,更多的关注新时期农村所存在和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乡土散文的繁荣找到真正意义上的归宿。


       乡土情结作为人类所共有的基本情感之一,深深得埋藏在每一民族的血缘深处。而作为民族之一员的作家,不管其作品是在表现乡俗难忘、乡情难舍、乡风难离,抑或是在抒沃土难忘、厚土难舍、热土难离,都无一例外地传达出作家对乡土绵长的思念和拳拳的爱心,传达出与作家自我心灵相融洽的一段值得回味咀嚼的人生履历。振营先生的乡土散文以其浓郁的乡土风味,淳朴的民情,童贞的趣味呈现出厚重的乡土气息。


       文学是一种责任,只有能承担责任的作家,所表现的主题才最能够引起共鸣。而我认为,作家创作乡土散文,是不能够离开生活,离开农村这块根基的。因此,作家只有深入基层,体验农村生活,才能够为乡土散文的明天打下坚实的基础。


       振营曾在他的新浪博客里写过这样一篇文章:


       2008,已经留在了记忆里,2009,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在了春风里。


       既然是记忆,免不了就要有一些回顾,2009才刚刚开始,所以也要有一些打算和展望。


       我看了老朋友邢濮的博文,也是回顾与展望的,写得很好,且有忧国忧民的气度,令人赞叹。但有些说法我不赞同,比如他说的2008年心情依然是灰暗。而我也要用一个词表达的话,那就是阳光。


       正因为我是以阳光心态为人处世的,所以,2008年,我最有成就的一件事就是带着阳光心态写了一本书,叫《幸福读本》,这是一本指导人生幸福的书,正像我在自序中说的“如果我们认真思考就会发现,从根本上决定我们生命质量的不是金钱,不是权力,甚至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而是一种幸福心态!所以,当我们用积极的心态主宰自己的心境,用光明的思维去看世界,我们会发现头顶的天原来是那样的蓝,身边的树原来是那样的绿,路边的花原来是那样的美,妻子原来是如此的温柔,丈夫原来是如此的有趣,孩子又是如此的可爱。”我在《后记》中说“幸福和快乐是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谨以此书献给所有追求幸福和快乐的人们!”在这里,我把这句话送给所有看到我文章的人。


       平顶山市作家协会主席于天命老人家给作了序言,有些人可能对于老还不太熟悉吧,他写的《红色间谍》可是名声在外,如雷贯耳。我的老领导——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何新年先生给予了指导,我在这里也祝他们更幸福。


       说到幸福,我还要提到市政府办公室的刘靖宇先生,因为是同行,我们接触地特别多。他是个很乐观、很幽默、很豪爽的人,有爱心的人,工作很迈力,娱乐也很可以。关键是他遇什么事都不生气,是一个会生活的人,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幸福。新的一年,我也希望看到更多像老刘一样的会生活的人,这样就会多一点快乐,少一点烦恼,世界就会很和谐,人间就会充满爱。


       我的本职工作也是值得回顾的,自己认为很迈力,但效果不怎么好。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我们做的工作上级机关是用计分来考核的,好多东西领导不让报我们自然就得分少,可领导又嫌分少,这是个很矛盾的事,我就没有办法了。真是气没少受,批评没少挨。但我并不真生气,谁让我的官小呢?官大一级压死人,他们说的都有理。不生气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带着阳光心态。


       2008,我当然也有一些烦心事,办得很不顺。是什么事就不说了,你们也给我帮不上忙。办事中体会到了人情淡薄,世态炎凉。但我并不气馁,我相信办法总会有的,总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2008,我还结识了一些新朋友,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多一个朋友就多一份快乐。希望我的朋友能记住我,把我放到心里去。


       2009,国家大事用不着我操心,再说我操心也不管用。祈望我们的国家尽快度过金融危机,更加繁荣富强。


       我的本职工作还是要尽力做好的。但做好做不好和升官没有多大关系,连年得先进的人不一定就会得到提拔。我做好工作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自己的工资待遇。我和邢濮一样,也想得到提拔重用,但主动权不在我手里,我也不想低三下四去求人,所以对我来说提不提是无所谓的事,我已把这事看淡了。


       做好本职工作之外,在业余爱好上我还想有所成就。我在博客上写了不少文章,目前大概有100多篇了吧,计划到年底前有200篇时,从中挑出100来篇,出一篇散文集。我的第一本散文集《心泉》我自己并不十分满意,里边的东西严格意义上讲有的不能算散文,不少篇章写得也不好。这一本,我自己要按精品的要求选文章。有可能的话,我还要写一部小说,篇幅暂定为中篇,内容是反映草根阶层的生活。我有十来多个高中同学在市里工作,干着不同的职业,有在机关上班的,有当医生的、有做生意的、有办学校的等,不同的生活,不同的酸甜苦辣,不同的爱恨情仇,我准备以我的同学的事做为我小说的故事梗概。


       写作不是我毕生的追求,也不会在这方面下太大的力气。我也无意成为知名作家,成为省作协会员就够了,不准备向国家级会员迈进。但我不会丢下写作,还会经常写点东西,因为这纯属个人爱好,也不求发表,只是心灵有个归宿,也算是自娱自乐吧。


       除了工作和写作之外,我也想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会多参与朋友的聚会,也希望我的朋友我叫的时候到场,不要怕喝酒,美酒就是让人醉的。对工作要流汗不流血,身体是本钱,工作好、业余爱好发挥好的同时,要放松身心,不要有太大的压力。用三分的精力做好工作,用三分的精力用于业余创作,用四分的精力安排业余生活。世界很精彩,我们也要有个精彩的人生。


       振营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阳光的人!


       在他的《时光里的印痕》一书中,我感受到了一名当代优秀作家少有的衷情于茅屋、老农、村姑、飞禽走兽、乡村小学、山花绿树、山峦河流的乡村情结。张振营用他那蘸满一名乡村赤子情泪的彩笔,去收藏山乡春天的绚丽多彩,收藏中原故土阳光的温暖芬芳。用汝河的浪花、老房里的笑声、流淌在密林中的山歌、乡野的春花山果、在城乡间往来的赤子以及对父老乡亲与童年伙伴的真情,构建了属于振营特有的散文村庄。这也是在当今散文的大观园中,能以其独特的乡村风格的散文倾倒众多的读者和散文界、文学评论界的名家高手,获得广泛的认可与好评的精品力作。振营的这些作品分别发表在有影响的《人民日报》、《河南日报》、《散文选刊》、《华夏散文》等大报名刊上,多次在全国有影响的散文奖项中获奖,并入选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散文大系》等多种权威性散文选本。振营先生散文创作的风格和影响,在河南散文界,被誉为“张振营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振营先生自他开始散文创作起,就把他创作的主要精力和才智,倾注在生他、养他,培育他成长的中原郏县故土上。在他20余年的散文创作中,所发表的200多万字的散文作品,几乎都是取材于这方神奇美丽丰富的豫西南乡村生活。他新近出版的这本散文新著《时光里的印痕》除了个别篇章外,也主要是写他故乡生活的作品。在振营的这座散文山乡村庄里,让我们感动的是作家对他衷情的乡土散文题材的挚着追求,甚至让我们看到了一名对故土和父老乡亲饱含真情的赤子形象。大诗人艾青曾经在他的诗中这样倾吐他对土地的深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用诗人的这句话来评价张振营和他的散文作品,也是十分贴切的。散文集《时光里的印痕》其中有许多作品是他对故乡生活的诗意化描写,其实这也是作家对乡土爱到极致的一种创作现象。“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故乡赤子眼中的乡土、乡人、乡事,因缘于一种内心的爱,总有许多美好的东西让他品味。振振营爱在他的散文中,去品炊烟的味道,去品阳光的味道,去品春天的味道,去品泥土的味道,去品庄稼的味道,去品香草山花野果的味道等等,也就很自然将这一切诗化了。在文学作品中,好的诗歌也是最有味道,让人回味不尽的。而乡村生活中的山水风光、地理人文、风情民俗,很多都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作为热爱故乡的赤子作家振振营,在他的不少作品中,都写得很诗情画意,是最自然不过了。散文不像小说戏剧那样,去表现尖锐的矛盾冲突,也不一定都要表现乡村的灼痛和不幸,只要写出了让人回味、具有散文的品格就可称之为一篇优秀之作了。


