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读李春雷老师报告文学有感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3-08-28
57144

       李春雷老师说:

       巩义,前身即巩县。
       来到巩县,有一种朝圣的感觉。
这里,是北宋皇陵区,长眠着北宋最重要的七位皇帝。而北宋,是最尊重文化和文人的王朝。我们景仰的许多名家名篇,大多诞生此时。
       除了宋皇帝,这里还长眠着一位文学皇帝——杜甫!
我青少年时期,最喜爱李白,中年之后,更崇敬杜甫。杜甫,才是真正的苍生诗人,燃烧生命作诗,而且炉火纯青。
       另外,我们熟知的包拯、赵普、苏秦、潘安、寇准、桑弘羊等古名人,均安葬于此。
      巩县,也是我的文学福地。彻底改变我人生命运的长篇处女作——《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的主人公刘汉章,也出生于此。
       没有刘汉章的邯钢奇迹和精彩故事,哪有我的今天!
       来到巩县,触动太多感慨。
       感慨之余,我抛开提前准备的讲稿,与大家谈到了文学的根本。
       文学的根本是什么?
        始于真情真思,止于真情真思!
第一个真情真思,是本能;而第二个真情真思,则是一种更宽弘、更博大、更文明的知识分子之真情真思!

       5月25日上午,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作协副主席李春雷与奔流文学院第十七期作家研修班,相约竹林之下,伴着萧飒风雨声,漫谈文学之根本。我国古今文人骚客,嗜竹咏竹者众多。竹林与文人,文人与北宋,北宋与文学,文学与时代,时代与国家、与人民,文人与文风……在竹林这个风雅之地,李春雷老师将这些文学的符号与意象诗意盎然地融入了他的文学讲座。

       李春雷老师谈到,巩义之行,朝圣之旅。其一,北宋皇陵,地处巩义,是当时北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缩影,具有极高的价值。宋朝可以说是文人的巅峰时代,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长久以来,其文化发展一直受人推崇,文人才子更是数不胜数。其二,“诗圣”杜甫,根系巩义,从“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的童年,到十年漫游、十年求官、十年漂泊的一生,杜甫忧国忧民,挥毫赋诗,留下了140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因杜诗而著名,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因杜甫而厚重。其三,从“草根作者”到“报告文学的写作者”,李春雷老师在《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中描写了邯钢的惊世奇迹和奋斗精神,其作品被评论界称这是“本世纪第一本震撼人心的长篇纪实文学!”而曾任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汉章,出生于河南巩县。

        “文学的根本,始于真情、真思,止于真情、真思。”李春雷老师强调,一定要写自己的真知灼见、亲身感受。从《春秋》到《左传》再到《史记》,李春雷老师说:“报告文学的前身就是中国的纪传文学。”这些文学从根本上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这是一种真情的记录、真实的记录。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称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李春雷老师评价司马迁的写作为真情的写作、真实的写作。从文本上看,他是自由的写作,自然的叙述,使阅读者感到亲切、自然。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推崇古体散文,其文质朴无华,开古文运动之滥觞。与其共同倡导古文运动的柳宗元,所写《段太尉逸事状》,在客观的叙述中隐含着深沉的歌颂之情。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明朝中期,归有光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中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为文提倡“考据、义理、辞章”兼备……从汉唐到宋元明清,再到今天,通过畅谈历代文人的创作与文风,李春雷老师讲述了文学的内涵、文学的传承,他强调,作为写作者,我们一定要认清文学的根本。

       李春雷老师说,《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是他的“生命之作”,并分享了他文学创作的冲锋历程,换岗没有工资,采访不被接待,对工业不熟悉,在这极度艰难的境遇中,采访“出生入死”,写作“置于死地而后生”,大量地阅读与研究,一字一字地揣摩,最终实现质变,完成写作。通过倾听他的写作历程,为我们打开了对文学的无穷追求和想象,感受到文学广阔无涯的天空和大地清风沐雨后所呈现的繁华和精彩。

       李春雷是以《钢铁是这样炼成的》(2001年3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的。

       是“本世纪第一本震撼人心的长篇纪实文学!”不少评论家惊呼:这才是真正的纪实文学!这才是真正的艺术精品!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2001年3月面世。
       眼下,正是乍暖还寒的季节,而一本书却在悄悄地热起来。那就是河北作家李春雷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长期以来,工业题材的作品不好写,不好看,这似乎已是公论。但这本书肯定要让你耳目一新。中国文联出版社曾经做过一次小实验,把该书50本送给文艺评论家、机关干部、大学生、军人和普遍工人等不同身份不同层次的读者看,结果几乎所有的人都激动得热血沸腾,潸然泪下。他们说,读同类题材的作品,从来没有这样被震撼过。
       该书写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界最耀眼的明星——邯钢。建国以后,以共和国名义推出的工业典型只有两个,一个是大庆,另一个就是邯钢。邯钢,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奇迹!她以自己独特的运行方式在短短时间内由一家普通的地方中型企业急速发展为资产超过200亿元的特大型企业,给市场风雨中百病缠身的中国国企闯出了一条突出重围的血路!江泽民、李鹏、朱镕基、胡锦涛、李岚清、尉健行等曾多次踏访,新闻界更是爆炒,其发稿量之多、之大均创中国新闻史之纪录。
       但谁能想象邯钢辉煌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的艰险奇特的过程呢?共和国为什么青睐邯钢?邯钢到底凭什么吸引了世界?邯钢经验的真正内涵是什么?邯钢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青年作家李春雷用三年时间深入邯钢,与邯钢人生活在一起,用全部热情创作了这部艺术精品。全书以国有企业和中华民族命运为大背景,大角度、全景式、多侧面地从历史、文化、经济等视角描述了邯钢经验诞生的全过程,深深反思了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以理论家的思维和政治家的气魄指出了中国国企突出重围的契机和出路。该作品最大的成功在于艺术地反映了这一时代主题,其形式之新颖、文笔之鲜活、场面之宏大、思想之深遂,是一般作家无法达到的。

       我当年在汝州市磊裕公司深入生活,创作《磊裕烽火》(1998年5月《人民文学》专刊发表)时,他们正在学习邯钢经验,力争三年解困。后来,我们平顶山市的舞阳钢铁公司也被邯钢兼并,成了邯钢集团舞阳公司。

       李春雷当年到邯钢与工人同吃同住,几易其稿,精心创作《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二十世纪末,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将近二十年,尽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

       “囊括着国民经济几乎全部主导产业的国有企业的盛衰,直接关乎国家经济的盛衰。国有企业何去何从,关系着民生国运。这是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这场战争的序幕,就是1996年初,国务院发出批转邯钢经验的通知,召开推广邯钢经验现场会后,全国迅速掀起了学邯钢的热潮。”李春雷介绍说。

       面对全国学邯钢的热潮,李春雷再也坐不住了,邯钢和他供职的《邯郸日报》社同在一个城市。作为一名记者,他敏锐地感觉到写好邯钢经验,对于全国各地诸多尚在扭亏突围生命线上挣扎的国有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去解读邯钢成功经验的密码,去了解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工人阶级的思想状态,该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呀!”当年年仅30岁的李春雷决定主动出击。

