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练佩鸿的艺术道路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3-09-11
37416

       如果说,在没成为作家之前,练佩鸿把“作家”视为一种神圣;及至成为作家之后,更多的则把“作家”视为一种责任。对“作家”的解读,随着她创作的深入与思考的成熟,练佩鸿开始把内涵简单地归于两层意思,即“真性”和“责任”。

       真性,是一种创作态度,也就是创作感情的真,艺术对生活提炼的真。最好的创作态度,就是用真情来写作。只有真情,才可能真实,才可能让文字承载一种深沉。

       练佩鸿说她最尊重不说谎的人;最喜欢与星星有关的传说;她最赞成的一句话是:“命运在你手中把握”。她12岁开始发表作品;她18岁出版诗集《爱也真真》,她22岁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了38万字的长篇小说处女作《黑精灵》。她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平顶山市作协副秘书长,200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硕士研究生班;近作有小说《火刑》(已改为20万字长篇)、《水晶兰》、《石榴祭》、《虞美人》、《胭脂玫》、《血螺》、《了无痕》;目前正参与改编根据东生先生同名小说改编的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天地颂》;45集电视连续剧《千手观音》也正在创作中;2004年她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华未来之星大赛。

       倘若对作者的经历了解不深,便很难理解她对社会、对生活如此诚恳的关注程度及其成熟理智而又富有见地的思想。作为一名作家,一位用心灵歌唱的诗人,她对社会、对人生的感受与领悟已随其升华为一种责任和义务。文学的语言,绝不仅仅是靠简单的文字表达就能够完全实现,而是要经过心灵和谐融入自然后所发出的回音来传达。在她的《爱也真真》诗集中我们聆听到了她对“母性的声音”最淳朴自然的诠释。往往越朴实的语言越能带给人真切的感动,作者对田园生活如诗画般的惬意描写难免会让人怀念起纯真的童年时光,字里行间,作者那历尽人世沧桑后收获的畅快与自然。一份抛开纷纭芜杂的尘世纠缠后的自由与洒脱、一种独立于冗繁世事之外的圣洁的大爱,引领着读者跟随她的文字一起到达她心灵停放的那处幽静的角落。那处角落里,有池塘,有太阳、有小鸡、有鱼儿、有自由、有梦想。她在《风景画》、《风铃》、《红色雨》、《夕阳》、《写给蛐蛐》、《荷花瓣》中对一棵小草、一瓣花、一个蛐蛐的生命的由衷赞美与敬重,对自己在小草和花瓣面前的扪心思考与平等交流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一名远行看世界者的豁达与博大。相信作为自然界独立与自由化身的这些游鱼和飞鸟们也同样带给了她崇尚自由与独立思想的睿智和启迪,她希望自己也会像飞鸟儿放弃大地飞上天空一样,也放弃一切有重力的东西。这是多少人梦寐的向往,诗人却用真实的努力使之变为现实。

       除去一份崇尚独立与自由的思想与洞察力外,作者在文学语言的运用方面,对自然界万物生灵的比拟也同样是新奇而引人入胜的。在《日月之恋》中,她写道:“任凭岁月之河/如何流失/只能给日月/带来更深的思恋。”这种感受与发现是多么独到。一个不关爱自然、不热爱生命的人如何能够流淌得出此般清新美妙的心灵之声?作为用文字描绘、赞美自然界的作者,我们通常都在歌颂着日出的美,而作者却说:“最不能忽略的月亮最美的时刻是月出,月出与日出一样代表新生。”这些思想闪耀着哲理的光芒,并带给人遐想,耐人寻味。作者在描写山水田园美景之余,也常会把自己融化为自然景观中的一部分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灵进行平等对话。她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视为生命中可以平等交流的对象和在最寒冷时也能够彼此洞开心灵之门的最靠得住的朋友。她赋予自然界的景观人的品格,让凝固了的风景有了流动的灵性,在她所描绘的每一幅风景画中,我们都能读出作者那自立自勉的可贵精神,和敬仰自然、渴求纯真的审美追求,她总是巧妙地将自身的平和本分而又豁达的性情与正直坦诚、勇于奋进的精神结合到一起,融合到作品中,又通过这些跳跃的文字展现给她的读者。然而这种真性情既是诗歌创作的可贵之处,更是当下社会环境中的缺失,她用她的文字为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涤尽污浊、洗去烦忧、荡掉浮躁,让人心袒露本真,还原其晶莹剔透,共同打造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

       正如著名评论家何镇邦在《三言两语说诗美》中所评论的那样:

       收在《相约千年》这个集子中的80余首诗,分为《轮回》、 《灵光》和《梦呓》三个小辑。反复吟诵,当会发现它们都表现出一种作为审美对象的诗美。这种诗美,细说起来,还可以分为意境美、音韵美和建筑美三个方面。

       先说意境美。收在《相约千年》中的80余首诗,大都表现了诗人期待中的美好的爱情,有的则是对人生的诗意的解读,带着淡淡的禅意和玄思。无论是对期待中的爱情的吟咏,抑或是解读人生表现出来的哲理玄思,都构成了一种空灵、美好的的意境;有的诗略带伤感,意境则更凄美。置于卷首的《相约千年》说她是“为了爱情才来这个世界”,把对美好爱情的期待抒写得那么热切、那么美好:“思念的目光已捻成长线/编织前世今生相约的情结/在大漠孤烟和长河落日中/寻你的影子/视线里/你已化为横亘时空的山脉/绵延着无尽的柔情与相思/觅得百转千回/缘聚缘散/修来一身静寂/两腮清愁/徘徊已久/可我仍未离去/因为我知道/你会来/为我而来。”对美好爱情的期待,抒写得多么热切、多么执着、多么动人!