       振营通过自己的亲历和感悟,以及乡村生活中特有的细节,把特殊时代乡村农民生活的艰辛、痛苦,表现得刻骨铭心。特别是像我们这些有过作者类似的童年经历的读者,读着这些作品更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


       张振营虽然以写乡土题材的散文为特色,但引起我情感之弦共鸣的,不仅是浓郁的乡村味道,还有从他作品中洋溢出的那种让人感动的真挚情怀。作者无论是写乡村的山水风光、民俗风情、人文地理,还是记童年的生活,叙父老乡亲的生存状态,都有一种不吐不快的真情流露。有的作品很难分清作者是在叙事还是在抒发真情。他现在虽然居住在城市,却依然衷情于乡村生活,甚至骨头缝里都还流着泥土的味道。山野的哪些鸟儿飞到城里的树上,哪怕是听到乌鸦的叫声,竟然觉得是乡下的老乡来了,感到分外亲切。没有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真切体验,是写不出这样让人感动和惊喜的真文章的。


       振营和乡村是一种与生具来、血肉相连、无法割舍的情结。因此,乡村题材到了他的笔下,就会鲜活起来、生动起来,也就格外亲切自然,甚至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无法言说的幸福感。那怕是写一些山花小草野果,也能让人感到作者、乡下人与它们和谐依承,难以割舍的情缘。只有和乡村有着血肉般联系的作家,才能写出这样亲切自然、充满了幸福感的文字。


       在这里,我们品尝到了大旅行家徐霞客曾经追求过的真文字散文的味道。当然振营的散文也非完美无缺。我们在品读他这些作品时,就单篇而言,都可称为优秀之作。但作为集子看,似乎在题材、构思、写作手法上,也时有雷同之感,但这和总的成就相比,只不过是白璧微瑕。


       愿振营先生在散文创作中展翅高飞,写出更多脍炙人口的美文来!!!


       我的好朋友石群良托人给我捎来了他新近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诗集《在春天里行走》,读后令我心潮激荡,彻夜难眠。

       我和群良都是从农村一步一步写出来的,我们曾多次秉烛夜话,共论文与人。记得有一次他和他爱人张秀艳来到了我当时租住在平顶山启蒙路的家里,兴致勃勃地谈起了他那一段诗作牵红线,鸿雁架鹊桥的传奇经历,他说他现在的心境好似春天百花盛开,又似大海波浪拍岸,令他有“我欲上天摘星辰”的豪情。他想对天高歌,对地吟唱,感谢文学女神为他筑起了幸福的爱情之巢。

       石群良,男,生于1965年12月。现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香港环球出版社编审,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平顶山市作家协会理事,郏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副会长、平顶山市第十届拔尖人才、执编某央企内刊《万花山》《郏县中联》等,1988年开始写作,作品曾发《人民日报》《南国诗报》、《鸭绿江》(函)、《华夏诗报》、《莽原》、《绿风》、《中国建材报》、《人间方圆》、《时代报告》、《黄河文学》、《郑州晚报》,美国《新大陆》、《亚省时报》(系美国风笛诗社建档诗人),台湾《世界论坛报》《葡萄园》诗刊、《新文坛》,香港《中国文学》,《越南华文文学》等海内外著(知)名刊物,部分作品被中国《诗选刊》和《中国20世纪微型文学选集》选载。出版诗集《蓝色星光》《在春天里行走》(获“中国乡土文学奖”),评论集待出。

       “记忆里晶莹的露珠/盈盈地滑出惊喜/ 一只蜻蜓掠过水面/像我妙不可言的爱情/走在柔情的纱幔上/波浪牵引着我的梦”。这是石群良发表的一首题为《心歌》的诗,也是他心中的歌,爱情的歌。

       1988年,爱好文学的石群良参加了《鸭绿江》第七届文学函授创作学习班。同年,石群良在《鸭绿江》函授版《文学之友》第六、第九、第十二期相继发表了《只求耕耘,不问收获》、《二十岁的抑郁》和《雨》三件作品,其中《只求耕耘,不问收获》一文,抒发了他挚爱文学“这个既苦人又累人,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感。文章发表后,石群良很快就收到了许多同学的来信。他记得当时交笔友很时尚,就如时下交网友一样,石群良本着“以诚相待,以心换心”的交友原则,与一位名叫张秀艳的同学保持了3年的笔友关系。在交往的日子里,他们二人在书信来往中探讨人生、事业,进行文学交流,并在交流中建立了真挚的友谊。也正是在这种情感的交流中,他俩才加深了相互的了解,才有了从友谊升华为爱情的基础。他们的恋爱过程就是鸿雁翩飞的过程,是鸿雁架起了他们爱情的鹊桥。然而,这深埋心底的秘密又该向谁倾诉呢?向“鸭函”讲师陆明友说吧,他工作太忙,身体又不好!思忖再三,群良还是把深埋心底的秘密如实地告诉给了陆老师,没有想到的是,陆老师很快给群良回了信,信中说:“爱情需要理解、了解、谅解。”希望他们两人审慎对待。陆老师生病住院期间,还写信告诫群良:文学的路是漫长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

       1989年,在第八届《鸭绿江》函授学习中,秀艳编在了陆老师的教学组里,但她不知道7号讲师就是陆老师。陆老师在给她的信中提到群良让陆老师特别关照她,使她非常感动,也使他俩的爱情有了质的飞跃。秀艳在一首《思念》的诗中写道:“频频于五月的夜/风眷眷地依着树干/依着一份温馨与浪漫/我目不转睛地注视/夜空中那双深邃而多情的眼睛/分明布满了血丝/我低下头/朦胧的小草/有点点露珠闪耀/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刻/露珠便有了依托。”深情地表达了对石群良的爱恋与思念之情。

