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

作者:郭志明     来源:未知     时间:2011-06-29
6692

 传统的教学都十分讲究备课,要求教师不上无准备的课,不上准备不充分的课,这种讲究其实是很有道理的。要想上好课,必先备好课,这个道理大家都懂。问题是,在走进教室之前,我们到底该做哪些事情,应该有怎样的充分准备,这一点,不是大家都能认识到位的。所谓“预设”,就是备课要十分充分,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把握要准,对学生学习中可能要碰到的问题估计要足,对班上学生的学习状态要了然于心,对课堂教学的整个走势要精心设计,这样才能确保教学的效率。有位老师教七年级上册《山中访友》一文,受传统的“迷信范文”心理影响,总感到对课文已烂熟于心,教学时自得得很。想不到有位同学将了他一军:“老师,我总感到课文中有个地方说法不对,你有没有发现?”老师迅速地扫视课文,匆忙中也找不出个破绽,还是学生提醒他:第七段有这样一些描写的句子:“忽然下起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感动人又有些吓人,赶快跑到一棵老柏树下,慈祥的老柏树立即撑起了大伞……”这几行文字,写的人忽视了一个起码的科学道理,下雷阵雨到大树下躲雨,就有遭雷击的危险。老师听了,一阵脸红。


什么叫充分预设?就是要对课文的所有问题都理清了,文章精妙处统统悟透,文章瑕疵处也了然于目,胸有成竹才能从容不迫;课堂教学,对孩子学习可能遇到的障碍要有充分的估计,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去解决。《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名作,别里科夫的形象也刻划得十分成功。但由于国别、时代以及阅历的限制,学生对主人公那种独特的心态比较难以理解,教学时,如果按照常规,从情节入手再分析人物形象,可能很难激起同学的情感共鸣。为此,我们可以先撇开作品不谈,与同学一起去讨论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自卑,让大家去思考什么是自卑,自卑有哪些具体的表现,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等等,学生对与自卑相关的心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进入课文去思考别里科夫这一形象,就较能理解他的种种不正常的表现,再结合写作背景的分析,对别里科夫的悲剧之源也就能较好地把握了。
什么叫充分预设?就是要充分考虑课文内容与学生情感、能力之间可能产生的“间隙”,从而找到学生的“最近接受区”,促使他们以最便捷的路径迅速地消除这种间隙,以达到对课文理解的最佳境界;语文教学比较忌讳“单一”,不管什么文章,不管什么文体,都是结构、主题、特色几部曲,让“活”的语文显示不出生机。为此,课前预设,一定要注意把握文体特点,让各种文体异彩纷呈,让学生学不同的文体都能独有感悟。比如学议论文,就要努力让学生进入一种“演讲、辩论”的情境,在那样的情境中,学生才能体会到所谓的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论证有条理;学说明文,就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成为“推销者”的角色,惟此,他才能对被说明对象了解得十分透彻,才能尽可能地把它的优势充分地展示出来。《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要透悟诗歌所创造的意境,你就得让学生闭上眼睛,静下心来,把自己设计为徐志摩,让现实回到遥远的年代:再次来到康河边,望着脉脉的流水,万千感慨涌上心头——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只有当学生进入这样一种诗的状态,他才能产生诗情,涌出诗意。
什么叫充分预设?就是要因文而异,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解决地问题变的简单轻便了,教学准备时,我们就要充分调动这些积极因素,力求化复杂为简单,以给学生更多直接的、感性的印象,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材中,有不少涉及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内容的文章,这些内容,离学生的实际和生活积累尚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光凭书面语言文字的阅读或教师口头的语言介绍,很可能辞不达意或者有所挂漏,影响孩子对科学知识和客观世界的正确理解。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比如《故宫博物院》这样的课文,没到过北京、没游过故宫的孩子只从文字上去领略,那得到的印象是平面的、枯燥的,而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穿插一些介绍故宫的音像资料,那给学生的印象就是立体的、多维的、可感的,远比单凭文字信息所达到的效果要好。其它如《北京立交桥》、《胡同文化》、《神奇的激光》等,都应借助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知识背景,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更宽裕的发展空间。
