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记叙文写作的“欲盖弥彰”

作者:周长会     来源:未知     时间:2012-10-31
7000
记叙文写作的“欲盖弥彰”       
 
        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指出,作者创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隐在读者”。这一“读者”存在于作者创作的任何一个环节,是“读者的需求或审美期待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是读者的存在与作用内化生成于作家心中的一种意识”。在老一辈的语文教育家的文章中也有类似的论述,如夏丐尊在《文章讲话》中说:“所谓好的文章就是使读者容易领略、感动、乐于阅读的文字。诸君执笔为文的时候,第一不要忘记有读者。第二须努力地求适合读者的心情,要使读者在你的文字中得到兴趣或愉快悦耳,不要使读者感到厌倦。”朱自清也曾说过:“写作练习是为了应用,其实就是应用于这种种假想的读者,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可不能没有读者。”(《国文教学·论教本与写作》)我们欣喜地发现,在201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新标准里有这么一句话“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虽然语焉不详,却掷地有声,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下面的这句话应该成为中学写作教学的共识:写作不是作者一个人的事,而是作者与“隐在读者”的对话。因此有的时候,如何“取悦”这位“隐在读者”是作者在写作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
    当前中学生作文存在的一个通病就是作者耐不住性子,喜欢从作文章跳出来,直接面对读者。要么抒情像洪水一样泛滥,要么唱起高调来一发不可收拾,殊不知这种没有节制的情感和浅尝辄止的议论非但不能取悦读者,反而却把读者赶跑了。而聪明的做法,就是“欲盖弥彰”。
  “欲盖弥彰”典出《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它的意思是说指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其实“欲盖弥彰”这个成语蕴含了一个普遍的事实,即人们越是刻意掩饰什么,结果反而使其更加暴露。写作又何尝不是如此。既然写作是一种对话,作者不要一上来就急头白脸地挑明自己的谈话的意图,不妨话说七分,留三分余地。眼见读者的胃口被吊足,你只需轻轻一点,甚至有时只需一个暗示,读者就能领悟于心。须知,作者欲言又止,欲说还休,读者才能欲罢不能,欲罢还休。而作文呢,则呈现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婉约之美。
[病文扫描]
    那一株玫瑰,如此美丽  杨国梁
   “爸,你看它还在呢。”“是啊,多么顽强的生命啊。”又是一次暴风雨后的绚丽绽放。那一株有着红玛瑙般花瓣的玫瑰独自绽放在那么凄凉的角落,而它却显得格外娇艳。
    在一周之前,还是那个黑黑的角落曾有一簇格外引人注目的红玫瑰,那曾是我和老爸辛辛苦苦种上的,老爸说:“等到晴天,我们把这些花移栽到阳台上、屋里,让红玫瑰的花香弥漫整件房间屋子。我不说话,只是默默地想着。而在两天之后的夜里,天上乌云密布,放眼望去,看不到一颗星,这时,狂风大作,村子里的树也被大风吹乱得不成样子,即使那样直挺躯干也没能幸免于难,随时都能听到它的枝条北风折断的声音,当我的目光转移到那簇玫瑰上时,老爸说:“不知道它们能不能存活下来。”
    果不其然,早上打开门看到院子里被风吹了一地的残枝败叶,尽管那些叶子还是那么浓绿却只成了一地寂寞。令我想不到的是由一株顽强的玫瑰毅然抬起高昂的头,好像是在与昨天晚上的暴风雨示威,即使 它们早已远去,但它们不知道,有一个他们曾经肆虐过的角落还有一个他们打不败的顽强生命。