       石群良和张秀艳的一片痴情,终于感动了双方的父母,群良动身与秀艳相会的日期终于确定了下来。没想到在群良临行之际,他父亲突然患上了坐骨神经痛,耽误了相会的日期。而秀艳在接到群良动身的电报后,天天守候在车站接他。后来,她接到情况有变的电报,她的父母为此很生气,认为群良肯定在玩感情游戏,就给石群良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希望你今后不要再给秀艳写信。”看罢来信,群良当即发誓:今生除了秀艳我不再结婚!同时,他给秀艳写了封长信,寄去了他所开的证明信,她也给群良寄了一封“声泪俱下”的信:“群良,其实你我的事我妈一直未点头。你对我的情感怎样决定,我无法预料,也许就此我们要分手了。你把我的整个人扭曲了,你怎舍得,怎舍得啊!几年来,我生活之艰难,生活之快乐,生活之绚烂都是因为有了你,一个真实的你!可今天他将隐去,我不该把一切想得太美好,因为美好的背后不是要拉下一幕悲剧的影子吗?上帝可能有意这样捉弄人,让我们相识,让我们分手。人啊人,为啥偏走这步啊!我做了很多傻事,火车进站的时候,我明明知道你不会来,我还像一个疯子,一张椅子一张椅子地观望,生怕漏掉那张刻在我灵魂中的影像。没有,没有!后来不得不在留言板上给你留个字条,让你等待,不要着急。群良,难道这就是我们最后的道别吗?不是解除我们的爱海苦浪,而是将要分手,我不愿意,相信你也不愿意——分手!”读着这封令人肝肠寸断的来信,石群良泪如雨下,可他又实在不忍心撇下生病的父亲啊!

  石群良收到秀艳的信不久,秀艳便向她所在的单位请了假,只身从沈阳坐上了直达郑州的列车,一路风尘的她忍着严重的晕车千里迢迢来到了河南。突然降临的秀艳优雅、大方、端庄,浑身洋溢着靓丽的青春魅力。他俩虽是初次见面,却是一见钟情。她微笑着凝视着他,凝视成一种永恒的定格。她同他深情地握手,一切尽在不言之中。石群良的全家及亲友都对秀艳交口称赞,百般呵护。他们的爱情故事似长了翅膀,沿着山涧飞翔。那些天里,有好多相识不相识的同事乡亲前来探望,有位邻居大伯一直觉得这只能是书上写的戏里演的。1991年1月28日,在郏县县委、县政府同石群良所在单位联合主办的集体婚礼上,他俩作为代表发了言,县里的主要领导亲临祝贺,县电视台等新闻单位还分别对他们作了采访报道。受《鸭绿江》函授创作中心的邀请,他俩的故事还以《鸭函为媒结良缘》为题发表在1991年第7期的《文学之友》上,在学员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1991年年初,秀艳与石群良迟到地踏上了东北的土地。秀艳的爸妈及弟弟妹妹都喜极而泣,至此,他俩的婚姻才真正得到了双方家人的认可。

  屈指算来,石群良和张秀艳已经步入婚姻殿堂25个春秋了,回首他们走过的爱情旅途,虽然布满了艰辛,但却洋溢着浪漫的激情与和谐的甜蜜。如今,他们已经是一个温馨的“三位一体”的幸福之家,爱女梦涵已读大学了,秀艳在笔耕不辍的同时,成长为一家企业的副厂长。石群良经过不懈的努力,已相继在《莽原》、《绿风》、《世界汉诗》等省内外知名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1000多篇(首),并著有诗集《蓝色星光》等。作品多次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举办的全国大奖赛中获奖,成为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我把爱情/嫁接在你的枝上/我把青春/轻描在你的眉上/我把吻印/燃烧在你的唇上/我把思念/携挽着你的臂膀/我是一株爱情树/我把年轮/熨在你跳动的心房。”

  石群良和张秀艳的爱情,被传为文坛佳话。1999年底,我在平顶山市第二印刷厂校对我的长篇报告文学《湛河大决战》时,群良和秀艳也在印刷厂校对他们的第一部诗集《蓝色星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使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后来,我们互赠了我们的新书。

  这部《在春天里行走》是列入《奔流》作家丛书的其中一本,我是用了整整一个国庆长假认认真真读完的。全书分《时光的脚印》《世界怎么了》《岁月如歌》《山水之间》《短歌长吟》五辑。

  在心靈之上

  畢竟有一盞燈

  高高地懸在春天的門楣

  在春天裡行走

  朝著雪花漂泊並棲息的地方

  深情的播種力量

  故土的“在”,才是真正春天行走的地方,而且是深深播種力量的地方。然而地球的急變,煩憂、困擾、浸入了現實的內心,這首詩述說了內心困撓的現實感。詩人成為詩人的地方,比別人更能意識到故土上的珍寶,於是,詩人的內心向著春天敞開。他在“月夜”一詩中寫道:“摘下精心打造成的面具/一切變得如此純粹”。現實社會,沒有“精心打造的面具”能行嗎?“面具”是辦事為人的通行證。詩人呼喚的是純粹,真誠。

  現代藝術的是知之者知之,不知者不知,一定要通過詩的語境揭示內心的現實感,才能呼喚清醒。詩本身就是一種神靈的語言,“即使一瞬的光芒/也要驅散心靈的孤獨”。揭示對原生態的這種純粹感,歡樂感,是詩人高昂的態度和使命感。石群良寫了不少這樣的詩,真誠的做了這種揭示,他寫的“腳印”深刻而動情,詩中說道:“他們都是從/時光的縫隙中/漏出來的/他們都是從/追命的縫刃中/逃出來的/腳印是從歷史/踩出來的/一個又一個/標點/每一個符號/都是一滴血/一滴淚  一聲30 萬白骨/痛徹心肺的吶喊”。石群良此詩用意是寫歷史,但也是現實的一面鏡子。他寫“農民”的詩,有這樣奇妙的句子“你種植的書法/以極其茂盛   綠波裡/蕩漾著燦爛的笑容”多美啊!石群良心胸開闊、思路袒誠,他用直逼靈魂的寫作,句中袒率、揮灑、有一種大氣和智勇,不少詩直接心靈深處,閃動著敏捷多思,並能直陳生活的艱辛,對陰暗與醜陋進行無情的鞭撻,表達了男性詩人剛陽,血性和勁道。不僅僅是農村,不少的國內外大事,都觸發了他的正氣,用他獨到的視角,深刻的揭示了人與事件的隱秘:去“用星光點亮心靈/用心靈放飛歌聲”。

  當下是文化的轉型期,消費文化的極度膨脹,微波、微信的多元化,不少人認為詩進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危機,其實也是也不是,關鍵你用什麼樣的視野去看,我們面對的世界,的確讓人一下子難以讀懂,詩人也進入一種難度創作時期。其實,詩的發展有它自己的生發規律,也正以它獨有的形式向這個奇異的世界跨界,並向四周延伸,這裡面有一個更大的世界,需要詩人去開拓和面對。石群良的勇敢之處是不畏艱難的向縱深延伸,是一位能超越現實、時代的闖將。他在“人生的腳印”一詩中,這樣寫道:“我的腳印/又在延伸/新的標點又在說話/——在清明的星空/會有思念/在漫天的拔節/發芽”,他在《日子》一詩又寫道:

  日子是一牧怪味豆

  時光把它收藏起來

  就成了一首首

  耐人尋味的詩

  一首诗歌的诞生,也不是随意随性的,往往是集灵性智慧、生活积淀、思想感悟、人生阅历于一体的,诗人自己的世界里,有自己的创作体系或思想体系或思维模式,即使走出去,无论采风还是体验卧底、下基层,也是基于自己的思想体系与思维模式,短时间内,这些因素与一个创作个体是不会改变的。所以,每一个写作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会有风格迥异的作品诞生,这是毫不奇怪的的现象。因此,每一首诗,就是一扇窗口,或者繁花似锦,或者月影缠绵,或者白雪飘飘,不一而足。而每一首诗,就是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一个横断面,无论作者还是读者,都是从这一横断面着眼,发散的思维和想象,也离不开某一基本文本。

  真正的诗人和作家,应该是站在时代的高处,俯瞰生活,以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或讴歌或描述或呐喊,反映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生命状态,因此,他(她)应是时代的代言人,人民的代言人。

  石群良就是我们时代的代言人!

  石群良就是人民的代言人!

  石群良有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石群良是幸福的!他的情感世界丰富,他感知敏锐,用自己的方式体验着生活。像《日子是一首诗》,石群良以灵与肉饱满地抒写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如此朴实的语言,如此自然的诗句,仿佛石群良信手拾来,一气呵成,一挥而就,毫无雕琢之感却又充盈着深沉的美,其恰到好处的着墨和强烈的意韵,可触可摸地让人读着想忘也忘不了。

  诗最忌的是概念化的直白、无病呻吟和矫揉造作。石群良的作品不是这样,细读他的诗,不难发现,其对生活的感悟、思维,见微知著,稳重中带着灵动,或细腻,或婉约,或豪放,常给人以诗歌的审美、灵魂的叩问和人生情感的体验。《时光里的靴子》、《石头》、《飞翔的梦》、《生活》、《农民》、《母亲》等等,都堪称佳作。《春天里的尖叫》,诗人无奈地道出了人在旅途的迷茫;写《行走》,诗人用幽默的文字,将一种社会现象讽刺得淋沥尽致;《母亲,星光般照耀着我们》,写亲情,诗人情真意切如泣如诉;《农民》中,诗人从生活的灰暗里,看到了明亮和阳光;一首《打工者》,细节的妙用让人沉重;《浪尖上的爱情》,看似一首温暖如春的爱情诗,事实上,诗人讲述的是失恋了又被痛苦折磨的凄婉故事……

  一般地说,诗人的语言风格总是反映着诗人自己内心的节律,石群良也不例外。石群良的诗,大多简约凝练,意象鲜活,或托物言志,或寓情于景,都在五彩缤纷的意象中,包蕴着他的哲学理念、人生见解、价值取向和审美理想。看似平白的文字,却渲染了一个个美丽如画的意境,读起来情韵和谐,言词优美,如一缕春风,像一丝细雨,若一股清泉,在石群良的笔下自然而然地涌动出来。读他的诗,读者能在体味其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同时,清清楚楚地触摸到诗人的喜怒哀乐。

  石群良在《在春天里行走》的《后记》里,有这样一段文字:

  千呼万唤,我的诗文集《在春天里行走》终于在咋暖还寒的2015年的初春里吐出了她的第一缕瑞气,尽管——

  在春天里行走

  难免会被回溯的凄风打疼

  难免会被浮躁的冷露打湿心情

  但在心灵之上

  毕竟有一盏灯

  高高地悬在春天的门楣

  屈指算来,我从1988年在《鸭绿江》函授版《文学之友》第9期发表第一首诗《二十岁的悒郁》到现在,已有近30年的时间了,虽然在2000年我曾出版过一本诗集《蓝色星光》,但从《星光》到《行走》,十多年的跨度,可谓事事繁杂——从化验、宣教、销售,到编内刊、报,以及新闻宣传。无论工作多么忙,我总没有懈怠我的文学创作,这期间,我在编好企业内刊《郏县中联》、《万花山》的同时,亦将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搞得风生水起,连年来,我们几乎每月都有新闻或文学稿件在《中国建材报》等刊发表,于此同时,公司作者的稿件更是在《河南建材信息》、《河南中小企业》、《平顶山日报》、《河南工人日报》、《大河报》、《平顶山晚报》、《中国水泥》、《世纪水泥导报》、《四川水泥》、《水泥商情报》等众多刊物发表,而且我们的很多稿件在企业内刊发表之前,就已在水泥商情网、中国水泥网,中国建材网、中联水泥网、数字水泥网、中国建材水泥总网、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中国耐火材料商情网、湖北散装水泥信息网、平顶山工会网、河南运营管理区网等网络及纸质的各种媒体发表,强化了新闻稿件发表的时效性,在社会上产生了“连锁式”反应。中国联合水泥副总经理任振河在一次会上说:为什么郏县中联能够独树一帜,就是因为宣传工作做得好。

  可喜的是,眼下的石群良,风华正茂,他正努力着,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着……

  ——衷心祝愿石群良和他的诗歌在春天里行走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认识郭旭峰,是在去年10月在鲁山县召开的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会议上。郭旭峰是我的一家子,也是我的好朋友、好兄弟。他前几天托他在平顶山市委上班的妹妹给我稍来了一部印制精美的散文集《此时此地》,读后深受启发,现将我的几点读书体会写在下边,以就教于旭峰和读者诸君。

  乡土作为人类诞生的摇篮,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童年记忆,当人们成群结队地拥向象征文明的城市之后,人们的情感与乡土仍然有着不能拆散的精神联系,乡土成了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成了一个遥远而又亲近的梦。因此,在作家们的笔下,乡土、乡情总是千古不变的永恒主题。在我们平顶山市的文学创作群体中,旭峰无疑是一个执着的寻梦人。

   旭峰是一个在乡村泥土中长大,从家乡那弯弯的小路中走出来的农民的儿子。在他的散文中总在飘逸着一种寻根意识,寻找着自己的生命之根。数十年过去了,但他终归还是属于生他养他的那片黄土地的。那里是他的生命之源,那里有他的根。“我对村庄热衷且痴迷,常常一个人安静地去乡下,驻足在黝黑的老房子前凝视,抚摸一棵千年老槐,古井倒咉出我虔诚的脸,尤其是那些老人,我从他们的皱纹里打捞岁月的静藏,深深地陶醉”。(《怀念乡土》)数十年生命就象一叶离港的小舟,飘泊在历史的长河,虽然有时两岸青枝绿叶,一帆风顺,有时也连遭夜雨,浪遏孤舟。小舟渐行渐远渐渐力衷,渐有一种苍然的回顾与厚重的警醒,对港湾的思念愈来愈浓。终于一个转身,辨清了来时之路,一路顺风返航。

