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中国一家的“慈孝故事” ——记中原郑州朱学军家庭【下】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3-12-04
3652045

       九、长女慈孝“连环画”

       老朱的长女——朱萌萌在《我的“慈孝连环画”》一文中,讲述了“慈孝典范好故事”,传播了“中原慈孝正能量”——

       人物档案:朱萌萌,女,31岁,汉族,中共党员,“求学路带上病父和瘫母,廿一年孝亲敬老不停步”的“最美孝花”,获评慈善中国百名爱心人物、中原当代孝子、河南省优秀大学生、河南省文明学生、大学生自强之星、首届“最美新乡人”、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十大孝子等殊荣,被人们赞誉为感动中国的“最美孝花”、“最美校园孝女”、“最美女大学生”、“最美中原孝子”,中国文明网、感动中国网、我感动网、时代中国网、凤凰网、中国人物网、中国好人网、中国爱心联盟网、中国慈孝网、中国德孝文化传播网、中国教育品牌网、中华复兴网、中华风采人物网、中华经典网、中华助学网、中华孝德网、中华人物文化网、中华孝道文化网、大学生家园网、时代潮网、大河网、映象网、豫民网、河南文明网、河南人物网、魅力河南网、时代通讯社、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大河报》、《东方今报》、《教育时报》等媒体全面深度宣传报道了她孝老爱亲和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其事迹同时入选《慈善中国》丛书、《福利中国》会刊。

       近年来,她的姥爷、姥姥、祖母三位老人因大病、重病、绝症接连不幸亡故,家里为此欠下20多万元的沉重债务。全家五口人,祖父曾动过手术,86岁高龄了,走路老是搬个墩儿,走不远都要坐好长一会儿,年迈体衰多病,患有多种老年病和慢性病,健康日益恶化,视力、体力和心力日趋衰竭,身体每况愈下,一天不剩一天;父亲长期身患严重肾病和鼻炎,经常鼻塞,呼吸困难,整日只能用嘴呼吸,咳痰咳得厉害,浑身乏力,腰酸背疼腿抽筋,上坡上楼梯喘个不停,蹲下去就站不起身直不起腰,干不了体力活儿;母亲王春芳身患严重高血压病、危重脑出血病、中风偏瘫后遗症、继发性癫痫病、精神分裂症,两次脑出血,两次报病危,三次住院,造成中风瘫痪、重度残疾,百病缠身,浑身是病,情绪反常,精神病时时发作,终生都得服用降压药,走路极不灵便,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住院花费近20万元(全部都是借的外债),至今病情依旧危重,因为家里经济拮据,眼下仅仅依靠最低限度的西药维持着残缺的生命;祖父急需全面医治,父亲急需住院做手术,由于家里无钱,他们两人只能是苦撑苦熬。妹妹正在读高中。姐妹俩一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一年学杂费和生活费就需要2万多元。全家5口人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仅仅依靠萌萌课余拼命打工养家救母、贴补家用,生活异常贫困艰难。母亲出院后,萌萌毅然决定带瘫痪的母亲从老家巩义来新乡上大学,以便更好地照顾母亲,后又妥善安顿好祖父和妹妹,把重病的父亲也接了过来,平时除了上课和打工,就是日夜用心侍奉双亲。整整十三年,四千多个日日夜夜,这位坚韧坚强的“90后”女大学生,用自己瘦弱的身体和柔嫩的肩膀为全家人撑起了一片温暖温馨温情的天空。她用自强不息与孝老爱亲的朴实行动,用恒久的感恩和持久的爱心,生动阐释了孝行美德,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树立了楷模和榜样,不愧为“最美新乡人”、“最美孝花”、“最美中原孝子”、“最美校园孝女”、“最美女大学生”,更无愧为“慈善中国百名爱心人物”。

       “最美孝花”朱萌萌孝老爱亲十三个“慈孝感动故事”

       1、家里边大人被病缠,十岁女撑起一片天

       2、暴雨夜老人突发病,背负着姥爷踏泥泞

       3、老人接连得绝症,临终关怀送孝敬

       4、自己节俭到极点,总为家人巧打扮

       5、家有巨债打工还,信义做人成典范

       6、秽物喷脸全不嫌,先为祖母净衣衫

       7、临终关爱送温暖,精细侍奉润心田

       8、用口为卡痰老人吸痰,挽救老人生命

       9、下手为便秘老人抠便,解除老人病痛

       10、久病床前有孝女,侍母孝行撼天地

       11、求学路带上病父和瘫母

       12、快乐公益    助人悦己

       13、十三年孝亲敬老不停步

       第一幅“慈孝画”:家里边大人被病缠  十岁女撑起一片天

       诗曰——

       有钱难买少时贫,穷人孩子早当家。

       大人病倒天要塌,十岁女娃撑起家。

       上学务农更打工,里里外外忙坏她。

       为爱吃得万般苦,一颗孝心美中华!

       我的孝心故事开始于2002年,那一年我只有10岁。

       那年,父亲查出得了肾病,母亲患上了严重高血压,祖父祖母、姥爷姥姥本就年老体衰多病,大人都成了重病号,丧失了劳动能力;妹妹年纪还小,自身更需要大人呵护。老人买药治病需要钱,家里日常开销需要钱,我和妹妹上学也需要钱。钱从哪儿来?今后谁来挑起一家人的生活重担?我必须马上作出决断。向命运屈服,没有出路;携起全家一块儿向前走,才能走向光明和希望。骨子里的倔强劲儿支撑着我,最终我选择了顽强与命运相抗争。站在大人们面前,我语气坚定地说:“您们放心吧,我快长大了,只要有我在,咱家就塌不了天!”

       自打那天起,我里外操持着家务,做饭,洗衣服,甚至打理庄稼地。务农仅能维持吃喝,全家人花钱,钱从何而来?我就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四处打零工。21年打工生涯,我拣过破烂儿,为房地产、超市等50多个商家散发过广告,到各类餐馆、快餐店端过盘子刷过碗卖过盒饭,全天家教、半日家教和夜间家教都做过,去复印店打过字,用务农打工挣来的钱,为亲人买药治病,为妹妹和自己积攒学杂费、生活费。

       即是这样,也有接续不上的时候,难免向别人开口借钱、张嘴求人。我的做法是,平日里乐于助人,铺路搭桥在前头,遇到难处人家才肯帮。借钱求人的时候,我给人家的是一张阳光脸,在别人最高兴时才去借,往往能够借到。尽管如此,世间最难莫过求人,吃闭门羹遭白眼也是常有的事,可为了生活能够继续下去,我只能坚强忍受、勇敢承受。

       第二幅“慈孝画”:暴雨夜老人突发病  背负着姥爷踏泥泞

       诗曰——

       突逢老人得急病,若不医治后果重。

       大雨倾盆狂风作,疾病险恶不耽搁。

       背负姥爷踏泥泞,再累再难走不停。

       喜看老人病情定,孙女心情才放松。

       2005年夏天,姥爷在我家小住。一天,母亲带着妹妹去了大姨家,家里只剩下姥爷和我两个人。夜里,狂风大作,大雨倾盆。深夜一两点钟的时候,姥爷痛苦的呻吟声把我惊醒,我赶忙跑到姥爷床边问姥爷哪里不舒服,姥爷说头疼难受。我赶紧为姥爷穿好衣服,披上雨衣,二话没说,背起姥爷就往村诊所奔去。乡下小村庄的村路比不得城里,晴天一路灰,雨天一路泥,十分难走,更何况我背上背着一位老人,又是暴风骤雨的深夜?!我使出了浑身的力气,又必须格外留心脚下,以防摔跤,我摔一跤事小,摔坏了姥爷可不得了。去村诊所的路上,姥爷心疼我,几次嚷嚷着要从我的背上下来,我就是不让。后来,有几滴湿湿的东西滴落到了我的脖子里。我知道,那不是我的汗水,也不是格外关照我的雨水,而是姥爷心疼我的泪水。从家里到村诊所也就一里地的路程,我却差不多走了一个小时。给姥爷看好病、买好药、输完液,我又把姥爷从村诊所背回到家里。那个时候,天快要亮了。

       第三幅“慈孝画”:老人接连得绝症  临终关怀送孝敬

       诗曰——

       自己节俭到极点,总为家人巧打扮;

       家有巨债打工还,信义做人成典范;

       秽物喷脸全不嫌,先为祖母净衣衫;

       临终关爱送温暖,精细侍奉润心田。

       用口为卡痰老人吸痰,挽救老人生命;

