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试论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3-09-16
43127

      鲁迅擅长运用“白描”的手法,机器简练地描写人物、事件和环境运用画“眼睛”的方法极其省俭地画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注重细节描写。

      鲁迅小说形式灵魂多样。结构单纯明快,先后有序。

      鲁迅小说的语言洗炼、优美,深沉,含蓄,富有表现力。

      1.新人物(农民如阿Q ,妇女如祥林嫂,知识分子如魏连殳等),塑造多种典型形象,杂取种种人揉成一个,经常采用画眼睛和白描手法,简略却生动地勾勒出人物形象。如阿Q 的癞头疮疤还在新文学史上闪闪发光

      2.新思想深度与批判性,贯穿始终的是改造国民性,批判国民劣根性和反帝反封建,启示革命要启发群众,不然像《药》里革命者的血被麻木无知的老百姓做成人血馒头治病,以及狂人日记结尾救救孩子的启蒙觉悟

      3.新创作手法,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或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结合,如狂人日记,狂人不仅是活生生的迫害妄想症者,他也象征了几千年来封建思想的结晶,诸如此类。

      4.新语言,文本使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学术界定论《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5.鲁迅小说有运用局部心理分析手法,兼有复调小说的特点。即文本出现多种与主人公平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声音,这复调小说是借鉴前苏联文学评论家巴赫金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

      6.《故乡》等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乡土文学的代表作,他为乡土文学做出了贡献。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反映出劳苦大众在封建社会制度下,受到了压迫与剥削。然而,劳动人民替官僚地主阶级劳动,替官僚阶级赚回资本,所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劳动人民站起来,举起手中的铁锹锄头,一定要推翻反动统治者,建立起民主的社会制—人民共和国。

      对反动派进行专政,所以鲁迅举起(正义感的旗帜),呼吁全社会人民,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起来,起来,高唱国际歌。鲁迅思想的正确性,指引劳动者前进,前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起到带头作用,在光明的大道上迅跑。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

      鲁迅小说绝大部分取材于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化这一风云变幻时期。对于创作目的,他自己说得很明白:“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根,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他以小说为武器,改造社会,改造国民精神,为现代文学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他一生经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历史阶段,其文学创作也伴随这一进程,是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他的小说为表达对中国历史、中华民族和旧中国现实人生深入透彻的思考,往往从独特视角切入,观照客观世界中易于被忽视的细枝末节,从中挖掘出深远的现实意义。

      在《药》中,鲁迅避开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正面直接叙写,而是以贫苦市民华老栓给儿子买“药”治病为表现视角。这本是世俗伦常的生活细节,然而华老栓所买之“药”恰恰是献身革命者夏瑜鲜血浸染的馒头,由此振聋发聩地透视出:革命者英勇牺牲,其鲜血却成了为之牺牲的劳动群众的“药”,这是多么沉重的悲哀!这是社会底层群众的悲哀,更是资产阶级革命者的悲哀。作者正是从“买药治病”这一极细小的生活琐事上,触及辛亥革命“严重脱离群众”这一重大社会问题,从而形象而有力地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深层原因。再看生活在未庄的贫苦落后的佃农阿Q,作者多角度多场面展示其愚昧麻木,尤其是已经到了被糊里糊涂关进监狱,压赴刑场砍头示众之时,阿Q仍不明白怎么回事,觉不到死的恐惧与悲哀,最后还在为自己判决书上押画不圆而耿耿于怀;甚至在游街示众时,还想唱上几句戏文好好显摆自己。

      鲁迅先生正是通过阿Q被押赴刑场这一啼笑皆非的细节描写,勾勒出一个被封建统治与封建文化扭曲的灵魂;一个丧失了人的尊严、人的感知,从而彻底丧失了人的价值的可悲的生物。

      《故乡》中描写成年闰土呆板木讷的外形后,着意安排了一个细节:当我急切地想要向他诉说二十多年的思念时,闰土却恭敬地叫了我一声“老爷”;而当我要他任意挑选家用物什时,闰土却挑选了一副香炉和烛台。这两个细节,犀利地揭示了封建专制封建思想对闰土的迫害已经超越经济破产,到达摧残灵魂、精神麻木的地步,把曾经那个聪明活泼淳朴可爱的少年,彻底变成了一个麻木、迂腐,在冥想世界中祈求来世的活木偶,让读者听见一个苦难灵魂痛苦而无力的呻吟。