  郭旭峰属于生养他的那一片土地,他的散文也是那黄土浇灌的土地上传来的乡村牧歌,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他的人生感悟和生活哲理。回首那过去难忘的真情岁月,为了唱出自己心中多年的歌,他要让一份真情熔铸其中,让读者着实从中领略和真切地感受到这喧嚣的尘世生活里,这芜杂的色界世俗中那些日渐为人们所淡视的最有价值观的人生情味:乡情、亲情、友情,还有一种从容处世,淡泊名利,和缓自然,悠然见性的心情。

  郭旭峰,笔名城边林,1972年生于郏县,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郏县供电公司。近年来,郭旭峰在《人民日报》《中国电力报》《河南日报》《河南青年报》《散文选刊》《奔流》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一百多万字。《此时此地》收录了作者近两年来的一百篇散文随笔,分“禅意村庄”、“风过郏县”、“亲情火车”和“岁月有声”四辑。

  古往今来,故乡在以根文化为主要精神的国人眼里,是一种难已割舍的情感。这份感情融入文化血脉,随着岁月的增长日益浓郁;这份感情铭刻在心底,离家越远便越发沉重。是呀,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而故乡的面貌却总是那样熟悉而又陌生!多少故人已老去、多少往事已成烟云、多少物件不再拥有、多少风景只能永远珍藏在记忆之中。“江山有代新人出”,这是事物变革的发展规律,谁也无法阻挡,但那份醇厚的乡土之情和故乡之恋,始终萦绕在旭峰心头,令人难以忘怀,正如他在《故土难舍》一文中所写的那样“原来是故土难舍,花开花落,落地会生根”。

  深夜,寂静无声,手捧旭峰的散文集《此时此地》(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鼻而来,作者以细腻的眼光、独到的视角和充满“泥土味”的语言在时间幽深隧道里,收集了关于故乡的点点滴滴,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蕴含农村生活情调的柔美温馨画卷,故乡的那些人、事、物、景又鲜活地浮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体验到了那种久违的童时乐趣,那种铭刻在记忆深处的乡村风景,还有那种淡淡的乡愁。

   正是这样一片土地上孕育出了一群勤劳、善良、纯朴、坚韧的中国农民,他们深深地挚爱着这片肥沃的土地,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劳作同命运顽强抗争,演绎出一幕幕感天动地的人间活剧。这里的山山水水、这里风土人情、这里的轶闻趣事,让人觉得是那么熟悉、那么亲近、那么让人感怀,那么使人眷恋。

  通读完整部作品,首先打动人心的是作者故乡中的人物,一切都是那么原汗原味。作者对人物的刻画细腻而传神,尽管都是些普通老百姓,没有惊心动魄的传奇经历,没有曲折缠绵的儿女情长,但是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悲欢离合却构成生活在郏县大地上一个个农民的缩影。《此时此地》里有剃头匠、父亲、妗子、岳父、四爷、母亲等。作者在字里行间表现了对乡亲们的一往情深,读来催人向上,让人心头为之一振。在他笔下,不管世道如何变化,农民身上最本真、最善良、最朴实、最美好的东西从来没消失过。这种淳朴自然的乡村人物同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其次,撞击读者心扉的是作者故乡的农耕场景。当今社会日新月异,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生活场景渐渐消逝在人们的记忆中。《此时此地》中农事章节较好的保存了这份记忆。作者对故乡农事进行了抢救式的挖掘,再现了当年那些灰尘弥漫、热汗淋漓的劳动场面,唤醒了大家的亲切美好回忆,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共鸣。

  再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作者对故乡的一片深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那支清远的笛总是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细读《此时此地》中的一些章节,让人有当年贺敬之《回延安》的那种感觉:“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作者对故乡美景的描绘勾起许多人对家乡的回忆,在国人心中自己的故乡也何尝不是如此这般美丽动人!岁月沧桑,思念如影相随。《父亲的村庄》、《风过郏县》、《曹沟的芳香》、《乡事》这些篇章隐寓着逝者之不可追,古树、古井、古镇、古校、古渡、古洞这些美景无不暗示着昔日的辉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故乡的印象在作者心中是如此的娇艳无比、温柔如水,被一些读者称为“诗意化的历史”,为当代青少年的“最佳精神粮食”。这种充沛的诗意和绵密的物象传达着作者对于生命的独特体验。

  时光总在流逝,生命仍在继续,然而故乡在记忆中不断模糊,故乡在不断沦陷,不仅是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更重要的是农村传统文化日渐凋零。在这激变的时代中,农村日益“空心化”,大批的农村人“逃离”黄色的土地与宁静的田园,进入繁华而喧嚣的城市。在城市不断崛起的同时,农村日渐衰落,昔日那“男耕女织”的田园图景日渐消逝,读《此时此地》就能深刻体会到作者这种失落和忧思。作者在农村所经历的许多童年趣事,如《乡间听曲》《雨里童年》《村庄的腰鼓》《百日祭》《方言俚语乡情浓》等传统习俗也日益淡化。

  “月是故乡明,情是故乡深。”在当今大变革的时代,如何让农村重拾那份安宁祥和的氛围是当前许多漂泊在外的游子们的共同愿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作者的叹惋与沉思弥足珍贵”。在现代化背景下,冀望于回归小农经济已不现实,在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下,“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方针。虽然将蓝图变为现实依然任重道远,但乡间田野春意正浓,美好前景值得期待,这也许是作者写《此时此地》一书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村庄是人类最初的家园、树木的根须,但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冲击波,使得村庄渐渐褪去斑斓的颜色,一些传统正在消失不见。郭旭峰站在新时期的地平线上回望村庄,追寻已逝乡土的流风余韵,真挚地守护着记忆深处的宽远大地,拱卫着尚未被侵害和异化的精神家园,呼唤渐行渐远的美好和温情。作家文字质朴、细腻,作品流畅、厚重,富有现场感和诗意的灵韵,在精神气质上和思想行动上达成深切的统一,真实而不失灵动。他不抽烟不喝酒,把大把的业余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文学创作上;他发表的散文、诗歌等贴满了几个本子;他用创作挣来的稿费帮助弱势群体。

  郭旭峰出生在郏县姚庄回族乡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对文学有浓厚的兴趣,读初中时就已有作品在报纸上发表。

  1995年,从原许昌师专毕业的郭旭峰到郏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在电能计量管理中心做了一名电能计量鉴定员。工作之余,郭旭峰骑着自行车外出采风,基层电力所站、三苏园、临沣寨、知青园、姚庄茶食苑、汝河之滨、尖山、空山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到老槐树下喝茶去》《古村茶烟香韵来》《郏县笔记》《三郎庙走笔》《八月村庄》等一篇篇散文成了铅字。如今,郭旭峰发表的文学作品累计1000多篇(首),仅去年一年时间,郭旭峰就在《平顶山晚报》、《平顶山日报》副刊上发表散文作品30多篇。