       下手为便秘老人抠便,解除老人病痛。

       自打来到河南科技学院上大学,每次回家,我从不曾两手空空而还,不是给家人捎点儿新乡的土特产,就是领着他们到镇上或者市里,给他们买上一身新衣裳,把他们打扮得干净漂亮,而自己总是穿亲戚穿过的或好心人赠送的半旧衣服。2008年至2010年3年间,姥姥、祖母、姥爷相继患上重病,在两个暑假和一个寒假的日子里,我忘记了外面的世界,日夜守候在病榻旁,送水送饭、端屎端尿,精心服侍。祖母患的是绝症,一次吃饭时剧烈的咳嗽,正在近前照顾祖母的我被喷了一脸,我顾不上为自己清洗,赶紧给祖母捶背、抚胸,并将祖母嘴角、下巴和身上的饭菜清理干净。身染重病的姥爷总是痰多,卡在喉咙里吐不出来,憋得姥爷气上不来,眼看就要危及生命,家里人急得围着病床团团转,情急之下,我扑下身子,用做人工呼吸的方式嘴对嘴、口对口吸出姥爷在喉咙里卡着的痰。病人经常便秘,在吃药无果的情况下,看着他们憋得满头大汗、疼痛难忍的情形,花季少女的我再也顾不得许多,我二话不说,替老人脱下裤子,用手指头把大便一点一点地给抠出来。姥姥、祖母、姥爷三位老人临终前,都紧紧握着我的手流着泪反复念叨着:“萌萌是俺的小孙女,待俺可比亲闺女还要亲啊!” 我为姥姥、祖母、姥爷三位老人送终,临终关怀无微不至:我侍奉姥姥6年,2008年姥姥去世我病床前陪护56天;侍奉祖母7年,2009年祖母去世我病床前伺候43天;侍奉姥爷8年,2010年姥爷去世我病床前侍奉49天。三位老人都死不瞑目,我懂得他们的意思,因为家里还有20多万元的债务没有还上。我用手给他们轻抚上双眼的同时,内心里暗暗发誓:无论有多苦、多累、多难,也不管还债之路有多艰辛、多劳苦、多漫长,我都要还上这笔债,直到不欠人家的一分钱,了却三位辞世老人的共同遗愿,让他们的灵魂在天堂得以安息。姥姥、祖母、姥爷离世,我给予了他们最大程度的关爱。从他们离世到出殡,期间我一直为他们守灵、祈祷。守候在他们干瘦的遗体旁,仔细端详着他们慈祥的遗容,我悲痛欲绝,痛不欲生,哭哑了嗓子,哭得两眼红肿。清水和着泪水,我给他们整理好头发,一点一点为他们擦洗净身体,净化美化了他们的遗容,很认真地给他们穿戴好寿衣。三位老人各自远游那天,我伤心不已,痛哭不止,需要妹妹搀扶着才能走路,我怀着对他们深深的感恩和祝福,送了他们最后一程,送至坟地,等到安葬完毕,我也晕倒在地。姥姥、祖母、姥爷,我在天国的三尊神、三尊佛、三尊菩萨,我在灵魂深处永久地供奉着!

       第四幅“慈孝画”:久病床前有孝女  侍奉亲母心最细

       诗曰——

       谁说久病无孝子,久病床前有孝女。

       谁说女子不如男,一颗孝心敬妈妈。

       贴身贴心小皮袄,女儿为妈起得早。

       女儿成了妈依靠,妈见女儿总是笑。

       2011年,我顺利考入了高校,来到了仰慕已久的好人之城——新乡市,在河南科技学院上大学。成长的道路上总有许多艰辛和磨难,仅一年后,我再一次迎来了严峻的考验。2012年9月底,母亲因严重高血压引发危重脑出血,住进了医院,在收到母亲病危通知的当天,我请假连夜赶到了母亲的病床前。从走入病房的那一刻起,我就将一颗心交给了母亲,我没日没夜地守候在病榻旁,悉心照料,用心侍奉。起初,母亲没办法正常咀嚼,只能吃流质的食物,一日多餐,我都得像喂婴儿一样,小心翼翼地给母亲喂饭。对于正常人来说,吃顿饭的时间也就10分钟左右,而母亲吃一顿饭却要花费40分钟。一个月过后,母亲能自主进食了,可硬的食物仍然无法下咽。我就自己嚼软了变成了糊状再喂给母亲吃,就像小时候母亲待我一样。每天的饭菜,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精心搭配,兼顾母亲的需求,母亲想吃啥就买啥,尽最大努力达到母亲的满意,让母亲吃得舒心开心,医院餐厅里没有,就到处去买,不怕路远,不怕麻烦,不怕劳累,不管等的时间有多长,也不管自己吃饭了没有,总是精挑细选,既符合脑出血病人的科学饮食,又吻合母亲的个性口味,只为母亲吃好喝好,用科学合理的膳食保证充足的营养,以利于母亲早日康复。除了按时喂水、喂饭、喂药、揉搓按摩、康复锻炼,我每天还跟母亲唠唠嗑、拉拉家常,给她讲以前的事情、讲她最感兴趣的事情,以帮助她恢复神智和记忆,平复她的不良情绪,尽最大限度减轻母亲的痛苦,我还运用自学的心理学知识想尽千方万计和各种办法给母亲以积极的心理暗示,鼓励母亲战胜病魔,牢固树立和不断坚定恢复健康的信心与决心。

       病人长期卧床,血液流动缓慢。为了防止母亲身上长褥疮和肌肉萎缩,我自学了拿捏按摩技能。每天定时给母亲按摩、翻身,常常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背疼。我定期给母亲擦洗身子,用温水搓澡、理发。我常常把母亲搀扶到院子,一边让母亲晒太阳,一边给母亲捶捶背、活动活动腿脚。怕母亲小便湿了内裤、床单,晚上我常常睡在母亲床头,一夜要起来好几次给母亲接小便、翻身。我坚信,只要精心伺候,母亲就能站起来、走起来。西药不行,我尝试着用中药给母亲治病。我遍访附近的老中医,请他们上门给母亲开药方。由于我的精心照料,母亲卧床两年,没有得过一次褥疮。生活不相信眼泪,只有与命运抗争,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我对母亲说:“妈妈不哭,闺女就是你的靠山!我不但要治好你的病,还要操持好这个家!”

       第五幅“慈孝画”:求学路带上病父和瘫母

       诗曰——

       背起瘫母上大学,上课打工最执着。

       跟着接来病重父,照看双亲最忙碌。

       幸有师生勤扶助,相搀相扶亲情路。

       多灾多难母亲树,挺过灾祸有鸿福。

       长期的悉心照看使我能够迅速理解母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每一种表情。2013年春节刚过,母亲病情有所好转,我就毅然背起瘫母来到新乡上大学,随后妥善安顿好爷爷和妹妹,由于放心不下重病的父亲,就把病父也接了过来。我一边挑灯夜战苦读,一边用心侍奉瘫母和病父,一边课余打工挣钱,我恨不能把自己变成一只陀螺一天转它个24小时,忙到不能再忙,累到不能再累。即便是这样,老天也没有给我家带来好运。都说是好人一生平安,母亲心地善良,勤劳俭朴,尊老爱幼,和睦邻里,也是好人堆里的人,可这句话放到母亲身上咋就一点儿都不灵验呢?去年4月底的一个深夜,就在校外简陋寒冷的出租屋里,母亲第二次发生脑出血,我和同学一起赶紧把母亲送往附近的医院,医院报了病危,那一刻我都要崩溃了,可我绝不能倒下,我若倒下了,病危的母亲咋办?一家老小咋活?我极力克制住悲伤,努力振作起精神,一刻不离母亲半步,日夜守着病榻精心护理母亲,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护下,母亲最终转危为安。医生和护士都说,母亲创造了一个奇迹,战胜了病魔的两次沉重打击;同病室的病友及其家属都说,是母亲的坚强善良感动了苍天,是女儿的一颗金子般的孝心唤醒了沉睡中的母亲,阎王爷都不忍心收走你妈呀!不是母亲命大,是她真的舍不得走啊!她舍不下妹妹和我,舍不下爸爸和这个家,她还要等着享女儿的鸿福呢!就这样,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我和父母一块儿渡过了几个月生死相依的难忘时光。从此以后,我极力满足母亲的所有要求,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合理的,不合理的,只要是对母亲有好处,只要我竭尽全力能够做到,我都全力以赴去做好。因为我深深地知道,我做得再多都不算多,比起母亲的养育之恩,这点儿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因为我在成长中越来越清楚,我做得再久都不可能永久,更何况母亲拖着的是重病重瘫之身!瘫娘留给了我多少表达孝心的时日?尽管谁也不能够准确预测,可我得从内心深处接受一个现实,母亲再也不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健康长寿了,我得抓紧时间孝顺她孝敬她,让母亲每时每刻都能够感受到女儿的一颗孝心和无边无际的爱。面对着无休止的各种压力和眼下无解的家庭困局,将要崩溃和绝望的时候不是没有,一家人揭不开锅吃不上饭的时候不是没有,多少次眼泪涌到了眼眶,我还是把它逼了回去。尽管一家人的生活分外泥泞艰难,可每每看见母亲的笑脸和她那逗我高兴开心的夸张表情与搞笑举动,我就觉得,简简单单、朴素清贫的生活,其实也很温暖,很幸福,很舒心,很惬意。

