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秋醉沙家浜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3-10-07
41579
       秋醉沙家浜
       2013年10月19日下午,我们出席2013年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会议的100多名代表集体参观了沙家浜红色风景区。
       我小时候多次看过京剧《沙家浜》,印象很深。老实说,我这次来参加会议,就是奔着沙家浜来的。当接到会议通知,说是在沙家浜召开,我一连给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的邮箱发了十几个回复,恐怕他们把我拉下了。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傅洁女士接到我的电话说“你都快把我们邮箱的空间占满了!”我开玩笑说:“还不是怕你把我给忘了嘛!”
       沙家浜就是样板戏中的一处重要的场景地。那时最流行的剧目就是《沙家浜》,像剧中的沙奶奶、阿庆嫂、刁德一、胡传魁等形象,我到现在还都耳熟能详。如今的沙家浜成为了国家重点的革命纪念和历史教育基地。每年都会接待全国各地慕名前来的游客。选择在沙家浜开会,也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红色之旅。
       下午两点多钟,旅游区的十辆电瓶车到我们入住的沙家浜凤凰度假酒店拉上我们全体代表向沙家浜景区行驶,在景区门口,只见景区里随风飘扬的高高的芦苇和若隐若现的旧式建筑。要不是这么多人在场,我倒真想对着这片伟大的土地大喊一声:沙家浜啊,我来了!我知道我心里的呼喊历史的回应该是沉默的,那是历史在欣赏着,也像是接纳了我的纵情无忌。    
       刚一进入沙家浜景区,跨进景区大门,迎面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用烫金字镌刻着原新四军将领,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叶飞的题字,题字盛赞了沙家浜在抗日战争中所作的贡献。伴着我们熟悉的京剧沙家浜的乐曲,过“东进”桥,便是“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了。只见在纪念馆前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石雕。上面芦苇簇拥着一位高大英武的新四军指挥员和一个农家打扮的妇女,石雕像前两侧各排列九根形态各异的石柱,象征着戏曲里十八个新四军伤病员。据介绍,这些石雕是由四川美院的叶毓山教授创作的。广场入口处低矮的石墙上,烫金字镌刻着“芦荡火种”、“鱼水情深”八个大字。在高大的石雕像后面,是一块大理石镌刻的新四军臂章。上面摆放着一束鲜花和一幅写在绸布上悼念亲人的挽诗。怀着崇敬的心情再往前行,便是“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这座纪念馆建筑面积达两千平方米,陈列了四百多幅民主革命时期沙家浜的革命历史图片和一些革命文物。纪念馆还采用多媒体景箱、场景复原等现代化手段,形象逼真地再现了当年的抗日场景和军民鱼水深情,在这里,我心潮激荡,几次落泪。
       据导游介绍:沙家浜,现在虽在城市近郊,几十年前却是一个交通不便,十分偏僻的地方。这里位于阳澄湖边,芦苇丛生,河港纵横,极易藏身隐蔽。早在大革命时期,中共常熟特别支部就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火种,活跃着共产党人的身影。抗日战争初期,曾有一百多名新四军伤病员分散在沙家浜地区养病治伤。在纪念馆里,谱写着36位主要伤病员的姓名。他们中,没有叫郭建光的,但有姓郭的,也有名字中有光字的。其中,有新四军的团长、政委、连长、指导员、排长等,解放后一些人成为了共和国的将军。由于沙家浜群众冒着生命危险的掩护和照顾,这些伤病员后来成为了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军的骨干,“芦荡火种”终成燎原之势,以至今日,在人民解放军的队伍里,还有“沙家浜团”、“沙家浜连”,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和平建设时期再创奇勋、再立新功。在民主革命时期,沙家浜也有数十名革命群众英勇牺牲,他们中不乏“阿庆嫂”、“沙奶奶”式的人物。纪念馆讲解员还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传奇的故事。一个姓赵的新四军的伤员在沙家浜养伤,伤愈归队时房东送了一块银元给他,这个战士平时便将银元放在自己的上衣胸前口袋里,淮海战役中,敌人的一颗子弹击中其胸部,由于这块银元的遮挡,使之安然无恙。解放后,这位当年的新四军伤员就在沙家浜四处寻找养伤时的房东,后来终于见面,在当地传为佳话。