什么叫充分预设?就是要想方设法,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积极因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空间,创造优秀的条件。其实,语文学科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学科,要使这种“生机”得到充分张扬,必须对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情况有一个充足的了解,从而能根据学生实际,根据课文优势,采用相应的课型,合理地推进课堂的走势,以求收到较佳的效果。《羚羊木雕》课文亮点很多,比如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语言材料的精美传神、环境勾勒的反向映衬、结构快捷的插叙方式等,教学时,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课型:①诵读课型,通过听读、分组试读、分角色朗读、吟诵美读等方式,让学生理清故事、感受人物、体味语言、悟出情感等;②演读课型,以表演家庭短剧的形式导入新课,以电视台“心灵大碰撞”的形式演读课文;③辩读课型,正反双方进行辨论,在陈述观点以后一辩二辩三辩四辩,然后总结;④练读课型,先让学生研究课文的写作技巧,然后再给课文穿插“环境描写”,最后让学生读写课文,展开想象。课后还可举办精美的片断层。什么叫充分预设?就是要充分挖掘课文资源,根据学生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是充满生机、洋溢情趣的课堂,师生在课堂上一旦进入“心灵撞击”的境界,他们内蕴的情感和潜能会充分地释放,此时,他们的视野会显得无限广袤,他们的思维显得空前活跃,课堂教学中准确及时地抓住这样一些契机,不仅会延展课堂的时空、获得意外的惊喜,更能使我们的学生在增益智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主体意识,增强自主信心,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沉浸在学习、思考品鉴的氛围中的时候,常常会提出一些老师没有想到甚至想不到的问题,作出一些老师没有预设过的举措。这种情形,可能会改变教师的教案,或者令老师一下子手足无措。如何处置?责怪学生“钻牛角尖”自然不对,回避退舍课后再说的推托会令学生非常失望,最好的办法是把这种“意外”作为课堂的“生成”资源,教师巧妙地抓住并利用这些资源,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开发这些资源,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益。有位小学语文老理财在教《小松鼠找花生》一文时,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花生果为什么长在地下而不是地上或者树上?”这是一个大家都习以为常可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老师也感觉到说不清楚。本来,老师可以抓住机遇,把这个问题“扔”给学生,让孩子们自己去想象、思考,可又怕孩子们说得不着边际,把科学知识弄歪了。于是老师用了一个比较低级的办法:“这个问题老师说不清楚,你们课后请教自然老师。”应该说,课堂教学留下了一个比较明显的“遗憾”。如果先让学生议论、思考,然后再收拢来让学生课各找办法,问老师、查资料、上网等,效果肯定不同一般。后一位语文老师在执教《田园诗情》一文时,学生抓住了一句话“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提出了问题:“真正的荷兰究竟是怎样的荷兰?”老师认为,这是一个颇有“开发”价值的“生成资源”,于是便把绣球“抛”给学生。孩子们积极动脑,又迅速地阅读课文,于是一句句精美的表述纷纷涌出:“真正的荷兰风景如画,诗意盎然。”“真正的荷兰诗情画意悠然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真正的荷兰优美、幽静、悠然。”“真正的荷兰无处不是画,无时不是诗!”这些表述,无不是浓缩了课文,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在不少学生努力地遣词造句的同时,又一双小手举了起来:“老师,他们说得都不好!真正的荷兰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又是一个让老师想不到的“惊喜”,是啊,“真正”二字有无数注脚又无法给它注脚,它的内涵就在这两个字中间。冰心老人说过:“文字竟是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写不出这空灵的妙景。”“真正”二字你无需诠释,因人而想,妙境无限,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而这位学生的领悟也正是悟到了它的“真谛”。抓住这一“生成”资源,课堂获得了无法预约的精彩,这种生命气息溢动的课堂充满了灵气,充满了创造,教学效果远远超过了“预设”的范围。
高明的语文教师不仅善于捕捉课堂“生成”的瞬间,而且要善于抓住这一“契机”,将这一“资源”扩充、做大,使之成为增益学生语文才能的重要“载体”,成为培养学生语文感知的无尽“源泉”。童话故事《谁的本领大》讲风和太阳都夸自己的本领大,争执不下便展开比赛,比谁能脱下孩子的外衣、比谁能让船行得快,结果各有本领:风吹把孩子的衣服裹得更紧,太阳却热得让孩子脱下了衣服;风推着船,船带着帆飞速行驶,而太阳的强光却照得船夫没了力气,船走得更慢了……教学中,孩子提出了一个问题:“风和太阳为什么只拿孩子和船比赛呢?”是啊,一个多好的“生成”,老师激发学生去想:“如果太阳和风又遇上了别人该怎样比呢?孩子们想出了农民伯伯扬谷子、运动场上的田径比赛、净化操场的废纸灰尘等……这一想,把孩子从课堂拉向了课外,从有限空间拉到了生活中间,视野打开了,思维活跃了,语感增强了。老师没有就此打住,他要对这个生成资源进行进一步挖掘,于是他要学生看课文最后,同学们说:是啊,文章已交待了比赛结果,风和太阳都认为他们各有各的本领,我们为何还要让他们比来比去呢?老师接上话茬:是啊,老是比不成了好斗的公鸡了。你们说经过这次比赛,他们会怎么相处呢?孩子们又想象开了:有的说他们各人去干各人的事去了,不再比了;有的说他们不打不成交,做了好朋友;有的说,他们会牵手合作,共同造福人类。老师便让学生以风和太阳的合作为内容,写一篇想象性的故事,这一来,学生学习的情绪更高涨了。课堂教学中,预设之外的一个“生成”,有的老师视而不见,有的老师稍抓则放,而这位老师不仅紧紧抓住了,而且进行了有深度有广度的开发,这种对“生成”资源的驾驭意识和水平,足现出其超寻脱常的本领,这种本领,是对语文学科的特有的“敏感”,也是一个人能成为优秀语文教师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郭志明,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 读书﹒悟理﹒提升

下一篇备课杂谈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