      这种以精妙细节透视人物精神,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深入剖析,从而透视出客观世界现实矛盾本质的艺术视角,正是鲁迅小说内蕴丰富深刻的根源之一。用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选择要严,开掘要深”(《鲁迅全集》第四卷)。在农村题材名篇《祝福》中,鲁迅追忆祥林嫂的一生,突出她惨死于除夕之夜冰天雪地的祝福声中这一悲惨结局。根据常见创作思想,不幸者生命结束,其不幸命运就走到归结了,如巴金笔下的瑞珏惨死、鸣凤投湖,曹禺笔下的陈白露服毒自尽,这些人物随着死亡的降临,她们的悲剧命运也宣告结束。然而,鲁迅笔下祥林嫂的死亡,却并不是其悲惨人生的终结,而是一种更大的恐怖与厄运的开始。活着受尽剥削、欺压与歧视;死后还要恐惧阴间的“锯刑”,被两个男人一分为二。正是在这种逆向思维的艺术视角中,鲁迅小说不仅具备了现代文学其他作品的政治揭露与社会批判意义,而且在更深的层次上开掘出社会历史与文化心理反思批判内涵。祥林嫂的人生是黑暗旧中国宗族制度的悲剧,是封建神权、族权、夫权压迫下的悲剧,更是几千年封建史和旧中国劳动妇女自身的悲剧,从而更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旧中国腐朽到骨髓里的专制压迫——即以生命的终结也无法摆脱的命运压迫。

      而在历史小说《采薇》中,被一些作品讴歌的宁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却被鲁迅先生漫画式地勾勒成一种复古倒退的可悲的愚忠者,从而婉转地表达了他呼唤国人猛醒入世,积极投身现实斗争的思想内涵。

      因此我们说,鲁迅小说正是在这种逆向思维的艺术视角中,开拓出其小说的内蕴与深度,形成其严峻而深刻的现实主义风格。《孔乙己》里,“短衣帮”眼里的孔乙己站着喝酒却穿长衫,不属同类;“穿长衫”者眼里的孔乙己穿着长衫却站着喝酒,亦不属同类;掌柜眼里孔乙己等于19个钱;店伙计眼里孔乙己是“讨饭一样的人”,连茴香豆的“茴”字也不配请教。这样转换不同视角,就把孔乙己生存的社会关系、社会环境逐层揭示出来,其典型性格形成的命运根源也明确显示:孔乙己处于如此等级森严、自己却无足轻重的社会,既不会营生又不愿沦入“短衣帮”,最终被丁举人打折腿而惨死的悲剧,则是历史的必然。从而沉痛地鞭挞了封建科举制度、封建宗法体系的罪恶,指出了“疗救”的方向。而《祝福》中祥林嫂也生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里:四婶眼里,祥林嫂价值在于“食物不论,力气不惜,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卫老婆子眼里,打发了祥林嫂仿佛卸了一肩重担;婆婆叔子眼里,祥林嫂是赚钱娶亲的买卖;鲁镇大人孩子眼里,连她痛失爱子的不幸与额头上因反抗而留下的疤痕都成了他们茶余饭后的笑料与谈资。这种转换视角编织的视线网,正是残酷、冷漠的现实人际关系的外现。在这样冷漠悲凉的现实世界中,祥林嫂在热闹喧嚣的一片“祝福”声中悲惨死去就成了“历史”的必然。至此,现实社会之虚伪、冷酷,下层妇女之不幸、悲惨,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批判。