       出了纪念馆,前行百余米,就是红石村。村子翠竹掩映,岸柳轻拂,坐落着几处建筑,主要是当年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军指挥部成立地——“土地庙”和“春来茶馆”、仿古戏台、商铺等。有着两层楼高、挂着“春来”招牌的茶馆是这些年开发沙家浜旅游景区时修建的仿古式建筑,它正对面的戏台上,每天上午和下午,都要演出京剧《沙家浜》的选段。我们在这里,要上一杯茶,边喝茶,边欣赏台上的演出,在沙家浜看《沙家浜》,真是别有一番情趣。看着戏,我不由得想起在纪念馆里看到的一些事来:
       《沙家浜》最早的版本,源于一部纪实文学作品《血染的姓名》,它是当年曾在新四军工作的新华社的一位记者的作品,“春来茶馆”却曾经作为新四军的联络站存在过,纪念馆内还专门建有当年茶馆的实样。胡传魁这个人物,他的原型名叫胡肇汉,曾打过两天鬼子,后投靠国民党反共反人民。据说,临解放时跑到台湾,解放后被国民党派回大陆,后被人民政府逮捕。阿庆嫂、沙奶奶在纪念馆内都能找到这些人物的影子。在北泗泾村,有一位叫苏贻民的老妈妈,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这位老妈妈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子弟兵,她的家成了新四军战士的家,不知有多少同志在她的掩护下从敌人的魔爪下安全转移。为了抗日,她家的房子被日本鬼子烧毁,她本人也被敌人抓去受到严刑拷打,可她仍然坚贞不屈,使新四军战士深受感动。全国解放后,苏妈妈从来不对人炫耀自己的光荣历史,直到1969年,当年的一位新四军战士找到她,人们才知道苏贻民老人的光辉事迹。
       看过《沙家浜》选段,我们起身移步经过一排长廊来到码头边,这里停靠着成列的船只,广阔的湖面远处便是丛丛芦苇。这,便是最令人心驰而神秘的芦苇荡了。我和张胜友、梁鸿鹰、李炳银、黄传会、赵瑜等同乘一船,慢慢地向芦苇荡深处划去。在船上,来自济南军区驻郑部队的作家郑永菊递给我了一个大苹果,说是在春来茶馆遇到了几位来游沙家浜的平顶山老乡,她问人家认识不认识郭进拴?其中有人说:“认识认识!我还经常读他的书呢!”热情的平顶山老乡还给他们一行每人掏了一个大苹果。她说:“给!这是你老乡给的苹果,你吃吧!”我说:“我们平顶山老乡是给你的,你吃吧!”在座的黄传会老师说:“这说明你郭进拴在平顶山知名度很高啊!”我说:“哪里!哪里!过奖!过奖!”
       我们边说边笑进入到了芦苇荡里,只见水道七弯八拐,支岔横生。船工告诉我们,就是当地人,如果不熟悉也会迷路。丛丛的芦苇高大挺拔,密密麻麻,成了天然屏障,时不时有白鹭飞翔其间,构成了奇妙的江南水乡风景。经过了一段路程,船在一处房屋后面停了下来。我们下船绕到房子的前面,只见这是一处茶馆,木制的招牌上写着“春来茶”三个字,原来这也是“春来茶馆”,它是仿照纪念馆里也是戏曲里的茶馆模样建造的,叫“第一代春来茶馆”,而我们看戏的那个叫“第二代春来茶馆”。这里按原貌保存着八仙桌、七星灶、铜壶等物件,只不过提壶续水的是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是阿庆不是阿庆嫂啊!”人们发出这样的感叹。不一会只见一个中年妇女从屋里出来收拾客人离去后的八仙桌,看她利索的模样,不由使人想起戏中阿庆嫂智斗敌顽的风采。我边看边想,那陈列的先烈们曾用过的帽子、手套、水壶和各种机枪和手枪等物品。望着那些锈迹斑斑的物件,我的脑海立刻像过电影一样地浮现出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卓绝的战斗和极端险困的生活场景。并由衷地感叹作为革命人后代的我们,今天更应该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没有英雄们的前仆后继,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啊。我们静静地瞻仰着革命历史,表情严肃着往返前行。此刻,我们离英雄最近,正在与伟大的革命历史并行。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处特殊的展台。在这个展台里陈设了刁德一和胡传魁们平时享用的仿真菜品,荤素搭配,还有酒盅、碗筷,这与革命战士清贫的食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东西也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刁德一们与日本人狼狈为奸,不思保家卫国,却整日饮酒作乐,鱼肉百姓,想到这里愤恨之情就跃上了我的心头。我知道,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跟我有一样的感情。不抵抗的政策,认贼作父的做法,最终把这些丑恶的嘴脸送上了公正的历史裁判台。直到走出场馆,我内心的思绪依然久久不能平静。
