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乡情,牵她一路风月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3-09-21
42445

       乡情是人类最深厚、最久远的感情。无论是浪迹天涯的游子,还是旅居他乡的征人,有谁不心系故园?故乡是我们的“根”,即使沧海变桑田,但又有谁能忘记曾经养育过我们的黄土地?思乡恋土的文字,可以说是史不绝书,尤其在我们中华民族,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天之涯,地之角,只要有“龙的传人”的地方,这一根情感之线,总是系着故乡。新时期,禁锢散文世界的藩篱被推倒之后,散文园地变得绚丽多彩。散文创作队伍中,女作家的崛起尤其令人瞩目。她们凭着敏锐的感觉、细腻的情感谱写着各种题材的散文,风格独特。以乡情为题材创作的散文,时有佳作问世。当中的不少散文或继承传统的思乡情结;或诉说故乡的日益更新,带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或记叙身处异国他乡的炎黄子孙那极易牵动的乡愁。这些独具创意的散文,或娓娓叙说,或直抒胸臆,或浓墨重彩,或随意挥洒,故园风情在字里行间跳跃着。女性散文的繁荣,大概可以从民族文化和民族思维上找到时代条件以外更为深层的原因,或者可以说是时代提供了一种潜质潜能被开发的契机。中华民族诞生在原始农业社会的摇篮里,从远古时期开始,生命的繁衍和发展便牢牢维系在我们脚踏的土地上。

       也许是“汝州”这两个字吸引了我。我生长于汝州,深爱那片并不富有却人杰地灵的土地。何桂英就是我的同乡,她1964年生于汝瓷之乡、曲剧故里河南汝州,1982年考入河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从汝州那片神奇的土地上走出来的人,都有着太多的乡土情结,何桂英也不例外,她在乡土情结缠绕下写就的散文,是那么真挚、清新和富有诗意。

       我最早读何桂英的散文,是2005年的秋天,当时我是《三月》杂志的散文编辑,她是质量工程学院的教师。她送给我的《焦古山南瓜》、《杨楼水饺》、《西泰山杜鹃》、《芭蕉衬雨秋声动》等充满了乡情,乡思,乡土,乡恋情结,我很喜欢,就陆续将这些美文在《三月》、《文艺界》和网上的文学艺术圈发表了,引起了强烈反响。从此以后,她送来的作品越来越多了,我鼓励她出本集子。2012年春节前夕,她果然拿来了《千年一吻》的书稿大样, 我成了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

       起先我是在不经意地翻阅,但很出人意料:

       最后水滴成就了自己,自上而下石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惊叹号,自下而上石柱形成了一个向上的手指(我把她叫做天问),中间是那水滴的灵魂。二十一世纪的某一天,终于有一位地球人,为她起了个名字:千年一吻。她至今还在栾川县鸡冠洞琢磨。

       梦做过,爱失魄,所有人类的思索都在时间的长河里散落,所有情感的波折都在诠释着岁月的蹉跎,苍茫中不是只有你我。我就是水滴,我只能成就我的执著,我的不屈的灵魂即使尘埋地下也在吟哦!我下落,下落……

       啊,我的水滴,你早已明白情感的出发点,就是情感的归宿?无论山石水土都不会成为你的依托?你渴望的热情原来是一个悠远悠远的光波,寒冷已经逼近,吻还没有散落,千年,万年,你和你的灵魂企求触摸。让黑暗品咂你的幽默,用冰冷书写你的执著,拿坚韧涂抹你的巍峨!不,还不仅仅是这一切,追求没有着落,情绪无处寄托,心意不能洒脱,语言无法述说!

       那就让我们默默,直到地老天荒,直到一片汪洋,让地质的变迁造就一个虚妄。

       正如著名学者刘思谦在《激情依旧》的序言中所写的那样:“她用作全书标题的那篇《千年一吻》,也不是专写爱情的,或者说她把千年如一日的爱情写成了一篇寓言,一篇意象型的诗性散文。隐含叙述者把自己比做溶洞里的“水滴”,而“水滴”意味着人类情感或者具体点说是两性之间对感情、爱、理解、触摸的梦想和渴望,是一种地老天荒的两性情感追求的坚韧和执著,是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那天长地久的漫漫无期的等待。何桂英把它做为全书的标题也就是做为全书的“眼睛”,表达了当代知识女性在岁月蹉跎中那胜过时间流逝胜过人心的冰冷和黑暗的永不衰竭的激情。”

       何桂英在《牡丹魂》中写道:“有人说,没有山的地方留不住男人,没有水的地方留不住女人。洛阳,我该说些什么呢?这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是先养育了牡丹?还是先养育了女子、并进而留住了男人?也许牡丹吸纳了女子的灵气,也许女子转载了牡丹的姿容,只是二者互相浸润、互相晕染、铺开一片锦簇花团,展现一抹女性家园,无形而有意的流连,在长长的岁月中延展。