       邯钢在那个时候,已经成为全国各地企业取经的中心热点,作为土生土长的邯郸人李春雷,走进邯钢要求采访,无奈对方以没时间接待为由,婉拒了他的采访请求。倔强的李春雷想为自己的这一创作选题找个出路,于是来到河北省委宣传部,拿出自己的选题策划,连书名都起好了,叫做《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李春雷鼓足勇气向领导诉说了自己的文学梦想和对这本书采访创作等一揽子的策划方案,领导被李春雷的认真态度感动了,表态说:“那你去采访吧,我们会给邯钢方面联系。”

       邯钢答应接受采访了,但工业题材对于出生在农村的李春雷来说无疑是很陌生的,也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在他的一篇题为《通天阁记》的散文里,记录了创作《钢铁是这样炼成的》这本书创作的心路历程:“我的书房其实就是自家楼顶的一个阁楼,置身其中,独享安静,花开花落,春夏秋冬。我的长篇处女作是钢铁工业题材,出身农村的我根本不了解钢铁工人的生活,更不明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只好去炼钢车间体验生活,搜集资料,书籍文件堆满书桌,碎钢废铁挤满墙角,整个书房顿时就像一个手工作坊,我每天看着它们,摸着它们,嗅着它们寻找感觉,思考着钢铁与生命、与生活、与国家、与人类的关系。”
       机遇不可求,可遇不可求。邯钢不是李春雷等到的求到的,邯钢是李春雷遇见的遇到的。如果他没有当作家的梦想,如果他没有苦心造诣的文字准备,他与邯钢注定对面相逢不相识,邯钢也只会与他擦肩而过。记者的现场感,作家的表现力,学者的思辨性,帮助李春雷自然而然地抓住了邯钢这个千载难逢的大机遇。当年多少知名作家、未名作家进驻邯钢,要写出邯钢一样惊天动地的大文章。可是唯有李春雷做到了时刻警醒自己:邯钢誉满全球,我要横空出世,我来了,我写了,唯有机遇不可辜负。他深入采访,拜访过百十位老工人老干部;他真实感受,走遍了邯钢现场的每一个角落;他用心体验,大年夜还与工人一起加班加点、同吃同住,甚至因此而受伤。他把企业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与自身渴望突破的创作生命连接在一起,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而振奋,为国企波澜壮阔的改革而激动,为邯钢众志成城的拼搏而点赞,在全面采写“邯钢经验”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生命之作!
       就像邯钢树起高炉一样,钢花飞溅,铁水横流,不但实现了历史的跨越,更激起了未来的希望。一个邯钢,成就了两个人,一个是善办实业的刘汉章,一个是擅长书写的李春雷。如果把邯钢比作一个巨大的“人”字,刘汉章完成了那一撇,李春雷完成了那一捺,这样一个完整的邯钢才真正跃入公众面前。李春雷《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立意高峻,从历史、经济、文化等视角多侧面、大跨度、全景式展现,带领读者看邯钢,走中国,出国门,闯世界。“它那诗化的叙述格调,出色的想象力,开阔的视野,使我不由得搜索记忆,然而却想不起来。看来这又是一位我们尚不熟悉却又生气勃勃的文坛新锐——往往是他们能写出挟带着生活风雷的好作品!”(雷达语)。事实有时就是这样。一个成熟作家往往缺乏直面现实表达真理的勇气和胆识,而一个未名作家虽然在创作技巧上还有些不尽人意,但是他们往往敢于透过现象直抵本质。
       李春雷当时小有名气,离一线作家还有很大差距,邯钢这篇文章一出,三十岁的他突然冒出头来名动京城,实现了自己从记者到作家、从业余到专业的凤凰涅盘,算是他创作生涯的第二次突破。我们惊异于李春雷的突破,当然不能漠视他受的苦难。李春雷创作邯钢一书面临的第一个拦路虎是选题难,因为未名作家即便绞尽脑汁确立选题也常常无人问津。第二个是采访难,邯钢高层领导约不到,不见面,只有先从退休老工人、老干部、基层员工采访 起。第三个选材难,李春雷出身农家,看惯了田园风光,不熟悉工业题材,唯一的办法就是深入车间,与工人吃住在一起。第四个到了动笔创作的时候感到尤其难,采访单位不支持,自己的原工作单位也不支持;为了把所见所闻所思的邯钢写出来,李春雷停薪留职,断绝生活来源,在饥贫抱恙中,灵感却翩翩而至,历经十个月整理,构思,酝酿,发酵,激活,最后全凭一口气支撑,完成了泣血含泪的生命之作。如果说邯钢是一朵悲壮的土壤里长出的奇葩,浇灌她的是汗水、泪水、血水……那么李春雷就是一个在歧视、无助、未名的语境下成长起来的新锐作家,浇灌他的同样是汗水、泪水、血水……“奇迹是人创造出来的,奇迹也是被逼出来的。”
       李春雷创作《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的经历给读者带来的最大启示: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光顾着看江上的风景不如跳进水里搏击一番,说不定你也有乘风破浪的潜力。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谁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商业!谁是当今世界的主角?企业!谁是当今世界的主人?企业家!其他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等,其实都是为企业服务的。正如邯钢曾经辉煌的刘汉章。正如文坛风头正劲的李春雷

       当李春雷来到邯钢宣传部,希望给予采访便利时,哪知道人家仅仅给他提供了一大堆文字资料。“光给提供文字资料岂能写好书?”李春雷叹了一口气道:“我知道这个时候一旦退却了,这扇门就对我关上了。”当时,“邯钢效应”吸引来多位国内著名报告文学名家,比如张胜友、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李佩甫等也在写邯钢。起初,当李春雷走近邯钢,邯钢老总和领导都不接受他的采访,他只能另辟蹊径,找基层工人与退休老干部交流。

       1998年的大年三十,李春雷在邯钢度过了他人生中最难忘的春节。在除夕这个特殊的节气,他要亲身去体验,去感知这座钢城里工人们最原始、最本真的心态。他穿着一身工作服,头戴安全帽,手中拿着本和笔来到了车间。凌晨四点突然发生一次钢包大喷事故,由于此刻正值万家团圆的春节期间,工人们的思想也有所波动,为此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了细微的小失误,导致钢花飞溅,炉前的这些工人们好几位被钢花灼伤,李春雷当时距离操作的工人较远,但还是被一朵钢花灼伤了手。

       谈到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时,李春雷说:“当我走近工人们,和他们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洗澡、一起工作,他们和我发生了这种特殊的心灵感应,让我找到了钢铁的感觉,让我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很多生硬穿不透的艺术感觉,一时间就过来了,让我找到了创作的灵感。”

       创作《钢铁是这样炼成的》这本书,花费了李春雷前后几年的时间,其中很多细节是靠李春雷深入采访调查完成的,一共写了100多万字,最后成书是25万字。

       为了感知家乡土壤的温度,也为了触摸工业发展的脉动,从1998年开始,李春雷跟单位请长假,一个猛扎,奔向邯钢体验生活。那时的炼钢技术尚不完善,炼钢炉前的工作艰辛而危险。李春雷选在除夕夜,与炼钢炉旁的工人们一起值班。没预料到的是,这次值班给他的左手永久留下了白花花的疤痕。