       再说音韵美。诗应该具有音韵美,诗的语言要富有音乐性,这是诗与散文分野之所在。当然,诗的音韵美不仅仅是表现在押韵上,更重要的是在于诗句内在的节奏感。我国的古典诗歌,从诗经、楚辞到古体诗、近体诗,以至词曲,都是非常重视韵律的,到了唐代兴起的近体诗,即律诗、绝句和排律等,格律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惟其有了这种严格的格律,诗才富于音乐的节奏感、读起来才琅琅上口。“五四”以后诞生的新诗,即白话诗、自由体,虽然废除了作为镣铐的格律,但也要求于口语化的诗句中有一种内在的韵律,更不要说闻一多、何其芳等倡导的现代格律诗了,它们的韵律要求也是相当严的。收在《相约千年》中的8 0余首诗,大都是自由体或半格律体,它们的诗美也表现在诗的韵律美上。

       最后说诗的建筑美。诗的建筑美是闻一多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提出来的。现在我们展读练佩鸿的这部《相约千年》的诗集,也可以发现其中不少诗篇有多种几何图形的排列,这种排列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也都体现出一种作为诗美不可或缺的建筑美。

       据我初步的了解,练佩鸿在文学创作上是多才多艺的。她写诗,也写小说和散丈、报告文学,同时又编电视连续剧和电影剧本。

       久不读诗,更不评诗,但读了练佩鸿的《相约千年》中的80余首诗之后,有些感受,不吐不快,加上诗人热情相邀,于是写下以上文字,置于卷首,同这些美艳的诗一起献给读者。

       正如牛颂所言:一位年轻的女作家,一支光荣的红军部队,一群坚强乐观,团结互助的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组成朴实无华的诗、散文和定格的画面,给我们生动地诠释了在巨大灾难中的真情与博爱。龙门山断裂带的强烈大地震,要隔3000年至5000年才可能发生一次,这是如此的偶然、如此不幸,灾难固然令人心痛,但这场干载难逢的灾难往往会成为一次干载难逢的“契机”,一种把人的灵魂照亮,把人的美好情感升华,把人类精神的高贵彰显的契机。急剧的社会变革与转型,必然使人们经历痛苦的精神蜕变与焦虑,人们的内心常常会因跟不上外部急变的节奏而渴望一种东西,渴望在物欲弥漫中的真爱。翻开《真情英雄》这本书,正是可以让人在匆匆赶路中停顿一下,在阅读中体悟自己的灵魂,感受真情与爱。我想,这本书的价值正在这里。所以,我用了书中感人至深的一首诗《为了爱》做了这篇序的标题。也是要集中表达一下自己读了《真情英雄》的感受。

       不管日月如何交替,大地如何沧海桑田,不论社会如何变迁、人类走得多快多远,都需要爱的相伴。只是我们时时需要去珍视她,去牵紧她,让爱永远与我们同在。由此要衷心地感谢作者身临其境的辛勤创作;感谢红军营的官兵——新时代的真情英雄;感谢书中记录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的父老乡亲——在与灾难抗争中,让我们所认识的最可爱的人们!你们同阳光大地一起,昭示了永恒的真谛:爱不 仅是人类心灵的语言、爱也是人类的目的!

       牛颂在《探秘千手观音》中写道: 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千百年来在中国民众心中一直享有崇高的地位。观音信仰是在中国影响十分深远的一种精神现象,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开始流行,至今兴盛不衰,并形成了丰厚的观音文化。在长达千余年的流播与演化历史过程中,有关观音的故毋、传说十分丰富,一直为人民大众所喜爱。用今天的眼光看来,仍然是很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整理和保护。

       女作家练佩鸿的新作《千手观音》,依据佛教正史典籍,取材民间传说,运用大胆丰富的想象,以超人间的艺术表现手法,演绎了一部美丽动人的“新神话故事”,构思新颖、文笔优美,读来感人至深。

       《千手观音》的作者选择以汝州香山寺的传说故事为蓝本进行的艺术创作,是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民间文学基础的。因而也就更能反映中国化、世间化、民俗化了的观音信仰的人文价值。

       《千手观音》的确是一部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精品力作,故事曲折,大开大合,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作者是在用心创作,以情动人。

       郭进拴,现为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已出版《湛河大决战》《磊裕烽火》《洪流滚滚》《美女山,美人河》《六十岁说》《童趣儿》《人间真情》《命运》《我的鳌头》《村魂》《观音菩萨传》《风雨龙潭情》《壮歌风云路》《月是故乡明》《岁月芬芳》《新城美韵》《乡情老更深》等六十余部。多篇作品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文艺报》发表并获奖。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中国报告文学》杂志隆重推出郭进拴《风雨兼程文学梦——我的作家之旅》

下一篇郭进拴|真诚感谢我的责任编辑们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