       我想洛阳文化也可能氤氲了一些女性神韵,像吃的水席,工艺如唐三彩,那种线条,那种色彩、质感,都充满着女性的软腻、柔顺、圆润、娇媚,不像开封文化总穿插着几缕帝都遗风、充斥着末世的贵族气息,像深秋的黄菊花挺立着最后一丝傲岸……

       牡丹的感觉,非花瓣、非花香,非匹配、非点缀,非色泽、非点染,既不暗香浮动,也不撩人心意,只可远观,不可把玩,体现着一种追寻,一种等待,一种探求,一种捕捉,一种意念,一种解语,一种莫名的眷恋。”

       文字读来很轻松,但又不缺乏空灵、唯美和大气。而且,细腻之中又隐含着人性关怀、心灵梳理的成分。是的,我也没想到何桂英的文字是这样的优美和深邃,我更深信,若不是她心头缠绕的浓郁的乡土情结,她是写不出这样的散文的。

       读到这里,我很感动。我不得不说,一名作家,要想令人肃然起敬,和年龄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以何桂英的年龄,却写出了这样饱蘸深情的作品,大爱无疆,她的心灵疆域,该是宽阔的;只有具备大爱的气度,作家的作品才会于朴实中顿生灵性。

       在我看来,散文所体现的内涵必定要大彻大悟、至善至美,前者指的是思想,后者说的是表现形式。否则,为了风景而写风景,为了情感而写情感,实无必要。散文又应具备“以蠡测海”的特质,“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否则,翻版生活,了无新意。散文应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作家的生命追求、人格品位和审美理想。

       何桂英的散文,情感是真挚的,语言是清新的,有属于她自己的特质,从字里行间,我看不出她属于什么所谓的“流派”,也没有刻意模仿的痕迹。那么,她就是用生命的热度在写作,她写《放飞童年》、《我的小屋》、《刘叔的面条》、《婆婆》、《一双鞋》等等,篇篇耐读,发人深思。有的人写了一辈子,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而年轻的何桂英,在达到一种境界的同时,谦逊、质朴,不管身处何地,魂牵梦萦她的故乡——作家,只有把一颗火热的心贴近一片她生长、熟悉的土地,她的文字,才能给人以精神滋养。从这个角度来说,何桂英就很富足,她在汝州、开封、平顶山生活与游历,每一次奔波和留守,都将成为她文学的种子;每一次的情感空间和距离,都会使她激情澎湃。

       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今,中国始终是散文大国。泱泱文海,要想出类拔萃,就一定要关注社会人生,弘扬博爱慈善,更要以思想的力量打动读者。何桂英是这样思考的,也是这样写作的,而要说到不足,也许她的散文视角还可以再宽广,写作的题材还可以再多元,人性的思考还可以再深入,文字的表现还可以再纯粹些。

       乡土就像母亲,乡情是母亲般的深情,我们这些农村哺育大的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回去看看,感受农村,从而为农村做些什么。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观念,这是政府应给的公共产品。每每看到还有贫苦户,还有人因缺技术而致富无门,我会感觉缺憾。有条件而不为农村做点什么,那是终身有愧啊。可以看出作者对那片乡村土地的热爱,乡情之根深深地种植在作者的心中,这大抵就是所谓的乡村情结吧。心中有乡情,即使离家在外多年,语言中永远跨不出乡音的门槛。

       《婆婆》用质朴无华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一位慈母的形象,白发的母亲就着夜灯把绵长的慈爱和心意纳进儿女的鞋底,心中蔓延无限的温存,全在一针一线中牵引着儿女离家的脚步,无论儿女走到哪里,母亲的关怀穿在脚上,温暖心间。母亲的爱足以滋润一切,温暖一切。惟有心灵的颤栗,抖落最后的书页,才显露原始的纯真。在何桂英的这篇散文里,正是因为作者心底最深处乡情之根的颤栗,显露了作者对那片远方的村庄最原始的纯真。

       那故乡的麻雀、山谷的野菊花、小河、南瓜、树林亦在纯真的言语中诗化了景致,浓浓的乡情自作者的笔端流淌,流淌出无尽的温情和无限的眷恋。她把叙事与抒情浑为一体,娓娓道来,分明是一篇篇诗意盎然的乡村记事。看似写乡村农事,却在字里行间透露着对那山,那村,那人,那云,那亲情的“爱”。作者永远忘不了生她养她的村庄,忘不了平凡朴质的母亲、父亲。

       肥沃的心地繁衍出旺盛的乡情,温暖字里行间,亦温暖作者的一生。

       有些记忆蛰伏在内心深处,隔了岁月的尘烟,慢慢老去。可总有些什么是忘不掉的,比如乡音、乡情。

那相似的场景、相似的生活印记,让我仿若回到童年,看到她扎着羊角辫,踢着沙包,玩着跳绳的无忧年代。

何桂英是行吟在乡村的歌者,用质朴的文笔,细腻的情感、诗意的眼睛,泼洒出一幅自然的图画。她在《杨楼水饺》一文中写道:

       日子久了,为了尽可能多吃饺子,主妇们在过年时节省下来一块熟肉,焖在油里,等待时机,同时有一种说法也在女人们中间渐渐传开:出门饺子接风面。孩子要到外地上学、丈夫要到外地办事——也许这外地只有几里远呢,都要乘机包一顿饺子大家来吃。做的人兴致昂然,既亮了手艺,又寄寓了祝福,何乐而不为!吃的人心安理得,大享其成,又不必有什么愧意,真是皆大欢喜。所以直到如今最愿意干的事就是一家人吃饺子,吃的最滋腻的感觉还是饺子。

       如今,社会进步了,交通发达了,信息灵通了,在绥汾河可以吃到过桥米线,在三亚也可吃到东北饺子,就连汝州这种小城市也可以吃到一些比较地道的西餐,所以吃杨楼水饺也只能是一种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在升腾的热气中,回想乡村时代那些包饺子的大姐、煮饺子的大嫂的淳厚与温婉,以及她们一转身、一回首时的体贴与照顾,还有那日渐远去的乡村的感觉……

       寥寥几笔,把乡村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调明快愉悦,带着叮咚的音符,谱上曲子,便是一曲明快的乐章,我向来是喜欢这样的句子的。

       如果说,何桂英的《小河清清》是一幅泼洒自如的水墨画,那么《刘叔的面条》就是一味掺杂酸甜苦辣的五味餐。《乡恋》是农村的又一个生活缩影,疾病、婚姻、生存、价值观、认知的不同,形成村庄形态各异的生存特色,何桂英带着悲天悯人的态度,对村庄偏离朴素的价值生存观怀有深深的隐忧,也对因知识觉醒的村民感到由衷的欣慰。

       何桂英的散文质朴而不乏诗意,行文流畅自然,不事浮华,淡泊宁静,用笔书写生活,用诗意的眼睛感悟生活,用稚子的心体验生活。她笔下的文字是灵动的,带着生活的气息,让你总有办法为之感动。读她的乡情散文,一开始就会触碰到了那些语言的独立特行的美感,我被她娓娓而谈的话语深深打动。虽然这些语言中,并没有堆砌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刻意的雕琢的痕迹,更没有故弄玄虚之态,显得十分轻松自然,形象逼真。我不得不回味乡音中朴素清新的语言,像山澗的泉水缓缓流过村头的竹林,听到了清风和小溪流动的声响。在她的散文中,像这样从描写不同角度、不同场景、不同人物和事件的语言比比皆是,彰显着她的情感个性,以致于我们读她大多数散文时也不感到乏味,也就是她呈现给读者享受的自然之美,浓郁的乡情吧。

       在何桂英的散文中,大量选取一些乡村的素材和生活中特有的元素,一个个地串在一起,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看到乡村的原始生态,看见乡村中特有的事物和乡事,这些元素是读者完全可以感知的,甚至是可以复制的,亲切而动人,朴实而使人遐想。她将这些零散又分散的乡村元素,灵活地通过她的语言文字组合在一起,反映出在乡村中的孩子的童趣、以及乡村人和事物的命运,由此也展开了一系列关于意象的描述和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的内心活动,用诗歌该有的意象增强了文章的韵味和深度。她不只是写出了这些意象的词汇,更重要的是将这些意象给我们写出了一个朴素和丰富乡村、乡事,这些意象就组成了她不可替代的乡土情结。

       何桂英的散文,在写到属于她的乡村乡情时,总是以一种很普通的语言,如拉家常,没有修饰;总是在文章中讲述着一些看似散落的事情,像一个乡村的故事大王,讲得形象真实,随心所欲;许多章节细致入微的描写,让人身临其境,领略乡村生活的恬静之美。从这些细节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乡村孩子的心灵,也看到了一个已远离故土的人的心路历程,也正是那些留在她心中的细节,让她写出了如此质感的文字;也正是那些乡村的细节,丰富了她的心灵空间。

       在何桂英的散文中,几乎每篇都折射出人性的亮光。她爱乡村的老树,因为它是乡村的象征;爱树下树上的小动物,因为那是她童年的乐园;爱父亲母亲,爱村子……人性精神在她的散文中时时都流露在笔端,这也是一个人应有的责任和道义。

       读 何桂英的乡土散文,很难准确地概括出几个特点,我只能在这里略谈我的个人感受,希望她在今后的创作之路上越走越远,以更多更好的散文作品回馈生她养她的那片美丽而神秘的土地。

       喜欢何桂英的散文,祝她笔健文丰!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恸悼恩师黎辛

下一篇参观徐迟纪念馆散记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