       从纪念馆出来,漫步在两旁都是芦苇的沙家浜的小路上,细细地听着风儿言语着。两岸原本是茂密的芦苇荡,如今显得开阔了许多。水面上微风不时吹过,苇絮飘起,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动人画面。小船载着游客不时从水面上穿行,每一个人的心情都不自觉地在历史和现实的世界里来回地迂回着。在清晰中变得模糊,又在模糊中回到清晰的现实。在芦苇丛的包围之中漫步着,在木质的小桥上游走着。我情不自禁的哼起了我年轻时最爱看爱唱的样板戏《沙家浜》,瞬间我能感觉到自己年轻了许多。一抬眼,看见苇从中的芦蚌大小如火腿肠一般,我叹服大自然的天工妙手,不由得兴趣盎然。像揭去了肠衣似的芦蚌的身子用手摸上去有种坚硬的感觉。我们脚下的水草中,呼不出名字的小鱼自由地游着,没有人打搅他们的幸福,从朝到夕,过着只属于它们像水一样透明的生活。
       我们不时穿行在桥上桥下,游走在花草之间,感受着历史无私地赋予。而那些古老的建筑在经过了漫长风雨的洗礼,历史的沿革后,增添的是许多沧桑的感觉。占地1000余亩的芦苇是整个景区的核心,分成水上和陆上芦苇迷宫两大区域,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构成了辽阔、狭长、幽深、曲折等多种形态的水面或陆上芦苇空间,形成了一个个迷宫,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追寻野趣和体验新四军转战芦苇荡情景的场所,漫步、泛舟其间,鸟儿婉啼,凉风习习,苇香扑鼻,野趣横生。这芦苇迷宫区域,根本看不出哪里是路,哪里有水,只有走近了才知晓。问了问划船的师傅,得知他们都是划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遇到会唱船歌的船娘还会给你哼上几曲。
       乘船钻入芦苇深处,听水声阵阵,时而乍现三两片茅舍,时而惊起一群欧鹭。泛舟河道,看那已开始变黄的青青芦苇,开始吐絮的摇曳芦花。一路芦香扑鼻,两岸芦苇比人还要高出几倍,淡褐色的花儿沉甸甸的。成片漫漫的芦苇密密匝匝,风吹过,花穗便懒懒散散地摇曳生姿,随秋风飞扬;疾风起,又像汹涌的波涛连绵起伏。我喜欢芦苇。它看似脆弱,实则柔韧,在水边漫无目的地生长,所透出的,却是压抑不住的勃勃生机。“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当我们的船顺着河道穿行,两边的芦苇分开又合拢,它高出我们的头顶,不断地覆盖着我们的同时,也在我们耳边不断发出亲切的摩挲声。沙家浜真是芦苇的天堂啊,只要有水的地方,只要有那么一小堆土,它们就能在其上快乐地生长。人在其中,能感受到一种“菰蒲逸云,云烟苍茫”之美。
       我听说沙家浜以前的名字就叫芦荡。如果不是后来走进沙家浜景区,在主人的引导下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听他们介绍当年常熟的革命斗争,你很难想像,在这个静默而风情万种的芦苇荡里,居然也发生了那么多悲壮的故事。今天,在沙家浜这个水乡泽国,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每一丛芦苇,都用自己的轻柔,抚平历史的伤口,它们依旧选择默默地、低贱地活着。它们似乎在用自己的生命流转,告诉我们,当炮声和喧闹过去,生活又会重新焕发出它自身的力量。
       芦苇或许是低贱的,再贫瘠的地方,它都能活下去,而且活得很旺盛。而在《诗经》里,芦苇是高贵的植物,象征着爱情,即便是今天,很多人也还赋予沙家浜的芦苇以红色的神圣记忆。但我在沙家浜,更愿意看那些不受约束、肆意生长的芦苇,它们是低贱的,但充满生命本身的欢乐。许多的芦苇荡,新旧芦苇杂生在一起,有些已经发黄,有些吐出了新叶,看起来并不整齐,但真实而繁茂。那些河道或许是人工疏通的,芦苇呢,则是任由它们自由生长,一些芦苇丛中,还栖息着野鸡或水鸭,远方,或许还有几个村民,在河边漂洗衣服。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江南水乡的日常图景!一起来的作家们,个个流连忘返,和我一起来的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肖根胜先生,向我念叨了好几遍:我们平顶山,缺的就是这个水啊。
       从沙家浜景区出来,天色渐晚,在赶往我们下榻的沙家浜凤凰度假酒店的途中,我的脑海却仍然在去过的景点中不停穿行着,不能轻易停顿下来。我轻轻地告诉自己:这次沙家浜没有白来,学习到了许多,体味到了许多,更加坚定了许多。
       沙家浜啊,我下次一定还会过来看你的!