       第六幅“慈孝画”:孝心源于娘深恩

       诗曰——

       世上最好是母亲,天下最美是娘心。

       父母为儿倾所有,女儿为母尽孝心。

       养育深恩不敢忘,跪乳反哺记心上。

       孝敬爹娘不能等,时时刻刻须践行。

       有付出就有回报。在用心侍奉六位重病亲人与呵护妹妹的21年里,我付出了辛苦,付出了劳累,付出了爱,同样也得到了他们更多的爱。就拿母亲来说吧:母亲躺在病床上,病成那样,还用一只能动的单手为我系鞋带。系鞋带的时候,因为病情较重的原因,母亲的手一直抖动个不停,一个简单的系鞋带,她就使出了全部的体力,而且系了好长好长的时间,尽管动作很是笨拙,鞋带系得也很是粗糙,却把全部的母爱都系进了鞋带里面。听父亲说,每次我困了趴在母亲的病床沿儿打个盹儿,母亲总是用颤抖不停的单手为我整理凌乱的头发,尽管整理得不是那么完美,却是母爱最感动人心的表达!还听父亲讲,每次父亲喂母亲吃饭,母亲总是留下半碗饭,再怎么劝说,也不再继续往下吃,不是母亲吃饱了,更不是母亲不懂得节俭,而是母亲给我留下的一日三餐。这哪是半碗饭呀,分明就是母亲心疼女儿的一颗心啊!像类似这样感人肺腑的细节情节,还有很多很多,常常让我一想起就泪流满面、泪如雨下,这是多么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啊!

       第七幅“慈孝画”:快乐公益  助人悦己

       诗曰——

       青春力量给国家,阳光能量给大家。

       温馨月亮给小家,千万别忘咱的妈。

       快乐公益在行动,助人悦己正出发。

       心怀感恩走路上,人生梦想终到达。

       对家人好、对他人好、对社会好、对国家好,是我始终不变的人生信条。陪护母亲时,我把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带进医院,帮助同病房病人打饭、打开水,给他们讲笑话,陪他们唠家常,并运用自学的医学、心理学知识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精神安慰和康复治疗;看到人力三轮车爬坡,我会及时跑到跟前助一把力;拾到钱物,我会站在原处长时间地等待失主,或者将之上交;看到老人过马路或者摔倒,我会上前搀扶一把或将老人送回家,绝不顾虑“碰瓷”或者其它;面对地震等灾难,我不仅自己踊跃捐款献爱心,而且发动周围的人慷慨解囊……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走到哪里,我就把好事做到哪里,从家人到他人,从学校到病房,从小家到社会,从故乡到新乡。作为一名社会公益志愿者,平日里,我随时随地为同学或遇到难处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不图任何回报;2012年4月,我有幸参加了新乡市卫滨区敬老院的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我相继参加了新乡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者服务活动、天泰养老院的志愿服务活动等多个社会公益活动;我还积极参加学校的爱心协会,为心灵空虚的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和关爱,为孤独寂寞的孤寡老人送去爱心和欢笑。大一至大四的寒暑假,我都积极从事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工作。2014年,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在全省高校开展了以“践行价值观、青春写华章”为主题的河南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大学生事迹巡回报告活动。今年5月,开展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大学生评选活动,评选确定出6个优秀大学生候选群体和20名优秀大学生候选人,并从中遴选7名组成了河南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大学生事迹巡回报告团。我有幸成为报告团7名成员之一。10月中旬,河南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大学生事迹巡回报告会分别在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郑州大学做了7场报告。我全程参与了巡回报告活动。7场报告会上,我用平实的话语、真挚的情感、生动的事例为大家做了先进事迹报告,让广大师生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11月6日,经组织评审推荐,我被授予“河南省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近日,我又相继入选2014“感动中原”十大人物候选人、2015年元月“中国好人榜”候选人。11月9日,我走进上海东方都市广播金牌节目《情义东方》,在向上海人民真情讲述自己坎坷故事的同时,也将“中原正能量”传递到上海。日前,我荣登《福利中国》会刊、《慈善中国》丛书、《中华儿女》海外版,荣获“慈善中国百名爱心人物”,成了全国孝心典型。我一定会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主题系列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争取更大的成绩。在“快乐公益、助人悦己”各类活动中,我都能主动参与,深度融入,虽然伴随着辛苦与劳累,但思想得到了升华、灵魂得到了洗礼、品格得到了完善、人格得到了健全。我始终坚信:每一个人都来播种一颗爱的种子,这个社会就会成为一片温暖无边的爱的大森林。让我们都来承担一份爱的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八幅“慈孝画”:大学给我金翅膀

       诗曰——

       组织架起成功桥,领导指明学业途。

       老师嫁接智慧树,同学铺就友谊路。

       校园社团添金翼,社会实践强基础。

       大学五年收获多,一生一世真财富。

       时光似箭,岁月如梭,三年多的大学生活已然走过。经年累月里,我不断积淀着对知识、智慧和道德的体悟。我总是如此说:感恩母校,感恩组织、领导、老师和同学,感恩一次次让我成长进步的磨难,虽然我的太阳上还有斑点,但我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更加乐观自信地面对生活,我对青春充满了信心,对明天充满了希望。学习的路还很长,我需要“充电加油”的地方还很多,奋斗拼搏是我青春的主题歌。成绩属于过去,荣誉属于昨天。今天怎么办?还要肯登攀!要创造人生新的辉煌,我必须付出千般的努力和万倍的艰辛。践行价值观,青春写华章,我们都挺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星光大道上。

       第九幅“慈孝画”:廿一年孝亲敬老不停步

       诗曰——

       孝老爱亲廿一年,孝心一片撒中原。

       为爱承受一切难,为亲搭建桃花源。

       孝心织就最美景,孝敬成就文明风。

       感动故事说不尽,真人真情真人生!

       记得茅盾先生在《风景谈》一文里说过,人是最美的风景。是啊,最美的风景叫慈孝。整整21个寒暑春秋,七千多个日夜轮回,我一直在用恒久的感恩和持久的慈孝证明:自己的人生就是一道最美的慈孝风景!我愿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认同者、大力弘扬者、积极践行者和模范代言人,让信仰的力量助推成长,让青春的风景更加美丽,向世界不断传递当代中国大学生的青春正能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要说:“为了爱,我可以承受一切;为了爱,我甘愿付出全部!”

       十、《身影》节目“访谈录”

       2016年9月9日,中国榜样人物典型激励大型访谈《身影》节目组发布了第450期编审公告,编审公告中说:经审核,我栏目组认为朱萌萌同志符合团中央在《关于在全团开展分类引导青年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中关于榜样典型激励“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要求,决定正式将其确定为第450期榜样人物在线访谈《身影》栏目嘉宾,特此公告。公告同时附上了特邀嘉宾简介:朱萌萌,女,汉族,河南科技学院党员大学生。从10岁起,整整14年她用瘦弱的身体和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养活了全家人;靠打工挣来的钱支付了妹妹和自己读书的学杂费、生活费,努力偿还因给家人治病欠下的20多万元巨额债务。长期积极参加各类义工活动及无偿献血、捐款等公益活动。荣誉奖励:2013年在“最美新乡人”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最美新乡人”荣誉称号;同年12月被中共新乡市委宣传部、新乡市文明办等单位授予“孝老爱亲道德模范”;2015年2月被河南省文明办评为“河南好人榜”;2015年2月15日荣获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公益主题活动“大美中国——发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三等奖;同年6月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的“我的文明故事”征文荣获一等奖;8月被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等授予“中华传统文化杰出传承人”;9月被巩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首届巩义市道德模范”;同年11月获“首届孔子奖章·仁爱提名奖”;2016年5月14日在第十六届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中,被北京·中央电视台·星光影视园授予“中国当代最美孝女”;2016年7月20日由“校青网杯”全国大学生巡展评选大赛中被评为“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等殊荣;7月24日,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经贸导刊杂志社授予“时代楷模第十二届爱心中国十大公益道德模范”称号等。9月10日,作为榜样人物嘉宾,朱萌萌受邀在中国榜样传播第一品牌《身影》节目用两个小时的时间畅谈了“慈孝儒风家庭故事”:《柔弱女子承孝道,二十四载风雨写春秋——访中国当代最美孝女朱萌萌》(以下为在线访谈实录节选)——

       主持人:身影人物,榜样力量。这里是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活动案例《身影》在线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任秋萍。今晚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有“中国当代最美孝女”之称的朱萌萌。掌声有请朱萌萌给大家分享她的孝心故事!