      即便是历史题材小说,同样也使用了视角转换。《理水》中一方面展示禹的言行,另一方面则从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的视角,展现禹的精神的不同侧面。“乡下人”眼里,禹是敢于同洪水和恶势力斗争的英雄;“文化山”“学者们”眼里,“禹是一条虫”,蔑视他“虫虫会治水吗?”“考察大员们”认为禹的治水方法犯了滔天大罪,群起攻之。这样转换视角,禹的形象充实丰满起来。同样,“文化山学者”和“考察大员们”认为劳动者是“冥顽不化”的“下愚”;奴性十足的“下民代表”声称“小畜生还要嚷……妈的,我们就揍他”;禹却同群众一道战胜洪水和邪恶势力。作者正是通过视角转换,多角度多层面勾勒出形形色色的丑恶嘴脸及其反动本质,暴露了复杂激烈的现实矛盾,唤醒民众投入社会斗争。

      至此,作者巧妙转换视角,编织客观世界的视线网,全方位地展示了错综复杂的现实人生关系,成功地创造了典型环境,使得在其中生存、生活、发展、变化着的主人公必然地成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这些典型人物浓缩一个时代、一段历史,成为那个时代现实世界的一面镜子。

      综上所述,鲁迅小说善于选取精妙细节透视现实世界本质,极富真实感和批判力;逆向思维的艺术视角,更富于解剖力量和认识价值,不仅触及一般社会政治主题,而且透射出深层的历史文化渊源;多角度多层面转换编织艺术视线网,使其小说的社会环境更具典型性,更完全地成为那个时代的缩影、社会的透视镜。其独具个性的艺术视角,是鲁迅小说格外凝重、格外深沉、格外深刻的重要原因。

      《药》是鲁迅先生《呐喊》小说集里的一篇小说,于1919年4月25日完成,同一年5月在《新青年》杂志第六卷第五号上进行了初次发表。整篇小说都在围绕着“药”这一主题,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对读者起到了很好的启示作用,文中讲到落后的群众以人血馒头作为药来服用,以此探索能够对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起到救治作用的“药”。接下来,笔者就从艺术特色方面对《药》展开分析。

      一、以艺术的形式对主题进行了揭示

      对于鲁迅而言,已经不能仅仅的将其看作为一名文学家,他借助文学这一武器宣传思想,助力革命,是一名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在日本时就深刻的认识到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要发动群众参与到斗争中来。在他看来启发广大群众的觉悟,改变国民落后的精神是革命首先要重视的问题。鲁迅对辛亥革命是十分拥护,不仅如此,他还参与到了革命之中,对于那些诚心参与革命的革命者,他保持着崇高的敬意。然而辛亥革命并没有取得成功,之后鲁迅便开始了长期的思考。辛亥革命期间很多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革命后中国的社会却更加的混乱,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最后出现了军阀混战,在这样的环境下鲁迅先生急切的想找到能够救国救民的真理,由此便写出了这篇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小说。小说《药》整体的背景是旧中国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情况,主要围绕着华、夏两家的悲惨遭遇而展开,一方面反映了人民大众的落后和愚昧,另一方面则表现了革命者一心为民却不被认可的悲哀,更是对这个悲剧的时代的反映。为何说是悲剧,因为封建统治者对人民在政治上实行压制,在思想上进行毒害,对于革命者更是进行了惨绝人寰的打击;因为,一心为民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者夏瑜不但没能得到人民的理解,反倒是有人以其“血”为药来医治痨病;因为,华老栓一直对迷信邪说深信不疑,而其深信的人血馒头却没能保住其儿子的命……

      革命者夏瑜英勇的献身了,但是这并为这社会上引起多大的反响,只是让那些愚昧的看客多了一次观赏的机会,给无知的茶客多了一个谈论的话题,给贪心的侩子手一个牟利的契机,给封建落后的民众一副无用的“良药”,更是带给自己母亲不尽的悲哀甚至羞耻。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这样的悲剧中,其中的人物越是普通,故事情节越是贴近生活,也就使得故事的普遍性和深刻性更强,就有更强的警醒作用。小说所描述的这一悲剧是最贴近生活的,这不仅仅是对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的一种再现,更是对其展开的剖示探索。在小说的结尾最为突出的是出现在夏瑜坟头的花环,这应当是对于正是对夏瑜这样的革命者、英雄的一种慰藉。这是一个巧妙却也蕴含深刻的结尾,故事结尾而意不尽,不仅让人对过去进行反思醒悟,也要在未来不懈的努力。