       值班中途,钢水大喷,钢花满天飞舞。“平时从电视上看,这样的画面有诗意,很壮观。但对于钢铁工人而言却是一次危险的战争。”李春雷赶紧往远处跑,但还是有一滴钢花径直地落在他的左手中指上,“我本能地用另一只手去抓,顿时,血肉模糊,火辣辣的疼痛。可这时,工人们并没有像我一样跑开,而是迎着钢花去排除事故”。

       经过这次突发事故,李春雷觉得自己与工人之间的情感贯通变得顺理成章。在这个基础上铸就的长篇纪实文学《钢铁是这样炼成的》,被著名文学评论家曾镇南称赞为“一部深沉雄浑、铿锵行进、惊心动魄、催人泪下的钢铁交响诗”。
       曾镇南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发表评论说:读到河北青年作家李春雷描写邯钢的惊世奇迹和奋斗精神的长篇报告文学《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我感到分外新鲜和振奋。这真是一部深沉雄浑、铿锵行进的钢铁交响诗!它不期而来却又适时而至,为我国的报告文学创作闯开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只要稍微关注祖国经济建设信息的读者,都会对以“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为主要内容的著名的邯钢经验有所耳闻。对邯钢由一个工艺落后、设备陈旧、资产只有几个亿的地方中型企业急速成长为一个资产217亿元,年销售收入近100亿元,经济效益连年名列行业前茅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腾飞奇迹,也会略有所知。但是,邯钢的腾飞走过了一条怎样的道路,邯钢经验是怎样产生的,是怎样的邯钢人创造了这一切奇迹和经验等等,有深入了解的人就不多了。李春雷的这篇报告文学翔实地、如数家珍地为我们回答了这些关于邯钢,关于国企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出色地承担起了报告文学的时代使命。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用文学的手段和语言,用自己真挚的热情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画出了可钦可仰、可歌可泣、可触可感的邯钢魂。

       到二十世纪末,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将近二十年,尽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但也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国有大企业,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而“囊括着国民经济全部主导产业的国有企业的盛衰,直接关乎国家主体的盛衰。就像人体的动脉血管,大动脉失血将是最直接的生命威胁。而恰恰正是在这个大动脉上,中国出现了大面积失血……”(《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国有企业何去何从,关系着民生国运。这是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这场战争的序幕,就是当时在全国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全国学邯钢”活动!
  “国企脱困学邯钢”,作为关乎国家盛衰的事件,是当时中国企业界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对此,报告文学作家决不能等闲视之,应该像利沙加勒关注巴黎公社、约翰·里德关注十月革命那样,关注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这场“战争”。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强烈关注这场“战争”的不是哪位大家巨匠,而是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青年作家李春雷。“他那不时显现的诗化的叙述格调,出色的想象力,开阔的眼界,使我不由得搜索记忆,试图想起这位叫李春雷的作者还写过别的作品没有,然而却想不起来。看来这又是一位我们尚不熟悉却又生气勃勃的文坛新锐——往往是他们能写出挟带着生活风雷的好作品。”(著名评论家雷达语)
       在此之前,李春雷一直从事新闻工作,获得过“中国新闻奖”,并长期坚持纯文学创作,出版过散文集,但对于报告文学,他并未涉猎。作家们都知道,枯燥乏味的工业题材难写,而冷硬黑沉的钢铁工业就更加难写。然而李春雷出手就选择了这么一个浩大艰难的题材,的确让人惊叹。我知道,做出这个选择是需要巨大勇气的,并且还必须有足够深厚的文学功力来支持自己的勇气才行。事实证明,李春雷不仅勇敢地选择了邯钢这个跨越半个世纪的重大工业题材,而且也把这个枯燥沉重的工业题材写得大气磅礴,神采飞扬,读之时而让人荡气回肠,时而让人潸然落泪。“这真是一部深沉雄浑、铿锵行进、惊心动魄、催人泪下的钢铁交响诗!”(著名评论家曾镇南语)
       一部《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已经足够让文坛对李春雷刮目相看了,但是,在一年之后,李春雷又一头扎进宝钢,出版了一部描写钢铁大工业题材的报告文学力作——《宝山》。
       宝钢,这是一个比邯钢大了不知多少倍的钢铁大企业啊!它是我国举全国之力建造的“钢铁航母”。“宝钢建设的前前后后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极其重大的特殊事件,它的孕育和诞生的全过程都与国家的命运直接联系在一起,它曲折的风雨历程是常人难以想像的。”(《宝山·序言》)对于李春雷来说,写宝钢比写邯钢更难。宝钢建成的时间虽比邯钢短,但建设的过程却远比邯钢坎坷曲折。“从来没有一家企业能像她的经历这样聚讼纷纭,雷霆雨电!从来没有一家企业能像她的诞生这样惊天动地、世界瞩目!”(《宝山》)——这是一难。宝钢,牵涉了毛泽东之后历届中共中央最高决策者超乎寻常的关注。“各种心态、各种语气、各种表情……或支持、或指责、或震怒、或无奈、或悔恨、或兴奋……不同寻常的突然下马、人民大会堂里气势汹汹的质询、数万次激烈的对外谈判、软土地基的惊人位移……”(《宝山》)仅仅想把宝钢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仅仅想把最主要的决策者台前幕后的定夺弄明白,仅仅把握住宝钢繁复纷呈的真实性,就已经如攀蜀道,更别说进行艺术性的创作了——这是二难。钢铁大工业,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它的李春雷来说仍然陌生。虽然有过写邯钢的经历,但邯钢毕竟位于故乡,纵然有些故事情节是道听途说来的,终究还是有点感性认识,而宝钢却远在千里之外,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存在,没有丁点儿感知——这是三难。但是,这些困难对于李春雷心中那份大山般重量的历史使命来说,就算不上什么了。请听他的心声:
       “我翻阅了宝钢的志书和有关记载,还没有一部能整体、系统地反映这一惊心动魄过程的作品。发生在长江边的那些奇异无比的故事散落在海滩上,正在发霉、萎缩……而这对于我们的时代,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啊!尤其是WTO以后的中国。
  这真是文学的悲哀了。
  文学远遁于激烈的现实之外,尤其是炽热的工业生活,是长期以来一个不争的事实。殊不知,现代工业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粮草库和油料站,是现代文明的孵化器!是人类历史的主河床!是我们生存与享受的总依赖!是这个时代最大最大的主旋律!任何一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都应该关注这场工业化之战,凭着我们的良知,悉心尽力为其忧虑,为其讴咏,为其疗伤……
  作为一个农家子弟,一个长期从事纯文学创作的文学作者,一个刚刚对工业生活感兴趣的热血青年,我想去尝试它。
  于是,我只身走上了陌生的上海滩,走进了静卧于江海拥吻处的神秘的宝钢……”(《宝山》)
  
