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于丹石钟山等名家热辣点评高考作文

作者:蝈蝈     来源:未知     时间:2011-06-11
7170

     今年高考已结束,随着各地作文题目的相继亮相,“高考作文”再度迅速走入公众视野,成为各大媒体的焦点话题。考试结束后不久,在微博上这样一条被众多博友快速转发:

为了《坚守梦想》,我《拒绝平庸》,〈拥抱〉〈诚信〉,《时间在流逝》,我《总有一种期待》,《行走》在弥漫着《苹果香味》的田野里,翻阅《旧书》中那些《与大自然的悄悄话》,终于,《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的争论》,在《镜子》中回到《原点》。我只能说:《谢谢大家,你们来了》。

乍一看这段内容,似乎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这可不是什么散文片段,短短一百多个文字中间,其实隐藏着今年14个省区市的高考作文题目:比如,全国卷的是《期待长大》,四川卷的是《总有一种期待》,广东卷的题目叫《回到原点》,而安徽卷的题目则是《时间在流逝》。

众家点评五花八门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也许是所有高考题目中最“亲民”的部分,所以它能从校园无障碍的走向社会,从考生关注快速过渡到公众热议。除了考生之外,公众会怎样看待这些五花八门的高考作文命题?

 何亮亮:上海作文最有意思,这是一个哲学题目

昨晚《新闻纵横》的值班编辑马文佳首先拨通了著名时事评论员何亮亮的电话,他表示对上海的作文《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的命题,很感兴趣。

何亮亮: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也可能会引起争议的是上海出现的考题,《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为什么我会这样想呢?因为它引用了犹太王大卫以及契科夫小说的两句话。我想读过一些书的人也都知道,这是一个哲学的题目。写好这样一篇短文真是不容易,我说写的好不容易,但不是不能够写好,我倒是很有兴趣,像这样一个题目高分的考生会是怎样的考生,如果有的话我想这位考生他们一定在很小的年龄,已经对哲学有了相当的思考能力、领悟能力,以及更重要的表达能力,我感受到了但是我能够表达出来。

石钟山:天津作文“以小见大”,挖掘学生的潜力


同样具有创新意味的还有天津,作文题采用的是材料作文形式,用望远镜、显微镜、哈哈镜等五种镜子作为可选素材,让考生从中提炼自己的观点。对此,曾经创作过《激情燃烧的岁月》、《幸福像花一样》等著名小说的作家石钟山在接受《新闻纵横》专访时,对这种“以小见大”的命题形式表示认可。

石钟山:天津试卷从镜子说起,我想通过一个镜子能折射出我们内心世界多侧面、多层面的灵魂,以及审视自己、审视别人、审视社会,通过审视这个社会能看到自己剖析自己,然后掌握未来,挖掘孩子潜力的东西。

#p#副标题#e#

于丹:北京作文打破非此即彼的单一答案,体现多元化思考

北京的作文命题也选择了一段材料,主题就是对于“世乒赛中国队包揽全部金牌,三个学生的不同看法”,考生自由选择一个角度来阐述,著名文化学者于丹表示,很喜欢这种体现多元化思考的命题形式。


于丹:我看北京题的时候就挺感慨的,因为我觉得我们出题的人终于站在一个高度上让我们的孩子打破原来的这种非此即彼、非对即错、简单的单一答案,而告诉他们这个世界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所以现在很多的孩子刚刚走出书斋,进入社会的时候特别容易年轻气盛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这件事就是这样的,你为什么说他是别的样子的。其实,题目多元的角度对事件完成一个认识,这种方法比结论更加重要。所以我觉得这次的作文题考察的是思考的方法而不是最终的结论,给人金子,不如给人点金术,在作文中给予一个导向比给予某一个个案更重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挺喜欢这个题目的。

蒋昕捷:中国崛起之类命题不太适合考生发挥

除了这类选题灵活,考生创作空间较大的命题之外,还有一类命题也引发了大家的关注,例如:在河南、山西、海南等7省份使用的新课标卷中,作文题目是“中国崛起的特点”。

尚未步入大学的孩子,能否驾驭这类命题?财新传媒《新世纪周刊》记者蒋昕捷,10年前曾凭借白话文《赤兔之死》获得高考作文满分,对此他这样分析:

蒋昕捷:可能有一类题,比如说像谈中国的崛起,或者说中国的发展,但是我觉得如果是考生的话,那可能包括像大量农村的学生在内,有很多学生在这方面的信息是匮乏的,如果有一个学生很爱上微博,他可能做这样的题目很占便宜,所以我觉得这样的题目指向性比较明确,如果说作文题考察文笔或者审美的话,那这样的题目可能不太适合考生的发挥,类似的像去年有一个关于圆明园兽首拍卖的题,这样的题是不是应该尽量在高考中避免出现。

何亮亮:高考作文应兼备实用性与文学性

高考作文中,最难能可贵的也许就是让充满魅力的语言表达,与睿智的思考完美结合。如何让考生在贴近生活的同时,妙笔生花的表达生活的感受?著名时事评论员何亮亮这样支招。

何亮亮:我觉得作文,其实从高中的学生作文应该分成两种性质,一种是实用性的、工具性的,另一种是文学性的、感性的。其实现在各地的作文考题两者兼备的几乎没有,要么是实用性的,要么是文学性的。从这里我想到一个问题,是不是学生们应该掌握这两种问题,实用性的就是在工作中一定有用,另一方面喜欢文学的,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教育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作文,就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作文的题目今后是不是可以由两道题目让学生选,这是我自己的一种想法。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蝈蝈,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部分高考作文题太“浮云”

下一篇2011高考作文“楼市体”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