  郭旭峰在潜心文学创作的同时,还有一颗炽热的爱心。他把自己挣到的稿费都积攒下来,利用周末、假期看望慰问敬老院里的老人、农村小学生、特困群众。这些年来,郭旭峰每年用于帮助他人的资金都不下3000元。说起这些,郭旭峰淡然一笑:“社会给了我施展才华的舞台,生活给了我创作的灵感,我也要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生活才过得美好而富有诗意。”

  初中时代,郭旭峰的读书视野开阔起来,除去阅读学校图书馆的藏书之外,《星星诗刊》《奔流》《时代青年》等杂志是他课外必读杂志。在学校,郭旭峰倡导成立了文学读书社,经常和一批爱读书的同学去附近的紫云山开展读书、评书、习作训练等活动,并办起了手抄文学报。最让同学们羡慕的是,他时常有诗歌作品在当时的郏县《眉山春》报上发表。

  1986年,郭旭峰考取平顶山师范学校(现为平顶山教育学院),一有时间,他都泡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普希金、雪莱、北岛、徐志摩等一大批中外著名诗人走进了他的心灵,深深地影响着这个青春萌动的学子。

  在师范学校的三年里,郭旭峰至少每月读2本书,并细致地写读书笔记,他写下的读书笔记有10多本。读书给他带来生活的激情,激发了他的写作灵感。于是,他的诗作开始频频出现在《星星》诗刊、《大河》诗刊和《平顶山日报》等刊物上,三年里有30多首诗作发表。

  1989年,郭旭峰从平顶山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郏县王集乡一中教学。他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成立了《繁星文学读书社》,组织师生进行有益阅读,培养大家的读书兴趣,激发学生们对文学的喜爱。凡遇到好的作品,他都及时推荐给学生们阅读。两年的教学实践,使郭旭峰意识到自己读的书仍然太少。经过努力,郭旭峰在1992年考入许昌教育学院中文系。在这里,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中外文学充实了他。郭旭峰告诉记者,两年的大学生活,是他读书最多的岁月,他的创作也达到一个小高峰,先后有散文、诗歌100多篇(首)发表在《诗刊》《河南农村报》《中国青年报》等刊物上。

  1994年9月,从许昌教育学院毕业的郭旭峰到郏县供电公司报到。他告诉我,成了一名电力工人后,在工作之余,读书、写作仍是他的生活常态。无论是外出学习还是旅游,只要遇到好的书籍,他都毫不犹豫地买回来。有了丰富多彩的读书写作生活,郭旭峰的日子过得恬静而充实,心灵在书香里得到洗涤和抚慰。“读书、写作点亮了我的工作和生活!”郭旭峰这样说。

   通过10多年来的读书、写作,郭旭峰的文学修养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尤其是近两年来,郭旭峰用现代的文化视觉去审视传统乡土,写作主题逐步转向对乡土的多层面呈现,以批判的笔触探求村庄破落的深层次原因,使自己的作品日益厚重起来。闲暇时,他深入乡村,探访古宅、古树,以作家的视野来审视,以优美的文字来记录,他的作品频频见诸《散文选刊》《人民日报》《河南日报》《中国电力报》《河南电力报》《奔流》等刊物。仅去年一年时间,他就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散文、诗歌作品50多篇(首)。

   郭旭峰对阅读有着自己的方法和见解,他总结出白天时间散碎,适合读小说,而晚上寂静,更适合读充满哲思性的诗歌、散文和社会学书籍。阅读要有选择,不能大杂烩一锅炖。今年是国家电网公司倡导建设“书香国网”,做一个有理想、有远见的现代国网人,郭旭峰积极响应,先后有10多篇读书心得发表在报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目前,郭旭峰已经是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成了一名来自基层的作家。

  郏县是宋代大文豪苏轼长眠的地方,这里的秀美山水孕育了独特的文化底蕴。一曲梆子腔,一声唢呐鸣,一步秧歌舞,一投狮子腾,就连一句土得掉渣儿的话儿,都彰显出人们的性格和胸怀。千百年来,他们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演奏着一幕幕生活的真实篇章。

  郭旭峰生活在这个时代,无不被烙上这个时代的印迹。他生活在这个地方,无不被印上这里的痕迹。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民公社”、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现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将来中国农村的发展方向等等,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也给郭旭峰提供了无限的思考空间。

  我热切 期待着旭峰老弟有更多更美更好的作品问世!!(郭进拴)


       我的好朋友石群良托人给我捎来了他新近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诗集《在春天里行走》,读后令我心潮激荡,彻夜难眠。

  我和群良都是从农村一步一步写出来的,我们曾多次秉烛夜话,共论文与人。记得有一次他和他爱人张秀艳来到了我当时租住在平顶山启蒙路的家里,兴致勃勃地谈起了他那一段诗作牵红线,鸿雁架鹊桥的传奇经历,他说他现在的心境好似春天百花盛开,又似大海波浪拍岸,令他有“我欲上天摘星辰”的豪情。他想对天高歌,对地吟唱,感谢文学女神为他筑起了幸福的爱情之巢。

  石群良,男,生于1965年12月。现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香港环球出版社编审,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平顶山市作家协会理事,郏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副会长、平顶山市第十届拔尖人才、执编某央企内刊《万花山》《郏县中联》等,1988年开始写作,作品曾发《人民日报》《南国诗报》、《鸭绿江》(函)、《华夏诗报》、《莽原》、《绿风》、《中国建材报》、《人间方圆》、《时代报告》、《黄河文学》、《郑州晚报》,美国《新大陆》、《亚省时报》(系美国风笛诗社建档诗人),台湾《世界论坛报》《葡萄园》诗刊、《新文坛》,香港《中国文学》,《越南华文文学》等海内外著(知)名刊物,部分作品被中国《诗选刊》和《中国20世纪微型文学选集》选载。出版诗集《蓝色星光》《在春天里行走》(获“中国乡土文学奖”),评论集待出。

  “记忆里晶莹的露珠/盈盈地滑出惊喜/ 一只蜻蜓掠过水面/像我妙不可言的爱情/走在柔情的纱幔上/波浪牵引着我的梦”。这是石群良发表的一首题为《心歌》的诗,也是他心中的歌,爱情的歌。

  1988年,爱好文学的石群良参加了《鸭绿江》第七届文学函授创作学习班。同年,石群良在《鸭绿江》函授版《文学之友》第六、第九、第十二期相继发表了《只求耕耘,不问收获》、《二十岁的抑郁》和《雨》三件作品,其中《只求耕耘,不问收获》一文,抒发了他挚爱文学“这个既苦人又累人,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感。文章发表后,石群良很快就收到了许多同学的来信。他记得当时交笔友很时尚,就如时下交网友一样,石群良本着“以诚相待,以心换心”的交友原则,与一位名叫张秀艳的同学保持了3年的笔友关系。在交往的日子里,他们二人在书信来往中探讨人生、事业,进行文学交流,并在交流中建立了真挚的友谊。也正是在这种情感的交流中,他俩才加深了相互的了解,才有了从友谊升华为爱情的基础。他们的恋爱过程就是鸿雁翩飞的过程,是鸿雁架起了他们爱情的鹊桥。然而,这深埋心底的秘密又该向谁倾诉呢?向“鸭函”讲师陆明友说吧,他工作太忙,身体又不好!思忖再三,群良还是把深埋心底的秘密如实地告诉给了陆老师,没有想到的是,陆老师很快给群良回了信,信中说:“爱情需要理解、了解、谅解。”希望他们两人审慎对待。陆老师生病住院期间,还写信告诫群良:文学的路是漫长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