  这是一个报告文学作家应有的良知,这是蕴涵在作家心头的日月之光,只有把这份良知吸进笔管,只有把这片光华映在心头,才能自觉自动地为祖国、为民族、为百姓写作,他的笔下才会响起鼓舞大地走出寒冷、萌发新绿的春雷声,才能写出对社会的进步有推动作用的传世佳作。李春雷1968年生于河北邯郸,开始写小说和散文,后来又当记者,写报告文学。在和他的交谈中,你时刻都会感受到一种创作的激情,感受到一种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浑厚、深刻,感受到一种温婉而又灵动的文人气质,感受到一个有责任感作家的那种敬业和执着。
  2002年10月,《宝山》出版,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著名评论家李炳银称赞《宝山》是“历史风云的立体画卷”,是“当代纪实文学的一部史诗性佳作”。2006年《宝山》荣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李春雷成为“鲁迅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报告文学作家。
        李春雷的《县委书记》是继穆青《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之后,又一部聚焦县级党员干部典型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李春雷通过细腻的描摹、精妙的艺术表达,刻画出新时代党员干部廖俊波有勇有谋、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形象。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书写,报告文学的题材把握是其文体优势。《县委书记》描绘新时代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的精神图谱。廖俊波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实干家,他凭借实干和实绩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他对党、对国家、对父老乡亲及家庭充满真情,所以时时有梦想、有激情、有干劲;他善于学习、科学决策,具备厚实的专业素养,是一位学者型干部;他真正做到廉洁自律、清正无私、勤勉担当,是一位让党放心的好干部。惟其如此,他在各个岗位上雷厉风行,带领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用短短几年时间使一个经济位于全省之末的贫困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面对这样的题材和人物,如何创作?如何文学地讲好一个“中国故事”,塑造一个“当代英雄”?作家李春雷交出的这份答卷,彰显其驾驭报告文学这一特殊文体的深厚娴熟的艺术功力。

  长期以来,在报告文学创作中,面对众多英模人物题材,很难写出新意。有些作品有经验事迹列陈,而无文学精彩表现,少真实生动人性,致使人物概念化、脸谱化、同质化。李春雷在《县委书记》中进行一些可贵探索,并有所突破,凸显了作品的思想高度。

  廖俊波是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这部作品把廖俊波身上最大闪光点聚焦在“县委书记”这个重要岗位上。作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政和县的任职是他生命最成熟、最精彩的绽放。因此,虽然廖俊波先后有多个身份、多个职务,最高职务是市委常委、副市长,但作者还是把目光聚焦于县委书记这个重点。

  在主题上精准和明确重点后,作者又进一步明确廖俊波身上的亮点:“敢于担当”与“人情味”。敢于担当,廖俊波可谓表现突出。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他在岗位上无私无畏、敢于负责,踏石有印、抓铁有痕。在拿口镇、邵武市、浦城县、武夷新区、南平市,他都留下实实在在的政绩,至今被老百姓称道。尤其是在全省经济最落后的政和县工作期间,更是如此。短短四年时间,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财政收入从1.6亿元跃升到4.9亿元。这些都是他攻坚克难和担当精神的具体体现,敢于担当正是这个时代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必备的工作作风。

  如果笔触只限于廖俊波一路辉煌工作业绩,只见崇高无视平凡,就很有可能陷入旧有窠臼,使人物形象不接地气、缺乏人气。于是,作者选择直接进入他的个人生活和情感世界,表现他的“人情味”,着力塑造一个接地气的立体的县委书记形象。作者专门设计一条线索,讲述他的家庭、他的熨斗,还有那条“端庄优雅,超然不群,像一个稚嫩却又精灵的乡土小儿”的金龙鱼。这些小故事,温馨可人,真实可信,摇曳着特殊的魅力、美感和意蕴。

  正是敏锐地发现、发掘以上关键要点,作家紧紧抓住人物灵魂讲述故事,以寄寓在具体化、形象化叙事之中的情与理代替说教,实现作品在思想意义上的突破。一部成功的文学精品,其深刻思想性必须依靠强大艺术性去实现,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在艺术性方面,作家多有创新。《县委书记》追求一种介于散文、小说和新闻之间的叙事风格,在完全真实的故事基础上,主辅线推进、板块式组合,架构立体,增添了纪实类文学的叙事美。本书另一个重要创新是语言。多年来,读者对一些报告文学作品的微词是“报告多,文学少”。《县委书记》努力追求精短、简明、纯粹、传神,准确的语言富有张力与意味。作者善于用个性的语言营造浓郁的气场,时时有感应,处处有新奇,使读者不知不觉融入故事情节发展之中。《夜宿棚花村》舒缓平静的文本之所以能给我带来震撼,是在它表面平静舒缓的文字下面隐藏着的生命血流的奔突、人性光辉的闪电,是那份“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心灵体验。  