       漓江美韵
       第一次游漓江,便遇到了朦朦胧胧的烟雨。
       饱览了象鼻山的秀美和“水月洞”的奇观,游兴犹浓,索性就在江边叫了一叶出租的小舟坐了上去。舟小,却有一篷,篷下有张小方桌,桌旁两张带靠背的小竹椅,后面还有一个小舱,舱里有铁锅、茶碗、盘,还有一个红土糊就的泥炉,隐约可以看到有暗红的炭火,炉口上架着一把不大的水壶。撑舟人接过我手中的雨伞,招呼我在小竹椅上坐。撑舟人五十岁左右,和蔼、健谈,一边慢慢地撑着舟,一边为我介绍着漓江的景物和相关的传说。坐在舟篷里,可以听到细雨打在篷上的“嘭嘭”声,轻柔细腻悠长。舟在水中轻轻移动着,很平稳,使你感觉不到是舟在行走,而是舟外两岸的景物在慢慢地向后移动着。江面上有些微雨,更增添了情调,空气凉沁沁的,远峰半露半藏在烟雾之中,时有水鸟成群而游,又成群从水面掠过,隐没在青翠的山峰中。江面上有几只灵巧的小竹筏,渔翁戴着尖顶竹笠,披着蓑衣,安闲地倚着鱼篓抽烟,竹筏的梢头上立着几只鱼鹰,忽然间鱼鹰抖着翅膀扑入水中,搅碎了平稳的水流,转眼间,又钻出水面,长嘴中咬着一条欢蹦乱扭的银白色桂鱼,“咕嘟”地吞下去。这时渔翁站起身来伸出竹篙,挑上鱼鹰,一捏它的脖子,那鱼便吐进了鱼篓中。有几个光屁股的孩童在江水浅滩处翻腾着、嬉闹着,将水花击打搅动得乱飞。有着弯弯长角的几头水牛,安静地伏在水中,漆黑硕大的牛头浮在水面上悠闲的望着青山。远峰,近水,孩童,水牛。这一切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整个情景犹如似在梦中,又好似一幅绝妙的水墨画。
       有道是“夜上海,雾重庆,雨桂林”。最美的漓江是夜漓江,雾漓江,雨漓江。夜幕降临,漓江渔火,如花如霞,如星光闪烁,千朵万朵在清波上绽放开来,开在云里雾里,点燃了漓江的夜色。漓江的雾,漓江的雨,飘飘洒洒,如纱如廉,如丝如缕,微风吹来,雾中的山水朦胧掀开,半遮半掩,半躲半藏,奇峰含羞,绿水含情,花在雨中欲燃火,树在雾中滴翠微。漓江上的红帆船,就是一朵流动的霞,就是漓江少女的红颜,就是奇峰下的朝晖。船在江上走,人在画中游。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清·袁枚)“奇山,异洞,清江,古迹,田园之和谐组合而成桂林山水之美之极至特征。”(李泽厚)“像桂林这样的汇山水城为一体,城市美与自然美相结合,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大宗者,全世界绝无仅有。”(吴良镛)“桂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城市,是中国的一个门面。”(李瑞环)