       朱萌萌:主持人好,身影在线访谈节目的网友们,大家晚上好!我叫朱萌萌,是河南科技学院的大学生。很高兴今晚作客《身影》访谈节目!

       主持人:萌萌好!从资料上看10岁至今,整整十四年,你以柔弱的身体支撑起了全家的生活。靠打工挣的钱支付了妹妹和自己的学杂费、生活费。请问你是如何能做到这些的?

       朱萌萌:2002年,我刚刚10岁,父亲患上了严重的肾病和鼻病,母亲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和妇科病,祖父、祖母、姥爷、姥姥本就年老体弱多病,患有多种老年病和慢性病。大人都成了重病号,丧失了劳动能力,他们都需要常年服药治疗;妹妹年纪还小,自身都需要大人呵护。家里病人看病买药需要钱,家中的日常开销需要钱,我和妹妹上学也需要钱。钱从哪里来?今后谁来挑起全家人沉重的生活重担?10岁的我必须马上作出决断。向命运低头屈服,我从没有接受过这种消极教育,携起全家一块儿向前走,才是积极正确的生活态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训家风赐予我无穷的力量,骨子里的倔强劲、不服输支撑着我,促使我走向勇敢和坚强,最终我选择了顽强与命运抗争。站在大人们面前,我语气坚定地说:“爷爷、爸妈,您们放心吧,我快长大了,只要有我在,咱家就塌不了天!”

       自打那一天起,我里里外外操持着家务,做饭,洗衣服,甚至打理庄稼地。庄稼活不会干,爷爷就手把手地教;不会做饭洗衣服,妈妈就坐在一旁指导。同伴们玩的都是充满童趣的游戏,而自己的“游戏”就是挑水、种菜、浇地、锄地、掰玉米、割麦子、打农药、上化肥……庄稼人要做的所有农活。在家里人、众亲戚、乡亲们的帮助下,我从一张白纸学起,很快就适应了挑战,进入了角色,战胜了困境。干庄稼活我终于可以做到样样拿得起,放得下,种小麦、种玉米,从一个外行到行家里手,且夏秋都能丰产丰收,被乡亲们赞誉为“铁姑娘”。

       务农仅能维持吃喝,全家人花钱,钱从何而来?我就充分利用课余一切时间到处打零工。14年打工生涯,我捡过破烂儿,为房地产、超市等50多个商家散发过广告,到各类餐馆、快餐店端过盘子刷过碗卖过盒饭,全天家教、半日家教和夜间家教都做过,去复印店打过字,尝遍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咸,用务农和打工挣来的钱,为祖父祖母、姥爷姥姥、父亲母亲看病买药,为妹妹和自己积攒学费、生活费。

       即便是这样,也有接续不上的时候,难免向别人开口借钱、张嘴求人。我的做法是,平日里乐于助人,搭桥铺路在前头,遇到难处人家才肯帮忙。借钱求人的时候,我给人家呈现的是一副好脸色、一张阳光脸,满脸堆笑、和气友好,在人家最高兴的时候才去借,讲究“借”的艺术,往往能够借到。尽管如此,世间最难莫过求人,吃闭门羹,遭白眼也是常有的事。可为了祖父祖母、姥爷姥姥、父亲母亲、妹妹和全家,我只能默默承受、坚强忍受。

       2012年9月,母亲突发脑出血,我不离不弃侍奉瘫母四年整;2013年起,我背起瘫娘带着病爹上大学。3岁起,我身不及灶台高,就踩在小板凳上帮妈妈炒菜、做饭、刷碗、做家务,摔了无数次却从没喊过疼。5岁起,我就开始下地帮母亲干农活儿。10岁起,我独立支撑起六病二小、祖孙三代八口之家,一当“家长”就是十四年。仅2012年至今,妈妈就两次脑出血,两次报病危,先后6次住院做手术、紧急救治、康复医疗,累计769天,我在医院日夜侍奉妈妈,除翻身、按摩、喂药、陪练外,还嘴对嘴给妈妈喂饭、口对口为妈妈吸痰、亲手帮妈妈抠大便、洗衣裳、讲故事、修剪指甲、梳头理发、洗头洗脚、擦身洗澡等。爷爷和爸爸也都身患重病,我带着他们跑遍周边医院,打工挣钱给他们买药治病,十四年不离不弃。祖母、姥爷、姥姥身染重病,我守着病榻伺候他们多年,用嘴为老人吸痰,下手给病人掏大便,临终数十天更是守护他们左右,为他们养老送终。我课余日夜打工赚钱至今坚持了十四年,只为给妹妹和自己挣够学杂费和生活费;我自己总是精打细算,省吃俭用,用辛苦和劳累努力偿还因给家人治病欠下的20多万元外债。

       我遵照长辈心愿,不仅带头践行敬老爱老助老孝道文化,还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到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农村、乡邻等,我奔赴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郑州大学等全省各大高校及中小学、机关、企事业单位义务举办敬老爱老助老公益宣讲数百场,广受好评。我还作客东方都市广播金牌节目《情义东方》,把敬老爱老助老正能量传播到大上海。我做好人,办好事,被赞誉为“校园活雷锋”。我用“仁爱号”电动车为农村老人提供出行方便,骑着“感恩号”电动车带着病爹瘫娘外出旅游,我还打算开办“感恩书世界”,回报家乡父老和农村孩子。我充分发挥大学生文明道德楷模示范引领作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现如今,我一家五口人三个“重病号”:86岁高龄的爷爷年迈体衰多病,身患严重的疝气肿病、眼病、脑病等;父亲身患严重的肾病、鼻炎等;母亲两次脑出血,多次住院,妈妈中风瘫痪、重度残疾,脑出血后遗症非常严重,且有继发性癫痫病和精神分裂症,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我生下来体质就十分虚弱,是妈妈把食物嚼碎变成了糊糊状再嘴对嘴一口一口地喂我挽救了我幼小的生命,为此我非常敬仰可爱的母亲,永远感恩她老人家的救命之恩,使我扛起养家上学重担并一直坚持十四年的力量也来自我的母亲,是妈妈遗传给了我伟大的孝心、坚强的基因和顽强生活下去的信念。我日夜拼命打工挣钱贴补家用,常常累到虚脱,晕倒瘫倒都曾经有过,“只有断气,没有放弃”,我依然支撑着、坚持着、奋斗着。全家人仅仅依靠极其有限的低保和我拼命打工挣钱勉强糊口度日、看病治病,因给亲人治病已经举债20多万元,一家人生活处境相当艰困。尽管如此,我仍要咬紧牙关扛起这个家,坚强向前走,我相信,明天一定是美好的。

       面对未来,我大胆郑重承诺:“爷爷年迈体衰、爸爸重病缠身、妈妈瘫痪残疾,将来我要出嫁,他们是我必带的嫁妆!”。

       主持人:谈谈你的母亲吧,因为家人的生病,欠下20多万元巨额债务,你在努力偿还着,请问你是怎样做到学习、打工两不误的?你的打工之路也坎坷吧?另外你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在公益路上,有哪些使你感动的事吗?

       朱萌萌:孝贤瘫娘为我打开了一扇忠孝仁爱的窗。2015年10月21日,爸爸和妈妈被河南省国学文化促进会评为“首届中原优秀婚姻模范夫妻”,我家也被评为“首届中原最美家庭”;2016年5月14日,我的妈妈被CCTV和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组委会共同授予“中国当代最美贤母”荣誉称号。有一首《夸夸贤母好孝媳》的诗说的就是我的母亲。为了充分体现我对妈妈的热爱和敬重,请允许我把全诗念上一遍:(略)。

       中学、大学期间,除了上课,就是打工挣钱、照料家人,上课专心听讲,千方百计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打工用心干活,常常同时打几份工,尽最大可能多挣钱,因为我家太需要钱了。打工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十八岁以前,许多单位都拒绝用童工,为此我没少吃闭门羹,吃苦受累对我一个农村姑娘来说并不可怕,最怕的是找不到活儿干,可这样的倒霉事儿常常发生,一个女孩子,体质又弱,常常成为许多用人单位不予录用的理由和借口,很多时候东奔西跑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甚至是一整天都找不到活儿干,这时我会痛哭流泪,因为我挨饿不要紧,我最见不得家人挨饿,家里人吃不上饭我心痛啊,要知道他们都拖着重病之身,我怎忍心哪,这个时候我比刀割都要难受!