  “在村头一片刚刚收割的油菜田里,铺着一张帆布,上面堆满了蓬蓬松松的油菜棵子。一个年轻的村妇赤着双脚,两臂猛力地挥舞着连枷,上下翻飞,噼噼啪啪,虽是在捶打脱粒,却更像在冲着地球撒气。一串串油菜荚带着金属般的响声爆裂开来,黑黝黝的籽粒纷纷滚落——这就是几千年来为川人提供了生命能量的油料。 ”  
  这就是李春雷让我们第一眼看到的特大灾难后的棚花村。
  初初看来,这不过是棚花村一个最普通的劳作场景——一个村妇在挥动连枷捶打油菜棵子。但是,让我们再仔细审视一下这些字句吧:“两臂猛力地挥舞”、“冲着地球撒气”、“金属般的响声爆裂开来”、“生命能量”。在这些文字的深处,难道你没有听出一个最普通的川妇从心底发出的对大自然的责问么?难道你没有看到她对特大地震灾害的顽强抗争的身影么?难道你没有感受着她那颗刚刚与死亡擦肩而过但却不惧不怕的魂魄么?难道你没有触摸到一棵小草被巨石砸压后依然顽强地伸枝展叶的强大生命力么?这是比金戈铁马、拔剑抗争毫不逊色的英雄气概。事实上,汶川人民在特大地震面前已经一次次地向世界展示了这种倔强不屈的品格:汶川不哭!李春雷以一个优秀作家的敏锐眼光和对灾区人民的至深情缘捕捉到了这种品格,并把她溶化进了自己的作品,他只不过是用了一种温婉的叙述罢了。
  只是,《夜宿棚花村》的这种在特大灾难面前的文本语言,不同于我们惯常看到的甚或我们习惯期待的那种文本语言,但如果我们不能理解和发现平静舒缓中隐藏着的这种与面对大灾难时的人们的坚韧品格相通的宝贵之处,不能对这种与特大地震貌似有些游离的文本语言进行明察细读并品味出个中三昧,那将是一份遗憾。令人欣慰的是,李春雷的这篇领异标新的抗震文学力作,已经为文坛瞩目,并引起了广泛的认同和好评。
  文学就是人学。一个作家不论写什么,不论怎么写,只有把笔端伸进人性的深处,才能写出让人感动的文字。《夜宿棚花村》正是以字里行间处处闪耀着的人性的光辉,才照亮了我们阅读的眼睛,并和我们心底的那份最原初的冲动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地震带给人们的是恐怖、鲜血、废墟、死亡。但是,作为生命,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必须埋葬尸体,擦干眼泪,在废墟上重建家园,在泪水滴落处继续生活。这是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人性里最耀眼的灵光所在。李春雷在《夜宿棚花村》里给我们展现的正是这样一幅图画:
  “天渐渐暗下来了,在滚滚黄尘中奔波了一天的太阳已经困倦了,西侧的蔡家山、鹿堂山、跑马岭像一个个巨大的枕头,静静地横卧在那里。耕牛们也饿极了,纷纷叫嚷着“回家、回家”,“吃饭、吃饭”,急切切地向着小村跑去。还有水田里那些刚刚定居的秧苗们,在晚风中欢快地唱歌、跳舞,像幼儿园里顽皮无忧的娃娃仔。它们哪里晓得小村的痛楚呢。但,生活恒定是要前行的,就像树一样,总往高处长,就像水一样,毕竟东流去。不错的,你看,四外的帐篷里,渐次亮起了蜡烛,烛光幢幢中,妇人们在准备着各自的晚餐。男人们呢?坐在帐篷外,抽着烟,似乎又恢复了原来的本性,开始吹嘘各自的传奇和历险。稠稠的暮色中,不时有笑声弥散开来。一簇簇炉火燃起来了,一缕缕炊烟飘起来了,小村的黄昏在慢慢地浑厚和丰富起来。”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李春雷又第一时间奔赴湖北武汉进行采访,用深情的笔触创作出《哭笑天使》《铁人张定宇》《三月正青春》《深夜提灯人》《男护士》《感谢纸尿裤》等一系列报告文学作品,真实记录了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的感人故事。
       李春雷创作的抗疫题材系列报告文学作品,以凝重、精练的笔墨,从“猫眼”般的小角度,书写了一批有性格、有品质、有精神的典型人物,弘扬了昂扬向上的抗疫精神,讴歌了无惧无畏“逆行者”的壮举。
       报告文学内容都是真材实料,虽然强调真实性,但优秀的作品必须兼具艺术性。于是,寻找独特的文本结构,彰显谋篇布局艺术,便成了作家创作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处理作品结构时,李春雷打破惯有模式,对文本结构不断进行探索,拓展了作品的思维空间。比如,面对同一个事实材料,李春雷采用不同的结构方式,精心设计安排材料,写出了《感谢纸尿裤》《深夜提灯人》《男护士》《长大》四篇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开放式的结构态势,让单一的题材变得具有弹性和韧力。小说的悬念式开头、蒙太奇的运用,抑或戏剧的矛盾冲突,相似却又不尽相同。作者通过简约的方式营造出强烈的代入感,把更大的想象空间留给了读者。
       叙事节奏是体现叙事之美的重要环节。李春雷善于把控叙事的节奏,其作品充满律动之美。阅读抗疫系列作品,如同欣赏美妙的组曲。比如《铁人张定宇》中有两句描写格外醒目:“心底,一道闪电掠过;心头,一阵惊雷震响。”简短有力的话语衔接,既让作品有了短暂的叙事停顿,又增强了节奏感,读来振奋人心。再比如其中的一个细节,张定宇和爱人的视频对话:“咱俩相差五岁,正好可以一起退休,到时候,我给你一个人当护士,你给我一个人当院长。”按理说,这些抓人的细节完全可以多用些笔墨,但是作者把核心的东西点到即收,隐匿在文字背后的情感,留给读者自己品味。如果可以做一个比喻的话,《逆行赛跑》如同进行曲,雄壮有力、刚健豪迈;《三月正青春》和《感谢纸尿裤》就像圆舞曲,节奏明快,旋律流畅;《铁人张定宇》则是交响乐,情感丰富,意蕴深广。
       报告文学创作,即使是短篇作品,也需要掌握大量的基础素材。如何在保证素材完整性的同时又符合篇幅要求,这就需要作者有明晰的判断力和消化素材的能力。李春雷善于从大量原始素材中选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抓住人物的一言一行精心描绘,让人物闪烁出耀眼的光芒。身在武汉疫区,李春雷每天都接收到大量来自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如何专业科学地写出紧迫、风险、个性和情感的复杂性,需要作者明晰确立能够统摄全局又观照个体的价值观。李春雷没有单纯就事论事,他把更多的关键性信息化成了作品的“枝叶”,化成了散落在作品中的“星星之火”,以点题式、跳跃式的方法,顺其自然、合情合理地把信息容纳进去,实现了素材信息合理充分地运用,让作品明快、简洁而不失厚重。比如《铁人张定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1月1日早晨8时,检测人员紧急采集环境样本515份;2020年1月3日,4家权威科研单位对病例样本进行实验室平行检测,初步评估判定为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病原体;1月10日,紧急研发的PCR核酸检测试剂运抵武汉,用于现有患者的检测确诊;12日,这种全新疾病被正式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四句话,四个小段,蕴涵了大量细节性信息,还原了事态发展的过程,观照了主题又拓展了宽度。如果写一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历作品的话,四个小段展开,便可以组成一个短篇。
       李春雷说:《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是2014年创作的一篇作品。2013年10月,河北文学馆改陈布展,偶然发现习近平同志于1998年在“当代人”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悼文《忆大山》,情真意切,十分感人。河北省作协党组书记魏平是一位“老宣传”,马上意识到其独特的现实意义,便请文章的责任编辑康志刚贴发在其博客上。果然,该文引起《光明日报》关注,于2014年1月13日转载,立时引起社会关注。但是,受限于篇幅和角度,该文并没有展开。我和很多读者一样,感觉意犹未尽。这时候,魏平找到我,希望深入采访,创作一篇纪实文学。于是,春节之前,我赶到正定开始全面采访。通过采访,我进一步受到触动。从习近平到正定上任后的第一次登门拜访,到贾大山人生最后时刻的最后一次登门探望,这个故事真实、感人且完整,是任何天才作家也虚构不出来的。而且,它拥有独特的现实意义和永久的历史价值。于是,我决心打破传统,用纯正的文学笔法去书写。写完后以新华社的名义刊发后,全国一千多家报纸进行了转载,引起了很大反响。写作时,我一直抱着客观冷静的态度,写出一个本色的领导人,一个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我试图通过总书记与贾大山的“正定之交”给社会特别是官场提供一些思考。无论从尊重文化、尊重人才的角度,从勤于读书、善于学习的角度,还是从勤政廉政、干事创业的角度,抑或从端正友谊、完善人格的角度。当然,如果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角度,则更具现实意义。
       《金银滩》一书以精准的个案为切入点,选取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徐海成一家作为模板和缩影,语言清新利落,叙事丰富灵动,写活了精准扶贫带给贫困户生活的真切变化,生动地讲述了张北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建美好小康生活的精彩故事。

 2021年10月3日,我收到了著名作家李春雷老师用特快专递寄来的《铭记——我的小康志》和《摇着轮椅上北大》两本书。他在《铭记》一书的扉页上题写到:“赠进拴兄   拴人要拴心,拴啥别拴脑。春雷  二零二一年九月”
       《铭记》一书收录了《党参沟纪事》《黑毛馿,灰毛馿》《县扶贫办主任》《妮妮下乡》《芒果城》《大山教授》《金银滩》《初心》《告慰方志敏》《太行梦》《在万分之一的国土上》《乡贤》《秀儿》《关键看老乡》等14篇(部)报告文学精品力作。读后催人泪下,激人奋进。
       “高峡飞瀑藏幽境,绿水秀竹怀古情。”9月27日下午,奔流导师李春雷和奔流文学院第十五期作家研修班的学员千里相会在人间仙境拨云岭。

       李春雷称,作为一个作家,要对窗外的世界,对所处的时代有一个清醒的、全面的、清晰的认识,这样写作才有坐标、有高度、有精度,才有可能写出精品来。“立足时代,精准的、审慎的寻找创作点,写出精品,这是一个作家的初心,是一个作家的使命,也是一个作家永远的功课。”