       漓江水流经石灰岩地区,由于含沙量极少,而且河床是卵石,有沉淀和自净功能作用,加上政府对漓江水质和沿岸流域内水源植被的有效保护,使得漓江成为我国水质最好的城内河之一,清澈如镜,口味甘甜。在20世纪的60年代以前,漓江边上,经常可以见到人们用木桶挑着漓江水回家。后来,家家有了自来水,再不用到码头边去挑水了,但是“漓江水是用来饮用的”,这个概念,已经深深地印在桂林人心灵的底片上了。

       桂林至阳朔航线的漓江百里画卷是“中国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之一,是闻名中外的旅游“黄金水道”,每年接待中外游客上千万人次。  
       循着这如神的漓江山水,一代名家徐悲鸿去画了,黄宾虹、李可染、白雪石、吴贯中也去画了,在他们的画笔下,漓江山水有声有色,有了光彩。借了动人的传说,它如诗般的绮丽,如画般的俊逸。诗人贺敬之的那首《桂林山水歌》:“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它比前人的诗画更真实自然,更亲近感人。因此,能游漓江的山水,感受漓江的情与景,融入在漓江的山水间。便成了许多人梦中的期盼。

       百里画卷,青峰夹岸,绿水萦洄,峡谷峭壁,悬泉飞瀑,绿洲险滩,奇洞美石,景致万千,画卷随着游船顺流而逐渐展开,尤以草坪、冠岩、杨堤为胜,到达阳朔碧莲峰时为佳胜顶点。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百里画廊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清、奇、巧、变四个字。 
       清,指的是漓江水,一年四季晶莹透亮,清澈见底。宋人张自明的“癸水(指漓江水)江头石似浮”,已将它的清亮描写出来了。
       奇,是指漓江的山,奇异峻美,无怪宋代诗人范成大说:“桂山之奇,宜为天下第一”。陈毅同志诗云:“处处呈奇观”,“足够一生看”。    巧,是说漓江风景之奇巧。漓江沿途,奇奇怪怪的石山,形象万千,比拟无穷,摹人拟物。“仙人推磨”、“九牛过江”、“猴子抱西瓜”……无不维妙维肖。而石崖上的石纹石色,光怪陆离,绚丽多姿,构成许许多多的画面,巧夺天工。 
       变,是指漓江景致的变化多端。乘船游江,只见两岸的山,一时孤峰直立,一时奇峰一片,时而山海峰林,时而平畴旷野。只见漓江的水,忽曲忽直,时缓时急,有时波平浪静,有时浪翻涛滚,银花飞溅。漓江之景,还随着季节、昼夜、早晚、晴雨的不同而变化。真是四季有景,时时皆景,景景不同。尤其是清晨和细雨之时,晨雾烟雨,笼罩群山,若隐若现,藏头露尾,变幻莫测。 
    如果说,漓江两岸的山是桂林的铮铮铁骨,那么漓江水就是桂林的悠悠灵魂。 
    漓江两岸,山是水的影子,水是山的等待。  
    漓江的山水是有生命的。 
    漓江的两岸,每一座山峰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每一道水都在流淌着美丽的传说。

  



  漓江上的名胜有镜瓶山、奇峰镇、父子岩、黄牛峡、群龙戏水、望夫石、大圩毛洲、磨盘山、冠岩、绣山、半边渡、仙人推磨、杨堤、鲤鱼挂壁、童子拜观音、神笔峰、浪石奇观、八仙过江、鸡笼山、九马画山、黄布倒影、七仙女下凡、骆驼过江、兴坪风光、渔村、螺蛳山、美女照镜、天水寨、秀才看榜、碧莲倒影等。    

    过了穿山塔山南溪山顺流而下不远,只见右岸又有一座形状奇巧的山,山形与倒影相接,浑然一体,就像一只倒卧的古式瓷瓶,被漓江的清流洗得洁净,倒卧江中,古朴雅致固名净瓶山。此景叫做“净瓶卧江”。桂林著名的特产马蹄,就产白净瓶山附近的卫家渡。卫家渡土地肥沃,土质松软,宜种马蹄。品格最高的,色红、形扁、蒂短、皮薄、味甜、汁多、无渣,可生吃也可熟吃,远销世界各地。    

  



  净瓶山和卫家渡马蹄的来厉,有个美丽的传说——特别嫩、特别甜,净瓶山附近卫家渡的农民都说:“净瓶仙女做的善事呢!”    