       在我二十多年的人生路上,孝老爱亲和助人为乐总是相伴而行。从小爷爷就教育我要宽厚待人,助人为乐。爸爸也常讲,不仅要对家人好,还要对别人好、对社会好,要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出彩做好人,长辈的暖心教导,我始终铭记在心。长期以来,我积极参加慈善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行动,不断向社会和他人传递善良与爱心,无偿献血、义务支教助学、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参加全省高校孝爱公益宣讲、举办仁爱孝道讲座、去火车站汽车站义务服务乘客、骑电动车义务帮助乡村老人出行、打工挣钱主动帮扶困难老人和孩子、自觉捡拾垃圾保护环境、积极参与文明城市系列创建活动,14年累计1400多次。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当天,我就代父亲缴纳了500元“特殊党费”,向地震灾区献上了我们全家人的一份爱心,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开具的“特殊党费”收据我们至今完好保存。2013年,学校有位同学不幸患上了癌症,得知消息后,我把口袋里仅剩的几十元钱全部捐了出去。还有一次,我的同学突然发病,我赶紧把她送到医院,因情况紧急,需要做手术,同学又没带那么多钱,我毫不犹豫把自己的生活费拿出来垫付了同学的医药费。每逢遇到学校捐款献爱心活动,我总要捐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我把和同学朋友们一块儿做公益的体会感受浓缩成了一首诗《一有空就去做公益》,现在与大家分享一下:(略)

       主持人:作为一名党员大学生,你是如何看待“忠孝两全”这个词的?你认为一名党员,该具备哪些条件?在大学里你学的是什么专业?自己今后有哪些规划吗?

       朱萌萌:“忠孝两全”是一个成语。指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双全”。岳飞、花木兰、文天祥、周恩来、许世友等都是我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岳飞母病,“尝药进饵”,亲自侍奉;母亡,赤脚扶棺近千里。岳飞认为:“若内不能克事亲之道,外岂复有爱主之忠?”意思是说,在家里尚且不能孝顺父母,又岂能忠君报国?岳飞虽然被杀,但他精忠报国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岳飞不愧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北魏经过孝文帝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但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没办法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多年的军队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木兰既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但是花木兰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12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功劳大,想加封她官职,让她在朝廷效力,不过,花木兰拒绝了,她只要求皇帝能让自己回家,好好地去孝敬父母。周总理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开国上将许世友“活着尽忠、死后尽孝”的故事更是天下闻名。我认为,生而为人,在家里要对长辈、对父母、对家庭有用处,走出门去,要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处,这就是我对“忠孝两全”的通俗理解。

       我在大学学的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目前已经取得了本科毕业证书、农学学士学位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打算从事教师、公务员等职业,更渴望成为中华国学弘扬师、中国梦正能量传播员,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主持人:据悉,孔子第76代孙孔令绍先生被你的慈孝事迹深深打动,精心构思创作了《中华孝女赋》?

       朱萌萌:有这回事儿,我永远感恩孔先生。2015年11月26日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曲阜两周年纪念日,我被孔子奖章组织委员会授予“首届孔子奖章仁爱奖提名奖”荣誉称号。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首届孔子奖章颁奖盛典上,孔先生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他撰写的《孔子奖章赋》,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而又难忘的美好形象。从山东曲阜回来后,我的父亲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诚邀孔先生为我创作一篇赋文,没想到孔先生很爽快地就答应了,而且很快成文,灵感一来,一气呵成,质量很高,这源于孔先生博大精深的国学功力以及对我情况全面深入的了解。《中华孝女赋》发表后,引起了巨大而又强烈的社会反响,全国许多网站都予以转载和报道。孔先生曾经创作《曲阜赋》等多篇赋文,是儒学大师、辞赋大家,50后的党员尊长能够为90后的党员晚辈撰写辞赋,足见孔先生品德之朴实、人品之高洁,也是我毕生最大的荣幸,孔先生曾任中共曲阜市委党校副校长、中共曲阜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兼任中国新闻社曲阜记者站站长,是我终生敬仰的长辈,我深深感谢他。以下便是《中华孝女赋》的全部内容:(略)

       主持人:2016年7月20日,在“校青网杯”全国大学生巡展评选大赛中荣获“全国优秀大学生”称号。在获得这些荣誉后,你有怎样的心情?

       朱萌萌:能够获奖,当然高兴。但我觉得,荣誉不光是一份荣耀、一份光荣,更多的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我要变压力为动力,变荣誉为成绩,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当党员像党员,当模范像模范,进一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说好话、做好事、走好路、当好人,就像我的党员父亲一样,一辈子都在传递正能量,永远不辜负父母的生养、恩师的教育、组织的栽培、国家的培养、人民的养育、社会的帮扶、网友的期待。我的个人感言是:一切的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一切的失败都是做人的失败,做事先做人,先有做人的成功,才有做事的成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和学会做学问同等重要。我们党的用人原则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就充分说明了做人的重要性。有德无才不可怕,有才无德才可怕。先有立志修身,才有博学报国。学会做人,要先学会感恩。怀揣一颗感恩之心,才能走出一条光明大道。品行是人生最大的资本,感恩是人生最大的品德。对人好,对社会好,对国家好,因为我的存在我的成长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主持人:2016年7月24日,首都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你的父亲代你领取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时代楷模第十二届爱心中国十大公益道德模范”荣誉证书和奖牌,你为何没亲自前往领取?你当时有怎样的感慨?

       朱萌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妈妈瘫痪残疾、重病缠身,正在日夜饱受着凶恶病魔的摧残,妈妈一刻也离不开我,同样,我一刻也离不开妈妈,我要用心陪伴她、精心护理她。二是爸爸拖着病痛之身日夜照看妈妈,确实很不容易,这项荣誉里有爸爸妈妈的一大半,爸爸代表俺全家人领奖,名正言顺,名副其实,我也是用这种方式给父母双亲以体面以尊严,更是发自内心对父母的尊重。

       时代楷模第十二届爱心中国十大公益道德模范是我有生以来荣获的最高奖项之一,全中国只有十个人获此殊荣,又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而颁发,是在首都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时间和地点都极具政治含义,而且由中央级八家单位联合颁发,意义更非寻常,这项沉甸甸的大奖,不仅是我个人的光荣,而且是全体中原公益人的自豪,我将更加孝老爱亲,更加助人为乐,更加刻苦学习,更加勤奋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努力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谱写青春人生新的辉煌灿烂的篇章。

       主持人:今晚受邀来到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活动案例《身影》节目访谈群,作为青年人身边的榜样,接受我们访谈,你有何感想?作为一名党员大学生,你对广大青年网友及党员们有怎样的寄语呢?

       朱萌萌:我非常感谢《身影》栏目组的诚挚邀请,非常感谢主持人任秋萍老师不断的激励鞭策,非常感谢全国网友对我的肯定和认可。昨天已成句号,今天和明天我都会加倍努力,努力把最好的自己呈现给这个世界、奉献给这个国家。

       《身影》榜样人物在线访谈栏目是中国青年理想信念的导航仪、精神激励的指南针、发射正能量的探照灯,是对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品牌好栏目,是一个极好的相互学习交流的青春时尚平台,在这里能与很多极富正能量的好人一起探讨人生信仰和青春理想,学习他们积极向善向上、始终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我深感荣幸!更期待着能够再碰上这样的好机缘。

       我在中原郑州恭祝全国广大网友们身体健康,事业有成,生活美满,合家幸福,好梦成真,吉祥如意!恭祝全体党员同志们都能够模范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国法,做一个为党旗为国旗增光添彩的先进分子,让党和国家因你而自豪而骄傲!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首我写的诗《求学路上带着爹娘》:(略)

       主持人:走近朱萌萌,你会发现她身上充满了正能量!年纪轻轻就拥有了一颗孝心与感恩之心!她用自己的行动,写就了一部大孝之作!我希望通过她的故事,能够感染每一个人,大家反思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孝”自己对家人是否真正做到了“孝”字?萌萌真可谓是当今“中华之孝女”她的大孝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节目的最后,让我们一起感谢朱萌萌在百忙中接受《身影》节目的访谈。祝福萌萌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继续用你正能量的行动,去感染更多的青年人!感恩节目前细心聆听的各位朋友!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我是主持人任秋萍,下期再见!

