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孔融让梨”是品德课而非语文课

作者:全息网编辑     来源:未知     时间:2012-05-12
6456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中,上海一名小学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题目时称“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大大的叉。该名学生表示,4岁的孔融不会这样做,才这样写答案,并坚信没有答错。网友认为,“言之有理”就算对,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更不能算错。
  
  毋庸置疑,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是一件好事,作为教育者应当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脑海中有着五彩缤纷的答案。如同给一个圆,可以认为是鸡蛋,也可以认为是苹果,或者是球等等。换言之,从人才培养和教学科学角度说,老师否决“我不会让梨”的判法确实不太理性和恰当,可能桎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压抑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恐怕是大多数人不满老师打叉的主要原因所在,当然也是很多人长期以来对我国压制学生个性思维的教育现状不满的集中爆发。
  
  但是,所有人在批评老师判法的同时,忽略和忘记了“孔融让梨”这道题目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孔融让梨”不是语文课,不是做语文阅读题目,而是一堂思想品德课,是在做思想品德题目。在道德课面前,没有主观题,只有是非的客观题,非对即错。
  
  不管“孔融让梨”的思想品德在西方的看法是什么样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中国,从东汉末年以来,“孔融让梨”一直被奉为道德典范,是一种美德。传播“孔融让梨”的故事,是教育人们养成谦让的品德。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角度说,老师给“我不想让梨”的答案打叉,无可厚非,实质上是对自私的思想品德打叉,是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不是告诉学生我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我认为不让就可以不让。
  
  事实上在道德问题上,无条件的让位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可以算“我不想让梨”的答案为正确答案,无异于说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际,男人优先女人和孩子逃生和“让领导先走”的行为是正确的。因为“让领导先走”是一些人的真实想法,而且理由非常充分,谁不怕死,谁不想求生存。
  
  有些问题确实没有对与错之分,可以持正面观点,也可以持反面观点。但是在道德教育问题之上,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学校和教师开展的道德教育也只能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树立积极向上的道德教育观念。退一步说,假如老师对学生可以不让梨的答案算对的话,恐怕又会引起很多人对道德教育的担忧。人才培养固然重要,但是道德引导更重要,如果一个人的道德观念错了,即使是人才,那也是祸害人间的人才,带来的危害和灾难更大,才华横溢的汪精卫当汉奸就是典型代表。
  
  可以说,“孔融让梨”答案引争议的本质是人才培养与道德教育之间的争论和较量,不过从目前的舆论来看,似乎不满教育现状的人更乐见人才培养比道德教育重要,这也许是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的另一个表现吧。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全息网编辑,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备战中考,语文高分有诀窍

下一篇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是心灵成长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