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萨维尔勋爵的罪行》王尔德,讲述伦敦上流社会花花公子、无政府主义者和一则谋杀预言的极其诙谐的故事。
创作背景
在19世纪末的英国,工业革命已经给世界带来巨大变化,人类知识的爆炸已经初现端倪。但在英国的上流社会,仍然有那么多所谓的贵族,他们无知、轻信,成天出入各种交际聚会,享乐主义就是他们身上的标签。《亚瑟·萨维尔勋爵的罪行》的亚瑟勋爵就是此中代表。
作品鉴赏
一、作品主题
对传统道德的讽刺
亚瑟勋爵面对两次抉择(是否相信手相学家、是否杀害手相学家),都选择了后者—服从和向恶。这显然与当时的人伦是相反的。卫道士鼓吹反抗命运,爱拼才会赢,王尔德便提倡服从命运,反抗亦惘然;卫道士鼓吹“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王尔德便提倡“把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卫道士讴歌道德,王尔德便向“罪行”致敬。
对美的坚持
小说中的亚瑟不顾犯下各种罪行而坚持与西比尔结合,不仅体现了小说主人公对幸福的执着追求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在某种程度上恰恰体现了作者王尔德在生命本能下对美的坚持。弗洛伊德称,除了死亡人类还有一种本能,即生命本能,另一种说法是爱的本能。在心理学范畴,自我保存本能和种族保存本能相对;自我爱和对象爱相对,它们都属于爱的本能。“自我保存本能当然是一种爱的本能,但假如它要实现其目的,就必须使攻击本能受其驱使,所以爱的本能也是如此,当它指向一个对象时,如果它想占有这个对象时,它还需要所支配本能的某种帮助”。小说中的西比尔“有一种希腊式的风范”,“是一切善与高尚的象征”。王尔德认为,这种希腊式的美才是真正的美。而西比尔在小说中是亚瑟的最爱是他心目中的美神。根据弗氏理论,亚瑟正是出于保护西比尔幸福的目的犯下一系列罪行,因此,亚瑟基于本能产生的对美的执着追求便成了为他杀人罪行辩解的理论依据。小说虽然名为罪行,但从结局看,亚瑟非但没有受到法律惩罚,反而过上了幸福生活。
二、艺术特色
为了使这篇带有明显社会批评性质的小说能够更好地为读者所接受并引发他们的想象和共鸣,王尔德施展了他最为擅长的艺术手法—悖论或反讽,并将这一手法贯穿于整个小说的写作。这里仅举两例就可看出他巧妙的艺术手法所产生的奇特效果。首先,小说的定名和内容就是一个悖论,可以称之为名与实相悖。小说定名为《罪行》,但从它的内容来看,亚瑟的杀人罪行既未受到法律的制裁,也未受到良心的谴责,不仅如此,他的日子还过得非常幸福:夫妻恩爱、儿女成行、生活富裕、无忧无虑。当他把手相学家推下泰晤士河时,身后走来的巡警误认为他扔的是一件“东西”;几天后报纸登出的则是手相学家“因偶发神经错乱而自杀”的消息。这样,由于执法者的失职和新闻报道的失实,法律与他擦肩而过杀人之罪被掩盖了。亚瑟本人在实施谋杀后,虽然在“希望与担忧之间忐忑不安了几天”,最终却认为命运对他是“公平”的,心安理得地去操办他的婚事。这种写法无疑是对英国这个号称法制国家的一种讽刺和挖苦。
其次,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或命运都发生了逆转。亚瑟原本不了解,更谈不上相信手相学,由于一次偶然的聚会,结识了手相学家,经过后者的“指点”,艰难而痛苦地履行了命运的召唤后,竟成了手相学的坚定信仰者;原本非常相信手相学,自称离了手相学家“活不成”的温德美尔夫人,在手相学家死后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痛骂手相学家是个令她“憎恨”的“可恶的骗子”,转而相信精神感应术了。最可悲的是手相学家本人,他一生为人看相,却看不出自己的祸福凶吉;为了骗取一万英镑,他不惜示意亚瑟去谋杀亲戚,结果自己却成了被杀的对象而且还死于亚瑟之手,真是应了害人害己的古训。这些悖论看起来似乎不可思议,实际上并非绝无可能,因为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总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王尔德多少懂得一些事物转化的观点,他曾说:“最美的艺术就是最能完整地反映一个人的无尽变化的艺术”。应该说,小说中几个人物性格或命运相悖的变化,给读者带来特殊的审美愉悦和深刻的思想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