       十一、次女不次“展芳华”

       “泰山巍巍,汶水汤汤。泱泱华夏,家国安康。济世为民,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百姓其昌。延年益寿,富贵同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天下归仁,和谐万邦!”《泰山宣言》,铭记心房。她叫朱萌帝,河南郑州人,老朱的次女,可“次女不次”,她27年痴梦不醒——梦想成为钟南山那样的“人民守护神”、屠呦呦那样的“人类活菩萨”,白衣天使,救死扶伤,解除父母和天下所有患者的病痛,护佑人类健康。她是朱子后裔,信奉孔孟之道和儒家学说;她是博士医师,深研岐黄之术与中医中药;她是中共党员,医者仁心,“中医中药中国行,实现中医复兴中国梦努力在我”,以传承弘扬中华中医药文化为己任,聚力中医药研究阐发、推广普及,助力慈善公益事业,致力大健康、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担当起中国中医复兴的神圣使命,为全民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用儒家智慧、中医药文化造福人类的中国梦世界梦,努力成为大国良医,登顶中华医药之“泰山”,感受历史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感受古老中国到现代中国的发展变化,感受“天下归仁”的医者情怀和“仁者爱人”的使命担当,在互学互鉴中实现共同进步,为人类健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美好未来贡献儒家智慧和中国力量。孔子是儒家文化的缔造者,两千五百多年来,孔子深邃的思想牢牢铭刻在我们华夏民族的意识里,数千年生生不息,已然化为中华文明的血脉基因。健康是所有一切的基础,是人类最大的财富,有了健康才有一切。她顺应时代要求,践行孔子“仁爱”思想,在健康中国建设中,高扬起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光辉旗帜,为百姓谋福祉。站在新的起点,聚焦当下,面向未来,新时代大担当,带着希望与梦想,带着执着与追求,开启中医中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巍巍泰山是世界首例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征,也是中医学者和大国良医的精神源泉,代表着每一位炎黄子孙对美好生活“和谐”“平安”的期盼与向往。泰山作证、黄河作证,朱子后裔、党员医师,引领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有特色、有优势、有潜能、有实功。泱泱中华源远流长,中医健康养生文化卓越辉煌,健康产业宝藏丰富博大精深,传承弘扬前辈大师留下的珍贵健康养生财富,是新时代医师的庄严职责和神圣使命。朱萌帝以屠呦呦、钟南山为榜样,大力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推动中医健康事业发展,情系民生、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一生践行、传播孔子思想精神,以仁爱之心,心系健康,肩负起大医天下使命,当好老百姓健康的捍卫者、做好人民健康的守护神。

       她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从小就爱党爱国、立志成才、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珍惜时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感恩利人。萌帝积极帮助老师做好班级上的各种事情,主动为同学分忧解难,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后进生补习功课,为困难同学送去生活和学习用品,下雨天帮同学带雨具、打饭。一有空,她就往敬老院和福利院跑,帮助那里的老人和孤儿。在家乡更是如此,懂得做好“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工作。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活雷锋”。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学习兴家、读书富家、文明塑家、和美暖家、公益爱家、道德旺家、科学教子、大爱育女, “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出彩做好人”,这是朱门家风对全家人的要求。一家人传承中国文化和中华美德,落实《朱子家训》、《朱子治家格言》、《四书章句集注》《朱子四礼手册》,“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刚柔相济,和谐中道,生成转化,包容涵摄,雍容大度,凝魂聚气,凝心聚力,家风从最初的“德、忠、孝”三字经演化成现在的“德”、“忠”、“孝”、“义”、“勤”、“恕”、“仁”、“爱”、“和”九字经,24字朱门家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忠孝两全、心疼父母、真才实学、爱党爱国”,就像一面明镜,时刻规范着全家人的言行。

       萌帝从小就很懂事,从来不和别的孩子比吃穿,而是比学习、比上进、比做好人、比做好事,由于父母得了重病,萌帝不得不在幼小年纪就承担起很多家庭重担。萌帝从小就和父亲一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党的正能量的强大感召下,她大学期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优秀的中共党员。她长期参加各类义工活动及无偿献血、爱心捐款等公益活动,成为校园知名公益达人。2012年9月,妈妈中风瘫痪,萌帝喂药喂饭、搓背洗澡、端屎端尿、日夜护理,用行动书写下一段孝老爱亲的动人传奇。长期以来,萌帝积极参加慈善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行动,不断向社会和他人传递善良与爱心,无偿献血、义务支教助学、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参加全省高校孝爱公益宣讲、举办仁爱孝道讲座、去火车站汽车站义务服务乘客、骑电动车义务帮助乡村老人出行、打工挣钱主动帮扶困难老人和孩子、自觉捡拾垃圾保护环境、积极参与文明城市系列创建活动等,17年累计1000多次。她通过全省高校巡回演讲,把忠孝的种子撒遍大中原;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让仁爱的星火燎原全中国。身为白衣战士,她参加湖北武汉保卫战和疫情防控,并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地发出光和热:在最近几年新冠疫情中,她经常加班加点争先恐后忘我付出和奉献,多少次舍小家为大家,在抗疫斗争中努力与新冠肺炎作战,成为同事和患者口中亲切的“大白姐姐”。

       萌帝从小就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助人为乐、关爱同学、帮助老人,学医10年来,只要有慈善公益活动和医疗科普行动,再忙再累也要参加,她义务为众多患者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各类医疗救助、心理咨询、保健养生服务等,她还在国内外知名医学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产生了较大影响。春风化雨培“五育”,润物无声立德心。她曾任大研会主席,带领研会成员取得“优秀研究生会”、“优秀研究生会主席团”称号,获得知行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研究生德育助理等多项荣誉。制度文化建设:有制度,有温度,助成长。作为日常德育助理,她将“德育”工作渗透在日常事务中,在解决每件小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观念的转变、思想上的成长,将思想教育工作贯穿院系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在院系和同学们之间筑起了沟通的桥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她协助院系老师制定了每日打卡定位制度、核酸检测登记制度、三院区常规查寝制度,守护在校生安全,做到了疫情期间零感染。在严格落实每项制度执行的同时,她根据每位同学的实际情况,展开“个体化管理”,让有困难的同学感受到关怀。制度和温度并行,陪伴每位同学成长。精神文化建设:打造“五育味道”的社区文化。作为“五育萌主”,她协助老师修订并完成了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管理办法,并录制视频对其进行详细讲解。在综合素质测评管理方法的指导和激励下,院系师生以“同济颜”研究生团队为核心,在学生社区内开展了多项五育活动,取得累累硕果。德育:朋辈引领-党团班共建。她创新性提出党团班共建的活动开展模式,联合各年级党支部、团支部、班级举办“及人之老”一对一帮扶志愿服务活动、孝昌县巴石村下乡义诊等活动,两项活动获得了《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多家媒体的肯定和报道。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她逐步引导院系同学意识到 “守护健康,服务社会”是医学生应尽的社会责任。智育:助推思维碰撞,引领学术创新。她联合院系研究生会举办了“十佳论文”座谈分享会、同济颜学术蓝-“颜咖开聊了”科研分享讲座,邀请院系优秀的师兄师姐为在院学生分享科研思路和经验,干货满满,获得全院学生积极响应。体育:塑造强健体魄,展现青春力量。为了提高院系学生的身体素质,她和后勤部门多次沟通后,科研园区逐步完善了操场、球类运动场所的设施。同学们在科研学习之余,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在同济医学院研究生羽毛球联赛获得冠军,第五届“知心导师杯”羽毛球联赛获得冠军。美育:把握美育内涵,塑造美好心灵。她积极搭建活动平台,鼓励院系同学“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同学们参加研究生党史歌唱大赛获得特等奖,用歌声高唱《我爱你,中国》;参加“舞与伦比”大赛,两支参赛队伍荣获一等奖及优胜奖。劳育:重视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养成劳动习惯。她策划并举办了同济颜文艺紫-“与你相寓,一见钟寝”寝室文化节活动,引导同学们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弘扬劳动精神,进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权益心理建设:勤做调研,多干实事,守护心灵。开展调研座谈,完善基础设施。她将“研代会”和日常调研会作为权益问题的收集窗口,帮助同学解决社区生活中遇到的选房、住宿变更、食堂、寝室报修等问题1000多件,回复信息总量达3000余条。她按时召开院系现场调研和座谈会,切实解决大家科研生活中的问题。实验医学研究中心24小时开放、实验动物中心面积大幅增加、宿舍环境和设施不断改善以及增设的咖啡厅、阅览室、室内球场、小雨共享电车……“为同学做实事”是她的工作信条。构建解压平台,优化心理素质。她积极组织院系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讲座,邀请专业的教授进行答疑解惑。她策划并举办了第一届同济颜心理绿—“将烦恼甩在风中”定向越野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在学生社区内搭建解压平台,促进院系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立德树人,青春担当。她表示,德育助理作为大学研究生骨干培训的重要环节,为其提供了锻炼平台。作为一名日常德育助理,“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是初心,成为一名有信念、有追求、有温度、有力量的德育助理是信念。带着初心和信念,她将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学校的育人工作做出贡献。她打算筹建国医养生馆,弘扬推广中医文化,宣传普及“整体养生”观和“治未病”的智慧理念,增强农村居民疾病预防意识,改变病后拖延问题,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靶向助力健康扶贫、文化脱贫,让更多民众领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她虚怀若谷,虚心求教,立志寻遍天下名医,就像蜜蜂采蜜那样博采众长,就像唐僧取经那样取回“真经”,报效祖国,报答人民,造福人类,护佑众生。

       朱萌帝,一颗新时代新征程的医学新星,正冉冉升起在中国中医药的璀璨星空,为健康中国、为人类健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她拼搏着、奋斗着、研究着、奉献着,不知疲倦,日夜苦战,青春的血汗洒向中华大地!

