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考试如此多“娇”,引无数老师“竞”折腰

作者:全息网编辑     来源:未知     时间:2012-05-21
7075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可考试不再是老师的骄傲和专利,而成了这个时代的法器、利器了!考学校,考公务员,考从业岗位,考能力水平,考等级绩效……名目繁多,不一而足,烧烤着时代如此多娇!
      抬望眼,仰天长啸,在课堂上总是出题考学生的老师,如今在新课程改革中给“革命”了,一年总有几度“被考”。我所在的高中,每学年结束时,想续聘的老师必须参加一次高考试题的作答;每个学期校长都要举行一次教师文化水平的笔试会,笔试成绩成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数据。还有高三把关教师的定岗选拔考、“心与心的交流”师生同室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老师还在灯火阑珊处——考试!
考试如此多娇,引无数人“竞”折腰!
      近几年,我国高考考生人数徘徊在900万左右,莘莘学子守得十二年寒窗苦,也未见得云开花月明。大家争名牌大校、抢一类重本、占优质学位,为伊消得人憔悴,望尽天涯路!我国一本类大学录取率,地域性差异大,北京市可以高达25%,而地方省市不超过10%。大家把北大、清华当作成功的标签和梦想的救命稻草,可又有多少考生铩羽而归啊!大部分考生最终被一般本科、专科院校收罗去,还不要等毕业,次等、下等公民的烙印就已经被打上了额头。
      国家公务员是个金饭碗,可谓“炙手可热势绝伦”!每年的公务员考试堪比华山论剑,相对国考——高考,犹有过之而不及;热门职位竞争尤其惨烈,几百人竞一位。高笔试成绩,高行政职业能力素质,高学历,可他们成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务员后,他们的行政能力和工作效率又高在何处呢?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发布,中国的公务员接近一千万人。有人说“汉朝八千人养一个官员,唐朝三千人养一个官员,清朝一千人养一个官员;现在四十个人养一个公务员”,又有人计算出中国公务员和老百姓比率是1:26;公务员数量严重超标。农民自嘲道:“几十顶大盖帽管着一顶破草帽。”大家竞考公务员,其实是竞夺权利啊。至于成为公务员后,是马谡还是赵括,是贪官还是污吏,都不是考试成绩能计算出的。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轻影?教师不在高处,而这个职业却成了高锋职业!教师成为教师之前,他们参加无数升学考;上了大学后,考学位,考普通话,考计算机,考教师资格证,考职称。教师成为教师以后,考聘用,考编制,考心理咨询资质,考继续教育证书;成年考学生,成天“烤”自己!如今,教育管理者们,你们嫌他们活得还不够累,压力还不够大,所以又拿“考试”做文章,叫他们幽梦重温,噩梦走一回,难道是为了温故知新不忘本?
      考、考、考,怎一个“考”字了得!我曾经在家乡的公办学校从教15年,来深圳后,目睹了许多特级教师或高级教师成了深圳的公办教师,也目睹了许多年轻的毕业生或草根教师流血含泪地几年如一日地考深圳的公办教师。在深圳,有政府编制和无政府编制的教师,其待遇是有天壤之别的啊:一个是在天的凤凰,一个是落草的鸡。“摧眉折腰事权贵”,难怪一个教师编制,有几百人甚至上千教师削尖脑袋竞考,不怪矣!
      科举考试,是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主要是选拔功能。一千多年的历史,现代教育将其变本加厉地发扬光大了!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考试能代替教育吗?自然,考试不能代替教学,也不能代替教研,更不要说代替教育。学校考核教师的综合素质,应该从教学水平、教研能力、教育素养、师德师风方面着手,不应该拿做高考题的成绩打量、评价教师。拿我们语文学科为例,你大可举行教师的诵读、演讲、写作、公开课等竞赛活动,何必用高考题折磨、侮辱教师呢?“考人不倦”,最终只能陷入考试的泥淖和怪圈,让考试代替了教学,代替了教育!
      我认为,我国的高考除了选拔功能,还应有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功能和教师教学的“杠杆”功能;而平时的考试只能叫做练习或诊断测试,看重分数真的没有必要。我们学校不能免俗,和许多学校一样,大力践行“从进口看出口,以数据论教学”的教学理念,我只能背后骂校长“有悖我国的高考初衷,跟现代教育唱反调”;我们学校语文教研组曾经高举“从高一搞高考模拟,三年高中三年高考”的口号,我可以当面骂组长“误人子弟,不配教语文”。深圳教科院今年在高一、高二拟行期末全市统考,摒弃高考出题模式,把“文化经典、文学名著”引入语文统考之中,然而全市的语文老师叫苦,全市的学生叫娘,全市的家长叫骂,致使计划最终流产,然后我看见有学生把被老师“威逼利诱”买来的《红楼梦》得胜地扔进了垃圾桶。
      呜呼,他妈的,世人是不是患了高考模式痼疾了?还是对科举考试根深蒂固、自虐式地情有独钟?考、考、考,学生应试进去了,教师应试进去了,举国应试进去了,大家感冒发烧了;在中国,考试是个奇迹,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暖风熏得众人醉,直把考试当教育”,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可谓操刀执牛耳,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了,记得叫上出题人和阅读试题的原文作者,跟语文老师一起“试比高”、“弯弓射大雕”吧!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全息网编辑,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学汉语从娃娃抓起 英国BBC将开播教学动画语言秀

下一篇教师“下水”游,学生才乐“游”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