    再往前行,右前方远处出现一派苍翠挺秀的群峰,如竹笋破土,似剑戟千重,这景叫“江边奇峰”,江边的小镇就叫奇峰镇。有诗云:“奇峰镇外看奇峰,万点山尖锁碧空”。    

    奇峰之中,高峰上有一个透明大洞,是传说伏波将军“一箭穿三山”中的所射穿的第二个洞(第一座是穿山,第三座是阳朔的月亮山)。像是月亮挂在山上,称为奇峰挂月。    

   













    船往下行,就是大圩古镇和磨盘山,然后迎面九个山峰像九头黄牛,此处名黄牛峡。这些山峰,像给雷劈去了半边,故又叫雷劈山;再看这些雷劈似的山峰,又若展翅欲飞的蝙蝠。因此亦叫蝙蝠山。从这里开始,两岸石山连绵,峰峦耸峙。    

小舟轻轻地移动着,朦朦的烟雨幻化成了一股股轻柔的烟雾,轻柔又很随意自由地在山峰之间漂游着。青翠的座座山峰在时有时无虚无缥缈的烟雾中若隐若现。在这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朦胧景致中让人产生一种无穷无尽,深远博大的遐想。我不由得诵起了当代著名诗人贺敬之游漓江时留下的诗篇:“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江两岸的山峰或独秀或相连,每一座峰都景色独特而秀美,也都有着一个优美或凄凉的传说故事。最美的峰是“九马画山”;画山是面对江水一块长约百米,高三十多米的绝壁,宛如一块巨大的画屏,那上面画的九马,全是石质文彩,错综铺成,青、赤、黛、黄、白相间有致,仔细揣摩辨认,画面上便出现一匹匹形态各异的骏马,有的仰天长啸,有的扬蹄奋进,有的漫步山间,有的安然饮水……在这副天然的画屏上留下了许多历代文人的摩崖石刻,犹如国画上的印章,给画山上天然苍劲的画图,又增添了不少神韵。

  

















   泥炉上的水壶滚了,主人泡上了桂花茶,又直接从江里舀了两瓢水炖上刚从竹筏上买来的两条桂鱼。用桂花泡出来的茶黄亮清澈,入口清香,船舱里也弥漫出一股淡淡的清香。主人不再划浆,任舟顺水流缓缓地飘动着,只和我对坐着慢慢地喝着茶,聊着天。桂鱼出锅了,主人从舱里摸出半瓶酒,倒在两个小碗里,先端起喝了一口,说道:“你这位先生才是真正的玩家,美景就应该像你这样慢慢地游,细细地看,才会有味道,像那样忽悠悠一大群坐上大游船一下子就把漓江看完了,能看上什么呢?”我笑笑也端起酒喝了一口,酒味绵软。“是桂花酒吗?”“是自家酿的桂花酒,但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桂花酒是要用酒坛埋藏地下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年代越久越好,每年中秋还要开坛一次加入新采的桂花,不容易喝到呀!”舟主人轻轻摇着头感叹着说。我又喝了一口细细地品着,绵软悠长的酒味中又隐约透着清甜的香。我想:不知最好的桂花酒喝在嘴里又会是怎样的爽口和享受呢?但能喝上这样一碗桂花酒,还有几杯桂花茶,漓江真正不枉一游了。舟主人又招呼我吃鱼,说这桂鱼是漓江特产,用漓江水清炖才地道入味,也才会有桂鱼特有的细嫩鲜香。我吃了几口,鱼肉细嫩鲜白,入口即化,还真是难得的美味。半瓶酒喝完,我和舟主人都醉了,醉在了桂花酒中,醉在了朦胧的漓江烟雨中。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响潭沟香炉峰遐思

下一篇红旗渠拾情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