  1989年,在第八届《鸭绿江》函授学习中,秀艳编在了陆老师的教学组里,但她不知道7号讲师就是陆老师。陆老师在给她的信中提到群良让陆老师特别关照她,使她非常感动,也使他俩的爱情有了质的飞跃。秀艳在一首《思念》的诗中写道:“频频于五月的夜/风眷眷地依着树干/依着一份温馨与浪漫/我目不转睛地注视/夜空中那双深邃而多情的眼睛/分明布满了血丝/我低下头/朦胧的小草/有点点露珠闪耀/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刻/露珠便有了依托。”深情地表达了对石群良的爱恋与思念之情。

  石群良和张秀艳的一片痴情,终于感动了双方的父母,群良动身与秀艳相会的日期终于确定了下来。没想到在群良临行之际,他父亲突然患上了坐骨神经痛,耽误了相会的日期。而秀艳在接到群良动身的电报后,天天守候在车站接他。后来,她接到情况有变的电报,她的父母为此很生气,认为群良肯定在玩感情游戏,就给石群良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希望你今后不要再给秀艳写信。”看罢来信,群良当即发誓:今生除了秀艳我不再结婚!同时,他给秀艳写了封长信,寄去了他所开的证明信,她也给群良寄了一封“声泪俱下”的信:“群良,其实你我的事我妈一直未点头。你对我的情感怎样决定,我无法预料,也许就此我们要分手了。你把我的整个人扭曲了,你怎舍得,怎舍得啊!几年来,我生活之艰难,生活之快乐,生活之绚烂都是因为有了你,一个真实的你!可今天他将隐去,我不该把一切想得太美好,因为美好的背后不是要拉下一幕悲剧的影子吗?上帝可能有意这样捉弄人,让我们相识,让我们分手。人啊人,为啥偏走这步啊!我做了很多傻事,火车进站的时候,我明明知道你不会来,我还像一个疯子,一张椅子一张椅子地观望,生怕漏掉那张刻在我灵魂中的影像。没有,没有!后来不得不在留言板上给你留个字条,让你等待,不要着急。群良,难道这就是我们最后的道别吗?不是解除我们的爱海苦浪,而是将要分手,我不愿意,相信你也不愿意——分手!”读着这封令人肝肠寸断的来信,石群良泪如雨下,可他又实在不忍心撇下生病的父亲啊!

  石群良收到秀艳的信不久,秀艳便向她所在的单位请了假,只身从沈阳坐上了直达郑州的列车,一路风尘的她忍着严重的晕车千里迢迢来到了河南。突然降临的秀艳优雅、大方、端庄,浑身洋溢着靓丽的青春魅力。他俩虽是初次见面,却是一见钟情。她微笑着凝视着他,凝视成一种永恒的定格。她同他深情地握手,一切尽在不言之中。石群良的全家及亲友都对秀艳交口称赞,百般呵护。他们的爱情故事似长了翅膀,沿着山涧飞翔。那些天里,有好多相识不相识的同事乡亲前来探望,有位邻居大伯一直觉得这只能是书上写的戏里演的。1991年1月28日,在郏县县委、县政府同石群良所在单位联合主办的集体婚礼上,他俩作为代表发了言,县里的主要领导亲临祝贺,县电视台等新闻单位还分别对他们作了采访报道。受《鸭绿江》函授创作中心的邀请,他俩的故事还以《鸭函为媒结良缘》为题发表在1991年第7期的《文学之友》上,在学员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1991年年初,秀艳与石群良迟到地踏上了东北的土地。秀艳的爸妈及弟弟妹妹都喜极而泣,至此,他俩的婚姻才真正得到了双方家人的认可。

  屈指算来,石群良和张秀艳已经步入婚姻殿堂25个春秋了,回首他们走过的爱情旅途,虽然布满了艰辛,但却洋溢着浪漫的激情与和谐的甜蜜。如今,他们已经是一个温馨的“三位一体”的幸福之家,爱女梦涵已读大学了,秀艳在笔耕不辍的同时,成长为一家企业的副厂长。石群良经过不懈的努力,已相继在《莽原》、《绿风》、《世界汉诗》等省内外知名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1000多篇(首),并著有诗集《蓝色星光》等。作品多次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举办的全国大奖赛中获奖,成为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我把爱情/嫁接在你的枝上/我把青春/轻描在你的眉上/我把吻印/燃烧在你的唇上/我把思念/携挽着你的臂膀/我是一株爱情树/我把年轮/熨在你跳动的心房。”

  石群良和张秀艳的爱情,被传为文坛佳话。1999年底,我在平顶山市第二印刷厂校对我的长篇报告文学《湛河大决战》时,群良和秀艳也在印刷厂校对他们的第一部诗集《蓝色星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使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后来,我们互赠了我们的新书。

  这部《在春天里行走》是列入《奔流》作家丛书的其中一本,我是用了整整一个国庆长假认认真真读完的。全书分《时光的脚印》《世界怎么了》《岁月如歌》《山水之间》《短歌长吟》五辑。

  在心靈之上

  畢竟有一盞燈

  高高地懸在春天的門楣

  在春天裡行走

  朝著雪花漂泊並棲息的地方

  深情的播種力量

  故土的“在”,才是真正春天行走的地方,而且是深深播種力量的地方。然而地球的急變,煩憂、困擾、浸入了現實的內心,這首詩述說了內心困撓的現實感。詩人成為詩人的地方,比別人更能意識到故土上的珍寶,於是,詩人的內心向著春天敞開。他在“月夜”一詩中寫道:“摘下精心打造成的面具/一切變得如此純粹”。現實社會,沒有“精心打造的面具”能行嗎?“面具”是辦事為人的通行證。詩人呼喚的是純粹,真誠。

  現代藝術的是知之者知之,不知者不知,一定要通過詩的語境揭示內心的現實感,才能呼喚清醒。詩本身就是一種神靈的語言,“即使一瞬的光芒/也要驅散心靈的孤獨”。揭示對原生態的這種純粹感,歡樂感,是詩人高昂的態度和使命感。石群良寫了不少這樣的詩,真誠的做了這種揭示,他寫的“腳印”深刻而動情,詩中說道:“他們都是從/時光的縫隙中/漏出來的/他們都是從/追命的縫刃中/逃出來的/腳印是從歷史/踩出來的/一個又一個/標點/每一個符號/都是一滴血/一滴淚  一聲30 萬白骨/痛徹心肺的吶喊”。石群良此詩用意是寫歷史,但也是現實的一面鏡子。他寫“農民”的詩,有這樣奇妙的句子“你種植的書法/以極其茂盛   綠波裡/蕩漾著燦爛的笑容”多美啊!石群良心胸開闊、思路袒誠,他用直逼靈魂的寫作,句中袒率、揮灑、有一種大氣和智勇,不少詩直接心靈深處,閃動著敏捷多思,並能直陳生活的艱辛,對陰暗與醜陋進行無情的鞭撻,表達了男性詩人剛陽,血性和勁道。不僅僅是農村,不少的國內外大事,都觸發了他的正氣,用他獨到的視角,深刻的揭示了人與事件的隱秘:去“用星光點亮心靈/用心靈放飛歌聲”。