      二、独特的情节安排

      情节独特是《药》的一个典型的特征。早在1923年茅盾先生在《读〈呐喊〉》一文中就对鲁迅先生小说的形式多样多加赞誉,并称其给青年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华、夏两家的悲剧贯穿了《药》的始终,鲁迅先生巧妙的采用了敏感双线的形式展开了故事情节。明线(主线)即是华老栓,而暗线(次线)则是夏瑜。而这两条线又被作者以一个人血馒头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自然地将这两个本无关联的故事融在了一起。而如此的情节安排也是决定于小说的主题的。对小说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其明线主要是围绕着群众的愚昧无知而展开的。我们可以从小说中的几个情节体会这一点,例如,人们以看热闹的心态去面对革命者被害一事;华老栓为了救儿子,以沾了革命者鲜血的馒头为药;听到革命者宣传革命,一众茶客竟感到气愤,而革命者遇难他们却还幸灾乐祸。暗线则是对革命者的悲哀进行了凸显。革命者满心都是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却是被他一心所向的人揭发;深陷狱中仍不忘传播革命思想,招来的却是一顿暴打;惨遭杀害,只引得一众群众看“热闹”;鲜血被当作“药”服用;即便是母亲也不愿去为其上坟。由此可见,革命者是孤独、悲哀的,而群众却是无比的麻木、愚昧。然而同样的内容,华、夏两家的故事如果都从正面采用明线的形式进行描写,就要对两家进行同样的描述,讲完华家,再讲夏家,这样整篇小说不仅篇幅长,内容也就过于累赘,不能对主题做到很好的突出。而巧妙的利用明暗双线的形式,不仅使人物和社会事件表达起来更为简明,清晰,又将最丰富的内容借助最简短的篇幅讲述出来,使得整篇小说的结构做到了更加的严谨,对主题做到了更明显的突出。由此可见,鲁迅先生这样对情节进行安排,可谓是新颖独特。

      三、以典型环境奠定悲情基调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文学作品中是最为典型的两种环境,在《药》这篇小说中,鲁迅先生则是将这两种环境巧妙地进行了融合,这样的运用使得情景实现了交融,更使小说药表现的情感更为真挚、感人,获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运用了环境描写,开头对天、光、路的描写,“乌蓝”、“青白”、“灰白”等清冷的色调,渲染出了一众冷寂、肃杀的氛围。而结尾处对于坟场、枯草、乌鸦的描写更是营造出了一种悲凉的氛围,这种氛围正和夏瑜的悲哀、凄凉是相应的。这样的环境运用不但使得作品的感染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更能触动读者的心灵,同时还对主题做到了切实的深化,突出了中火舊社会的黑暗,封建统治者对民众及革命的残害。小说中,不管是得到“药,感到十分愉悦的华老栓;那些似看热闹似的看待革命者被害的看客;还是认为革命者被杀,其鲜血被当作“药”服用是值得叫好的茶客,他们都是一些活在封建阶级政治高压和思想毒害下的愚昧的大众,在长期这样的环境中,他们以逐渐沦为了封建统治的维护者。正是这些人形成了当时独有的社会环境,这正是小说得以展开的社会大背景。小说的整个基调是悲情的,这通过孤独、悲哀的革命者、残暴的统治者及愚昧无知的民众得到了渲染。整篇小说有很多的环境描写,营造出了悲剧的气氛,这正是小说所需要的,也奠定了小说的感情基调,对人物起到了烘托作用,并且对主题做到了深化。鲁迅先生有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内容厚实、主题深刻正是其小说的显著之处。将无形的思想进行形象化的展现,将重大的社会事件通过普通的生活细节表现出来,他善于把思想形象化,以平凡的生活细节表现重大的社会事件,从平凡人物着手塑造出典型形象,这都是鲁迅先生所擅长的。回顾《药》这篇小说,鲁迅先生描绘了生动的人物形象,设计了巧妙地情节,营造了具有典型色彩的环境,这些都从艺术的角度对小说的主题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由此可见,《药》这篇优秀的小说,不仅具有思想性,同时也饱含艺术性。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读茅盾先生小说有感

下一篇老舍作品启示录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