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压水井

作者:孙臣付     来源:自由来稿     时间:2023-07-19
67305

  回到乡下老家,看到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消失二十多年的风物——压水井。

  压水井是农村使用的第二代饮用水井,与过去使用的土井相比,用水方便,干净卫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家家户户都打有压水井。社员们把一节节铁棒在院内选好的位置砸下去,拔出后形成一个深洞,然后再将塑料管底部钻几个眼,下入洞里,安上井头,拧好提水盘和压水的杠杆,就这样一眼压水井打成了。压水井使用很简单,倒一瓢引水,小朋友和老年人也可以压出水来。后来,随着农户打压水井的增多,农村又出现了走村入户的专业打压水井人员。他们带有自动打井设备,井头、塑料管、提水盘、压杆一应俱全,根据打井深度收费,一般打一眼压水井不到半天时间就完成了。从此,农户打压水井更方便,再也不用发愁央人难了。

  我家先后打了两眼压水井。第一眼压水井是1975年秋季打的,当时我正在襄城县双庙公社高中上学。打井那天恰好星期天,我亲眼目睹了这一难得的劳动场景。吃罢早饭后,父亲在村里央了6名劳动力,到我家帮忙打压水井。打井是劳动强度很重的活,先用铁铣在打井的地方挖一个一米深的小坑,倒几桶水洇半个时再开始打。然后,几个劳动力手举铁棒插入小坑内,边倒水,边用力向下砸压,使铁棒越砸越深。大家齐心协力,干的热火朝天,一直打到中午才将井洞打成,并及时下入塑料管,以防井洞被泥沙堵塞。接着,父亲吃罢午饭后不顾休息,找来板手、钳子等工具,一鼓作气地安上井头和压水装置,倒入引水后便开始压水洗井。我和哥哥也不甘示弱,主动为父母分忧,轮留压水洗井。全家老少齐上阵,不停地压水。到了傍晚压水井出水速度快了,但水还是很浑,经过沉淀方可饮用。当天晚上,家里做饭就是用的沉淀后的压井水,全家人喜笑颜开。从此,我家告别了到村里老井上打水担水的历史。

  后来,因天气持续干旱,浇地用水量加大,水位下降,我村附近的运粮河、颍汝灌渠断流,村里大水坑塘干涸,压水井基本报废。1993年夏天,我家又打了第二眼水井。这次是游乡的专业打井人员打的,3丈多深,价格不高,只收了35元。打成后,我迫不及待地倒入一瓢引水,迅速抬压压水井杠杆,刹时流水潺潺,回味无穷。

  那时,农村自然环境很好,天高云淡,风清气爽,井水没有一点污染,喝起来纯净甘甜。夏天,室外烈日炎炎,压水井压出的水冰凉刺骨,特别能败火解渴。冬天,滴水成冰,压水井压出的水热气腾腾。母亲用刚压出的水,趁热洗红薯、淘菜,我也常在压水井旁用温暖的井水刷牙、洗脸,顿觉神清气爽、心明眼亮。

  2000年秋季,家里建房使用压水井压水满足不了用水需求,我灵机一动,投资260元买了一台小型自吸泵,将压水装置去掉,安装在下水管上,出水更快了。这样,不仅加快了建房速度,又解决了院内小菜园浇水问题。

  日月如梭,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乡村振兴和农村饮水工程的推进,2019年夏天村里打了深井,成立了供水站,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心里乐开了花。

  饮水思源,压水井虽然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但在我生命的岁月里却留下了挥之不去的记忆。

  (孙臣付 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襄城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宋颂)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一炉柴火映岁月

下一篇秋日私语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