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苏坟听雨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3-10-07
40457

       三苏园,位于郏县茨芭乡小峨眉山箕形山坳里。这里背依莲花山,面瞰汝水旷川,地理形势优越。园内分布着三苏坟、三苏祠、东坡碑林、东坡布衣像和东坡湖诸景观。人文内涵丰富,环境清幽宜人。1963年被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2002年全国第四次、第十四次苏轼学术研讨会先后在这里召开。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金秋九月的一天傍晚,我与文友相邀,慕名来到三苏园,游览名胜,凭吊古人,听苏坟夜雨。

       在通向三苏祠的甬道东侧,一湖碧水,被秋风吹皱了,涌起了层层细浪,似雪,似玉,闪射着千点银光、万点磷火……于是,那涛声划破长夜,悄悄地踏着浪尖,朝着三苏墓地走来。

       东坡湖,是郏县人民政府投巨资于2002年修建的一座人工湖。湖面呈“3”字形,像一个硕大的耳朵,寓意苏轼的聪慧;湖面和近滩约有66亩,正好是苏轼的阳寿66岁;湖内小岛总面积约1102平方米,小岛到堤岸的距离为6.25米,这又正好与东坡先生葬郏县时(公元1102年6月25日)相吻合。

       月光在脚下跳跃,花香在身边游荡,伫立在三苏祠前的我,梦一般听着这一阵儿高、一阵儿低的涛声,似乎东坡湖扑入我的怀里,附在我的耳旁,想对我说些什么?其实,它什么也没说,只把一缕悠远的断断续续的思绪,送进我的情怀,从心海的深处,把三苏的身影勾画了出来。

       苏氏塑像前,烛光摇曳,香烟缭绕。于是有关苏子的话题便如涌泉,汩汩滔滔:屡遭贬谪,动辄得咎,但决不沉沦。他爱这里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爱这靠椅似的山势颇似家乡峨眉山,更爱这中原民风的敦厚与淳朴。苏轼临终,写信给子由:“即死,葬我嵩山下。”十余年后,苏辙追随其兄来此入土。其父苏洵之墓为元代添置的衣冠冢。苏坟村的乡民仰慕苏轼的文品和人品,保护着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

       “听,苏坟夜雨!”随着同伴的一声惊呼,我屏住呼吸,果然听到一阵萧萧风声,伴着哗哗雨声,时近时远,时高时低,忽如穿林拍空唰唰而去,忽如卷地漫土簌簌又来。再仔细观察,则又风紧而不吹衣,雨骤而不湿襟。

       夺门而去,不禁哑然。院外天晴月朗,清辉如水,哪来的雨?寻声找去,却来自坟院中那数百株古柏。风动树摇,枝叶相摩,发出声响,竞和雨声毫无二致。

       陪我同来的文友,熟知许多苏轼、苏辙兄弟的轶闻佳话,他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道:

       苏轼、苏辙两兄弟自幼志向道合,手足情深,常常同窗共读,互勉互励。一次,当他们读到唐代诗人韦应物“宁知风雨夜,复对此床眠”的诗句时,弟兄二人感慨不已。相约将来及早退引,归享家人团聚之乐。但是,由于仕途坎坷,后来不仅未能早退团聚,反而均遭贬谪,天各一方。于是,“对床夜雨”的乐境就成为他们梦寐以求的夙愿,并时时见于他们的诗文书信之中。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苏轼初任凤翔签判,苏辙送兄于郑州。苏轼在别后寄给苏辙的诗中寓意深沉地写道:“寒灯相对忆畴昔,雨夜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无苦爱高官职。”后来,苏轼居官彭城,二人邂逅,苏辙的心情无比激动,挥笔写道:“遥堂后面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娱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抒发了他每次夜闻堂后树间风雨之声,便油然而生的思兄之情。元祐八年九月,苏轼出知定州,与苏辙告别。苏轼在《东府雨中别子由》一诗中写道:“对床定悠悠,夜雨空萧瑟……。归来知健否,莫忘此时情。”以不能再夜雨对床来抒写依依不舍的手足之情。特别是在元丰二年,苏轼在湖州被诬陷入狱,虽然他身陷囹圄,命在旦夕,但依然担扰自己死后弟弟的难以忍受的孤寂。在“霜夜凄凄”、“风动琅当”的狱中,他饱蘸着泪水,无限悲痛地写道:“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世未了因。”在这里,苏轼把再不能“夜雨对床”这一日间小事描写成了与弟弟诀别时端痛苦的心情。当时,苏辙在狱外,也铭记兄长的“夜雨嘱托”,不贪高官爱兄长,毅然上书皇上,情愿纳出自己的官职为兄长赎罪……。可见,在苏氏兄弟之间,“夜雨”一词,早已超出了一般描景文词的含义,它已成为“心心相印”的标志,“期望团聚”的象征。后人用“夜雨”来比喻苏坟的天籁之声,既寄托了后人愿苏氏兄弟在九泉之下共享“夜雨团聚”的深情,又为后来拜谒者提供了观景追源的线索,使夜间观者思绪绵绵,余味无穷,更加深了对苏氏一代风流人物的敬慕和爱戴。