       十二、慈家孝国“显忠诚”

       老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他教育孩子,从小就要爱党爱国、立志成才、乐于助人、无私奉献;他告诉一双女儿,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一定要倍加珍惜、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感恩利人。2013年,学校有位同学不幸患上了癌症,得知消息后,老朱长女把口袋里仅剩的1000元钱全部送给了同学,她自己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生活一直很简朴。萌萌积极帮助老师做好班级上的各种事情,主动为同学分忧解难,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后进生补习功课,为困难同学送去生活和学习用品,下雨天帮同学带雨具、打饭。一有空,她就往敬老院和福利院跑,帮助那里的老人和孤儿。在家乡更是如此,懂得做好“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工作。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活雷锋”。老朱坚持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学习兴家、读书富家、文明塑家、和美暖家、公益爱家、道德旺家、科学教子、大爱育女,“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出彩做好人”,这是老朱对全家人的要求。在老朱的带动、教育和影响下,一家人传承中国文化和中华美德,落实《朱子家训》、《朱子治家格言》、《四书章句集注》《朱子四礼手册》,“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刚柔相济,和谐中道,生成转化,包容涵摄,雍容大度,凝魂聚气,凝心聚力,家风从最初的“德、忠、孝”三字经演化成现在的“德”、“忠”、“孝”、“义”、“勤”、“恕”、“仁”、“爱”、“和”九字经,24字朱门家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忠孝两全、心疼父母、真才实学、爱党爱国”,就像一面明镜,时刻规范着全家人的言行。

       朱学军家庭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他们教子有方、育女有法:亲自养育,亲子陪伴;父母双方,共同参与;相机而教,寓教于常;身教言传,潜移默化;严慈相济,管爱并重;尊重差异,科学引导;平等交流,理解鼓励;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两个女儿在老朱的带领下,从小就很懂事,从来不和别的孩子比吃穿,而是比学习、比上进、比做好人、比做好事,由于父母得了重病,孩子们不得不在幼小年纪就承担起很多家庭重担,长女萌萌从10岁起,整整21年用瘦弱身体和柔嫩肩膀撑起一个家;打工挣钱支付妹妹和自己读书学杂费生活费,偿还因给家人治病欠下的20多万元巨额外债。由于老朱长期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一双女儿从小就和父亲一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党的正能量的强大感召下,两个女儿大学期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优秀的中共党员。长女长期参加各类义工活动及无偿献血、爱心捐款等公益活动,成为校园知名公益达人。2012年9月,妈妈中风瘫痪,萌萌带着病爹瘫娘上大学,养家上学、打工救亲、偿还巨债,用行动书写下一段孝老爱亲的动人传奇。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长女捐款500元,向地震灾区献上了全家人的一份爱心。在一家人齐心协力的奋斗下,两个女儿分别被培养成人民教师和白衣战士,并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地发出光和热:长女朱萌萌作为人民教师,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培养出一个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次女朱萌帝在最近几年新冠疫情中,更是加班加点争先恐后付出和奉献,多少次舍小家为大家,在抗疫斗争中努力与新冠肺炎作战,成为同事和患者口中亲切的“大白姐姐”。次女从小就扣好了人生第一颗扣子,助人为乐、关爱同学、帮助老人,学医10年来,只要有慈善公益活动和医疗科普行动,再忙再累也要参加,她义务为上万患者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各类医疗救助、心理咨询、保健养生服务等,在充满爱心、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坚守正道,敬业奉献、虔诚勤勉,孝老爱亲、侍奉瘫娘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

       老朱带领妻女长期以来坚持学习实践,该家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注重(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家庭文明建设总要求,推动形成了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老朱家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章、领袖导师名言、习近平金句武装全家人的头脑。作为党员之家,每逢党和国家重要时间节点,老朱就组织全家人开展学习强国“亮赛比”活动,开展“爱党爱国”知识竞赛活动,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知识竞赛、《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读书比赛、《中国共产党章程》学习宣传践行比赛、“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竞赛等;每天“全国新闻联播”是全家人的必学内容;自费购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一套四册)、“四史”(一套四册)等,组织全家人认真学习,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始终做到“两个维护”,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持续提升家教家学家庭家风建设,除了抓好学习,老朱还极其重视孩子们的品德教育,让孩子懂得感恩、敬天爱人,形成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妻子早年经历过车祸,后来又中风瘫痪,生活难以自理,老朱自己多年负重前行也是积劳成疾,一家人经济收入有限,生活窘迫,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坚持学习。老朱用党建领家,创建了家庭党支部,弘扬中华文化,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爱党爱国爱民爱乡红色家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老朱说服老伴,女儿出嫁零彩礼,带头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一家人团结友爱,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吃饭穿衣生活用钱,能省则省;学习读书成才用钱,能花则花。老朱坚持耕读传家,陆陆续续拿出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自费购买书籍数千册,助力孩子成长成才,老朱家学习氛围浓厚,学习效果可观:一双女儿,一个是优秀党员教师,一个是优秀党员医师。辐射影响邻里向善向上。长期以来,朱学军一家人一直走在“热心公益、志愿服务”的慈善之路上,为“志愿者之家”添砖加瓦,用爱党爱国的模范言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光添彩。

       朱学军家庭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磅礴之力,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时代新人。他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红色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高家庭文化软实力;他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实行依“法”治家和以“德”治家相结合,通过持续不断地外出参观学习、参加中华文化讲习班、特邀国学名家传授、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五好”家庭互学互助、诵读革命烈士诗文、家庭文明文化讲座、亲子说家风家训、慈城取经游、晒晒慈爱闪光点、慈孝讲述会、道德故事会、慈力永传承、陪伴爸妈看电影等多种形式,对全体家庭成员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红色革命文化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整个家庭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持续提高大家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家庭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家庭文化,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家庭,扎根中原,辐射华夏,影响全国,传播海外。中国一家的新时代慈孝典范故事,构成了一幅幅“慈孝连环画”,跪乳反哺、情动人间,儒风浩荡扬中原,让慈风孝行直抵人心,吹进千家万户。

       坚定文化自信,争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英才。自知者明,自信者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朱学军家庭,把自己的家庭打造成“五慈(慈悲、慈爱、慈善、慈孝、慈祥)”家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家庭,打造成传承中华文化和培育时代新人的主阵地。他们遵循家庭教育和文化发展规律,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刻内涵,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传承传播中华文化,扎根中国大地,吸收人类文明。凭其强大深厚的家学渊源,继承弘扬中原河洛文化、孔子儒家文化、圣哲朱子文化、孝圣王祥文化、国学中医文化、慈善慈孝文化,以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入日常生活中,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完成人的社会化和自我完善过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忠诚于党、心系国家、服务人民,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使命担当的优秀人才。

       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伟大指引,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概括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一百多年来,党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包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朱学军家庭,把“家事”上升到“国事”来认识、来对待,他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重视精神文化建设,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指引,加强理想教育、榜样带动,通过学习宣传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下中华民族创造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奇迹,引导大家对党忠诚、为国尽忠、为民服务,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他们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汲取奋进力量、赓续精神血脉,接好家庭发展“接力棒”,跑出家庭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忠实传人”新时代答卷。

       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崇高追求,争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者。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为人类探索了一条全新的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已经走向不可逆转的伟大复兴,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必须遵循中华文明历史逻辑、现代化发展逻辑和共产主义运动逻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按照社会主义方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以先进生产力为基础,充分吸收人类现代文明成果,统筹发挥国家、社会、市场作用,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家庭作为国家的一个“因子”,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数字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大变革,必须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崇高追求,培养出能适应新时代发展、致力于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素质人才。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永恒指引,争做具有国际格局的战略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只有一个家园,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告诉我们要跳出狭隘的小我思维,用一种系统的大我思维来思考和处理问题。这是一种全新理念,必将对人类的终极追求和价值选择产生重要深远影响。它启示我们在发展时不能封闭僵化,应该秉持开放胸襟,用世界眼光来建设现代家庭;也指导现代家庭要以大格局育人,从四海一家、和谐共生的角度,培养出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的有志之才、国家脊梁、中华“国士”。

