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打造本色的语文课堂

作者:杨梅,张福圣     来源:未知     时间:2013-06-04
7591

34年前,吕叔湘先生曾在《人民日报》上大声疾呼:“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34年后的今天,作为文化强省的江苏,在去年语文均分81(满分160分)的背景下,今年终于接近及格线(平均成绩91分)。一方面是语文课改轰轰烈烈,你方唱罢我登场;另一方面是高考成绩惨不忍睹。为什么课改多年却不能在语文教学效率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

每一位有责任、有良知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必须直面这一矛盾,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广大师生重拾对语文教学的信心。笔者拟从阅读教学的视角,探寻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以期方家批评。

一.让读书声成为课堂的序曲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要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要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李镇西老师教学《冬天》时,就设计了“读出自己——读出问题”等自读环节,使课堂教学达到了化繁为简、返璞归真的境界。课堂上,学生都在抑扬顿挫的自由朗读中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哪些地方舒缓,哪些地方急促,都体现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老师的主要作用则是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舒展的心灵、思考的大脑,然后用感情融汇感情,让思想碰撞思想,进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至今,仍有不少人,把上学称为“读书”、“念书”,就是这个道理。了解了“读”的重要性之后,我们还必须明确读的内容和读的主要方式。

教材是“读”的主要内容。教材选文多为民族精神之源泉和世界文化的精髓。翻开我们的教材,无论是古典诗文,还是现代名篇;无论是外国的小说戏剧,还是中国当代的精品散文,都可称得上是经典之作,无论是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渐染作用。我们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不能只把它当作例子来教,而是要重视作品的原生价值,让学生将之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进行积淀。教师只有把教材研究透了,让学生走进“阅读”,透过一篇篇具体的课文,通过语言的学习与运用这个主线,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环境中体验、感悟语言形式;让学生学习、吸收、内化优美典范的语言,并在表达的过程中,由不自觉到自觉地运用这些语言;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获取知识,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形成价值观,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

朗读是“读”的重要方式。朗读就是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的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课文是一种书面语言,必须通过朗读这种声音的媒介,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使它增加活力,跳跃着生命,从而使学生全方位、立体化地感受它。朗读还包括语言的思维感受能力和对语言完美的鉴赏能力,它凸显着学生的语感素养。反复的朗读,调动着多种感官,不断地咀嚼享受,在享受中加深记忆,甚至“熟读成诵”。

例如,在教读朱自清散文《春》的课堂上,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形象,体会感情。如:“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品味春风的和煦,小草的鲜嫩,进而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通过反复诵读,理清文章的层次:盼春、绘春、颂春。明确了课文的中心,亦有利于理解与背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最后三句话,“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学生了解了其中的内涵,很快地说出了“新”“美”“力””三个字。之后围绕这三个字,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文章的中心:本文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新、美、活力。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当然,适当的默读、略读、速读也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效。

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应以阅读为本。因为,读本身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方法,而且最终会成为一种能力——在读的过程中生成对话,积淀语感,感悟情思,掌握方法。

二.让心跳声成为最美的音符

“学以思为贵”。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学生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给学生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还可以给学生指思路,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

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不鼓励独立思考,教师的教学过多地囿于书本,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这种做法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思维断层,教师不敢也不能超越书本,更不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见解。久而久之,师生都养成了思维的惰性,教师照本宣科,学生亦步亦趋。这种单调、乏味、刻板的教学令师生兴味索然,缺乏创造的欲望。

读书,还要强调以思维训练为核心,把读与思有机结合。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阅读语言文字是把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可知的形象,从而让学生产生“灵性、悟性、创造性”,这就必须要求学生有积极的思维参与才能实现。而学生积极的思维,是靠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诱导的。一节好的语文课,是教师一联串好的问题设计。精彩的问题设计不应该是零碎的,也不应该是一问一答式的,更不应该是简单重复的提问。问题的精心设计应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思维产生激越奔流、一泻千里的态势,并能举一反三,产生“思维灵感”效应。

三.让写字的“沙沙声”成为课堂的片尾曲

如果说“读”这种手段是吸收营养,是“吸纳”的过程,那么“写”则是加工和生成的过程。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很有道理的,“写”能加强记忆、整理思维、提高认识。故而,在我们的课堂上一定要出现写字的“沙沙声”。

(一)归纳整理、制作“语文精华本”。我们可以借鉴魏书生老师“语文知识树”方法,制作“语文精华本”,建起自己语文知识的框架体系。根据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设计语文知识精华本目录。分为以下7个方面:语言文字、文言阅读、古诗词鉴赏、名句默写、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平时进行知识的搜集、整理和归纳。在每次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并把所学知识纳入到“语文精华本”中去。切记,要准备一个较厚、精美的“精华本”,可以悦己愉人。“精华本”可以正面书写,反面剪贴、摘抄。这样既有宏观上的把握,又有微观上的突破,就会使我们的学习有的放矢,阅读中可广泛摘抄、做作品评析、写读后有感等。

(二)当堂练笔,形成文字表达的习惯。当“阅读”与“整理”成为习惯后,必然有所思、有所悟。把这些感想诉诸笔端,就是主动地创作。我们要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自我的写作欲望,从而达到“我手写我口”、“我笔抒我心”的美妙境界。练笔贵在多练,贵在坚持,贵在抒写自己的生活感悟和情怀。

听说读的归宿是写。对学生而言,没有写的语文教学,一切努力都将化为“空中楼阁”。心理学研究表明,听和读作为摄取信息的主渠道在人们日常交往中分别占45%和16%,而说和写作为信息的输出方式在人类语言交流中分别占30%和9%。由此可见,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训练不能偏废。为此,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相对单一的语基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等程式,以提高受教育者语文整体能力为目标,构建听说读写合而为一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还要让学生多动笔,杜绝发言时“信口开河”、“不知所云”的现象。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在语文课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今天,让“读书声”、“心跳声”、“写字声”回归我们的课堂,打造返璞归真的语文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使语文教学回归其本来的轨道。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杨梅,张福圣,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与孩子们一起快乐阅读

下一篇阅读,使教师更理解讲台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