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勒斯马尔蒂是十九世纪匈牙利民族解放斗争时期杰出的诗人和剧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创始人、诗歌的巨匠、匈牙利新诗的奠基者、富有才华的裴多菲的发现者和带路人,他们一直保持着亲密友好的关系。维勒士马提的诗歌创作和文学活动使他在匈牙利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出生于加波尔诺虚尼克(Kapolnasnyek)一个破落的中等贵族家庭。当时那里只有疏疏落落的几间马厩和茅舍,如今早已变成一个美丽的村庄了。村里建立了诗人的半身塑像、纪念馆、文化宫,学生们每年在那里举行传统的魏勒斯马尔蒂诗歌朗诵比赛,朗诵他所作的《国歌》。
这个出身于破落贵族家庭的儿子,从小就熟悉县城里的贵族社会以及农村的艰苦生活。他十七岁中学毕业后就不得不去给一个有钱的地主当家庭教师,虽然年轻时候便开始写诗,但直到一八二五年他二十五岁那年,才以长篇英雄史诗《佐兰的逃亡》一举而成为全国闻名的爱国诗人。一九二六年,他移居佩斯城,一面在佩斯大学继续完成法律和文学系课程,一面阅读了大量的匈牙利和西方的古典文学作品,深受启蒙时期先进思想的影响。他一生写了许多长诗和短诗、优美的民歌、浪漫主义戏剧、短篇小说、评论与政论。匈牙利改革时期(十九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动荡不安、革命前的境况和尚未成熟的革命思想,都可以从维勒士马提的不同作品找到富于艺术色彩的反映。一八三二年,他被选为匈牙利科学院士。一八四八至一八四九年革命时期,他以柯苏特①拥护者的身份当了国民会议议员。革命失败后,他被迫逃亡过一个时期,直到一八五○年才获释,最后回到故乡度过了他的晚年。
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具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的部分中小贵族为代表,在匈牙利发起了一个争取社会进步与政治改革的运动,意在发展民族文化,争取民族独立。这反映在文学上是浪漫主义流派的出现,魏勒斯马尔蒂就是这个流派的奠基者和先驱之一。他的早期创作的特征就是:用浪漫主义的、理想主义的手法去描写匈牙利英勇的过去和匈牙利的历史人物。他对照着自己一代受压迫受凌辱的人们,列举了匈牙利族先辈们的勇敢和无畏的典范。史诗《佐兰的逃亡》及其他诗篇,唤起民族独立的自觉性,号召贵族的进步分子对奥地利反动派进行斗争。诗人的许多剧本,也都浸透着这样的思想。
在三十年代里,魏勒斯马尔蒂写了许多诗歌和诗剧,代表作有:《废墟》(1880)、《两座邻堡》(1831)、《血的婚礼》(1833)、《面纱的秘密》(1835)等。这些歌颂民族英雄、抒发爱国情思的诗篇,启发和鼓舞匈牙利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但是,在长期的创作实践过程中,他对“贵族改革派”感到失望,于是放弃了对过去英雄的浪漫主义的描写,把注意力转向人民的题材。诗人不断从民间文学中吸取滋养,诗剧《钟哥与金黛》(1830)和《阿尔帕德的觉醒》(1837),就是直接取材于民间传说的。在他的创作中,特别是抒情诗里,大都弥漫着当时的进步思想。
随着三十年代末至一八四八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高涨,魏勒斯马尔蒂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为了回答奥地利政权在匈牙利日益恐怖的统治,他写了《号召》、《祖国之爱》、《战歌》等脍炙人口的诗篇,谴责不关心民族利益的偏向,鼓吹忘我的爱国主义的精神,呼吁和歌颂民族的解放与独立,反映了诗人对日益猖獗的反动势力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更加痛恨。在《议会》(1846)这首诗里,他反对农奴制度。一八四六年加里西亚农民起义以后,他又写了《人们》,着重指出只有采取解放农民和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封建主义,才能维护匈牙利的民族独立,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更臻完美了。
① 拉约什·科苏特(1802-1894),匈牙利革命和1848-1849年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