    再往后的日子风雨日子里,它从来未被折服在恶劣的条件下做着不屈的斗争终于它坚持到了今天。是什么力量使它这样抵挡住暴风雨的奔劲?我想在它的同伴一株株离它而去时,它就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它不但要活下去,而且要为曾经和它一同抵抗风雨的同伴活下去,所以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有自己活下去的理由,有不屈不挠的信念。
   这诠释了一株玫瑰的顽强,虽然身披刺甲,但它的成果却是那样的迷人。
   当一个人为某种原因坚持不住的时候,想想玫瑰吧,不要老是看着远方的路,只要你渡过难关绽放自己的时候,这才是一个人的伟大。而那一株玫瑰一直绽放在我的心中。
 [点评]一株玫瑰在暴风雨过后傲然挺立在墙角里,这给作者的心灵带来巨大的震撼,文章歌颂了生命的顽强。作者的文笔不错,尤其是描写暴风雨肆虐的段落,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却写出作者对玫瑰命运的担心,应该说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文章的末三段的作者的议论,这本该是文章引发的读者的思考,遗憾的是,作者迫不及待地从文章背后跳了出来,面对面地对读者开始了说教。其结果就是使读者退而远之,文章的感染力也大打折扣。
[升格文展示]       
           那一株玫瑰,如此美丽  四四杨国良
 “爸,你看它还在呢。”“是啊,多么顽强的生命啊。”又是一次暴风雨后的绚丽绽放。那一株有着红玛瑙般的玫瑰在凄凉的角落里独自绽放,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娇艳欲滴。
       一周之前,还是那个黑黑的角落,一簇红玫瑰格外引人注目,那是我和老爸辛辛苦苦培育的,望着眼前娇嫩的花朵,老爸骄傲地说:“等到天晴,我们把这些花移栽到阳台上、屋里,让玫瑰的花香弥漫整间屋子。”我不说话,只是默默地期待着。没想到两天之后的夜里,一场暴风雨不期而至,当时天上乌云密布,放眼望去,看不到一颗星,狂风肆虐着大地,村子里的树即使挺起碗口粗的腰杆也没能幸免于难,我甚至都听到它的枝条被风折断的声音,站在窗前,当我的目光转移到那簇玫瑰上时,老爸的眼神中掠过一丝忧虑,“不知道它们能不能挺过这漫长的夜。”
        第二天清晨,我推开门,院子里到处都是残枝败叶,尽管是那么浓绿,却显得那么的寂寞。回想起昨天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我急忙跑到那个角落,眼前是一片狼藉的景象,花枝东倒西斜,有的甚至被连根拔起,地上铺满了花瓣,有些已经不成模样,身上带着被蹂躏的折痕,有的被死死地把黏在地上,让污浊的泥水浸泡着它们的尸体,零落成泥碾作尘,这些天空中曾经的红色精灵最终消融在大地里了。
        我轻叹了一口气,正在转身之际,墙角的一抹艳丽留住了我的目光。令我想不到的是还有一株如坚强女神般的玫瑰依然那样不屈地挺立着,花瓣上还能看到闪烁的水珠,不知是昨晚留下的雨滴还是清晨的朝露。一阵微风吹过,泥土夹杂着花儿的淡淡清香,弥漫在整个小院里。这时候,太阳缓缓地从东方升起, 一群鸟儿在太阳的光芒中穿过, 与白云一起齐头并进。终于,有一米阳光发现了这个角落,我惊奇的发现,那一株玫瑰,是如此的美丽。
[点评]修改后的文章充分体现了“欲盖弥彰”的写作原则。既然写作本文是通过玫瑰表现一种精神打动读者,文章的修改就把重点放在了玫瑰的身上。修改后的文章丰富了两个细节:一个是详写“次日清晨草木的狼藉”,这样照应了昨晚的暴风雨的肆虐,又烘托了玫瑰的坚强。另一个是,详写了墙角里的玫瑰在朝阳的沐浴中傲然挺立的情形,其用意不言自明。作者的情感自始至终都隐藏在文字的背后,只是在文章的最后,似蜻蜓点水,轻轻一点,却荡起涟漪一片。一字未赞,却让读者心领神会,收到“不言而自明”的效果。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也是“欲盖弥彰”的妙处所在。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周长会,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闲话学校教育

下一篇万圣节简介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