       “写最绝望的东西也还是要赋予其光明。”在常年的扶贫采访过程中,李春雷亲眼见过无数因物质无比贫穷而看不到希望的家庭,但是他努力在其中寻找人性的光亮。《党参沟纪事》作为李春雷的第一篇精准扶贫的报告文学作品,讲述了一个有痛苦却又有温暖和希望的故事,得到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李宝善的赞誉。

       李春雷提到,目前社会对报告文学的误解很多,很多作家对报告文学缺少真正的认识,但是别人对报告文学的不理解恰恰成为他前行的一种动力。他一直强调,大家对报告文学要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

       他从《尚书》《春秋》到《左传》《史记》,印证了报告文学的前身就是纪实文学,它记录了整个文明史。他阐明,报告文学是中国的文化,是中国文明的根,是最长远、最根本的文学样式。同时,他希望大家对报告文学有一个更深和更全面的认识。

       课堂上,李春雷为大家推荐了孙犁的《冀中一日》《游击区生活一星期》,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孟祥英翻身》,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

       “当前,人们对经济、物质以及新鲜感有着更热切的追求,但是文学作为一个经常的,永恒的,持久的,神圣的精神产品,它永远不会贬值,我相信这个时代,未来的时代,文学肯定还要回归,报告文学肯定还会回归。”李春雷点明了报告文学被误解的原因,同时对报告文学的未来寄予了热切的希望。

       报告文学已经大量出现在各大主流媒体,但是质量有待提高。李春雷提到,报告文学写作难度比其他文体难的多,是需要硬功夫的。

       “虽然巴金曾说过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但是这种无技巧是对艺术掌握以后的最高境界,是高僧的境界。” 入山之前,看山是山;入山之后,看山不是山;出了山之后,看山又是山。正如看山的三个境界,因为有所经历,入山前后所看的山并不相同,所以,李春雷鼓励大家作为文学梦想的追逐者要去突破,要琢磨透从业余到专业的门道,要在从业余走向专业的过程中,自我磨砺自我提升。

       “真正的文学是有筋有骨的,能站起来的。想要写出真正的报告文学,就要注重文字和结构。”春天来了百花开,而背后操纵它的是时令。李春雷用百花的姹紫嫣红比喻文字的华美,用时令比喻文章的结构。他强调,文学的最高境界,除了文字的漂亮,简约,精准,就是结构上的珠圆玉润。

       李春雷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文友们讲述了他的创作涅槃。他认为,这种经历是一个必要的过程。“笨办法也是好办法。”李春雷坦言,他最初写作也始于模仿。他去阅读、背诵古典散文,去抄写五四的散文、揣摩其中珠圆玉润的味道,他也曾抄过很多的好词好句,然后尝试去运用,也曾去模仿杨朔体,也曾在学步桥苦恼。经历了追求华丽文字的过程后,他才对文字有了重新的理解进而开始追求简明、干净的文字。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反复揣摩,到了大学时期,他终于完成了从对华丽文字的熟练运用到对结构掌握的突破。

       “身处这个时代,就是为时代服务,为历史服务,作为一个作家,要走出小小的我,书写窗外真实的世界,这样才能彰显自己的价值。”李春雷谈及写《朋友》的初衷是为历史而写,而报告文学的艺术表现力使其最终被认可。“《朋友》的发表说明了对报告文学中国故事艺术上的突破和艺术上的认可,同时也表现了国家对这一方面的呼唤和期待。”

       “真正的报告文学其实是写给历史,写给文明的,我将来再写报告文学,可能会更注重历史,更注重文化,但是我的基础就是这些生活中的原汁原味的故事。”李春雷表明了自己未来的创作决心,同时,他希望大家能写好报告文学,讲好中国故事,也希望河南的报告文学成为中国报告文学更高的高地。

       李春雷创作的报告文学《大山教授》,以朴素感人的语言,讲述了生前身为河北农业大学教授的李保国致力推动河北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农民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作为报告文学作者,没有跟主人公面对面进行认真交流,会给创作带来难度。写《大山教授》有遗憾,但更多的是震撼。新闻媒体已经对李保国的事迹进行了多方面宣传,不过新闻停歇的地方就是报告文学出发的地方。我用文学笔法探到他的心灵深处,挖掘深层故事,完成了这本书。”李春雷说。李春雷说,自己最早知道李保国,是因为享受到了他的劳动成果。“他指导农民种出的浆水苹果,唤起了我儿时的记忆。他带领农民种出的薄皮核桃,改变了我对于核桃的认识。他的许多成果,不仅改变了太行山农民的生活,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细细碎碎的变化,这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李春雷说,他一直遗憾未能在李保国生前对其进行采访,他也一度因为李保国再三推辞自己的采访要求,而删除了他从网上搜集的李保国资料。但当他得知李保国逝世的消息,赶到保定参加完追悼会后,便决心一定要写这个人。“客观地说,城市里学研精深的专家为数不少,但大多只是坐在书房和实验室里,而少有人像李保国那样,揣着梦想和深情,穿着胶鞋和背心,双脚走进深山,胸膛贴紧大地。”正是带着这些激情和思考,李春雷调动自己的文学思维,尽力用最适合的结构和语言,去设计,去表达,最终完成了这部作品。

       春雷老师在《秀儿》中真实而艺术地记述了黄文秀30年生命历程。在老师笔下,黄文秀的一生,是青春在不懈奋斗中深情而灿烂的绽放——这既是她真实存在过的生命之花,也是作者妙笔生花的艺术。作者为这部作品取名《秀儿》,就已经流露出对这位百色山区农家姑娘、驻村第一书记的深情。“秀儿”是黄文秀的乳名,是家人、同学、朋友对她的昵称,也是广西乐业县百坭村乡亲们对她的爱称。从小到大的30年里,从承欢父母膝下到寒窗苦读,再到投身扶贫事业,一声声“秀儿”的呼喊,蕴含着多少深情!用《秀儿》作为书名,绝非作者信手拈来,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之后的选择,寄寓着作者对这位青年楷模的无限深情。

       黄文秀是一个心怀大爱、知恩图报、情深义厚的女孩。她对百色故土、父老乡亲、家人亲朋、同事同学、工作事业都爱得一往情深。她的这份深情在《秀儿》中得到了同样深情的展现。作品开篇从这里切入:秀儿利用周末回家给父亲送药,顾不得吃午饭,就要返回百坭村。重病在身的父亲担忧地说:“天气预报今晚有暴雨,到百坭有400里山路,太危险,要不明天再回吧!”秀儿回答:“阿爸,要下暴雨,百坭的几个屯子很可能发生山洪,我更应该回去安排防洪工作。”在进退之间,秀儿毅然选择前行,她实在是放心不下百坭村。不幸的是,秀儿30岁的生命陨落在奔赴扶贫现场的路上。秀儿对百坭、对百姓、对事业的深情,犹如雨夜的闪电,耀眼夺目。