       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旗帜引领,争做具有正确世界观的国际化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西方长期宣扬的“普世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等思想相结合,提出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这一理念与“普世价值”不同,不追求绝对的认识一致,而是以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来寻找各国人民价值理念的最大公约数。它超越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社会制度以及发展水平的差异,在不同中寻找共同,打破了西方自以为是的“教师爷”做法,从平等的角度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全新价值支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支持。朱学军家庭,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旗帜引领,培养大家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升家庭成员的国际传播能力和交往沟通能力,在与外国友人的持续交流交往中,帮助大家成为能为人类社会健康发展作出贡献的国际化人才。他们勤学英语、攻读英语、“睁大眼睛看世界”,努力成为观察了解世界的“国际通”;他们扎根郑州、深耕河南,行走中原、讲述中国,进行“慈孝长征”,开展中华文化中原行、中华文化中国行,立志于“中华文化全球行”,终身热爱中华文化、始终坚守中华立场,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传承传播中原文化、河洛文化、孔子文化、仁礼文化、朱子文化、王祥文化、国学文化、中医文化、慈善文化、慈孝文化,努力做好中华文化传承传播大使,为中华文化更好更快走向世界奉献出绵薄之力。

       朱学军家庭,以慈孝文化涵养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脉,而以“父母慈、子女孝”为核心的慈孝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深挖慈孝文化底蕴,众志成城扬慈孝、推慈孝、行慈孝,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拓展延伸出了爱岗敬业、服务人民、爱心公益、诚信友善等慈孝新内涵,探索了以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实践方式。大家共耕:让“慈孝土壤”流芳滴蜜。他们创新慈孝文化传播载体和形式,以“家庭慈孝日”为载体,以“日行一善”、“一天一慈孝”为抓手,动员整个家族力量参与慈孝活动、挖掘有形有质的慈孝元素,立体化讲述家庭慈孝好故事,全方位传播家庭慈孝好声音,让慈孝文化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有底气,推动孝老、敬亲、慈幼、爱小之风无处不有,使家庭这片慈孝土壤孕育出更多慈爱和希望。大家共育:让“慈孝种子”落地生根。近年来,他们在慈孝文化传播弘扬过程中,始终把党员干部、青少年、农民群众等群体作为重点,广泛开展“五慈五爱”活动,即“讲慈孝、爱家庭”、“讲慈让、爱集体”、“讲慈善、爱乡村”、“讲慈厚、爱校园”、“讲慈恩、爱祖国”,通过持之以恒地常态化传承,推动慈孝基因植入重点人群,使慈孝成为大家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实践中,他们坚持“四个结合”:把慈孝文化与德行养成相结合,把慈孝文化与家庭育人相结合,把慈孝文化与乡风文明相结合,把慈孝文化与感恩教育相结合。大家共扶:让“慈孝之花”处处绽放。全体家庭成员人人争当慈孝典型,个个争做慈孝榜样,把整个家庭构筑成慈孝文化道德高地,发挥好榜样表率示范、典型带动引领的作用,以鲜活榜样带动众人。大家共享:让“慈孝果实”瓜瓞绵绵。以慈孝为“媒”,加强慈孝与慈悲、慈善、慈爱、慈祥等的融合渗透,不断丰富和拓展慈孝文化的内涵外延,探索慈孝文化传承与家庭文明建设融合落地与输出路径,使大家共享慈孝文化与家庭文明融合发展的甜蜜果实。

       守中华文脉,展中国精神。慈孝文化丰富充盈、传承创新,是中华文化瑰宝、华夏文明珍珠,已渗透到中华民族血脉基因,成为中华文化厚重的密码、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动能、中华民族骨子里的精神底蕴。朱学军家庭弘扬慈孝、传承慈孝、践行慈孝,认真落实慈孝文化,生动演绎慈孝故事,父母疼爱孩子,孩子心疼父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忠孝双全、精忠报国、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孝老爱亲、孝亲敬老,把老人当做家庭之宝,慈孝文化成为生活中的基本崇尚,带着病爹、背着瘫娘上大学,拉着父母双亲去旅游,久病窗前有孝女,让不幸家庭变得温暖而美好。朱学军家人争做慈孝文化代表人,争做新时代慈孝文化的“灯塔”,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创新慈孝文化,打造慈孝文化效应,温暖了我们的新时代,启迪了我们的新生活,树起慈孝的新标杆,让家庭成为展现中华文化的生动窗口。“慈孝”家教温暖有力、直抵人心,“慈孝”家风千年不绝、绵延远方。慈孝文化,在朱学军家庭释放出强大正能量,其“慈孝之光”照亮了许多人。以“慈孝”为名,扬人间大爱,乃光明正道。

       慈于心,孝于行,爱于人。有人挥毫写诗,深情点赞这个中原慈孝之家:“中国一个家,慈爱满天下。跪乳亦反哺,情动人世间。”先有慈因,后有孝果。君不见,昔有慈母咀饭喂女护儿生,今有孝女嚼食喂母救娘命。老朱长女萌萌,小时候牙齿不是很好,没有办法咀嚼食物,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饿死,萌萌妈妈王春芳,就自己先把食物咀嚼碎,食物变软了,成了饭糊糊儿,再嘴对嘴喂给女儿吃,一日四五餐,喂了一年多,直到萌萌能够独自吃饭了,才结束了“含食口喂”。2012年9月,萌萌妈妈王春芳,不幸得了脑出血。萌萌先是休学数月,在医院日夜护理瘫娘。后来,妈妈能够张嘴吃饭了,可硬的食物还是无法下咽,萌萌就学着妈妈小时候给自己喂饭的样子,自己先把食物咀嚼成饭糊糊儿,再口对口喂给妈妈吃,“含食口喂”也持续了整整一年多,后又带着病爹、背起瘫娘上大学,用自己孝老爱亲的实际行动书写下一段感天动地的慈孝传奇。王春芳朱萌萌母女,彼此相互“含食口喂”的“亲吻慈孝正能量故事”影响中外,情动人间,感动了无数人。君不见,慈父忠党爱国为民,慈母慈悲慈善慈孝,一双女儿助人为乐帮人悦己、赠人玫瑰不留余香,成了校园知名公益达人。君不见,这个中国慈孝之家,学习慈孝之道,明白慈孝之道,践行慈孝之道,弘扬慈孝之道,一直走在慈悲慈善慈孝这一光明大道上,传承传播孔孟老庄的天地道德精华,发扬光大圣贤祖先的忠孝仁爱精魂,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身体力行传统美德,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堂堂正正中国人。中国一家“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慈孝亲情故事”,温暖人心,感人至深,其在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德孝网、中华英才网、中华复兴网、中华传统文化网、国际神州网、中国大学生网、最美中国符号网、大河网、河南文明网、道德观察网等传媒的人气浏览总量已经高达数千万人次。

十三、春暖花开“向未来”

       老朱一家,不光有“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诗和远方”。老朱渴望孩子们不断成长成功,渴望瘫痪老伴早一天过上高品质的生活。为物质富裕奋斗的同时,老朱还是一个精神富有的人。他一生热爱读书、不停学习、追求进步、奋发进取,他特别喜欢吟诵海子的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先锋党员朱学军家庭,就像一面光洁明亮的镜子,映照出一种自强不息、刚健勇毅、厚德载物、为善最乐的宝贵精神;又像一缕和煦清新的春风,温暖启蒙了许多人。凝心铸魂跟党走,筑牢根本向复兴。他们紧紧抓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大契机,在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中大力宣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及其科学内涵,传播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大家一起学习领悟习近平金句,持续跟进学习党的领袖最新讲话,跟上新时代新征程前进的节拍和步伐,积极参与慈善公益,助人为乐,发光散热,传递爱心,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争做先锋。老朱始终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个美好的家庭,乃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长期以来,朱学军家庭,主动对标“最美”,积极践行“最美”,把爱家与爱国统一起来,推动家庭建设与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社会文明进步同频共振,持续不断传递向上向善向美正能量,推动“最美”家庭“最美”家教“最美”家风辐射蔓延,让“最美”道德在万千家庭落地生根,让文明新风在神州大地蔚然成风。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蔚然,国风浩荡。踏上新征程,朱学军家庭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良好家风,坚定理想信念,正以乐观阳光的精气神、自立自强的主旋律、昂扬向上的正气歌、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意气风发创造着美好的未来。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慈孝好人就是道德榜样,慈孝榜样就是道德好人!最后,以老朱的一首新诗《好人颂》和“慈孝儒风新生活”共筑者同勉——

       好人是明媚的春天

       好人是温暖的火焰

       好人是人间的美善

       好人是太阳的灿烂

 

       好人是雪中送炭

       好人是热里递扇

       好人是冬天里的一团火

       好人是风雨中的一把伞

 

       好人大爱无边

       好人真情无限

       好人是社会的良知

       好人是文明的典范

 

       好人是感动之泉

       好人是感恩之源

       好人是平凡的天使

       好人是平常的圣贤

 

       好人助人于危难

       好人救人于惊险

       好人的故事打湿双眼

       好人的事迹滋润心田

 

       人人可成好人

       只需心地慈善

       细雨润物无声

       春风又绿江岸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湛河流韵》第十三章《顶管工程》

下一篇中国一家的“慈孝故事” ——记中原郑州朱学军家庭 【中】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