       月影西斜,清风徐来,随着东坡湖涛声的起落,追思那长眠地下的三苏父子,不由得心海里的感情,潮水一样汹涌澎湃,竟没觉察什么时候我身后多了一位默默伫立的老人。我猜不出,他是来觅我回宿还是什么情思把他引来?但见他同我一样沉思不语,是什么触动了他的心思,使他夜不能寐?抑或是东坡湖的涛声,拨动了他的心弦?终于,他告诉我,他是这里的守门员,已在这里守了40多年的门。

       我问:“苏轼为何要把此处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呢?”

       老人答:“这与他颠沛流离的生活有关。长期在外任地方官,使他非常想死后归葬乡里,但眉山远在千里之外,那里又父母双亡,别无亲人,举家老小都在外地任官。自己屡遭厄运,天涯飘零,在惠州连酿酒的米都没有,吃菜靠自己种,到了儋州,更加贫困,为吃饭把酒器都卖了。生计的困顿,使他决定找一类似家乡峨眉山的地方作墓地,以遂‘水流归海,叶落归根’的夙愿。公元1094年,苏辙出知汝州,苏轼由定州南迁英州,路过汝州,苏辙领兄游观汝州名胜。郏县地属汝州,自古有龙凤宝地之美称,黄帝钧天台更是有名,兄弟二人登临钧天台,北望莲花山,见莲花山余脉下延,‘状若列眉’,‘美似家乡峨眉山’,就议定以此作为归宿地。苏轼葬郏后,仰慕苏轼的文人墨客、学者名流乃至平民百姓拜谒三苏坟的历久不衰。公元1295年,诗人元好问之子元叔仪知汝州,因元氏父子十分崇拜苏氏的人品文章,故为苏坟植树筑垣。公元1352年,郏县县尹杨允,拜谒苏坟,谓‘两公之学实出其父老泉先生教也,虽眉汝之墓相望数十里,而其精灵之往来,必陟降左右。’于是,募捐筹款,设苏洵的衣冠冢,成全了父子团圆之请,而且又在坟院西南约300米广庆寺后建起了三苏祠。”

       由于坟院内古柏成林,四季郁郁苍苍,叶,绿葳葳;枝,舞虬虬;干,骨铮铮。这特殊的“景”与“物”,都使得风易招,声易振,故时时喧哗,夜静更甚。咦,旌旗猎猎,笳鼓悲鸣,持戟甲士,阵列如云,一片刀山剑丛;咦,东坡狩猎,锦帽貂裘,牵黄擎苍,千骑卷平岗;咦,红衣翠袖迎东坡,三三五五出篱门,相排踏破傅罗裙……风动树摇夜雨急,阵阵柏香扑面来。我突然想到:那三苏父子留下的文学瑰宝,不正像细雨一样滋润着我们这样的后来者,并且将永远积淀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林中吗?

       好难忘的苏坟夜雨啊!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妻子

下一篇《鳌头村志》序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