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陈丹燕:以25年的爱与期待,记录一代独生子女的成长

作者:罗昕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22-09-29
60421

1992年,在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担任青春节目主持人的陈丹燕经常收到青少年的来信,她惊讶地发现信里的故事闻所未闻,而那些写信的孩子全部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20世纪80年代培育起来的中国人。他们有自己特有的爱与恐惧,又反射出那个时代特有的热烈、进取、迷茫、焦虑和乐观……”她还在节目里连续做了三个月的独生子女生活的讨论,邀请独生子女和社会学家们一起讨论这代人的特点、生活方式和代际关系。

离开电台后,陈丹燕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她重新阅读、整理节目来信,并循着其中上百个有效地址做了几十个补充采访。1997年,陈丹燕的第一部报告文学《独生子女宣言》出版了。当时她在文中明确表示,她期盼的是1980年代的中国独生子女长大成人之后,在这代人中诞生的社会学家、人口学家、心理学家,会如何研究和表述自己这一代人带来的社会意义。

为此,她经过25年的等待。

而这个愿望在今年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新出的报告文学《独一无二——诞生在中国独生子女时代》(下文简称《独一无二》)中得以实现。《独一无二》脱胎于《独生子女宣言》,却又完全不同于《独生子女宣言》。陈丹燕陆续跟踪采访了1980年代出生的青年学者,获得了他们更长线的成长故事,以及他们对同代中国独生子女的专业研究成果。

9月26日,《独一无二》图书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在上海图书馆举行。

25年记录:时代之变,造就时代之书

《独一无二》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独生子女宣言”“赤子来了”和“独生子女的时代解码者”。如果说第一部分“独生子女宣言”是“独一无二”一代的前史,第二部分“赤子来了”则从2008年中国志愿者元年的定义出发,通过对一批成年后参与汶川地震、秘鲁地震、世博会、新冠疫情几个重要事件节点的“80后”志愿者故事的叙述,完成了“独一无二”一代的后史。至于书里的第三部分,是通过与“80后”青年学者的对谈,来对“独一无二”现象进行研究性解读。

“书中包含大量的场景对话,是通过陈丹燕历经25年的追踪记录采访得来。它正是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尝试呈现每一独生子女的命运和生存态度。”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陈远说。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原局长、上海市作家协会原党组书记孙颙回忆道,2008年汶川地震,上海作协想派几个作家奔赴一线,陈丹燕义不容辞地就去了。回来后陈丹燕和他讲:“你让我写的东西我可以写,但我更想写的不是那些,我想写独生子女。”孙颙一下很纳闷,汶川地震和独生子女有什么关系?然后陈丹燕告诉他,她在汶川碰到了很多抗震救灾的志愿者,他们无一例外,全是独生子女。

“我内心一动,马上感觉到陈丹燕的神经被触动了。”孙颙说,“我们老觉得独生子女一个个都娇滴滴的,没想到他们早就冲到第一线去了。我们领导也蛮开明的,同意她这样去写,她一下就写出来了。你现在去读,依然可以感受得到她当时的冲动和热情。”

被陈丹燕写进《独一无二》里的“80后”医生吴志雄和“80后”学者胡湛也来到了研讨会现场。2008年,陈丹燕在汶川采访了抢救危重病人的吴志雄,十二年后,她在华东医院的大红抗疫英雄榜上又看到了这张熟悉的娃娃脸——他在2020年成为第一批进驻武汉金银滩医院的上海医生。而复旦大学教授胡湛是“80后的世界——复旦大学长三角社会变迁调查”的负责人之一,他多年来持续关注“80后”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世界,分析“80后”何以被污名化,每一次报告成果都引起了极大社会关注。

“上一代人对于下一代人的观察总是站在上一代人的立场,这个立场和下一代人自身的立场差异很大。这些差异是可以被看到的,那就像是文学的留白部分。”陈丹燕看了看吴志雄,又看了看胡湛,无限感慨,“我一直期待他们这一代孩子长大,我想了解他们会如何看待自己的经历和成长。25年确实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我们有幸看到了国家一项重要人口政策的兴起与谢幕。可以说,正是时代的变化和和时代的局限,造就了一个时代特有的非虚构写作。”

公共叙事:有每一个个体的生命细节

“25年,当初最小的独生子女也已人到中年,从文本上说,《独一无二》是一本时间之书,一本不断生长的心灵之书。它关乎时代之变,关乎中国的未来,关乎家庭与社会伦理,关乎更广大的一个一个个体的人。”作家、《文学报》总编辑陆梅说。