  當下是文化的轉型期,消費文化的極度膨脹,微波、微信的多元化,不少人認為詩進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危機,其實也是也不是,關鍵你用什麼樣的視野去看,我們面對的世界,的確讓人一下子難以讀懂,詩人也進入一種難度創作時期。其實,詩的發展有它自己的生發規律,也正以它獨有的形式向這個奇異的世界跨界,並向四周延伸,這裡面有一個更大的世界,需要詩人去開拓和面對。石群良的勇敢之處是不畏艱難的向縱深延伸,是一位能超越現實、時代的闖將。他在“人生的腳印”一詩中,這樣寫道:“我的腳印/又在延伸/新的標點又在說話/——在清明的星空/會有思念/在漫天的拔節/發芽”,他在《日子》一詩又寫道:

  日子是一牧怪味豆

  時光把它收藏起來

  就成了一首首

  耐人尋味的詩

  一首诗歌的诞生,也不是随意随性的,往往是集灵性智慧、生活积淀、思想感悟、人生阅历于一体的,诗人自己的世界里,有自己的创作体系或思想体系或思维模式,即使走出去,无论采风还是体验卧底、下基层,也是基于自己的思想体系与思维模式,短时间内,这些因素与一个创作个体是不会改变的。所以,每一个写作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会有风格迥异的作品诞生,这是毫不奇怪的的现象。因此,每一首诗,就是一扇窗口,或者繁花似锦,或者月影缠绵,或者白雪飘飘,不一而足。而每一首诗,就是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一个横断面,无论作者还是读者,都是从这一横断面着眼,发散的思维和想象,也离不开某一基本文本。

  真正的诗人和作家,应该是站在时代的高处,俯瞰生活,以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或讴歌或描述或呐喊,反映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生命状态,因此,他(她)应是时代的代言人,人民的代言人。

  石群良就是我们时代的代言人!

  石群良就是人民文字:

  千呼万唤,我的诗文集《在春天里行走》终于在咋暖还寒的2015年的初春里吐出了她的第一缕瑞气,尽管——

  在春天里行走

  难免会被回溯的凄风打疼

  难免会被浮躁的冷露打湿心情

  但在心灵之上

  毕竟有一盏灯

  高高地悬在春天的门楣

  屈指算来,我从1988年在《鸭绿江》函授版《文学之友》第9期发表第一首诗《二十岁的悒郁》到现在,已有近30年的时间了,虽然在2000年我曾出版过一本诗集《蓝色星光》,但从《星光》到《行走》,十多年的跨度,可谓事事繁杂——从化验、宣教、销售,到编内刊、报,以及新闻宣传。无论工作多么忙,我总没有懈怠我的文学创作,这期间,我在编好企业内刊《郏县中联》、《万花山》的同时,亦将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搞得风生水起,连年来,我们几乎每月都有新闻或文学稿件在《中国建材报》等刊发表,于此同时,公司作者的稿件更是在《河南建材信息》、《河南中小企业》、《平顶山日报》、《河南工人日报》、《大河报》、《平顶山晚报》、《中国水泥》、《世纪水泥导报》、《四川水泥》、《水泥商情报》等众多刊物发表,而且我们的很多稿件在企业内刊发表之前,就已在水泥商情网、中国水泥网,中国建材网、中联水泥网、数字水泥网、中国建材水泥总网、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中国耐火材料商情网、湖北散装水泥信息网、平顶山工会网、河南运营管理区网等网络及纸质的各种媒体发表,强化了新闻稿件发表的时效性,在社会上产生了“连锁式”反应。中国联合水泥副总经理任振河在一次会上说:为什么郏县中联能够独树一帜,就是因为宣传工作做得好。

  可喜的是,眼下的石群良,风华正茂,他正努力着,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着……

  ——衷心祝愿石群良和他的诗歌在春天里行走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的代言人!

  石群良有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石群良是幸福的!他的情感世界丰富,他感知敏锐,用自己的方式体验着生活。像《日子是一首诗》,石群良以灵与肉饱满地抒写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如此朴实的语言,如此自然的诗句,仿佛石群良信手拾来,一气呵成,一挥而就,毫无雕琢之感却又充盈着深沉的美,其恰到好处的着墨和强烈的意韵,可触可摸地让人读着想忘也忘不了。

  诗最忌的是概念化的直白、无病呻吟和矫揉造作。石群良的作品不是这样,细读他的诗,不难发现,其对生活的感悟、思维,见微知著,稳重中带着灵动,或细腻,或婉约,或豪放,常给人以诗歌的审美、灵魂的叩问和人生情感的体验。《时光里的靴子》、《石头》、《飞翔的梦》、《生活》、《农民》、《母亲》等等,都堪称佳作。《春天里的尖叫》,诗人无奈地道出了人在旅途的迷茫;写《行走》,诗人用幽默的文字,将一种社会现象讽刺得淋沥尽致;《母亲,星光般照耀着我们》,写亲情,诗人情真意切如泣如诉;《农民》中,诗人从生活的灰暗里,看到了明亮和阳光;一首《打工者》,细节的妙用让人沉重;《浪尖上的爱情》,看似一首温暖如春的爱情诗,事实上,诗人讲述的是失恋了又被痛苦折磨的凄婉故事……

  一般地说,诗人的语言风格总是反映着诗人自己内心的节律,石群良也不例外。石群良的诗,大多简约凝练,意象鲜活,或托物言志,或寓情于景,都在五彩缤纷的意象中,包蕴着他的哲学理念、人生见解、价值取向和审美理想。看似平白的文字,却渲染了一个个美丽如画的意境,读起来情韵和谐,言词优美,如一缕春风,像一丝细雨,若一股清泉,在石群良的笔下自然而然地涌动出来。读他的诗,读者能在体味其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同时,清清楚楚地触摸到诗人的喜怒哀乐。

  石群良在《在春天里行走》的《后记》里,有这样一段认识郭旭峰,是在去年10月在鲁山县召开的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会议上。郭旭峰是我的一家子,也是我的好朋友、好兄弟。他前几天托他在平顶山市委上班的妹妹给我稍来了一部印制精美的散文集《此时此地》,读后深受启发,现将我的几点读书体会写在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中国一家的“慈孝故事” ——记中原郑州朱学军家庭【上】

下一篇关于打造鹰城作家群的调研与思考【二十二】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