       情景交融就有了意境,作者深谙此道。“紫燕啄春泥”“百合花开的声音”“瘦骨嶙峋的山村”“那本鲜红的《扶贫手册》”“砂糖橘笑了”“飘香的山野”……全书的章节标题充满意境之美,也充满作者对创作对象的感情。通过细节展现人物性格,是作品另一特色。“黄文秀开车把老人送到了家门口。老人一脚迈进门槛,却又转回身,颤颤巍巍走到黄文秀跟前,伸手拉住她的胳膊,慈祥地看着她的脸,喃喃着笑了。”“看见枣红马驮着重重的物料吃力地攀上山坡,黄文秀急忙迎上去,右手抱住老马的脖子,左手轻轻抚摸老马的前额,心疼地说:‘马儿太累了,我带你去吃点儿草,休息休息吧。’”“她抚摸着温热的酒坛,对村干部们说:‘等到百坭实现整村脱贫那一天,我们再把这两坛酒搬出来,和父老乡亲一起好好庆贺一番。’一位村干部开心地喊道:‘文秀书记,到时候最好和你的婚礼一起庆贺啊!’村干部们热烈鼓掌。黄文秀有些羞赧,两颊绯红,含笑应道:‘好吧,到那时我争取把自己嫁出去。’”这些真实而有意味的细节,把一个立体的黄文秀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既真实地表现了她的性格,也大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作者没有刻意雕琢语言,文字质朴自然却展现出强烈的感染力。书中文字不仅言简意赅、描述精准,而且明朗优美,节奏感、画面感很强,让人读来津津有味。“正值百坭村庄稼丰茂、硕果飘香的时节,黄文秀的生命之花,定格在了扶贫路上。不,那不是定格,那是绽放,秀儿的生命之花,永远绽放着青春的美丽!”这也是作者撰写这部作品时最深情的心声。

       创作背后,李春雷先后三次到百色采访,深入到黄文秀的工作生活,包括老家、遇难的地方。“我到现场去感受、去探访,深层次体会她的精神内质,我相信她身上有很多特殊的力量。创作中我的根本方针是以真实为基础为生命,用文学的笔法更加生动形象的把黄文秀的精神,黄文秀的形象传播出去,飞得更高,飞得更远。”李春雷说。

       “走出去之后,肯定有一部分人要回来的,我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黄文秀走出大山,学有所成后又回到了大山,把真情献给了山村,用生命回报了家乡,温暖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年轻生命的逝去让人伤痛,而用生命写就的青春之歌则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强烈的张力。作品不仅还原了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有血有肉的黄文秀,还勾勒出了以黄文秀为代表的驻村扶贫干部的群像图,呈现千千万万基层干部为乡村脱贫做出的巨大贡献,反映他们对人民、对农村的大爱情怀。这是一部倾力书写新时代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优秀作品,通过这部作品,读者们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都能够从中汲取到精神的养分,从而更好地去生活、去工作,去奉献、去成就,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相信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黄文秀,黄文秀会走进更多人的心里。当然桥梁需要我们去疏通,需要我们去引领。”李春雷表示。

       《秀儿》这部作品最大的特点在于文艺的创新力,“作者以朴素的细节,为我们还原出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让读者对她的经历感同身受,对她的选择理解钦佩,为她的坚持暗自加油。”“以出版物的形式记录、传播时代楷模的行动和精神,让更多的人有所感、有所悟、有所为,从而把无数小小的力量汇成一股推动社会发展的莫大洪流,正是书籍存在的意义和作用之一。”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刚刚提出“精准扶贫”构想的时,李春雷恰好正在中国最贫困的甘肃省定西地区采访。在这里,他认识了后来壮烈牺牲在扶贫第一线并被评为“时代楷模”的临洮县县长柴生芳。在与他的交谈中,李春雷第一次听说了“精准扶贫”这个名词,感觉眼前一亮。精准,干什么都要精准,不然就是事倍功半。

       当时,李春雷就深入采访几个贫困村,创作了第一篇扶贫题材报告文学《党参沟纪事》。而后的几年内,他又多次走进太行山深处的贫困乡村,写出了反映时代楷模李保国扶贫故事的长篇报告文学《大山教授》和反映一个山村家庭走出贫困的短篇报告文学《太行梦》;深入到内蒙古高原深处的贫困村,写出了反映农民养毛驴致富的短篇报告文学《黑毛驴,白毛驴》;深入到广西百色革命老区,写出了时代楷模黄文秀扶贫故事的长篇报告文学《秀儿》和反映当地农民依靠种芒果致富的短篇报告文学《芒果城》;深入到河北省广平县农村,写出了反映壮烈牺牲在扶贫岗位上的县扶贫办主任郑贵章事迹的短篇报告文学《县扶贫办主任》。

       2016年,他再一次深入临洮县,写出了反映驻村第一书记王海妮扶贫故事的长篇报告文学《妮妮下乡》。2018年,考虑到方志敏烈士名篇《可爱的中国》中描述的理想中国就是小康社会,他特别深入到方志敏烈士的家乡一带采访,写出了短篇报告文学《告慰方志敏》。2019年,为了完成长篇报告文学《金银滩》的创作,他走进塞北高原小村,冒着零下32度的酷寒,完成了对主人公的采访。

       一个时代拥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史志。鲁迅的《故乡》《祝福》、沈从文的《边城》、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孙犁的《风云初记》、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等等,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具有史诗般的呈现。

       “为民族复兴写史铭志,为全面小康树碑立传,这是我们文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李春雷曾表示。

       从2019年9月起,中国作协与国务院扶贫办合作,策划开展了“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组织作家们奔赴全国20余处实现脱贫重点扶贫地区深入生活、实地采访,记录下脱贫攻坚的艰辛历程,书写出建成小康的精彩故事。2019年6月,李春雷代表中国作协来到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深入田间地头和老百姓家中进行实地采访,经过前期构思和实地采访历时近1年创作出一部12万字的报告文学作品《金银滩》。该书于2020年10月份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11月2日在第11期《人民文学》杂志刊登,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特别是,12月9日,在签赠仪式之前,中国作协还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召开高规格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给予该作品高度评价。

       《金银滩》一书以精准的个案为切入点,选取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徐海成一家作为模板和缩影,语言清新利落,叙事丰富灵动,写活了精准扶贫带给贫困户生活的真切变化,生动地讲述了张北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建美好小康生活的精彩故事。全书通过习近平总书记走访的德胜村和那位农民朋友——徐海成一家,从贫困到富裕,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从深层揭示了这里农村的深刻变化,令人关注。

       年近六十岁的徐海成,是一个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眼界相对狭窄、家境异常困窘、心态陷入失望。在人生的几十年里,他曾经不甘贫穷,仗着浑身力气和一腔热血,进行过多次的“冲锋”,但由于种种原因都失败了,直落得家徒四壁、两手空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他参加了现代农民培训,主动承包大棚,开始学习种植优质土豆,并将土地流转出来,架起了一片片银光闪闪的光伏板。这样一来,命运,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看得见,细细碎碎却又是轰轰烈烈的根本改变。一颗颗饱满的土豆,金光闪闪;一片片明亮的光伏板,银光烁烁。

       土地依然是古老的存在,但如今的表现情景与人们的感受却与过去很不同了!

