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古老节日,既是纪念先人的重要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旅游和享受美好春天的欢乐节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唐朝著名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句已经家喻户晓,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成为清明节的一个重要象征。
清明节的故事由来已久。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当时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汤让重耳喝了。十九年后,重耳做了晋文公,介子推却背靠柳树死在了山火中,为纪念介子推,更是为了感恩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自古以来,对于阡陌纵横的传统农业大国中国来说,清明节是一个刀耕火种的重要节气,对于忠孝仁义的中国来说,清明节是认祖归宗的一种祭扫行为,对于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来说,清明节是文人墨客诗兴大发的美好时日,出现了中国古代清明诗歌在二十四节气中独占鳌头的局面,同样清明节也是才子佳人的一次邂逅相遇……
民间素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要晴,谷雨要淋”的农谚,也是几千年来聪明睿智的中国人对于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经验总结。其实,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祭扫了。除此之外,清明节期间民间还有植树、放风筝、插柳、拔河、荡秋千、蹴鞠、打马球等丰富多彩的风俗体育活动。最近微信朋友圈不断转发清明节的有关说法,这是在教育人们任何时候不能忘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自己的根源和血脉所在。
清明节祭扫先人的活动,一直延续至今从不间断。祖宗墓前,大人神情严肃的站在先人的墓前致敬,思想上自然受到洗礼和熏陶,深深感到祖祖辈辈的由来,人总会有根,总归有源,开枝散叶,枝再繁,叶再茂,扎向大地深处的根,其实只有一处,这就是融入人的血脉中的种种眷念,那是我们的真正来处。
从古至今,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中国人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一直绵延不绝。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改革开放大潮席卷了华夏大地,同样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世界格局,国人首次走出国门,人与人之间交往空前密切,不少人因为工作关系等种种原因在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也无法与家人团聚,但是他们在清明时节雨纷纷中总是要克服困难回乡祭祖,这不能不与中国文化深层次的祖先崇拜、孝道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一大文化和精神支柱,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稳定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的重要原因。
据史料记载,清明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清明节祭扫活动所表达的感恩情结,具有强化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支柱纲常伦理的重要作用。与其他传统节气不同,由于清明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性双重节日,清明节也是传统节日系统中少有的依阳历而确定的重要节日,一般说来,节日时间比较固定地在现行公历每年的4月5日前后。
清明节也是春暖花开的踏青时节,这为人与人之间增加交流大开方便之门。《周礼》中有一段被历代无数文人墨客征引过的记载事实:“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在古代人看来,就是说清明节气正好是中春二月,春暖花开,万物萌生,到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这样的时节应该顺应天时,让青年男女自由约会,交流情感,追求美好爱情,男女之间甚至私奔交合也没有必要强行禁止,因为这样更加符合自然规律。
从唐代开始,寒食节与清明节开始并列放假,不同年号分别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商业发达,是人们生活日趋都市化的时代,人的需求呈现多元化,也是民俗向娱乐方向发展的时代。朝廷为了让人们能够在清明期间扫墓、踏青,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一日。“寒食第三节,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其繁华景象由此可见一斑。
清明的扫墓活动与踏青,本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主题,宋朝以后慢慢地融为一体,并不断地被赋予肯定的文化意义。人们把祭祀先人与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清明节俗体现了中国人知道感恩、不忘本的优秀道德意识。
宋代理学家程颢的著名诗句:“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描写的清明美景真的让人心驰神往,让人放飞心中梦想,让人憧憬美好明天,让人拥抱锦绣春天!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