在她看来,非虚构在中国作为一种文体样式,或者说一种特别的写作现象,还是要追溯到2010年《人民文学》启动了名为“人民大地·行动者”非虚构写作计划。“陈丹燕是很早就对中国非虚构写作有所贡献的作家。”陆梅认为,陈丹燕可谓“发明生活的人”,“她总是走在思想变化的前头,以敏锐的洞察力呼应着我们时代的细微变化。她的写作伴随着自己的成长,她以她足够的诚意,以个体的形式自觉地参与了社会集体记忆的建构。”

“独生子女现象其实也是重大公共事件。”人民日报上海分社副社长李泓冰感慨,《独一无二》这本书分为独生子女口述实录、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个体表现、学术追踪和分析三个部分,任何一个部分拿出来都值得单独成书。尤其珍贵的是其中的口述实录部分,以优秀记者的视角,具有个体生命和心路历程的史料文本意义。书里没有英雄,没有宏大的历史叙事,但每一个个体都眉目清晰,有立体而鲜活的悲欢,有淋漓而动人的爱和恐惧,足以被写进将来的历史,“事实上,在重大公共事件的叙事中,更有价值的永远是每一个个体的生命细节。”

媒体人周轶君对此亦有同感。她从《独一无二》想到了两个词——“解谜”和“树洞”,一是这本书解开了她关于“70后”独生子女的一些疑惑,二是这本书收集了广大独生子女的共同特质,但她也强调每个个体对于共同处境的反应可能很不一样,“外界对陈丹燕的标签可能是风花雪月、旅行文学,但她有一种非常可贵的追求,就是勇于刻画出个体非常清晰的面貌。”

文学观照:凿穿文学和现实的秘道

作家、出版人孙建江在《独一无二》里看到了一种连续性和文学观照。陈丹燕从1990年代开始关注独生子女,并长期追踪他们的成长与变化,正因为这样的持续性,一代独生子女的丰富性和真实感才能深入人心。“陈丹燕也是作家,无论这本书有多少社会学、人口学、统计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的意涵,字里行间不可能没有文学的照耀,我把文学的照耀看作这本书好读、耐读、拥有独特魅力的关键。”

“第一,她建构了一种人文和社会科学沟通的方式;第二,她打通了宏观和微观。”身为学者,胡湛直言《独一无二》让他发现文学也能为社会科学提供另一种记录和解读的方式。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人口研究所教授叶文振认为,未来学界对独生子女的关注还是要落在独生子女的结构分析,包括对“一孩政策”下的独生子女和政策解除后的独生子女做一个时期区分,对独生子女的性别结构、城乡分布结构、留守和流动结构、教育和职业结构、结婚和生育结构深入研究,也注重加强对失独家庭的相关研究和扶持等,“独生子女的生活还在继续,他们的人生故事还有新的演绎。如何在新时代的政策背景和人口形势下跟上他们的岁月足迹,是我们学者和文人的社会责任。”

“陈丹燕的《独一无二》是独具慧眼的,她看到了独生子女的问题,发出了独生子女的呐喊,更以浓墨重彩描绘了独生子女登上世界舞台的精彩形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孙云晓表示,《独一无二》证明了“80后独生子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独具乃至最具特色的一代人”;证明了“他们成了中国第一代真正普遍接触到世界多元文化的一代,以及第一批全面与互联网产生黏性的一代”;证明了“独生子女那双孤独的小手,推动了中国进入志愿者元年”;甚至借助调查数据和80后独生子女的口说:“80后也许是对父母最努力负责的一代,也是对子女的回馈期待最低的一代”。

孙云晓称:“历史向我们证明,这些描述与概括反映了独生子女一代人的本质特点和时代风貌,而这正是《独一无二》一书的重要价值所在。”

“我们这一代人,心里总还是有一块‘自留地’,不管社会怎么鞭打我,怎么磨平棱角,没关系,起码有这一块自留地,让我还能有自己的坚持。”吴志雄说,“2015年12月以后,上海就不发独生子女证了。我女儿出生在2015年,她是最后一代独生子女。我希望她自由生长,有自己的个性,往自己兴趣的地方发展。”

这番话仿佛呼应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徐锦江在《独一无二》序言中说的一句:《独一无二》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洞见到了中国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现象,而且用“非虚构”的方式凿穿了文学和现实的秘道,通向一个开放的未来。


(责任编辑:董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陈丹燕:以25年的爱与期待,记录一代独生子女的成长,作者:罗昕,来源:澎湃新闻,来源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28/c403994-32535817.html)

上一篇朱山坡短篇小说集《萨赫勒荒原》:抛却人间烟火,奔赴远方的蓬勃

下一篇南京95后作家丁中冶:作为“新留学生”走向宽广的他者与世界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