作家精准地选择了这个小村,以及小村里的一户特殊人家,通过他们这些年在经济上和精神深处的变化,写出这片土地的变化,写出中国农村的变化。这些变化,细细碎碎却又轰轰烈烈,看似自然过渡,却是根本质变。

       作家对这户农民和这个小村的精细书写,有着精细深刻的思想意义。因为这个小村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与丁玲当年创作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暖水屯村,相距不远。恰好有互比互现的作用。丁玲当年的时代背景是农民分田分地,即农民把集中在地主手中的土地平均出来,而这次是把分散在农民手中的土地集中流转起来,进行大户经营。两次尽管都有有关土地经营权利方式的变化表现,但内容内涵却根本不同了,是在新进过程中的再改变。

       作者站在当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历史高度,敏感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并进行了恰到好处的书写。写出了时代的变幻与发展,写出文明的复杂与演进,更写出了一种如烟似雾的欲辩无言的文化意蕴。

       《党参沟纪事》在201486日人民日报上整版刊发;我一口气读罢短篇报告文学《党参沟纪事》,回味悠长,一如他的《乡村的笑靥》般的好。作品切入点细小,以小寓大,见微知著,足见作者在创作上驾驭大题材的能力、在艺术上举重若轻的功力。读李春雷的这篇作品,深深感觉到,他在用小山沟小人物,演绎大高原大情怀。

       《党参沟纪事》将“时代报告”和“文学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兼具时代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摇曳多姿、丰润可读。据作者介绍,应水利部有关领导和朋友邀请,李春雷曾两次到甘肃定西一带采访。这里位于黄土高原深处,自古以来干旱少雨,生态恶劣,是天下皆知的贫瘠之地。作品所反映的就是:这些年,通过艰巨的水土保持工作,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业已彻底改变的现实。在我看来,此类题材不好写,属于“宏大叙事”的范畴。作者深入实地采访,当地各级政府可能会提供几年来,他们关于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的事迹材料、经验做法:面对现实困难,基于什么认识,采取什么措施,投入多少人力、物力,收到什么良好效果(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经济大发展,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得到什么深刻体会等等,这些都属于公文范畴,如果作者跳不出这些材料的拘囿,只是简单列陈、整理,是枯燥无味的,是没有可读性的——因为它们不是文学,没有艺术感染力。而李春雷把这样的“宏大叙事”巧妙化解,从走访的辽阔地域中,选取了“黄土高原深处的一个偏僻山沟”;从走访的若干个家庭中,选取了山沟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杨家,作为黄土高原上这场伟大变革的一个缩影,“演绎着顽韧的中国精神”。这样的以点带面,书写起来具体、实在,不空虚、不乏味,纪事、抒情有了可触摸的载体,可让读者身临其境地参与进去,感受变革的前因后果,赋予纪事以艺术魅力。著名报告文学评论家李炳银先生说得好:“报告文学毕竟不是新闻,不是机械的照相技术表现。在尊重真实事实的基础上,报告文学作家区别于记者的地方就是有对事实的整理、辨识、链接和表达的权利。”在《党参沟纪事》里,李春雷对笔下的纪事进行了文学的“整理、辨识、链接”,他的表达是生动的,致使这篇作品区别于新闻作品和公文材料。

       作品采用小说的笔法、立体的架构、文学的语言,演绎推进关于党参沟的纪事。不管是报告文学还是其他体裁的作品,“标题”像一个人的帽子,又像一件衣服的领子,醒目且至关重要。纵观李春雷的报告文学标题,都是非常艺术的,纪事、纪实,简洁、深刻、大气,不玄虚、不万能,切合报告文学这种文学体裁。就像这篇《党参沟纪事》,现实中的“大峪沟”在标题中被称作“党参沟”,读罢全文,你会感到作者匠心独具,意味深长。作品的结构设置回环曲折,紧贴社会环境和笔下人物行进,引领读者设身处地,呼吸到黄土气息。他用翻山村恶劣的自然环境变迁和村中杨德茂老汉的家族变迁“两条线索”穿插推进,营构了立体、多变、有吸引力的纪事空间,进而赋予所纪之事以丰富的精神内核。作品的语言简短,质朴,言简意赅,如“几十年来,蜗居在黄土深处,生存和生活,算计和计算,只是一种本能。”“黄土高原,中华民族的胎盘!”“大河流过,嫁与高原,是为黄河。”“看着背不完的大山,背不动的夕阳,想着自己的未来。”这些精准的句子,有微言大义之功效。

       厌倦沉思,启迪多多。从黄土高原的陇中一隅的沧桑巨变,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中触摸到“中国的皮肤、肌肉”,也感知到“中国的性格、命运”,更使我们懂得:“千百年来,正是在与黄土的相依相持和砥砺开发中,才诞生了丰满而顽韧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
       正如李春雷说说的那样:

       小康社会,几千年来就是中国仁人志士和政治家们的社会理想。但由于历史局限和种种原因,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无奈的梦想。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全心全意的百年追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更是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奋斗目标。而今,脱贫攻坚胜券在握,建成小康社会就在眼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华民族将真正告别贫困,走向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实在可喜可贺,应该大书特书。

       回想自己这些年的创作,我感觉十分幸运,也有所收获。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刚刚提出“精准扶贫”构想的时候,我恰好正在中国最贫困的甘肃省定西地区采访。在这里,我认识了后来壮烈牺牲在扶贫第一线并被评为“时代楷模”的临洮县县长柴生芳。在与他的交谈中,我第一次听说了“精准扶贫”这个名词,感觉眼前一亮。精准,干什么都要精准,不然就是事倍功半。当时,我就深入采访几个贫困村,创作了第一篇扶贫题材报告文学《党参沟纪事》。而后的几年内,我又多次走进太行山深处的贫困乡村,写出了反映时代楷模李保国扶贫故事的长篇报告文学《大山教授》和反映一个山村家庭走出贫困的短篇报告文学《太行梦》;深入到内蒙古高原深处的贫困村,写出了反映农民养毛驴致富的短篇报告文学《黑毛驴,白毛驴》;深入到广西百色革命老区,写出了时代楷模黄文秀扶贫故事的长篇报告文学《秀儿》和反映当地农民依靠种芒果致富的短篇报告文学《芒果城》;深入到河北省广平县农村,写出了反映壮烈牺牲在扶贫岗位上的县扶贫办主任郑贵章事迹的短篇报告文学《县扶贫办主任》。2016年,我再一次深入临洮县,写出了反映驻村第一书记王海妮扶贫故事的长篇报告文学《妮妮下乡》。2018年,考虑到方志敏烈士名篇《可爱的中国》中描述的理想中国就是小康社会,我特别深入到方志敏烈士的家乡一带采访,写出了短篇报告文学《告慰方志敏》。特别是2019年,我接受中国作家协会委派,承担了反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张北县德胜村脱贫故事的长篇报告文学《金银滩》的创作任务,而后走进塞北高原小村,冒着零下32度的酷寒,完成了对主人公的采访。

       通过这些创作,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时代脉搏的跳动,听到了整个国家在迈向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铿锵的脚步声。但是今天,当这个伟大时代马上就要到来的时候,回想以往,展望未来,深深思考这一宏大历史事件的特殊意义,又不得不自觉汗颜,自愧不如。

       一个时代拥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史志。鲁迅的《故乡》《祝福》、沈从文的《边城》、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孙犁的《风云初记》、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等等,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具有史诗般的呈现。

       全新的小康社会生活,是当今中国最精彩的现实。为民族复兴写史铭志,为全面小康树碑立传,这是我们文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自己的人生,无愧于伟大的时代。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燕食记》读后感

下一篇郭进拴|读《突出重围》和《英雄时代》有感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